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昌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便是右佥都御史熊文灿,为杨嗣昌所荐,因此,站出来为他说话。

    气氛再一次骤然紧张起来。熊文灿昂昂而立,杨嗣昌面无表情的沉默,而祖大寿、何可纲、吴襄等三人脸色铁青,一副似乎准备随时扑上来手刃掉杨乐的模样。

    眼看都要动手了,杨乐感觉已经没有讲话的必要了,他泰然自若的站在那里,蔑视的看着这群武将。金銮殿上无人说话,显然都在等着皇上的裁断。然而,崇祯也是一脸的肃然,选择了沉默,一点儿也没有说话的意思。

    这个时候,马虎突然从门口带着腰刀缓缓走到门来,走到熊文灿面前,冷冷笑道:“熊将军,我问你,要是换了兵部尚书,你是不是就不能作战了?换了千夫长、百夫长,你手下的士兵们是不是就不会战斗了?那你的军队还是虎狼之师吗?我看跟一盘散沙差不多!当初狼牙营拿出任何一个士兵,思想观念都不比你差!你要记住,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且还要尊重上级领导!”马虎粗重的喘了一口气,狠声道:“我要正告诸位,论政归论政,谁敢无端对杨国公指手画脚,我马虎手里的大刀第一个不答应!”话音未落,他锵然拔出腰间大刀,白光一闪,熊文灿手里的长剑“咔嚓”一声断为两半!

    

第117章 百官拥戴新法案,贸易法令已出台() 
熊文灿吓得面色发青,站在那里直愣愣地不敢动弹。朝臣们也被马虎的凛然威势彻底震慑住了,全部面红心跳,没有一个人再敢反对。谁都明白,如今马虎作为神机营的统帅,是握有实权的将军,他的实力没有人敢小觑。而且此人勇猛无比,率领三百狼牙战士竟敢迎战三万后金铁骑,这是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方才那一刀没有劈向熊文灿,已经是刀下留情了,谁还愿意触他的霉头?

    不仅如此,马虎的所作所为一定是有人背后指使,那么这个人是谁?不用想,这个人就是当今的皇上!

    皇上这是在警告他们!如有不从,格杀勿论!

    这时,杨嗣昌面色庄重的道:“马虎将军之言,使我愧疚不已。嗣昌以为,杨国公所述变法大计确实不差,我们应当全力支持。”

    孙承宗颔首道:“开始是老臣愚昧,思想过于守旧,变法强国,自然是好事,哪里有反对之理?”

    温体仁一看,风向瞬间逆转,连忙陪笑道:“先前失态,向国公爷赔罪。长卿(温体仁的字)身为礼部尚书,自当拥戴变法。”

    祖大寿、何可纲、吴襄虽然心里面极不情愿,但看到崇焕冰冷的目光,他们不由得心生寒意,拱手说道:“变法强明,乃国家之大计,臣等拥戴变法!”

    看到这一幕,崇祯微微一笑,朗声说道:“看来诸位爱卿都想开了啊,可不是朕逼迫你们的,是你们自愿拥戴变法,要是让朕知道你们谁心中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朕绝轻饶不了他!”

    闻言,金銮殿所有大臣不得不同声呼应:“皇上,臣等愿意拥戴变法。”

    崇祯肃然从座中起身,环视一周,道:“既然诸位大臣没有异议,朕决意在大明实行变法。”

    崇祯伸出右手,五指并拢,手心朝外,大声呼喊道:“诸位爱卿,朕要让你们在此对天立誓:同心变法,重振大明,若有异心,天地不容!”

    众臣学着皇上的样子,伸出手掌,齐声高诵:“同心变法,重振大明,若有异心,天地不容!”

    宣誓完毕,崇祯道:“自今日起,朕决定恢复丞相一职,拜杨乐为丞相,主持国政,推行变法。另,马虎执掌神机营的同时兼任执法大将军,领天子剑,凡胆敢违抗变法者,可先斩后奏!”说完,崇祯从王承恩手中接过摆有丞相大印的铜盘,双手捧到杨乐面前。杨乐庄重地向崇祯深深一躬,接过印信铜盘。

    接着,崇祯又解下腰间的天子剑,环视群臣,厉声道:“这是先皇留下的镇国天子剑,上可斩诸侯,下可斩百姓,朕今日将此剑赐予马虎将军,命他监督变法,凡破坏变法大计者,不论公室宗亲,黎民百姓,一律平等对待,按律而行,依法论罪!”说完将天子剑交给了马虎,马虎双手托住接了过去。

    崇祯兴奋地满脸通红,犹如喝醉了酒一般,大臣们还是第一次看到皇上如此的激烈,但是他们却是一脸的沉闷寂寥,不发一言,朝堂之上,惟闻粗重地喘息之声。

    杨乐捧着印信,慨然高声喊道:“杨乐必然不辜负皇上重托,当舍生忘死,推行变法,大明不强,誓死不休!”

    马虎跟随着杨乐的话语,声若虎啸道:“末将必然按律执法,雷厉风行,大明不强,誓死不休!”

    大臣们仿佛被他的虎啸之音惊醒过来,急忙齐声高呼:“大明不强,变法不休!大明不强,誓死不休!”

    三月二十,太阳高照,风和日丽,京城菜市口比平日里热闹了许多。

    菜市口,历来被称之为杀人的法场。北京的胡同多,街口多,名气最大的当数宣武门外的这个菜市口了。菜市口名气大是因为那曾是刑场,是朝廷斩杀犯人的地方,有不少名人都是被斩首在菜市口,比如文天祥。戏文中经常唱道的“推出午门斩首”,其实也是拉到菜市口,在那里砍头。犯人被杀后,尸体很快被人运走,血迹立即被黄土垫盖上,尔后便有人在此卖菜,菜市生意兴隆,故菜市口由此而得名。

    菜市口在京城的名气可是不小,一千年前的辽代,这里是安东门外的郊野,金代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明朝时是京城最大的贸易市场,沿街小摊、商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许多人都来此买货,并把市场中央最大广场称之为“菜市口”,它的东面便是骡马大市。

    菜市口入口处有一个木栅栏的大门,门额中央写着三个斗大的黑字——菜市口。进得大门,小摊罗列,人头攒动,蔬菜、五谷、农具、皮具、陶器、土布等自发的混杂在一起,沿街叫卖。农人商人大多是以物易物,也有使用铜钱、碎银子的,或用几个铜板换几个陶罐,或用几个鸡蛋换半篮蔬菜,或用一匹布换得一只母羊。不过,大多数人都是用各种东西换粮食和农具。农谚有云:“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农民们必须提前做好安排,买好农具,准备春耕。

    菜市口不是稳定的商业街市。农民都叫它“大集”,上市交易叫做“赶集”。所谓“集”,便是长期约定俗成,定期在某地集中交易的一种简单市场。由于是在繁华的京城,菜市场便成了最大的集市。十天轮一次,逢十便是集。逢集之日,不但是城内人的大集,而且也是方圆数十里乃至方圆百里的农夫、猎户、商人的盛事。三月二十的大集,恰在春耕大忙之前,更是加倍的热闹。从早晨开始,远远近近的老百姓便络绎不绝的涌进京城,到正午时分,集市上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这时,市场中心的官坊面前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许多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赶过来凑热闹。

    官坊,是官府悬挂告示的一面青石墙,也叫告示墙,有一丈余宽,八九尺高。寻常时日,官府把有关市场交易的各种命令文告张挂在石墙上,旁边守着两名书吏,专门给人们念诵讲解。到得日暮集散,书吏便收起文告,下个集日再行张挂。对于一些头脑精明的商人,官坊是他们特别注意的地方,每次逢集,都要先在官坊前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命令出台,心里有底了再行出售货物。

    正午是集市最热闹的时候,官坊前突然来了一队兵士。他们把一封告示粘贴在墙壁之上,便守护在官坊两边一动不动。逛集的人们觉得奇怪,便站在外面看着告示,指指点点。正在这时,一个青衣小吏踏上平日讲读文告的石墩,高声说道:“集市上的所有人听着:新任丞相杨乐,在大明推行新的贸易法令,即日起,所有商铺、小贩必须登记造册,领朝廷颁发的营业执照,并且缴纳一定的商业税,方可进行贸易,否则视为违法!”

第118章 注册登记交税款,诚信借贷促经商() 
青衣小吏话音刚落,下方“轰”的一片笑声,许多买卖完毕的市人也围了过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是嘻嘻哈哈笑个不停。一个身着蓝衫的小商人高声笑问:“商业税?高高在上的官府难道也来赶大集凑热闹了吗?我们都是些小本营生,本小利薄,哪有钱去缴纳什么商业税?你们说是不是啊?!”

    “是啊!朝廷这不是断我们的财路吗?”他身后的一些小商人跟着大喊。

    青衣小吏压手道:“诸位不要着急,既然朝廷鼓励经商,必然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凡是登记造册缴纳税收的合法商人,会受到朝廷的贸易保护,那怕赔了本,也可以向朝廷临时借贷银两,以便东山再起!”

    “那要是我借了银子跑了呢?你们官府不是赔了吗?”一个商人高声道。

    一听这不讲诚信的调皮话,“轰”的一声,人群又一次哄笑起来。

    “嗨,你还不明白?官府就是要变着花样来收税,你赔了本,官府才懒得理你!”

    “对对对,这年头,谁能舍得把银子往外拿,几两银子就能盖一间上房,人家当官的有那么傻吗?敢把钱往外借,肯定是利金高。”

    “官府上次说减少田赋,都没减,这个还能信吗?”

    市场上的人越聚越多,纷纷议论,只是没有一个商人上前登记造册。正在此时,一队甲士护卫着一辆马车驶到官坊外。车上跳下三个人来,为首的便是杨乐,紧跟的是薛云,最后一个是负责护卫的马虎。

    市人们见此阵势,便知道大官儿来了,不敢再肆意哄笑,场面渐渐安静下来。来到官坊处,原先的那么青衣小吏向杨乐低语几句,杨乐看看薛云,薛云点点头,踏上石墩高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