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昌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体仁笑着解释道:“公公误会了,直接硬碰硬对着干,那不叫计谋,借刀杀人才是最上乘的选择。”

    高公公茫然问道:“如何借刀杀人?”

    温体仁笑道:“杨乐变法不就是为了增加税银吗?那位富商愿意往外拿银子?我们只需要稍加点拨一下,税赋就收不上来,今年朝廷的银子可是花地可跟流水似的,收不上来税赋,他如何跟皇上交代?

    何况,我听说,苏杭的三大镇守税监都与福王有密切联系。福王朱常洵在诸藩王中最是富有,土地富饶,据说拥有三百万亩良田,而且还有几座有色金属矿、盐矿场。你说,要是这位财神爷拒绝交税,杨乐该当如何?”

    高公公似乎弄懂了温体仁的意思。只要呈上三大镇守税监不肯交税的奏折,杨乐这个案子是办还是不办?不办,那么江南各大商贾必然会纷纷效法,必然直接导致变法失败。而要是办案要税,那就要得罪福王。无论如何,杨乐将会再一次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周廷儒兴奋地拍案道:“此计甚妙,我们兵不血刃,就可以让杨乐晓得我们的厉害。高公公,奏折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经过层层考核和选拔,五万士兵被秘密招募到雾灵山集结待命。

    雾灵山,历史上曾称伏凌山、孟广硎山、五龙山,明代始称雾灵山。地处河北,是我国古代山戎、东胡、拓跋、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与幽燕汉族交往之地,为边关重地。

    马虎临时受命为大将军,在雾灵山峡谷内训练五万新军。与此同时,工部也是日夜不停地为新军加紧打造装备。

    新军这边的事情交给马虎全权负责,杨乐这边收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今年江南的盐税没有收上来。

    杨乐的税收变法,降低了农业税收,同时增加了商业税、盐税和矿税。

    如今,张清远身为杭州盐运使,也是国安局漕运税收的负责人,却是很受窝囊气,因为今年的盐税没有收上来。而领头不交税的,却是他惹不起的福王。

    这个消息一直发送到京城。崇祯十分恼怒,却是无可奈何,因为朱常洵地近位尊,朝廷皆尊之以礼。迫不得已,只能由杨乐亲自出面斡旋解决。

    河水滔滔,浪花朵朵,蓝色的天空上,一行大雁翩然而过。两岸的平原上,庄稼已经开始成熟,辛勤的农民赤着晒得黝黑的胳膊在田地里挥舞着镰刀,汗珠儿一颗颗的掉在肥沃的土地上。

    徐风吹过,河面上泛着白鳞鳞的浪花儿,远处传来一阵阵清脆的歌声,渔夫欢笑地将鱼网撒进水里。

    大运河北抵京师,南至杭州,但是因为沿途河流流向不定,这条大运河并非直贯南北,而是连贯各地河流的航行水系,一路下来,弯弯曲曲的时而向西、时而向东。

    一艘船体漆成红色的单桅快船正逆流而上,船速极快。这是一艘驿舟,可载人六十上下,同时有货舱可乘载重要的物品。这种驿船顺风使帆,逆风使桨,船上备有八到十二枝长桨,伸出船外,像蜈蚣的脚,民间俗称蜈蚣快艇。

    水面上但凡有渔船、商舟见了这红色的传驿快艇,都赶紧地避到一边。这是官府的规矩,河上航行,任何船只必须对专驿快船回避让出航道。

    蜈蚣快船驶过一片三角形的缓滩,忽然有人高声喊道:“盐运使大人,不好了,前方有三艘巨船迎面驶来,快通知舱底减速让路。”

    正在舱中自斟自饮、喝酒逍遥的杭州盐运使张清远大人一步两晃地走上船头,笑骂道:“你不知道吗?咱们是什么船?是国安局的专驿快船,还给他人让路?笑话!”

    船头那个驿卒涨红了脸道:“大人,可可是得给人家让路啊!您仔细瞧瞧,对面那些是什么船?”

    听他说的急切,张清远赶忙到船栏杆上向前望去,只见前方宽阔的河面上,一前两后三艘四桅巨船,张足了十二张帆,鼓足了风驶来,船底激得浪花翻腾,船后形成一条白线,远远瞧去,气势惊人。

    巨船比快驿飞艇大了足足三倍,第一艘刚刚拐过前边的弯道,只见船上装饰华丽,两侧舷上密密麻麻开了几十个设桨架的小门。船头竖了三根高高矗立的旗杆,中间一面黄旗,绣着金灿灿的团龙图案。

    张清远吓了一跳,酒意顿时醒了几分,玄黄天子龙旗,只有大明皇室人员或奉旨钦差才有权悬挂,这到底是谁的船?

    只见龙旗两侧各悬一面旗帜,左边的是一个狼头图案,右侧是飞虎图案,像是两面军旗,可是又有些不同,中间的旗杆上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杨”字。

    

第127章 大明水师重新建,夹带私货拢人心() 
自从开海禁一来,大明水师得到了蓬勃发展,虽然依旧比不上朱元璋时期的巢湖舰队,但是天津卫的水师已经再一次启动了大型远洋舰队的筹备工作。

    不仅如此,1626至1628年间,郑芝龙以台湾魍港为基地,劫掠福建及广东数地,使明朝官兵疲于奔命,其间虽有朝廷的招安动作,力度不大,郑芝龙拒绝,之后几乎在台海纵横了近两年六个月,直到崇祯元年(1628年)年底,海禁大开,郑芝龙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成功招安,成为“海防游击”。

    因此,大明水师的实力进一步提升。这迎面而来的一前两后三艘四桅巨船,便是天津卫新组建的远洋舰队。

    张清远虽然不知道来者何人,一见到黄龙旗,却知道对方的权威远在他的蜈蚣快船之上,唬得他立刻高声叫道:“来人!快来人,赶快转舵让路!”

    蜈蚣快船急急忙忙驶向一边,眼看着三艘巨船从旁边驶过,掀起的波浪摇得蜈蚣快船左右晃个不停。张清远站在船侧,疑惑地望着那船喃喃道:“是去杭州的方向?这是谁出了京?”

    待他看清楚船头那个迎风飘扬的“杨”字旗帜时,猛然醒悟,再次高声叫道:“快,快掉头追上去,那是杨国公的船!”

    在第一艘大船上,舱帘儿一掀,一个身着长袍、头戴冠巾的翩翩公子走了出来。他面色如玉,眉清目秀,腰间玉带上坠着一枚碧色玉佩,随着他的步子一荡一荡的晃动着,整个人显得玉树临风、卓尔不群。

    船两侧十多个腰悬朴刀地侍卫见了,立即单膝跪地,抱拳施礼道:“参见杨国公!”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大明的国公爷杨乐,他迎着吹来的微风,伸展了一下手臂,摆手叫这些神机营的护卫起来,问道:“到哪里了?”

    一个侍卫上前答道:“回国公爷,前方三十里便到山东聊城,山东巡抚孙元化大人方才已着信鸽通知,他已到码头恭迎大驾光临了。”

    杨乐点点头。

    就在这时,舱帘儿一掀,诸葛师摇着轮椅走了出来。如今,马虎被派去了雾灵山训练新军,薛云坐镇国安局,而且又正值税收变法的当口,更是脱不开身。杨乐身边无人可用,为了路上有个照应,不得不带着诸葛师这位智囊一同前往福王的封地――河南洛阳。

    诸葛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道:“今晚在山东停靠一晚,明天顺着黄河往西,一路水运可直达洛阳。不过照这速度,恐怕还得走些日子走呢。”

    杨乐笑道:“船舱里闷热,军师也出来透透气?”

    诸葛师揶揄笑道:“大人才输了三局棋,就尥蹶子跑人了,这可不像你的性格和作风啊。”

    一路上闲来无事,杨乐便和诸葛师下象棋,杨乐是三局三输,不得不落荒而逃。

    “噢,是吗?那在军师眼里,我是什么性格?”杨乐撇嘴问道。

    “不甘心认输,睚眦必报吧。”

    杨乐摇摇头,点评道:“睚眦必报,这是个贬义词,我不太喜欢,我觉得应该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句话概括更确切。”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诸葛师咀嚼着这句话,哈哈笑道,“果真不愧是国公爷,精辟之言,说的好!”

    杨乐无比汗颜,这句话可不是他说的,而是那位伟大的领袖说的,他只不过是借用而已。他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江南地区,富甲天下,天下税赋十居六七,三大镇守太监竟然同时抗法不遵,不交盐税,偏偏就在变法之后,这分明是有人给我出的一个难题,但愿这一去,问题能迎刃而解,否则,江南不定,人人效仿,变法恐怕又要夭折了!”

    诸葛师摸着胡须,道:“这借刀杀人之计虽然高明,不过若是国公爷趁此时机一举搞定了福王,不但能给天下所有的藩王树立了一个榜样,而且还能杀鸡儆猴,削藩的事情势必水到渠成。正可谓: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啊。”

    “福王可不是普通的藩王,对待他,我们不能大意。”杨乐沉声说道。他心里十分清楚,此行的任务十分艰巨,要想从福王手里要到税银,比登天还难。

    福王朱常洵,亦称福恭王,又俗称老福王,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子,也是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父亲。

    朱常洵是明神宗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在万历十四年所生,为第三子。而在此之前的万历十年八月(1582年),王恭妃生下长子朱常洛。明神宗宠爱郑贵妃,想废长立幼,被众大臣、孝定李太后极力反对,史称“国本之争”。

    “国本之争”是万历朝最激烈、最复杂的一起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明神宗故意不上朝以示抗议。

    为了平息皇储争议,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神宗皇帝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次子和第四子未成年就去世了),国本之争事件最终落下帷幕。

    这些便是大明末年的皇室藩王了。其中,当然数福王朱常洵的身份最为尊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