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事?”

    源子恭抬起了头,诧异的望着尔朱世隆,不明白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那长广王元晔,不是他尔朱家立的吗?如今为何要改弦易张呢?

    他心中忽然萌生一个大胆的推测:莫非是尔朱氏内部起了纷争?

    如果真是这样,倒不妨向尔朱世隆投诚了。一则尔朱氏诸人之中,唯世隆留心几案。傍接宾客,颇有解了之名,在京师中具有相当的声望,若真能再择血脉亲近、素有德行的宗室继任天子,于朝廷大有益处;二来助他成事。也可加剧尔朱氏内部的争端,给朝廷和新天子争得几分喘息之机。

    当然。投靠尔朱氏,参与废立之举,无疑会给他带来一些骂名。可如今天下纷扰,国家动荡,身为陇西宣王源贺之孙,冯翊惠公源怀之子,累世宗臣的源氏子弟,难道还放不下这一点身段?

    源子恭调整了心情,颔首向尔朱世隆问道:“若能这样,在下愿意共襄盛举。但不知足下属意哪位宗室?”

    “正需和诸位一同参详,”尔朱世隆笑逐颜开,又转向李苗问道,“李将军意下如何?”

    李苗没有回答,反问尔朱世隆:“太子何在?”

    “已经有了消息,据说是在广州刺史周惠辖区内,前时已命常山王尔朱度律为京畿大都督,统河南诸军进行征讨。”尔朱世隆很坦白的回答。

    此事想来颇为好笑。之前元子攸的太子失踪时,尔朱世隆还以为李苗知道下落,很是逼问了一番,可李苗一直没有吭声。他原本以为,这是李苗蓄意隐瞒消息,但现在看来,李苗还真是不清楚,结果居然还要向他询问。

    不过,事到如今,尔朱世隆再着急,也无法插手此事了。尔朱度律现为尔朱兆亲信,肯定不会买他的帐。再说了,废除元子攸的主谋是尔朱兆,最担心元子攸太子的也应该是他和他的党羽。尔朱世隆现在改弦易张,另立血缘亲近的新帝,足以获得大多数朝臣的拥戴,反倒不那么在乎太子的下落。

    鉴于这两个原因,尔朱世隆的态度十分坦白随和,甚至还反问李苗道:“依李将军的意思,是想立长乐王之子么?可他现在才几个月大,立为天子,必然是傀儡之身,如何能让群臣信服?”

    李苗叹了口气。是啊!天子已经注定蒙尘,太子才出生没多久,又得不到什么支持,他能够向谁效忠呢?知道太子的下落,他又能怎么样?如果可能的话,他宁愿太子流落地方,或者匿于民间,永远不被尔朱氏发现,至少能够保住一条性命,并且避免拖累像周惠那样的永安遗臣。

    尔朱世隆察言观色,明白两人都已向目前的形势屈服,于是很大度的召来麾下军士,令他们为两人松绑,放回各自家中。临别之前,他许诺恢复元子攸的侍中之位,另除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恢复李苗的通直散骑常侍散官,再任尚书右丞。源子恭客气的向尔朱世隆致谢,李苗却颇感心灰意冷,一言不发的转身离开。

    回到城南家中,妻儿尽皆喜之不尽,亲友也渐渐上门致贺。到了次日晚间,却有城阳王元徽的一名忠仆找上门来,声言主人被其故吏寇弥所杀,恳请李苗为其报仇。

    李苗曾为城阳王元徽的司马,是故吏的身份,论理的确有责任替旧主伸张正义。可他不满元徽的为人,早已和他断了来往,以至于为其所压制,数年不得升迁,彼此之间可谓恩断义绝。所以,他立刻婉拒这名下仆道:“我是刚刚获释的人,在朝中没有任何关系,如何能够帮得到你呢?”

    下仆却颇为机灵,懂得见人说话。上次随元徽、寇弥前往广州避难,元徽被寇弥所杀,他知趣的交代了元徽的一处庄产,得以逃脱性命;这次见李苗不愿帮忙,又知道他与广州刺史周惠交好,于是添油加醋,向李苗告状道:“李将军有所不知,寇弥已向尔朱兆、尔朱度律投诚,想引其率军南下攻击广州。李将军就算对我家主人不满,也该念着与周刺史的情分,帮他除掉这个祸害才是啊!”

    ps:(ps:感谢fning书友的支持,今日三更~~)

    吾读提供全文字在线,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吾读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第一三九章 :南下三荆(一)() 
“还有这种事情?”李苗霍然而起,“那寇弥寇祖仁我也听说过,惯会趋炎附势,为何要与周刺史为难?”

    “大概是各为其主吧!”下仆膝行两步,凑到了李苗跟前,“将军想想,我家主人对上谷寇氏那么关照,多次提拔他们族中的人,恩义隆重到了极点。可他们为了向尔朱氏献媚,连这样的恩主也要加害,可见是铁心要投靠尔朱氏了。所以呢,他们肯定容不下周刺史这样的天子忠臣。”

    “你的这番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李苗紧紧的皱起眉头,担心起了好友周惠的处境。如今他外有尔朱度律大军威胁,内有上谷寇氏接连尔朱,可谓是内忧外患,不知他能否应付得来?

    此外还有太子。太子在周惠的保护下,暂时还算安全。但如果周惠也被尔朱氏打下去,那太子和元整该怎么办,继续逃往南面的荆州吗?荆州刺史乃永安天子的从舅,和东道大行台、青州刺史李延寔一样,都是因外戚而受到拔擢,如今李延寔已经伏诛,李琰之又能支持多长时间?

    形势到了这一步,自己总不能袖手旁观吧?不管是为了好友周惠,还是为了太子,甚至是为了故主城阳王元徽,他都必须做点什么。如今元徽已经失势身亡,面前的这个低贱下仆,尚且能够为他张罗复仇之事,就冲这份难得的忠诚,自己也该帮他完成心愿。

    他向下仆点了点头:“我知道,你要我帮忙对付寇弥。主要还是为了你家主人元徽,倒是个忠心的人……好吧!我答应帮你这个忙!现在你先告诉我。城阳王殿下是如何遇害的,如今广州的形势怎么样了?”

    “多谢李将军!”下仆大喜,叩头向李苗禀报了元徽遇害的经过。至于广州的形势,他倒知道得不多:“小人毕竟是奴仆的身份,哪能知道那些大事?再说了,小人前几天就回到了京师,当时上谷寇氏和州刺史关系还好,寇家四郎主刚被征辟为本州别驾;然后小人就受到寇弥的逼迫。交代了汝北郡的一处田庄内的三十斤黄金、两百匹良马……”

    李苗摇了摇头。这城阳王元徽,聚敛的本事还真不小啊!一处田庄,就有黄金三十斤,良马两百匹,按市价大约值五百万钱左右(北魏《张丘建算经》记黄金一斤为十万钱;马价则根据编户和牧民的租赋换算,实际可能更高些),也就是一万两千五百匹绢帛(据永安年间官价。一匹绢帛值钱四百),几乎相当于一个下等郡的全年租赋。

    这样巨额的财产,别说他一个藩国,即使是朝廷也要掂量掂量。毕竟朝廷收入虽多,开支也非常庞大。以孝明初之丰裕,胡太后之豪奢。当初为其父秦太公胡国珍送葬,也仅仅只赐钱一百万、赠布五千匹而已,而那已经是魏朝立国以来的第一厚赐。

    “你的这条命,还真是值钱啊!”李苗忍不住喟叹,“这些黄金和良马。都归了寇弥吗?”

    下仆点了点头:“正是。他拿到这些黄金和良马后,就直接来了京师。如今应该是在他洛阳城东的宅邸里面。前天他才献了一百匹马给颍川王,因而和尔朱氏搭上了联系。”

    寇弥是住在城东吗?李苗心中一动。

    据他所知,洛阳城的四面郭城,都被尔朱氏的几名领兵重镇所分割,城东是尔朱仲远,城南是尔朱度律,最为豪奢的城西则归了尔朱兆。他所住的这城南,连日来颇受尔朱度律的横征暴敛,好几位亲友家中都受了兵灾。还有周惠的伊水酒肆,因为没人值守,家中钱粮甚至被席卷一空。

    城南尔朱度律是这样,城东肯定也好不到哪去。那位彭城王尔朱仲远,性情之贪暴,比尔朱度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最近他攻下荥阳、东郡一带,见到郡中大宗富族,往往污蔑其为永安天子余党,然后残害其家,没收家中财产田宅;谁家有美色妇人,也逃不过他的魔掌,常常杀家中丈夫投之河流,然后将妻女收入帐中。白天有一位来访他的荥阳郑氏子弟,家中就遭到尔朱仲远的荼毒,谈起此人时痛骂不绝。

    李苗对尔朱仲远毫无好感,也不想和他沾上什么关系。但恶人还要恶人磨,倒不妨以城阳王元徽的这笔庄产为饵,利用这尔朱仲远的豺狼性情,将那寇弥打入万丈深渊。如此则能替周惠去掉一个隐患,同时也全了这下仆的忠义之心。

    想到这里,他对这下仆说道:“事情我是明白了。但是要报仇,我不能帮到你多少,只能告诉你一条明路,成不成还得看你的决心如何。”

    “请李将军指点!”下仆叩头有声,“小人这条命是我家主人给的,大不了再还给我家主人便是!”

    “那好。你现在就换一声衣服,去到城东尔朱仲远营前,声言献上一处庄产,有黄金五十斤、良马三百匹,以此向那位彭城王求取一个官职……”

    “黄金五……五十斤?良马三百匹?”下仆愕然,“不是黄金三十斤、良马两百匹吗?”

    “你说多一点,才能报得了仇,”李苗把手一挥,“到了尔朱仲远跟前,你就表明身份,说是城阳王的下仆,而那处庄产已被城阳王的故吏寇弥吞并。依尔朱仲远的性格,肯定会把寇弥打成城阳王余党,然后勒令他交出财物,而寇弥交不出那么多,自然就逃不过尔朱仲远的严刑拷打,十之**会丢掉性命……到时候,你家主人的大仇也就得报了!”

    这下仆也是伶俐之人,闻言立刻明白了其中关窍,心中顿时大喜:“小人谢过将军!待到我家主人大仇得报,小人愿投入将军门下,以报将军为旧主报仇的恩德!”

    “……好吧!”李苗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