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阴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抚已经给了你将功赎罪的机会了,如果这件事情你还办砸了,可别管本官不念旧情,新账旧账一起算。”

    张焘连忙答道“请抚台大人放心,末将一定尽心尽力,办好这件事情,保证不出纰漏。

    属下现在就去办这件事情,属下告退。”

    说罢,便信步走出了大堂,一脸的怡然自得,不复之前的惶恐。

    张可大脸色阴沉,他很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替张焘求情,自己从大局出发,为了更好地守城才帮他求情,结果他倒好,为了一己之私,完全不考虑大局。

    处理完这个插曲之后,便要接着之前的议题,如何才能防守住登州城。

    扫视了一圈下面的文臣武将,他们并没有什么好想法,孙元化将目光投向了老友王徽,希望他能帮自己出出主意。

    王徽对孙元化的目光也是心领神会,说道“抚台大人,本官觉得,想要守好这登州,务必先弄清楚城内的情况,也好做出相应的安排。

    其次就是各司其职,划定好每个人负责的区域,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免出了事情互相推诿。”

    虽然王徽和孙元化是好友,但是这公众场合,还是得按照官场的规矩来,只能称呼他的官职。

    为对府城整体状况有个详细了解与把握,再考虑下一步应对措施,他要“吏户礼兵刑工”各房主事禀报了各自辖区情况……

    很快,六房主事都汇报了各自负责的情况,孙元化考虑再三,终于下达了守城命令。

    孙元化说道:“诸位,现在叛军趁大胜之势,必定野心膨胀,很可能会率军攻城,为了能更好的守住登州城,本官下令:

    令一,全城实行戒严,戒严期间,采取管制措施,重要地方划定管制区域,限制人员进出管制区域,对管制区域的勘合、车辆、物品、人员进行例查,如有疏漏,严惩不带。

    令二,登州知府吴维城、同知贾名杰,率来援的登州府属各州县两千兵役巡捕,一千五百各卫所秋操军,分兵把守,严守城池,安辑居民,圈禁流民,迅速平息城内暴乱。

    令三,张可大率本部人马,以及水陆各营专守水城,振阳门等处安置红夷大炮四位,中炮及弹药全部上城,严防叛军攻击水城。

    令四,各个城门守军,包括陆师营、火炮营、公沙所率雇佣兵教导营及全部教官上城备战,在城墙主楼、角楼、马面楼,各置红夷大炮一位,中炮及弹药全部上城。

    令五,令耿仲明,陈光福,各领一千标营人马,城中巡查,如有造谣,煽动百姓,抢劫,盗窃,奸淫者,一律逮捕,视情况可就地格杀,事后汇报即可。”

    孙元化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出了这些命令,下面的文武官员们,也只能点头称是,谨遵上命。

    然而,众人之中,只有张可大没有接令,仍旧矗立在那里,明显是对他被安排到水城,很不满意。

    他也看得出来孙元化的想法,张焘现在跟他是水火不容,分开安置也好,但是他对张涛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张焘守卫登州城,很容易再度发生上午的变故。

    “孙大人,末将认为,张焘麾下仍旧有许多辽兵,不适合守卫登州城,可将其调往蓬莱水城,如此才能避免今早的变故重演,这是为了登州城的安全考虑,还望巡抚大人三思。”

    孙元化琢磨了一番,还是坚持他自己的想法,张可大与自己意见不合,一直都是主张剿灭,若不是之前有他极力要求,还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能击败叛军,可能自己也不会出兵,弄得现在这么个尴尬的境地。

    但是不能真的这么说出来,孙元化换了个理由“张都督,你身为山东总兵,水师各营本就归属你管辖,若是由张总兵统领水师,未免有逾越的嫌疑,而且水师各营将士也未必肯听从他的指挥。

    若是将水师各营调派到登州城来,所要安排的事情众多,而且太过繁琐,容易给城外的叛军以可乘之机,还是由张都督去镇守水城吧。”

    张可大看到孙元化这般说辞,知道他是打定主意,要自己去守水城了,而且他身为登莱巡抚,管理两府境内一切的军政,民政事宜,他如此坚持,自己身为下级,只能俯首听命。

    “既然孙大人如此见此,下官只能从命了,不过下官还有一句话,希望孙大人能细细思量。

    孔有德此人,看似忠厚老实,实则奸诈,而且野心极大,孙大人不要再对此人报任何幻想,力图全力剿灭,不要再行那招抚之事。

    即使招抚成功,谁又能保证骂他不会再次反叛?

    下官言尽于此,孙大人听与不听,下官都已经尽到了自己的本分。”

    孙元化对他的话不以为然,说道“本官对这些事情,自有打算,张都督就不用操心这么多了,安心镇守好水城即可。”

    “下官告退”张可大看到孙元化还是心存幻想,也不再多说什么,说完就走出了巡抚大堂,率军前往水城,单排防守事宜了。

    只要镇守好水城,不让叛军从水城突破,这四丈高的登州城,想必叛军也无能为力,可能是自己多虑了吧

第132章 银子藏在哪() 
登州城西门。

    按照孙元化的命令,张焘正在派人,将城外的‘溃兵’一个一个的吊上来,安排人手筛查。

    这些事情,当然不可能张焘自己来完成,他手下六千多人,不可能每一个都认识,认识一些主要将领即可,哪怕是百总,他都认不全,何况这些大头兵。

    随着前面的人都被吊上去了,假扮成‘溃兵’的白沐霖,不由得一阵紧张。

    虽然之前分析过,这次谋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他毕竟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这些兵丁行事的方法,他都看在眼里,真的是杀人不眨眼,一旦出现什么纰漏,很可能直接被一刀砍了,他能不紧张么。

    而且他们现在是在城墙下面,放他们通过护城河之后,吊桥又被升起来了,就算是想逃跑都没机会了。

    城下也看不到城墙上面的情况,前面上去的士兵,情况怎么样了,他也不清楚,心理是七上八下。

    很快,轮到他了,跟他一起上去的,还有孔有德的两个亲兵。

    明面上说的是为了保护他。但白沐霖不是傻子,知道这是为了监视他,一旦他有什么不正常的举动,比如向明军告密,直接动手将其斩杀。

    出发之前,为了能顺利混进去,白沐霖换上了溃军的衣服,而且特意在脸上弄了些泥土,血迹,看起来就像是个普通的溃兵一样。

    但很快,吊篮被拉到了城墙之上,城墙上面站着两百多个兵丁,除开三十多个和白沐霖一样的‘溃兵’,其他的都是张焘逃回来的人马。

    他们已经洗漱干净了,所以相当好辨认,从吊篮上下来,前面就是一个低级军官,拿着一个本子问道“姓名,籍贯,那部分的?”

    王梓霖顿时冷汗都下来了,自己一口北直隶的口音,无论是跟山东口音,还是辽东口音,都有极大的区别,这一开口,指定要露馅啊。

    就在他纠结怎么办的时候,旁边的一个亲兵站了出来,说道“大人,我们三个是兄弟,都是盖州卫人,我叫张朝福,这是我弟弟张朝富,这是我弟弟张朝贵,我们之前都是千总刘福通的手下。”

    那军官瞅了瞅三人,疑惑道“你跟张朝富是兄弟我还是能看出来,他跟你们一点都不像,你们莫不是想蒙我不成?”

    “大人,是这样的,我这三弟是我后娘生的,也就是我父亲的小妾生的,所以跟我们长的不太像,我们好不容易从叛军手里死里逃生,您总不能让我们回去送死吧。”

    张朝福赶忙说道,然后从衣服里掏出了一锭银子,塞到了这个军官手里“大人,这大冷的天,您还要忙这些,冻着了可不好,这是兄弟我的一点心意,您哪去买点酒暖暖身子也好啊。”

    在军官的示意下,旁边的士兵走上前去,对三人搜身起来,检查他们身上有无兵刃和信件之类的,还有没有其他的银两。

    那军官掂量着手里的银子,沉甸甸的,估摸着差不多有十两的样子,而且他们身上也没有搜出多余的银两,很是满意“看在你们这么会做人的份上,我也不跟你们计较,去那边候着吧,记住,千万别乱跑,到时候被当成奸细打死可别怪我没提醒。”

    白沐霖被吓得除了一身冷汗,还好张朝福机灵,不然可能就要露馅了,走过来之后,他也很识趣没有出声,跟着张朝福和张朝富两人,来到了‘溃兵’集中的地方。

    很快,凑齐了五十人,在赵涛的命令下,他们被人带去登州城东北的兵营。

    到达兵营后,这五十人就被分开安置起来了,十人一个小队,安置在一个军帐之中。

    白沐霖在营帐中无所事事,就在心中练习如何说服耿仲明,慢慢地,夜幕降临,登州城内外都安静下来了,双方都没有在冰寒的冬夜去骚扰对方,

    根据孙元化的命令,登州城内早已戒严,全城黑漆漆一片,只剩下巡夜哨卒的灯笼在各处街道移动,除此以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一个闲人。

    此时,三人从营帐中鬼鬼祟祟走出来,守门的兵丁正要喝问,张朝福就将一个沉甸甸的东西塞到了他手上,然后说道“这个大哥,我们兄弟三人今日难得逃得性命,怕老母亲在家担心,想要回家去看看,还望大哥通融一番。”

    守门的兵丁也发现了手中的东西,是一锭差不多十两的银子,顿时喜上眉梢,虽然明面上他一个月能拿到一两半银子,但是发到手里连一两都没有,这一锭银子差不多是他一年多的饷银了。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既然拿了人家的银子,不帮人办事就不地道了,反正他们就三个人,也出不了事情,于是说道“看在你们一片孝心的份上,你们快去快回,只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