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的时候全部都是军队,回来的时候多了三四千人,还有那些从天津城搜刮而来的财货,所以速度慢了很多,差不多到中午的时候,才重新抵达大沽口。

    “属下骆才良,拜见大人,大人交代的任务,属下圆满完成了!”一见面,骆才良便兴奋的说道,然后指着后面一堆军官说道“属下原本的部下,都在这了,他们都愿意加入天策军!”

    那几十个军官,也都纷纷上前拜见孔有德,后者点头示意,然后便来到码头。

    正在忙碌的张华看到孔有德过来,也禀报道“大人,造船厂的工匠,属下也全部集中起来了,第一批已经运往登州了!”

    “干的不错,传来下去,两个时辰后返航!”

    “属下遵命!”

    半个时辰后,从山海关增援而来的一批战船,也顺利抵达,那些工匠和军户,还有钱粮,也都被纷纷装船。

    两个时辰后,船队再次起航,离开海河湾后,分为两部分,孔有德带着十来艘战船回到了山海关。

    运送军户,工匠的船只,直接启程返回莱州湾和蓬莱水城,他们将会被分别安置在莱州和登州,而运送水兵的船,直奔威海卫水师基地,他们将在那里完成整编,而后接受训练。

    第二天下午,孔有德顺利的回到了山海关。

    这次行动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孔有德回到山海关两天后,朝廷又来人了。

    来人正是户部尚书侯恂,品级足够高,说明朝廷是真的想谈判了,而不是继续拖延,寻找应对之法。

    孔有德对侯恂到没有特别的印象,历史上的侯恂其实也不算太出名,碌碌无为,没什么突出的事迹。

    除了养起来一个左良玉,此外就他那个儿子侯方域。

    侯方域在明亡之前,一直都是复社的骨干成员,天天闲着没事抨击朝政,觉得朝廷哪哪做的不对,要是他们去治理朝政,绝对会做的更好。

    然而大明一亡,侯方域就投了鞑子,为了对付反抗鞑清的榆园军,献计给鞑清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张存仁,计策被采纳,鞑清军队精准地扒开荆隆口黄河大堤,将直隶、山东、河南许多地区化为无人区,杀人以百万计,一举镇压了号称有百万之众的榆园军各部,成功解决了鞑清初年的危机。

    很快,侯恂就被请了进来,随行的还有三个太监。

    看到侯恂走进来,孔有德愣了一下,因为侯恂和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原本以为他是个书生气比较重的中年男子,可这接近一米九,虎背熊腰的中年壮汉是怎么回事?

    而且他进来之后,就直勾勾的盯着孔有德,嘴角微张,像是看见什么角色美人一般。

    看着侯恂那魁梧身材,再看他那有些痴迷的眼神,孔有德顿时菊花一紧,传言他跟左良玉的那档子事儿,看来是真的,左良玉也是个能人,为了往上爬,甘愿和侯恂做好基友啊。

    不过侯恂这人还是离远点好,别啥时候自己不小心中招了。

    虽然孔有德来自后世,思想上面比较开放,但对于这种事情,还是本能的抗拒,爹妈给的一杆长枪,为啥非要拿来当搅屎棍呢?

    侯恂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仪,连忙行礼道“下官户部尚书侯恂,拜见侯爷!”

    当初张凤翼提议的沈阳侯,崇祯认可了,但由于谈判还没完成,孔有德还没有受封,但他并不在意,倒是侯恂为了这次出使顺利,称呼孔有德为侯爷,同时以下官自居,摆明了自己的态度。

    其实,侯恂还有另外一重考量,这样做,可以避免跟天策军的关系弄僵。

    他能混到户部尚书,靠的就是军功,虽然指挥打仗水平一般,但看事情的能力还是很准的。

    不说别的,打仗可不单单是军队,更重要的是后勤,以关宁军为例,也就十来万人的关宁军,每年耗费的军饷和粮食,折合下来不低于四百万两。

    天策军虽然兵力只有五万左右,但军力不在关宁军之下,耗费的钱粮只会更多。

    而孔有德在昌乐之战前,也就占据了登莱二府,而且时间还不长,登州府是四月初拿下的,莱州府更是六月初才拿下除登州城之外其他的州县。

    以两府之地,就能供应起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其后勤能力是多么的恐怖,跟不用提那支规模庞大的水师了。

    现在天策军掌控山东已成定局,那么一次为依托,弄出一支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人的庞大军队,对于天策军来说不是不可能。

    而关宁军已经被打残了,昌平,蓟镇,密云,宣府等地边军,也都在天策军手上吃了败仗,未来一两年,天策军毫无疑问将成为大明最为强大的一支军队。

    跟天策军搞好关系,不是什么坏事。

    skbshge

第668章 必然和偶然() 
伸手不打笑脸人,侯恂态度摆的正,孔有德自然也不会为难他,打趣道“侯尚书,您这等朝廷重臣,今怎么有心情到我这来了?难不成是过惯了军营的生活,不习惯在京城做事,想来我天策军继续过军旅生活?”

    “侯爷说笑了,下官此次前来是有正事!朝廷特地任命下官,担任谈判的使者!”

    “谈判的事情,不是吏部侍郎唐世济负责吗?”

    侯恂解释道“陛下觉得唐世济无法胜任这个任务,所以导致谈判进度缓慢,以至于双方出现误会,在天津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所以陛下为了天下的安定,特地派下官来接替唐世济,全权处理谈判事宜!”

    孔有德点点头“哦?原来是这个情况,看来朝廷又改条件了?不妨说来听听!”

    侯恂笑眯眯开口道“既然侯爷问了,那下官就直说了!其实大部分条件都没改变,侯爷您依旧被射敕封的为沈阳侯,主持山东,东江军务,但运河沿线,依旧由漕运总督管理!侯爷您的兵马能征善战,防守区区山海关太浪费了,所以朝廷决定将锦州,大凌河,松山,小凌河,广宁城的军务,一并交与侯爷,山海关的防务,就不劳侯爷费心了!

    至于南北直隶的防务,都有专人负责,所以侯爷您的军队也可以撤回来了!青州城的官军,之前确实与侯爷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但看在大家都在为大明效力的份上,还望大人既往不咎,允许他们撤出山东!……”

    侯恂说的内容很多,孔有德也都仔细听着,不时地点点头。

    侯恂说的没错,朝廷的条件,确实没怎么变,除了山海关的问题,其他基本都没多大区别,当然这只是大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细节问题,要仔细磋商。

    山海关作为关宁防线的最后一道壁垒,朝廷必然不容许其他人染指,这个问题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孔有德也是瞅准了这一点,才通过奇袭山海关,把朝廷逼到了谈判桌上。

    但之前的条件,一直都是要求天策军撤出山海关和抚宁昌黎,孔有德当然不乐意,万一撤回来,朝廷翻脸了,又要开战,他倒是不怕作战,就担心影响之后的计划。

    现在朝廷换了一个法子,让他来守锦州,确实是一个妙招,也算是双方都能接受的。

    关宁防线一直是皇太极要突破的,跟驻守在那的是谁的军队无关,皇太极一定会想方设法攻破,从而占据对大明作战的主动权。

    而且大凌河堡去年被拆了,想要重建就得天策军自己出钱,其他几个小堡垒也都在鞑子的控制范围,朝廷的意思就相当明显了,就是坐山观虎斗,让天策军跟鞑子掐起来。

    而这样一来,朝廷不但能拿回山海关,还能节省出大量的兵力,让天策军去跟皇太极死磕,朝廷就有时间平定流寇,同时编练出一支精兵出来。

    既然朝廷觉得,再来一次山海关防御战,他们能够挡得住,那就让他们继续保持这样的幻想好了。

    总的来说,从大方面来看,孔有德还是基本满意的。

    笑着说道“这些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青州的军队,我可以放他们离开,不过必须的一批一批的走,山海关我也可以撤出,但得等到过完年再撤出,吴襄,祖大弼,刘国柱,王洪这些总兵,到时候也一并送回来!”

    侯恂也点点头道“既然侯爷这么说了,那下官就如实向朝廷禀报,陛下识得大体,必定能够体谅侯爷的苦心!”

    孔有德点点头,爽快的说道“既然这样,那接下来侯尚书就在这山海关住一段时间,可以慢慢商量。我这人是个粗人,只认得几个字,对于这些咬文爵字的东西不擅长,具体的条款,还是和秦致远来磋商吧,之前就是他在负责,有什么事情跟他商量就好。侯尚书这段时间的花销,我孔有德包了,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就是!”

    “侯爷客气了,此事乃是本官的分内之事,侯爷如此客气,倘若哪天侯爷到了归德,下官必当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侯爷一番!”

    侯恂也爽快的应下了,然后在何如龙的引领下,去跟秦致远谈正事了。

    大方面谈妥了,细节问题就用不着孔有德亲自负责了,这个任务还是交给秦致远,现在摊子大了,不可能事无巨细的亲自处理,必须得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做。

    天策军的底线,孔有德也早就跟徐文仪交代清楚了,首先就是山东归天策军,除开运河沿线的几个城池,其余必须全部归天策军统治,北直隶的兵马可以撤出,南直隶只撤出淮安府的兵马,至于独立一营和二营,则继续驻扎。

    山东巡抚名义上还是由朝廷派遣,但这个人选,自然是由天策军提供,孔有德已经决定让秦致远干这事儿,他的资历最老,而且能力不错,虽然不算最出众的,但综合起来,还是他最合适,有山东巡抚这个正当的名义,以后治理山东也会方便许多。

    到时候朝廷走一遍过场,下诏书任命就是,也算是全了崇祯的面子,其他的官员,差不多也是同样的路子。

    这一点,朝廷就算不想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