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偌大的房间之中,长孙无忌的叹息之声一次比一次重,一时比一时频繁!(。)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太监一言() 
长孙无忌唉声叹气,却也无可奈何之际。

    褚遂良,韩瑗,来济仍旧是谈笑风生,似乎刚才所有的不快都已经消失了一般。

    许敬宗则是在府中慨叹一代新人换旧人,这年仅十几岁的孩童竟然如此聪慧,厉害。

    李义府则是如同惊弓之鸟,在府中琢磨着是不是要去见见贺兰敏之。

    朝中文武百官,仍旧各司其职,似乎朝中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一样。但是明眼人在回到自己的府衙之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之前所做的所有对自己有害的事情。例如贪赃枉法,欺上瞒下之事,收拾的一干二净。

    他们知道,自从许敬宗今天登上朝堂参奏中宫之后,这平静了很多年的大唐朝局势必将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狂风巨浪。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都会被牵扯进去。

    民间有句老话儿,叫做不打馋,不打懒,就打不长眼。平日里贪个脏啊,不叫什么。这满天下所有的官儿,就没有一个不贪的。平日里屁股不干净没关系,这做官儿年头长了,谁又能保证自己都是干净的呢?但是这个时候不行!就是你没有事儿,还架不住一个莫须有呢。

    何况,自己的屁股没擦干净,事到临头了谁也怪不了。

    而正在臣子们各怀心思的时候,大唐帝国的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李治端坐在宫中龙塌之上也是心思深沉。

    平日里的这个时候,刚刚下了朝应该是要去蓬莱殿逗弄逗弄安定小公主,和武则天温存一下。可是今日,他却没地方去了,只能独自一人端坐在这空荡荡的大殿之中,看着那仿佛一辈子也批不完的奏折。

    他喜欢武则天。丝毫不否认对于她,自己甚至生出了一种帝王不应该有的感情。可是李治不怕,因为当年自己的父皇和母后就是这个样子的。相处的时间越长,武则天带给他的已经不是当初那种禁忌的享受,也不是那种心血来潮的萌动了。

    对于他来说,如今的武则天更像是他的妻子。给了他从小就缺失的家的感觉。李治喜欢一下朝就赶紧走到蓬莱殿,喜欢抱起安定公主看着武则天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他,柔柔的问上一声:陛下,可要再用些早膳?

    那就是家的感觉,是小的时候母后对父皇的感觉。李治每每都在心中这样想到。但是如今,安定公主没了,自己的昭仪天天以泪洗面。而他这个父皇则更是可恶,竟然拿还不满一月就夭折的孩子做由头构陷自己的妻子。他不敢去蓬莱殿,不敢看当年安定公主的那张小摇篮床。也不敢面对着武则天。

    但是他没办法,他想不到别的能够废除中宫的方法。他已经足够厌恶了,几乎不能忍受这种连自己的家都被长孙无忌操在手中的感觉了。这个皇后他不满意,这天下他都不满意。

    不过纵使他心中有所愧疚,可是今天这件事情确实是有成效的。李治已经看到了希望,他看到了这朝堂之上并不是完全被长孙无忌把持着,还是有些人能够理解自己的用意,敢于站在自己身边的。就例如礼部尚书许敬宗。

    “王来福,给朕上杯奶茶。”李治朝着身边儿的老太监说道。

    王来福抬手应了一声。赶紧上了一杯热奶茶。正在到的时候,李治突然问道:“你觉得礼部尚书许敬宗这个人怎么样啊?”

    似乎是满不在意的随口一说,但是陪着李治长大,伺候他这么多年的贴身太监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性子。既然有事情都能开口问自己了,就说明他想听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其实对于许敬宗这个人,王来福一向并不喜欢。而且对他的人品深感不齿。但是如今皇上要用他,而且和自己没仇没怨的,他自然也愿意顺着李治说两句好话。

    “嘿嘿,大家这可真是难为老奴了,我一直在宫里边儿。哪能知道许尚书是个啥样儿的人呢?”虽然是打定注意要说两句好话了,可也不能让皇上以为自己时刻关注着朝政。无论是太宗陛下还是当今陛下都是极为讨厌宦官干涉政事的。一边儿说着,一边把奶茶递给李治。

    “说的也是,瞧朕都糊涂了,你怎么能知道呢。”李治也一拍脑门儿,笑呵呵的说道。然后接过奶茶轻轻饮了两口。

    “不过老奴虽然不知道许尚书为人如何,但是却知道他的一桩事情,大家要不要听听?”

    “哦?还敢吊着朕的胃口,快说。”李治笑骂了一句。

    “诶!”王来福也赶紧的说:“当年先皇后过世的时候,许尚书曾经失礼大笑,惹怒先帝招致贬谪大祸。”

    听了这句话,李治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他倒是把这件事儿给忘了,当年母后的葬礼上许敬宗竟然开口大笑。眼中凶光一露,似乎刚才对他的好感全都消失了。李治对于长孙皇后的感情极深厚,任何人胆敢有丝毫不敬他都难以容忍。记得当年许敬宗被释放归来之后,任太子的暑官,自己还好一番刁难。后来看的日子长了,他也渐渐听话,才有所好转。没想到自己竟然把这件事给忘了。

    王来福看着李治的表情就知道事情要坏,赶紧接着说到:“老奴听宫中小内侍说到,此事非是许尚书之过,实在是因为当时一位大臣特意逗笑于他才招致如此大祸,可见是有意陷害为之。”

    几乎是神转折啊,王来福这两句话可以说算的上是神转折。

    李治听了这句话几乎立刻眼中的凶光就消失了:“你可确定?”

    “这老奴倒是不敢,不过许尚书毕竟是跟着先帝的老臣了,想来也不会不知道先帝和先皇后的感情,怎会对先皇后如此不敬?”王来福这句话说的有艺术极了。不光说了许敬宗不会对长孙皇后不敬,又说了他跟随李世民多年。一下子就让李治彻底明白过来了。

    “是啊,许敬宗毕竟是跟随先帝的老人儿了,怎会对朕的母后不敬。是啦,是啦。”李治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许敬宗这个老狐狸一向善于自保,怎么会公然在母后的葬礼上大笑出声呢?一定是有人陷害,一定是这样。

    王来福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暗暗的点了点头。(。)

第二百一十八章 事迹暴露() 
若是贺兰敏之能看到眼前这一幕一定会说:看吧,这就是太监的重要性。

    经过无数次历史的证明,跟在皇帝身边儿最亲近的人不是皇后,不是宠妃,不是宰相,是太监。尤其是那些陪着皇帝一起长起来的,看着皇帝长起来的,他们就扮演了玩伴儿,长辈,最亲近的人,最值得信赖的人各种各样的角色。是对于皇帝来说极其重要的人。

    他们的一句话,有的时候比宰相的一百句话都管用。今天王来福的一番话,彻底封死了许敬宗倒台的可能性。即便日后再有人拿不敬长孙皇后说事儿,李治也不会认为是许敬宗的错了。

    到完茶,说完话,王来福安安静静的退了下去。就在大殿的一侧,也不说一句话,也不因为刚才自己所起到的巨大的作用而感到有什么自豪的。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他的影子和大殿柱子的影子合为一体,这个人就和不存在一样。

    太监就是这样,他们或许有的时候都不能算是个人。他们只是一个影子,一个皇帝在暗处的影子。明白这意义的人,可以活的很好。若是不明白的,即便是爬到了最高点,也注定用不了多久就会迅速的摔下去。而王来福对于这一点清清楚楚,所以他能成为这大唐帝国的常青树,直到他老到不能在伺候李治的那一天。

    太监的生存之道就是这样,看起来复杂,实际上却无比简单。但是端坐在龙塌之上的李治却不然。作为皇帝他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到了现在他仍然不知道许敬宗究竟是向谁效忠的。他甚至在之前丝毫没有得到消息今天许敬宗会提议废后。

    即便是如今的朝政大权都把持在长孙无忌的手里。但是李治也绝对不能忍耐这种当聋子,瞎子的感觉。

    每一位皇帝都居住在皇城之中,纵使是圣人也不可能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之事。对于天下大事,如果皇帝只通过大臣的奏折来了解,那恐怕就要被蒙蔽的要亡国了都不知道。

    所以到了后世,明朝有令人恐怖至极的锦衣卫,有令人毛骨悚然的东厂。清朝有隐在暗处的血滴子,有遍布天下的暗探。唐朝同样也有自己的这个机构。不过就算是权倾天下的长孙无忌也同样不知道,因为这个组织只传给皇帝。

    它由李世民创立,辛辛苦苦经营了十几年,最后交到李治的手上。但是自从他登基以来却甚少动用这个机构,因为他断定长孙无忌不会谋反,李绩也同样如此。有这两个人在,他放心的很。最近的一次动用,还是在高阳公主的案子上。

    如果说宗室之中有人对自己登基称帝有所不满,李治相信。若说吴王李恪有谋反之心,他也相信。但是说高阳公主和房遗爱有谋反之心。他是打心眼儿里就不相信的。对于自己的妹妹,他知道。有些事情上确实是无法无天。可是毕竟出身皇族,她不会不知道什么事情不可触碰。至于房遗爱,李治简直想哈哈大笑,就那个胆子,若是他敢谋反恐怕天底下就没有不敢了。

    所以他动用了暗探,将所有的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长孙无忌以为他不知道,但其实他清楚的很,不过,他不说。也就是从那次开始,他知道了自己的看起来如此严肃正直的舅舅,原来这一手栽赃嫁祸玩儿的是这么好。那么多的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掉了脑袋,可他们都是冤枉的啊。作为皇帝,他没办法,他也只能配合着长孙无忌把这场戏演下去。但是心中却埋下了逆反的种子。

    正想着,大殿门外有人说到:“臣,有事启奏。”

    李治挥了挥手,王来福下去带上来一个人。此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