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轿子中的贺兰敏之嘴角微微上扬,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啊。

    杨氏夫人同样也听到了街边巷尾的议论之声,人老成精,她怎么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别说是普通的贵族人家了,就是她也不免得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

    “之儿,这轿子是真不错啊。坐在里边不感觉晃,也不感觉颠,很是舒服啊。”说着还打了个哈切:“这人老了啊,是想睡觉的时候睡不着,大白天的净犯困。”

    “外祖母说笑了,您才不老呢,孙儿还等着您过一百岁大寿呢!你还年轻着那!”

    “瞅你着小嘴儿甜的。今儿个去你舅姥爷家,你可得注意啊。”

    “注意?不知孙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您都跟我说说吧!”

    听着贺兰敏之问这儿事,杨氏夫人收起了笑容,看着他:“这轿子虽好,毕竟是奇淫技巧。这金钱虽妙,但这商人终究不是正途。我是没什么,我那个弟弟岁数不大,可实实在在的是个老古板,你捣鼓这些事可不能说。”

    “知道”

    “还有啊,这诗书你这两天可有温习?”

    “这几日,孙儿不断温习。尤其是字,孙儿也认认真真的书写,不敢有丝毫疏忽。”

    “这就对啦!商人那些事儿,可以捣鼓捣鼓,但是你要知道什么是正途,诗书才是正途啊!”杨氏夫人不断地唠叨着这点事儿,生怕贺兰敏之沉浸在这经商一道,忘了读书。

    ;

第三十一章 长者赠礼() 
听着杨氏夫人的唠叨,贺兰敏之到是突然之间升起一种要去见校长考试的感觉。心里还骤然之间猛地跳快了几下。不过,对于这种唠叨,他是一点儿也不反感。以前,想找个人来唠叨自己还没有人说呢!

    轻轻的靠在已经准备好的软软的靠枕之上,杨氏夫人一边说着,一边闭上了眼睛。慢慢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竟然变成了轻微的鼾声。摇摇晃晃之间,本来睡眠不好的老年人竟然在这轿子中睡着了。

    看着睡熟的老人,贺兰敏之也轻轻的靠在了后边闭上了双眼。再一醒来,外边阿三已经喊出了那声:“落轿!”

    揉了揉睡眼,轻轻的扶起了刚刚睡醒的杨氏夫人。给揉了揉肩膀,让她清醒一些。然后说道:“外祖母,到了。”

    “啊,好,那就下去吧!”

    祖孙二人相携走下了轿子,映入眼帘的就是金灿灿的匾额。在阳光的照射下烁烁放光。

    巨大的杨字高高悬挂于府门之前,没有来得,望着这个大字,贺兰敏之竟然感觉到了一丝厚重和沉淀。

    他知道,这个字写的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只不过是这杨字身后所代表的那个庞大的世家让贺兰敏之感觉到了凝重。这一个字身后所代表的上千年的历史的沉淀,让他感觉到了一丝威严。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王朝短则数十上百年,长的长达五六百年到八百年。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王朝能够有着上千年的统治历史。但是这些家族的族谱上却写着上千年历史的光辉。

    这些家族带着滚滚历史的风尘,像一头头的巨兽横亘在这大唐帝国的平原之上,虎视眈眈的看着李家王朝。

    这李家王朝的每一位掌舵者,就像是在无边大海中沉浮着。唐太宗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与其说,他是形容这普天之下的黎民众生。倒不如确切的说,他是在形容这无数的家族。

    李氏王朝借之建立,兴起,利用他们掌握天下。但是同时又但心着他们有一天会对王朝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有朝一日颠覆整个王朝。

    家族是什么?是一家人嘛?不是。

    最起码达到杨家这种千年世家的恐怖程度他们就不只是一个家族,也不仅仅是在朝着为官的官宦家属。他们是掌握着大量土地的地主,是拥有着数之不尽的粮食的粮仓。

    上,可左右朝局动态。

    下,可诱导控制民心。

    站在这一块巨大的牌匾之下,贺兰敏之看到的不是眼前这座朴实无华的府邸,看到的是一头巨兽,一头会吃人的巨兽。

    看到两人下轿之后,在府门外站岗的家丁跑了过来。

    随着他们的跑动,贺兰敏之才看到了这座府邸门口可不光是有家丁站岗的。而且还有身着盔甲的兵士,手中持着长枪,笔直笔直的站在府门外,守卫着这座府邸。

    唐朝规定,只有三品以上的大员才有使用兵丁将士守卫家门的资格。国子监祭酒,虽然只是下三品官员,但是这朝中上至亲王国公,下至微末小吏,几乎所有人的子女都在国子监求学。很多目前在朝的高官,都是这位祭酒大人亲自培养出来的。可以说,是桃李遍天下。这个官职,是多少人抢,求都求不来的。既清贵,又受人尊重。往往没有人会得罪国子监祭酒,就算是皇帝,也会给祭酒些许薄面。

    家丁小跑着过来,一举一动有章有法。看到杨氏夫人立刻弯腰,拱手施礼:“老夫人,不知您今日前来,老爷上朝去了,请允许我向府内通报。”

    今天正好赶上朝会,在京的高官都去参加朝会议事了,所以不在家也很正常。

    杨氏夫人微微一笑:“无妨,你进去通传就是。”

    “请您稍后片刻。”说罢后退两步,一弯腰径直朝着大门内跑了进去。

    并没有等候很久,大约不足一刻钟的时间里边就有人走了出来。

    贺兰敏之抬眼望去,是一位老妇人在几个婢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这位老人想比杨氏夫人显得多少有些苍老,头发同样已然银白,但是却并没有光泽。脸上的皱纹同样不少,眼皮微微向下耷拉,脸上带着一两块儿不大的老年斑点。唐朝时期常见的头发,一身素色的家常服装,眼中满是温和,嘴角带着笑意。看起来很是慈祥和蔼,是个温柔似水的老人。如果所料不差,这位应该是就是自己的舅姥姥,也就是杨氏夫人的弟妹。

    一出门,看见杨氏夫人眼中的笑意更深,嘴角上扬:“老姐姐,怎么今日有空想着到家里来,快进来,快进来。”走上前去,一把抓住杨氏的手朝着府中拉。

    “今日无事,特意啊,带着我们家的小子来拜访拜访你们。”杨氏夫人也笑着回应。看起来两人关系应该甚是要好,之间也应该没有嫌隙。

    “哦?”这位夫人显得有点惊讶,因为毕竟没有听说武家有谁生了这么大的小子。

    “不必疑惑,这是我那大丫头顺儿的长子,叫做贺兰敏之。”轻声为她解惑。

    “啊,是顺丫头啊,她回来了?怎么今日没一块儿过来啊?”老夫人应该是知道自己母亲的。

    “刚到长安,她事情也多,今日就我带着之儿来拜访你们。之儿,快,给舅姥姥行礼。”摸着贺兰敏之的头说道。

    语罢,贺兰敏之恭恭敬敬的朝着这位老夫人行了个礼,口中喊了一声:“舅姥姥。”

    “哈哈哈,之儿是吧?真乖!之儿长得也真是标致,比我们家那小子又乖又好看。”说完在身上摸了摸,将随身的一块儿玉佩拿下来递给贺兰敏之:“这是舅姥姥给的见面礼,君子温润如玉,孩子拿好!”

    杨氏夫人没有搭话,看来应该是贵族之间的习俗。第一次见面,长者要赠送一点小礼物。能将随身的玉饰随意的就扯下来交给贺兰敏之,也可见杨氏夫人和他们夫妇之间的关系真的是亲密非常。

    “长者赐,不敢辞,之儿谢过舅姥姥。”双手接过玉佩,轻轻的放在胸前兜里。

    这下子,这位老夫人看着贺兰敏之的眼神中更是增添了三分喜欢的神色。

    ;

第三十二章 初见祭酒() 
给完贺兰敏之礼物,这位老夫人急忙拉着杨氏夫人的手说道:“瞧我,这上了年纪脑子都不听使唤了,怎么在门口说了这么长时间话,要是让那老家伙听说啊,肯定又要唠叨我了。快快快,屋里坐,屋里坐。”

    脸上带着和善的笑意,拉着杨氏的手带着贺兰敏之就走进了杨府。

    听着她们的聊天,贺兰敏之知道。眼前的这位夫人和自己的舅老爷感情应该是极好的。相濡以沫一辈子,到了这个年岁,往往在称呼上更加亲近了。能够将当朝三品高官不叫做大人或者是老爷,反而是叫做老家伙的,绝对不是街头巷尾的泼妇吵骂,而是家中亲热之间的嬉戏玩笑。

    走进杨府,给贺兰敏之第一感觉就和他们那大门所承载出来的气质近乎是一样的,朴实无华,但是厚重非常。

    没有雕梁画栋,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花园水榭。普普通通的宅门地院,但是从中却可以看出来。大到每一间房子的位置,小到每一根木料的选取,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学问。

    院中每一束花朵,每一颗古树都打理的井井有条。期间也有不少的仆人婢女穿梭服侍,但是每个人恭敬守礼。进府走路的这一段时间,竟然除了杨氏夫人他们的聊天声音以外,没有其他仆人的喧哗之音。

    并没有带着两人去待客专用的房间,而是直接进了后院。应该是他们的居所。

    进了房间之后,仆人默不作声的朝着后边微微后退两步,一躬身站在了门外等候,三人走进房中。

    “怎么今日府中如此清冷?正己不在,家中孩儿呢?”杨氏夫人随口问道。

    “姐姐却是忘了,今日乃是朔朝,他们都去上朝去了。不过估摸着天到了这会儿,应该也下朝了吧?”祭酒夫人朝向屋外望了望天色。

    “唉!我也是,日日在家中待着,日子都混丢了。竟然都忘了今日是朔朝。”

    没管她们的闲聊,贺兰敏之又盯上了屋中的内饰。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唐人总是习惯将一束很大的屏风立在自己的卧房,但是显然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习惯。

    与杨氏夫人的仕女图不同的是,杨府中的屏风一般大小,却是绣绘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上边各自做着一首诗,用楷体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