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却也往往忽略了眼前,难以保住自身。

    来济看不到韩瑗那么远,军旅养成的习惯让他比任何人更懂得抓住现在和机不可失的重要性。两个人的性格完全呈现了互补的趋势,长孙无忌甚至曾经有过预言,若是给他们两个时间,将来他们会成为这李治朝的又一个“房谋杜断”。

    当年在李世民麾下,房玄龄和杜如晦就是闻名天下的人物。房玄龄善于思虑,能将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考虑的妥妥当当,但是却偏偏有些优柔寡断难以决策。杜如晦没有房玄龄那般。能将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的都考虑妥当,但是他却偏偏行事果决。能准确判断出来正确与否,并且得出结论。两人一配合,几乎能将这天下大事处理的妥妥当当。这“房谋杜断”的名声也就渐渐的传了出去。

    如今的韩瑗来济同样是如此,一个善于前瞻,有远见卓识。一个善于把握现在,能够处理好当前之事。褚遂良难以交托大任,长孙无忌断定一旦自己有个万一,他恐怕不久就会触怒李治遭到贬谪。所以他特意挑了韩瑗来济两个人作为李治将来的臂膀。如今不过是因为时日尚短,他们还没有展现出来自身完全的才能。不过将来有的是机会,他们现在在这个宰相班子里还不过是两个相对来说的年轻人,这还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

    长孙无忌坐在上首,恢复了那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看着他们三个。缓缓开口说到:“依三位之意,如今该当如何?”

    褚遂良,来济,韩瑗看了一眼对方互相点了个头,韩瑗开口说到:“贬谪许敬宗李义府,寒门官员其余的大多不成气候,留他们在朝中也无所谓,罚一罚俸禄也就够他们受的了。”

    不是他们不想将所有的寒门官员都贬谪了,实在是朝廷要这些人还有的是用处呢。自从隋朝隋炀帝开启的科举制度之后,这天下人的心就都活起来了。人人都想着通过科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却成为了天下人的一种心灵寄托。即便是科举时间不定,取士不多,但也可以起到一种仪式性的作用。这些科举取来的寒门士子,更可以在朝中做一个典型的模范给天下人。

    只有这条道路开了,天下人无论是商贾还是农民都能过安安心心的奔着这个希望去努力。若是把这条路绝了,仍旧是用家族取士,先不说皇帝答应不答应,百姓就第一个不允许。这可不是秦汉三国了,不是家族可以完全掌控天下的时代了。若是真的惹怒了天下百姓,哪一个家族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所以科举必须要进行,寒门官员必须要有,不论是装点门面还是安天下寒门士子的心,他们都是根本不可轻易动摇。只不过,就算是寒窗苦读十数载,一朝科举入了朝廷又如何?寒门的一个标签就够这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终其一生都在五品微末小吏上蹉跎了。

    拿着那点儿勉强能够养家糊口的俸禄,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朝廷发下来的那么几件衣服,这些寒门官员可怜。但是却也比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好的多了,也比沦为低贱的商贾好多了。不论如何也算是个官儿了,所以这么多年那么多人趋之若鹜的科举。

    如今按照韩瑗的计策在把俸禄给停了,就是断了他们的生路啊。在许敬宗李义府被贬谪的情况下,谁还敢跟着武则天干?谁还敢和中宫过不去?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直重要害。还可以美其名曰,对着天下的寒门官员说只诛首恶,怀着一颗仁慈之心。

    不愧是做到了宰相这个级别的人,长孙无忌轻飘飘的看着韩瑗三人,眼中不知道闪烁着什么样儿的神采,反正是再坐的每一个人都看不透,也猜不明白。(。)

第二百一十六章 叮嘱子孙() 
最终褚遂良,韩瑗,来济心满意足的从长孙府走了出去。完全没有了来的时候那般的愁眉苦脸的样子。三人谈笑风生,颇有一番不将天下事放在心中的样子。

    在他们的心中就是这样觉得的,寒门是什么?李义府是哪位?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啊。许敬宗或许是有点儿麻烦,可不过也就是小事一桩。在场的三位宰相难道还干不过一个区区的礼部尚书?至于那么多的寒门官员,先没人罚上一年的俸禄看看老实不老实。若是听话了,学乖了,可以既往不咎。若是依旧我行我素,贬谪一批,再来一批也就是了。

    三人有说有笑的走了,长孙无忌就这样坐在原地甚至都没送上一送。他在心头冷笑,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知道,这个时候即便是他说的再多,他们三个也听不进去了。所以他干脆也就听之任之了。

    长孙冲手中端着食盒走了进来,轻轻的打开,然后摆了几样儿小点心在长孙无忌的小几前:“父亲大人,已经过了午时了,您也连着上朝和三位相公议事了大半天了,用些点心吧。”

    “啊,好啊。”说着拿起了离得最近的那个盘子里的小点心放进嘴里:“为父还真是饿了。你不说还好,你这么一说,点心这个香味儿一飘就更显得有些饥肠辘辘咯。”

    今天朝中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儿,三位宰相走长孙无忌都没送送,长孙冲本以为他心情应该已经糟糕透了。没想到看样子还是不错的。

    “来来来。冲儿坐。和为父一起吃点儿。最近府上这点心做的是越来做好了啊。”

    “是,父亲。”

    长孙冲已经用过午饭了,不过陪着自己的父亲他当然是愿意的。赶紧跪坐下来,顺手也拿起了一块儿点心放进嘴里。

    “冲儿啊,今天朝中的事儿你怎么看啊?”长孙无忌满脸带笑的问道。

    “儿愚鲁,不能明白其中深意。不过总觉得中宫似乎没有许尚书所言如此过分,而陛下也不应该在最后还赏了他一斗珍珠,十贯铜钱。”长孙冲斟酌了一下才说道。

    在他的印象中。小的时候还有刚刚被授官的时候父亲总是询问自己对政事的一些看法。等到年纪大了反而是从来都没有询问过自己的意见了。

    “哦?此言何解啊?”长孙无忌似乎对于他能说出这一番话很是高兴。脸上的笑容把皱纹儿都衬托出来了。

    “儿曾闻写天下之人莫不追名逐利,陛下的赏赐就可以说是名利双收。世人必定会对陛下所赏赐的行为趋之若鹜。然而此次陛下却因许尚书提议废后而赏,岂不是助长了世人谤叽中宫的风气?”面对着自己的父亲,即便是长孙冲略微有些不适,却也并不畏惧。

    谁知长孙无忌听了之后脸上的笑容竟然全部收敛,一时之间竟然呆滞了。

    长孙冲以为是自己说的有问题,惹得他不快了。赶紧认错道:“儿有错,请父亲勿怪。”

    良久之后,长孙无忌才长长的叹息了口气说道:“我儿何错之有?没想到这堂堂政事堂的大唐宰辅,竟然还不如我儿看的透彻。惜哉悲矣!!!”

    长孙冲不明所以,只能低着头不说一句话。

    又过了一段儿时间之后。长孙无忌仿佛才反应过来:“儿啊,起来吧,为父有话要交代于你。”

    “请父亲教诲。”长孙冲赶紧拱手。

    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长孙无忌端起茶杯饮了一口,又叹息了一声:“冲儿,为父今年已经六十又一了。百姓们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这普天之下又有几个人能活到七十岁呢?就算是太宗陛下不也是早早的就走了吗?我老了,就算是再能活,也没几个年头儿了。往后这长孙家可就要交给你啦。”

    “父…父亲,为何如此说?您身子骨儿还硬朗着呢,儿不许您如此说,您必定能长命百岁。”长孙冲虽然并不聪明,但是却足够纯孝。对于长孙无忌一向亲近,甚至可以说他就是自己的天,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个天会塌下来。

    “痴儿,听为父说。我这一生纵横捭阖,辅助先帝创立这不世功勋。到了陛下一朝,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人臣巅峰莫过于此,为父没有什么遗憾。就是现在闭上眼睛,也没什么遗憾。”

    “父亲……”

    “听我说。”长孙无忌板起脸来继续说道:“为父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和你的几个弟弟。你们都没有从政的才能,也注定不能再官场上有所建树。若是为父有一天真有个万一,切忌立刻让你所有的兄弟辞官归乡,不可再贪恋朝中富贵。听明白了吗?”

    长孙无忌言辞郑重,一点儿也没有开玩笑的意思。长孙冲也不敢问原因,只是拱手扣头称:“是。”

    “唉…为父执政数年,虽然如今看不出来,不过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恨不得将我生吞活剥。一旦我走了,必然互不住这长孙家。”

    长孙冲也不是傻子,经长孙无忌这样一点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缘由,默默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还有一件事是为父要特意叮嘱的,就是切忌一定不要与褚遂良,韩瑗,来济等人再有往来,听明白了吗?”

    这下子长孙冲就不明白了,褚遂良是早在贞观年间就和家中交往甚为密切了,韩瑗来济更是父亲一手提拔的,今天这是怎么的了,突然之间竟然还不让往来了?

    “儿不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长孙冲充分发扬了不懂就问的精神。但是他的父亲并不想给他解释:“你不用懂,也不是你应该懂得,按照为父说的去做就是了,哪怕日后他们其中有人权势比现在更甚,也不要与之交往。陛下仁善,定不会难为你等!”

    至于最后一句话,长孙冲就更不明白了,为什么陛下会难为他们……不过这么多年养成的听长孙无忌的总是没错。

    “唉…”

    这偌大的房间之中,长孙无忌的叹息之声一次比一次重,一时比一时频繁!(。)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监一言() 
长孙无忌唉声叹气,却也无可奈何之际。

    褚遂良,韩瑗,来济仍旧是谈笑风生,似乎刚才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