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眼前的这批难民,就是这样的情况,背井离乡之后,不光没有得到朝廷的妥善安置,而且还被本地官民,士绅欺压,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去登州了。

    听说登莱巡抚孙元化是个好官,有他亲自坐镇登州,那里的难民日子过的稍微好一些,而且登州城外设置的有赈济点,他们可以不用担心被饿死了。

    大半个时辰前,突然出现了二百骑兵,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将他们包围起来,他们以为是莱州的军队,出来找他们的麻烦来了,都惶恐不已,但是听到为首的军官是辽东口音,稍微安心了一些。

    看到他们头领,也就是原来的莱州步营千总熊文斌被带了过去,周围的骑兵又在不停地游走,他们的心又被提了起来,生怕出现什么意外情况,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随后有几个胆子大点的难民,试图跟这些骑兵搭话,看看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这些骑兵压根就不搭理他们,而且都很警惕,随时要奋起发难的样子,这几个难民只能悻悻的退了回去,免得惹怒这些士兵。

    现在看到无边无际的大军过来,他们不由得再度慌乱起来,随后便看到他们原本的头领熊文斌,骑着马走上前来,这些慌乱的难民,稍微平静了一些,别人他们信不过,但是熊文斌还是值得信任的。

    在被赶出莱州城之前,熊文斌还是千总的时候,就经常为他们打抱不平,偶尔还接济一下快要饿死的难民,然而他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救助不了多少同乡,但他的好意,这些难民心理都清楚。

    孔有德为了让难民都能看到熊文斌,特意给了他一匹马,高一点比较显眼,能迅速让这些难民安下心来。

    熊文斌骑着马踱上前来,大声说道“乡亲们,不用怕,我身后的这位是孔将军,也是咱们辽东人,孔将军说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的口粮和安全问题,都由孔将军来负责。

    还有,你们之中,如果有愿意从军的,被选上了,不光能得吃上军粮,每月还有一两的饷银。”

    这个消息被难民们,一层一层的向后传递,下面安静下来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了,熊文斌的为人他们很清楚,肯定是不会骗他们的。

    而且他身后的将军也是辽东人,照顾他们这些同乡也说得过去,有些人不禁潸然泪下,过了这么久的苦日子,总算有人能帮一帮他们了。

第103章 防备夜袭() 
“我愿意从军,为将军大人做事”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虽说将军会管饭,但是管多管少是一个问题,如果选择从军的话,粮食的分量肯定会足很多。

    而且还有饷银,银子对任何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更何况他们这些忍饥挨饿的难民。

    至于战死沙场什么的,他们根本不在乎,被饿死冻死的人,他们见过很多了,很多都发生在他们身边,很可能头天晚上还一起露宿,第二天早上醒来,身体就变得和地面一样冰凉了。

    他们对于死亡已经麻木了,眼前有这么好一个机会,让他们能摆脱随时被饿死的威胁,只要不是笨人,都会抓住这个机会,何况从军又不一定会战死,情况不对,继续跑路也不是不行。

    从军之后,战死沙场的几率,不一定比饿死的街头的几率高,而且还能吃饱饭,没有饿过肚子的人,永远体会不到能吃饱,对于经常挨饿的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他们都不是懒惰之人,只不过是背井离乡的弱势群体,想要给别人干活别人都不要,虽说眼前的将军能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将军粮食不充足了,肯定会优先照顾手下的人,成为他的手下,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啊。

    “我也愿意,只要给饭吃,干什么都行”

    “我也愿意”

    “我也要从军”

    。。。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从军,之前他们也想从军,可是官府招兵要求很高,而且招收的人数不多,他们之中只有少数幸运儿能进入军中,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

    据说登州的人稍微好一些,登莱巡抚孙大人在登州大量招兵,有一万多人能吃上朝廷的粮,他们很是羡慕,但他们运气不好,当初选择的目的地是莱州,想投军偏偏人家都不收。

    孔有德没想到,想从军的人数会这么多,原本以为,五千人中,能有个一千多人就不错了,但是眼前的难民中,有接近一半的人都有这个想法,都想进入军中吃军粮。

    这五千人的年龄和性别组成,并不像普通百姓一样,各个年龄阶层的都有,而是青年男性居多,因为恶劣的生存条件,导致老弱病残都被淘汰掉了。

    年轻的女子可以给别人当丫鬟,或者干脆一狠心,自己卖进青楼,亦或是被自己丈夫或者父母卖进青楼,不会这么颠沛流离。

    这么多人,孔有德不可能照单全收,这样的难民,肯定不止这三千人,接下来肯定会越来越多,如果想从军的都收下来,短时间提高不了多少战斗力,反而会形成巨大的负担。

    所以他只给了熊文斌一千个名额,让他负责招募,等招募完毕,这一千人不可能全部归他指挥,其中六百人分散补充给步营,炮兵营,火铳营等六个营,其余的四百人才是他的,这四百人暂时不设编制。

    不过百总的职位,孔有德打算从自己的亲兵中指派,基层的小军官也由这些百总安排,他要掌握对这支新编军队的控制权,熊文斌给他的第一个感觉很好,但这代表不了他的忠诚度。

    “想要从军的,都到这边来,不要拥挤,一个一个来,大家都有机会。”

    随后,在孔有德的示意下,熊文斌开始了他的招兵工作,毕竟做过千总的人,做起这些工作还算是比较顺利,而孔有德手下的大军也开始了扎营工作。

    不得不说熊文斌十个能力不错的人,为难民们选择的这个扎营点,非常的合适,在一个山坳之中,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都被山挡住了,加上燃起来的篝火,即使在这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也基本不会冻死人。

    这片营地面积非常大,容纳两三万人都没什么问题,不过难民们没什么体力,建立不起来有效的防御,孔有德可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这里离莱州城不过十五里,骑兵突袭过来也就是一刻钟的事情,必须要加以防范。

    开始扎营后,首先干的不是搭建帐篷,而是先砍树,士兵们先砍两排树干,一排长一排短,把树干底下烧焦以后埋二分之一入土,长树干排成紧密的一排在外,短树干排成一排在内,然后在两排树干之间架上木板,分为上下两层,这样长树干长出的部分就成为护墙,木板上层可以让士兵巡逻放哨,下层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让士兵休息。

    然后再把一部分树木削尖,排成一排,穿插进一根长木之中,在以短木支撑,做成拒马枪,防御骑兵冲击,而且周围的山头上,也搭建了临时的哨所,负责观察周围的情况。

    之前基本都没这么做,因为大军要么晚上是在城池中过夜,要么实在周围没有敌情的情况下,比较安全,即使周边有敌人也只是些卫所兵,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来夜袭。

    眼前的情况则不同了,十五里外,就是莱州城,里面的战兵少说也有一万多人,保不齐他们会不会玩夜袭这种高难度的战术。

    夜间作战自古以来都不是简单地事情,哪怕到了近现代,夜间作战都不是一般的军队能完成的,更别说这个年代了。

    两军在夜里摆开战阵堂皇交战的基本没有,别的不说,光是如何在夜里指挥军队,就是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双方的人马一但交战,主将受视力所限,根本分不清敌我,怎么指挥作战?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士兵大多患有夜盲症,在夜里看不清东西,所以难以展开夜战。

    但是以精锐的小股人马,突袭敌军营地的事情,却有不少,比如李愬雪夜袭蔡州,狄青夜袭昆仑关,但是这样的夜袭,对军队和将领的要求就特别严格了。

    然而一旦夜袭成功,被袭击的一方绝对是大败甚至全军覆没的情况,夜晚指挥不便的不光是来袭的军队,守军也是一样的情况,一旦被敌军突破防御,就是瞬间崩盘的节奏。

    至于莱州城中,是不是有精锐的军队,能到做到夜袭这种高难度的战术,孔有德并不知道,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做好各项准备是没有错的,顶多就是士兵们多干点活罢了。

第104章 白莲教来人() 
等这一系列防御工事做好之后,士兵们才开始忙活着搭建营帐,挖排便坑之类的任务,对于这些他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做起来速度非常快,天空彻底黑掉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工作,开始做饭了。

    等孔有德这边忙活的差不多的时候,熊文斌那边的招募工作也接近尾声了,他被去职的时候,还是有十多个忠心的亲兵,跟随他一起的,十几个人一起干活,再加上孔有德派了一些人手帮忙,效率还算是不错。

    尤其是那四个即将要当百总的亲兵,对这事更是上心,这以后都是他们手下的兵,当然要格外慎重的挑选,可供挑选的兵员很充足,他们都拉上一些好友帮忙筛选,尽管筛选的很仔细,但做事的人多,完成的速度也很快。

    孔有德这边刚忙活完,李九成就过来了,他的人马驻扎在山坳内侧,扎营工作很快就完成了,他也想从这些难民中,挑出一部分人手,补充实力,不过还是需要跟孔有德说一声的。

    “永诗老弟,你看着还有这么多难民,你的人也挑选的差不多了,还有那么多人想从军,要不这样吧,剩下的这些想从军的难民,老哥我接收了,也算是帮你减轻一些负担,你看如何?”

    孔有德暗骂一声老狐狸,明明想要扩充势力,说得真好听,不过他也没有反对,毕竟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