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周国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杨氏夫人的仕女图不同的是,杨府中的屏风一般大小,却是绣绘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上边各自做着一首诗,用楷体工工整整的在每一幅图的右下角用黑色的丝线镌绣而成。贺兰敏之有仔细观察,这四首诗虽然闻所未闻但是却也朗朗上口,最重要的是下边写着:杨正己于贞观十五年作于家中。看来这些都是自己的这位舅老爷亲手所写,否则绝对不会放置在自己的卧房之内。

    看着贺兰敏之好像对这几首诗很感兴趣,祭酒夫人很是开心。文人家庭之中速来把孩子能够欣赏诗句作为评价的标准。

    “之儿年纪如此之幼,竟以能够读懂诗句,实属不易啊。”轻轻的夸赞一声。但是没想到贺兰敏之笑着没说什么显得很是谦逊,杨氏夫人倒是说了一句:“哪里是能读懂诗句,我们家之儿还曾经做出过一首催人泪下的长短句嘞!”像是炫耀,又像是开玩笑,一点儿也不给人反感的意思。配上杨氏夫人的年纪和她那满头银发,倒是给人一种老小孩的意味。

    “外祖母说哪里话,孙儿不过是随手为之。”贺兰敏之笑着说道。

    “哦?不知可否给我诵读一遍?”这位祭酒夫人来了兴趣。

    “这?”抬眼看着杨氏夫人有点为难。毕竟是装x装大发了,马致远的秋思没有经历过极度沧桑的中年人基本是写不出来的,更何况是这么大的一个孩子。如今将此词作为代表诗词,恐怕多有不妥啊。

    “这有何妨?本来今日来此就是想让你舅老爷看看你的学问,如今先给舅姥姥念念。”对于给他扬名,杨氏夫人可是丝毫不留余地。殊不知,贺兰敏之很是尴尬啊!

    “那孙儿献丑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年仅八岁,声音还未经过变声期,很是纤细,所以根本就读不出这种苍凉的感觉。不过就这已经让祭酒夫人呆在当场了。没等她有什么反应,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

    “断肠人,在天涯啊!”

    声音苍老,但是浑厚有力。虽是历经沧桑,但是仿佛又春风得意。这句断肠人在天涯,点睛之笔。在这个声音的诵读之下并没有让贺兰敏之听出有任何的无奈或者是苍凉,唯一听到的就是回忆,对于过去的回忆,对于往昔的回忆。

    顺着声音望去,卧房门口站着一位老者。看起来虽然没有七十岁,但是也应该已经过了耳顺之年了。与杨氏夫人一样,他并不显得十分苍老,整个人站在门口,给人一种仿佛是青松翠柏扎根于土壤之中的感觉。硬朗,精神,刚正。第一眼看见这个老者,并没有仔细打量,贺兰敏之知道,这位绝对就是如今大唐帝国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的祭酒大人,杨正己!

    微微低下头,并不与他对视,显得礼貌恭敬。但是仍然用余光打量着这位老人。

    他恐怕是自己见过的衣着最为华丽的大唐男人。头戴着武弁,簪白笔。身着,绛纱单衣,绛纱帷裳,白纱中单、白裙、白襦。身上配饰着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紫绶,水苍玉。金带玉束,腰间悬挂鱼袋,足下乌舄。

    看到他,贺兰敏之仿佛看到了整个大唐的繁华盛况。这应该就是公卿参加朝会时最正式的服装吧?整个就体现出了一种特殊的华丽之美,但是这种华丽并不空洞。它所衬托出来的威严,庄重和肃穆,不是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戏子服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的。

    每向前走一步,身上的袍服都会不断地摇动,身上的配饰也轻微的摆动,但是却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这位祭酒大人并没有过得的打量贺兰敏之,但是当他从身边走过的时候,贺兰敏之还是不自觉的从胡毯上起立弯腰,以示恭敬。

    他朝着杨氏夫人很是恭敬的弯了弯腰,喊了一声:“阿姐。”

    唐朝人开放,面对着长辈都没有那么多的礼数。面对着平辈就更没有了。尤其是到了这个岁数,在私下里也就更不用太过于注意这些礼节了。可见,此人还是很。。。固执!

    ;

第三十三章 唐朝茶汤() 
杨氏夫人轻轻的拂了拂手,脸上带着微笑:“无需如此多礼。”看起来是雍容华贵,但是在贺兰敏之看来,自己的外祖母对于这种状况还是更多的是无奈的微笑。

    在私下里,自己的母亲并不怎么注重礼节。自己也并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就都应该是遗传自这位外祖母,但是偏偏有这么个固执不化的弟弟,恐怕也是个日常笑料吧!

    起身之后,祭酒夫人上前将他头上的武弁撤下:“今日下朝仿佛比往日早上了几分?”

    “国家太平日久,承平无事。当今陛下速来仁慈,是为不亚于先帝的明君。朝中事宜一文一武,有长孙太尉和英国公操持,自然也是无大事要议。所以下朝早了些。”语调极其平缓,听起来有些如沐春风之感。

    “这些国家大事啊,我这深宅妇人可不明白。”祭酒夫人笑着和他开着玩笑。

    “那就说点你明白的,阿姐来了,你怎么能如此怠慢,不在正厅迎客,怎么还接到卧房中来。”双眉一凝,脸色一沉,好像就要发脾气了一样。

    无奈的看了一眼杨氏,祭酒夫人哈哈一笑:“我就说,回来一准儿会让这老家伙唠叨,你看?”

    “哼!”

    哼了一声之后,朝着杨氏夫人拱手:“阿姐请正厅稍作,待我换过常服,在陪阿姐。一起用点儿午饭吧?”

    “也好,也好。”杨氏夫人满口答应。

    杨祭酒朝着外边一喊:“带客人去正厅就坐,上茶!”

    门外迅速走进仆人,弯腰:“是”伸手带着杨氏夫人和贺兰敏之出门前往前厅。

    一边走,贺兰敏之心里这个激动啊。先别说此行能不能达到目的啊,最起码看到了自己很想看到的两样东西。一个就是午饭,如果自己没听错的话,这位祭酒大人绝对说得是一起用点午饭吧!这也就是说,古人也是吃午饭的。要是有这个例子,那自己在家里想吃几顿就吃几顿,没人会说自己标新立异了。那就太好了,从早上吃完了一直到晚上,实在是饿得受不了啊。要不是有点儿点心盯着,恐怕早就饿死过去了。自己就会成为这历史上第一位被出师未捷先饿死的穿越者了。

    另一个就是茶,无论是在武家,还是在其他的地方。自己在特意观察了很久,都没有人提到过饮茶。如今在祭酒府中终于有人要泡茶了。

    心里边很激动,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了前厅。在仆人的引领下坐在客人的座位上,等候着这位大人换常服。

    唐朝的官员上朝和在家都并不是一件衣服。一种叫做朝服,就是刚才看到的,那种纷繁复杂,但是异常华丽的衣服。另一种叫做常服,相对来说就比较的简单。尤其是男性的常服,多以胡服或者是长衫为主,一般也并没有什么别的颜色或者是花样。

    杨氏夫人和贺兰敏之坐下没有多长时间,就见到有仆人端着一盆炭火走了进来,旁边摆了一个小几,有茶壶茶碗,茶叶汤匙,这些贺兰敏之都看的明白。但是旁边的那几个小碗儿里边都是啥东西?

    如果没看错的话,那个。。。事葱,姜,蒜吧?一样一个小碗摆的很是精致。其余的呢?橘子皮?那个绿色的叶子是啥?还认不出来了。那一碗,晶莹的白色颗粒,是糖?还是盐?

    这些个乱七八糟的都是个什么东西?贵族人啥时候喝茶还用这么多个乱七八糟的。

    贺兰敏之不禁在心里感慨:城会玩儿啊。

    不过先不说这些个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东西啊,光是这个煮茶的手法就不由得贺兰敏之不佩服。安安静静的取水,冲泡茶具。在小炭火盆儿上坐着,慢火轻煮。直至水开,仆人跪坐在地上一点都不焦急静静的看着炭火盆儿上茶壶,一言不发。

    沉浸在这泡茶,煮茶的手法之中,倒是也不觉得时间难过。不一会儿祭酒和祭酒夫人想携手而来,笑语盈盈。等到他们进屋来,贺兰敏之才算是第一次认认真真的打量了这位年国六十的老大人。

    头发被一根简朴的竹木簪子扎起来,灰白相间的头发衬托的他显得有些许的苍老。脸上的皱纹很深,尤其是额头之上的纹路更是清晰可见,倒是没有到刀劈斧凿般的地步,不过也不是一个贵族子弟应该有的样子。方方正正的国字脸,除了偶尔轻松一下有点点的笑容以外,几乎全是一副严肃的面容。只不过那历经世事的眸子中显露出来的,是对于人世的温和。这让贺兰敏之对这位老人很是喜欢。

    两人走上正坐,自己的这位舅老爷轻轻挥了挥手,仆人将早就开了的茶壶水用一种很普通的手法,再一次冲泡茶具。将开水到出茶壶,用汤匙将茶叶碎舀入之中再次倒入开水冲泡。

    将第一泡茶水倒掉,从第二泡开始轻轻的倒在身前的四个小小的茶杯之中。倒完之后,轻轻拱了拱手:“请问老爷夫人还是照惯例吗?”

    轻轻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仆人用汤匙将一杯茶汤之中放入了半片橘子皮,一杯茶汤之中放入了一点点的白色晶莹颗粒。然后转过头看向杨氏夫人:“不知老夫人和小少爷用何物配用?”

    杨氏夫人笑了笑:“我也用半片橘皮好了。”

    贺兰敏之嘴角微微抽动,连连摆手:“家中之前并不曾饮茶,故而不知该如何饮用,也不明口味,原汁原味,原汁原味就好。”

    仆人轻轻点头,将半片橘皮放入一碗茶汤之中,另一碗则是什么都没有。朝着厅外招了招手,另一个小厮跑了上来,轻轻的端着茶汤先是递给杨氏夫人,然后是祭酒,祭酒夫人,最后才是贺兰敏之。

    祭酒大人接过茶汤轻轻嗅了嗅,并没有着急饮用:“阿姐,不知这位是何人家的孩童?”

    “啊,你总算是开口了。要不然我咋好意思介绍,哈哈!”杨氏夫人拿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