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之中。一旦他转投尔朱氏,这些名望、功绩和人脉就全部废掉了,元宝炬、杨昱、元整等亲友,河南地方的绝大部分士人,都会和他决裂;麾下的崔士谦、卢柔等僚属,乃至府户军中的许多将士,都会和他分道扬镳。到了那时。他如何能够立足?凭那虚无缥缈的“王八之气”吗?

第一三二章:山河摇荡(六)() 
周惠不知道,上谷寇氏一族中是否有这样的聪明人,能够看清他的根本所在,故意用这貌似好心的建议来动摇他的根基;但他可以确信,寇士素向他提出这个建议,绝对是出于族中的指使,而且肯定不会安什么好心。他和上谷寇氏之间,如今虽然还没有公开决裂,但是经过强夺襄城郡一事后,两边的关系早已降到了冰点。

    那么上谷寇氏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是出于试探,还是想误导自己呢……总之,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让他们如愿就是。

    于是周惠叹息一声,假意向寇士素说道:“参军应该看得出来,州中现在的情势很不好,能够和元崇礼结盟,解除襄城之困,那自然是少了一大威胁。可是,我来到州中才不到两月,和元崇礼之间素无来往,就算是要结盟,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寇士素没有想到,周惠还真表态要与元崇礼和解,一时间倒有些发怔。不过,这也没什么问题,反正族中准备过另一套方案:“不瞒府主,我上谷寇氏与元崇礼元都督颇有交情。如今府主既有和解之意,属下愿居中联络说和。”

    “若能如此,那是最好不过!”周惠摆出满脸的笑容,“却不知贵家与元崇礼是什么样的关系?”

    “算是通家之好吧!家曾祖故昌平威侯(寇臻,因附从冯熙封昌平县侯,谥曰威)在世时。与元都督外祖、故太师冯武公(京兆郡公冯熙,谥曰武)乃莫逆之交。前时家父任襄城太守,元都督行豫州事,彼此叙起这番渊源,就再次走动了起来。”寇士素回答周惠道,语气中颇为自得。

    “贵家的交游倒是挺广泛,”周惠点了点头,继续试探道,“只是,我听说贵家也和城阳王元徽交好。此人乃天子的第一信臣,目前正在贵家作客。而贵家劝我与元崇礼结盟,共奉尔朱氏和新天子,又大力襄助此事,立场想必是偏向尔朱氏的吧?那么贵家准备如何应付元徽呢?”

    “这个么……”寇士素沉默了一会儿,才含含糊糊的应道,“此事不劳府主担忧,我上谷寇氏自然会解决。”

    “贵家准备如何解决?”周惠紧追着他的话音问道。

    寇士素想了想,反问周惠道:“那么依府主之见呢?”

    “此人乃诛杀尔朱天柱的主谋者。与尔朱氏之间毫无转圜的余地。若要与尔朱氏结交,就必须先将其诛除!”周惠毫不犹豫的回答。“而且,此人昔日在朝秉政的时候,屡次设谋害我,我又岂能够容他活着?贵家若是念及旧情,不忍动手,大可交予我来处置!”

    “府主杀伐果断,果然是大有魄力之人啊!”寇士素大喜道。

    他原本还怀有几分疑虑,担心周惠是在试探他,实际上并无改投尔朱氏的意思。但是周惠现在却当面表态。要诛杀元子攸的第一信臣,这证明他的确考虑过和效忠元子攸的帝党决裂,而且正如叔父寇弥所言,乃是一个毫无忠义、惯于钻营的人物。

    考虑到这两点,寇士素大致能够确定,这位刺史是真心要背离原有的阵营。

    尽管与父亲所设想的状况不同,计划中的襄城太守职位也成了镜花水月。但寇士素依然松了口气。

    事实上,他和父亲作别后,经过一路的思索,隐约觉得父亲的计划过于冒进。是被仇恨和**蒙蔽了双眼,才会满心想着将刺史驱逐出州。可父亲似乎没有想过,广州刺史、襄城太守的位置虽然很诱人,却是要堵上全族的命运、拿全族的力量去拼的!谁能保证自己的家族就一定能够胜利呢?这位刺史有直属的府户军,实力很是不弱,和他站在同一立场,至少能保证他上谷寇氏在州中的地位,并且平安的渡过这次危机。

    既然两方的立场,元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隐瞒了吧……

    寇士素神秘的一笑,凑近道周惠跟前:“没想到府主也有意诛杀元徽!只不过,元徽已经伏诛授首,首级将由家叔送往洛阳,作为投靠颍川郡王(尔朱兆)的凭证,倒是不用烦劳府主出手了哩。”

    “正该如此。”周惠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心中却大感震惊。

    这上谷寇氏一族,还真下得了这个毒手!对于他们来说,数年的深厚情谊、属臣对府主应有的忠诚、一门三刺史的巨大恩惠,最终都抵不过自家的利益!而他们宁愿背着这样的臭名,也要向尔朱氏靠拢,可见其态度之坚决。自己不附从尔朱氏的话,就只能和他们决裂,彼此再无任何转圜的余地!

    周惠庆幸自己多了个心眼,庆幸这寇士素的城府有限,让自己试探出了上谷寇氏投靠尔朱氏的决心。同时他又忽然意识到到,若是自己当场拒绝了寇士素的提议,那么上谷寇氏会怎么样?肯定会起兵反对自己吧!如齐州刺史萧赞,东面的行豫州事阴遵和,南面的三荆二郢大行台、荆州刺史李琰之,不都是被驱逐甚至杀害了么!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已经是图穷匕见的时刻,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在这个关键时候,他必须更加周全的谋划,才能够同时应付东面豫州、北面司州的外敌,压制州中的内扰,并且救援南面荆州的友方。

    任务很繁重,压力如山大,他既然选择了自己的立场,就只能顶着压力去完成任务。

    周惠尽量平静的望向寇士素,这位名义上的僚属正等候着他的命令。那么,该怎样回复他才好?才能够隐藏住自己的真实意图,同时尽量争取反应的时间?

    他飞快的思索着,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冒了出来。这个主意既能减轻襄城郡的负担,又能麻痹上谷寇氏,可以说是他如今能够想到的最合适举措。

    于是他立刻写下一纸令文,交到寇士素的手中:“寇参军,你的主意不错,但结盟之事太过重要,我希望由你的父亲来主导……所以,我现在任命你父亲以本州别驾带襄城郡,即日启程赶往任上;你下去之后,先把这份令文托心腹交给你的父亲,然后前往豫州军中面见元都督,传达我愿意结盟的心意!”

    w

    s

第一三三章:戮力破局(一)() 
遣走了寇士素,周惠立即召平南府长史兼本州治中崔士谦、平南府谘议参军卢叔彪、谘议参军兼本州主簿卢柔、录事参军兼西曹书佐谢邦这四位主要幕僚,商讨如何应付豫州元崇礼及上谷寇氏。

    说起元崇礼的事情,崔士谦颇有些怨念:“属下不是将军的长史么?叔彪、子刚不是平南府的幕僚么?这么大的事情,为何现在才与我等商议呢?”

    属臣据理见责,周惠不方便驳斥,只能苦笑着自承错误,拱手向三人致歉:“是我的不是,请各位担待!”

    结果还是谢邦代为解释道:“崔长史有所不知,襄城郡的情况十分特殊,乃将军强行从上谷寇氏手中取来,郡中还有不少寇氏余党,难以行使州中号令。因此将军安排王司马领五百府户军驻守,先收服郡中的两千郡兵,并且有言在先,任王司马施为,督府不加干预。所以事发之后,将军没有送去任何命令,也就没有和诸位商量。”

    “原来如此,”崔士谦面色好了一些,“那么现在召集我等商议,是否情形有了变化?”

    周惠点了点头:“长史所料不差,乃是上谷寇氏起了异心。”

    “此事何以见得?”卢叔彪追问道。

    “就在刚才,前襄城太守寇炽长子、户曹参军寇士素来试探过我了,”周惠简要的把会面情形说了下,顺便也说明了荆州发生的事情,然后总结着说道。“如今紫阙蒙尘,天子陷于尔朱氏之手,河南诸州的各大世族纷纷起兵,或趁乱割据州郡,或逐刺史投靠尔朱氏……我虽决心为朝廷守土,并救援荆州李大行台,但情势却着实不容乐观,外有豫州元崇礼悍然侵袭,内有上谷寇氏铁心投靠尔朱。当此危急时刻,我必须大力仰仗诸位才行。不知诸位何以教我?”

    “关于这两个问题,将军已有想法了吧!”卢叔彪捋了捋颌下短须,径直向周惠问道。

    周惠颔首承认:“是有一些想法。但是我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依属下看来,这却是没有商量的必要,”卢叔彪摇了摇头,“应付之策很简单,对内或抚或剿,对外或战或和,仅此十二字而已。如今事态紧迫。最需要的是作出决断,商议来商议去的。反而耽误宝贵的时间。而且,属下几人对情况都不熟,仓促间能够有什么好的想法?与其胡乱谋划,倒不如依着将军自己的思路去做,属下几人只负责拾遗补缺便可。”

    “叔彪此言甚是。”崔士谦当即表示赞同。

    “属下附议。”卢柔也简单的表态说。至于谢邦,他自然更无二话。

    见众人意见一致,周惠也就不再矫情:“如此,我这就率手边的一千五百士卒前去襄城与王司马汇合,强行压服郡中的两千郡兵。逼迫元崇礼退回悬瓠。上谷寇氏那边,我已经任命顺阳太守寇炽转任襄城相,一则麻痹其族人,二来也在其顺阳郡老巢中造成短暂的控制间隙,然后便可传令阳城郡的夏侯太守,让他趁着尔朱氏进犯之前,率麾下两支府户军南下。出其不意的重创上谷寇氏……诸位以为如何?”

    “这个么,”崔士谦想了想,“属下认为,决断还可以更坚决些。例如可以先将上谷寇氏彻底诛除,以免留下后患。唯有如此,将军才能完全掌控本州,并且放心的抽出力量救援荆州李大行台。”

    与此同时,卢柔也在随身文轴上写了一行字,直接出示到周惠的眼前:“攘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