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刻令人传长史慕容绍宗等幕僚过来问话。

    “此事确有很大的可能,”慕容绍宗斟酌着回答道,“伪太子主要有两个去处。一处是青州李延寔,另一处是荆州李琰之。青州方面,李延寔已经伏诛,州中并未找到伪太子的踪迹;那么伪太子很可能已经南下,并且暂时驻留在阳城郡或广州。这一郡一州都是河南府户军的控制范围,河南府户军的统帅周惠,乃是元子攸的亲信之一,又与下落不明的亲卫府中郎将元整交情极好,收留伪太子也在情理之中。”

    “既这么说,那河南府户军就该死!”尔朱兆一拍几案,当即就想下令聚兵征讨,却被慕容绍宗拦住。

    “大王请稍安勿躁!如今冰雪封路,大军行进不便,还是等冰雪消融之后再说!”慕容绍宗叹了口气。这位府主啊,性格实在太躁进了:“况且,河南府户军虽然还未向大王臣服,毕竟地狭人稀,只是疥癣之患,翻不起什么浪来;倒是河东并肆诸州,乃大王的根本之地,须得防备河西纥豆陵步蕃的侵攻……”

    吾读提供全文字在线,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吾读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第一三八章 :天时天意(五)() 
他的话音未落,忽有一人急急的闯入堂中,却是尔朱荣生前的心腹王相。此人虽为苍头奴仆,却曾经参与拥立元子攸,在部落中颇有地位。这次尔朱兆拥立元晔,也多亏他从中协助,事后则留在晋阳的颍川王府之中,为尔朱兆打理庶事。

    慕容绍宗为尔朱荣的从表兄弟,和这王相颇为相熟。如今见他来得惶急,知道必有大事发生,连忙代尔朱兆问道:“王管家如何来了!可是晋阳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河西纥豆陵步蕃兴兵来攻,已经攻入并州境内,境内的六镇镇民也有些不稳,州中已经无力应付!肆州刺史、安定王殿下(尔朱兆之弟尔朱智虎)领兵来援,也被纥豆陵步蕃击败!”苍头王相跪伏在尔朱兆面前,大声向他敦请道,“请大王速速率军回援,否则咱尔朱家的根本之地就保不住了!”

    “这河西贼子,居然恁地可恶!”尔朱兆大怒,一把掀翻面前的几案。慕容绍宗刚想劝说,也被他狠狠的瞪了一眼:“你这厮也是!坏事一说一个准!就不能说点好听的?”

    受此无妄之灾,慕容绍宗颇感郁闷,可身为长史,该说的话又不得不说:“大王,兹事体大,还是赶快返回晋阳主持为宜!属下之前就曾经说过,京师虽好,却非久留之地。天柱还在的那会儿,不是也自居河东根本,以上党王殿下代掌朝政的吗?”

    听慕容绍宗抬出尔朱荣的行事来,尔朱兆不得不陷入了沉吟。旁边的尔朱度律却是急了。他能在京师作威作福,不都是仗着尔朱兆的势力?若尔朱兆一走。他如何能够抗衡得了尔朱彦伯、尔朱仲远、尔朱世隆三兄弟呢?届时还能有他的好日子过?

    于是他丢下作为从叔的尊严,大声向尔朱兆劝谏道:“大王不可听从外人蛊惑!须知上党王对天柱忠心耿耿,可世隆兄弟会真心向大王效忠么?大王这一走,京师朝堂与这河南地区,岂不尽数落入世隆兄弟的掌握?”

    “叔父说的也对……”尔朱兆更加迟疑。他心中非常清楚,尔朱世隆是不会效忠于他的。此人久居中枢,俨然尔朱兆、元天穆以下第一人,前次相见时。若非他接受慕容绍宗的计谋,厉声以尔朱荣之死相责,尔朱世隆如何会甘心服软,屈居他尔朱兆的麾下,并拱手交出五千尔朱部落精骑的控制权?

    除开尔朱世隆本人不说,他的两个兄长也不是易与之人。尔朱彦伯为尔朱荣长史,待人向来宽厚。诸将大多受其恩惠;尔朱仲远为三徐大行台,此次又攻下数州,如今正屯兵于荥阳、大梁之间,虎牢关以东尽在其手。他们俩和尔朱世隆联合,有兵有地有钱粮,人脉、人望也不缺。完全可以撇开他尔朱兆啊……

    慕容绍宗却依然坚持他的意见:“河东乃大王根本,远比京师为重!而且,大王若担心京师的局面,眼前就有现成的法门,足以牵制尔朱世隆兄弟。”

    “哦?什么法门?”尔朱兆连忙问道。

    “以缉拿伪太子为由。任命常山王殿下为京畿大都督,统率京师及周边地方的兵马征伐河南府户军!而常山王殿下则可以从容行事。只要河南府户军不灭,就能一直掌握住京师及周边地方的兵权,让尔朱世隆忌惮几分!”慕容绍宗胸有成竹的回答。

    “好,这个主意不错!”尔朱兆一拍大腿,当即下定了决心,“叔父,我这就让天子颁诏,任命你为京畿大都督!等我走了之后,这京师的局面就靠你维持了!”

    “请大王放心!”尔朱度律连忙应道,心中极为满足。

    有了这河南京畿地方的军权,他就有足够的底气和尔朱世隆兄弟抗衡了。虽然要养寇自重,暂时饶过河南府户军,但为了自个的权势,这也并非不可接受嘛!

    ……,……

    尔朱兆很快离开了京师,返回晋阳迎击纥豆陵步蕃的侵攻。为了速度起见,他只带了少量辎重和最为精锐的尔朱部落精骑;其余的近五万河东兵马,全部被他留在了京师,等待积雪融化后押解元子攸等人返回。

    他这一走,尔朱世隆顿时松了口气。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尔朱兆仗着拥立元晔之功,仗着身为国丈的身份,将他打压得极为辛苦。如今此人不在,京师中自然以他兄弟几人为尊,再没人能够凌驾于他的头上。

    和尔朱兆不同,尔朱世隆并无独揽大权的野心,只是希望能够主宰京师,尽情享受京师的繁华和奢靡生活而已。在这京师洛阳住了这些年,他早已习惯了城中的一切,反倒是与以前所居的秀容川部落格格不入。但是,出于个人的尊严,他绝对无法忍受尔朱兆这个后辈的跋扈行径,之前在大庭广众之下受他的指责,不得不逊辞拜谢,这是他心中最为愤恨的事情。

    不就是拥立之功吗?不就是国丈之尊吗?难道有了拥立之功和国丈之尊,就能够像天柱那样统领尔朱氏、主宰整个天下了?即使是这样,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尔朱兆能够拥立天子,我尔朱世隆难道就不能够?

    况且,撤换当今天子的理由也非常充足。尔朱兆所立的天子元晔,乃景穆皇帝之曾孙,离大宗隔了文成、献文、孝文三代,血脉已经非常偏远,而且与高祖孝文皇帝平辈,辈分上非常不适合。之所以受到尔朱兆拥立,一则因为他是尔朱荣遗孀北乡长公主的亲外甥,二来他当时担任太原太守,行并州事,本人刚好驻在晋阳。

    由于血脉疏远,辈分不合,元晔继位后并无多少号召力。如山东诸州,就大多保持着观望的态度;还有在京的诸多朝臣,同样对元晔心怀抵触,即使尔朱兆攻下了京师,将元子攸囚入永宁寺,奉镇国神玺于元晔,他们也拒绝向元晔效忠,纷纷借故辞职。

    尔朱世隆觉得,现在正是重立新帝的时候。若能行此大事,不仅可以获得拥立之功,提高自己的声望,而且还能稳定京师的局面,收拢朝臣的忠心。他尔朱世隆为录尚书事,所要的是一个繁荣稳定的洛阳,一个具备相当信望的朝廷,而不是只有架子和形式的空壳。

    ps:(ps:今日三更,感谢fning书友的支持~~)

    吾读提供全文字在线,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吾读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第一三八章 :天时天意(六)() 
至于尔朱兆留下的尔朱度律,尔朱世隆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此人曾追随过他一段时间,并没有显示出多少能耐,如今虽然掌握了一些兵马,却没有什么人望和根基。而他们尔朱氏的内部争端,主要还是靠人望和根基来说话的,尔朱度律暂时掌握着兵马也没什么,总不至于达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吧!

    尔朱世隆主意一定,立刻摆起全套仪仗,前往城内的廷尉寺。廷尉寺监牢之中,关押了不少忠于元子攸的臣子,其中包括驻守太行山的大行台源子恭、护卫元子攸的翊卫府左郎将李苗。前者是抵御尔朱氏大军的主将,后者是护卫元子攸的宿卫统领,尔朱兆原本想将这些人尽数斩杀,却被尔朱世隆保了下来。

    他这次的目标,也正是源子恭与李苗二人。

    令狱卒把两人解往堂上,尔朱世隆笑着问道:“如何?两位是准备向天子效忠呢,还是继续顽抗下去?若是孤王失去耐心,把两位移往驼牛署,到时可就没这么轻松了!”

    源子恭叹了口气,低头不发一言;李苗却冷哼一声,把头偏了过去。

    “我真不明白,两位何必这样固执?”尔朱世隆站起身,踱到两人的面前,“长乐无道,擅杀功臣,引得天下纷扰,京师再被兵戈,如今已经被废,注定没有好结果。两位都有家有室,何苦为长乐王殉葬?孤王知道两位是魏朝忠臣,可天子不正手绾神玺、安居宫中吗?两位舍天子而奉被废的无道之君。岂能当得上这个“忠”字?”

    这是拿君臣大义来相责了。源子恭为了名声,不得不高声抗辩道:“永安天子乃高祖孝文皇帝亲侄。彭城贤王嫡子,自继承大统以来,勤政仁厚,戡乱有成,深得众臣拥戴;前时虽然不无过失,以致自误其身,却不失为贤明君主,我等自当为其守节。宫中之长广王。血脉既已疏远,辈分也颇有不合,岂堪继承天子之位?又有什么资格让我等迎奉?”

    “好!源侍中果然乃忠贞之臣!”尔朱世隆颔首赞道,然后斥退堂上诸人,向源子恭拱了拱手,“孤王也认为长广不当继承大统,所以想再择一位血脉亲近、素有德行的宗室继任。不知源侍中是否愿意参赞其事?”

    源子恭抬起了头,诧异的望着尔朱世隆,不明白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那长广王元晔,不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