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玄,命不久矣!

    所有人都退到了屋外,只留下了刘琦。

    郑玄已经没有力气说太多东西了。

    刘琦就那样静静地等着,象一个孩子守望着亲人的最后的嘱托。

    “玄识得王,乃玄三生之幸!望王念天下苍生之苦,登基称帝……”

    这是郑玄走完人生七十五载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郑老先生一生不为官,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窗外的事他都知道,门儿清。刘琦给了他天下太平的希望,只是他无缘亲眼目睹。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八月十二子时三刻,一代大儒郑玄因病陨落,享年七十五岁。

    刘琦召告天下,并令三军暂停征伐一月,举国同哀。

    诏书所至,天下悲恫。数万学子自发赶往晋阳为“先师”送行。曹操、刘备倒不是想停战,而是他们巴不得刘琦能停战,以给他们喘息的时间。

    刘琦留在晋阳亲自主持了郑玄的丧事,国渊行子嗣之孝。

    郑玄一生不官,刘琦追之为“汉王师”,留侯。牌位入忠义祠,享世人香火。

    汉王师,汉中王的老师。

    以留城之名封侯。

    虽不仕,一样光耀门楣。

    这个东汉末年第一大儒的人生因刘琦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skbshge

第409章 撕破的脸() 
处理完郑玄的后事,刘琦没有再往战场而去,直接带着张宁、华佗、张机等人返回了长安。

    说实话,哪一片战场都不需要他坐镇了。没有他在,所有的统帅及军师们皆可放手施为,而不用顾及他的想法。虽然他不论武力或智力都属于拔尖的存在,但他在便限制了手下的发挥与成长。

    长安,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荀彧回到长安后来信说,刘表是一个好的权术家,却不是乱世当中的合格统治者。他一味地追求帝王平衡之术,将权利下放给下面许多人,让士族掌权又有抬头之势。比如刘璋,还有从荆州调来的蒯良蒯家。

    荀彧也出生士家,自己手握大权,也不好说的太多。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既然刘琦认定曹操谋害了天子,那么国不可一日无君,长安的众臣工大贤都跳出来合谋“另立新君”之事了。

    刘协一脉已然断绝,要立新君肯定得从刘氏旁支中去挑选。

    而这个最合适的人选非刘琦莫属!

    不论是血脉之亲疏,还是目前地位之显赫,亦或势力的强悍,刘琦都是不二人选。

    论影响力,蔡邕、许靖、刘巴、刘表、刘璋等人要么当代大儒,要么当代名士,亦或是皇室宗亲,也或曾是一方诸候……

    再加上刘琦的核心谋士荀彧、田丰等人。

    这些人聚在一起议另令之事,总感觉有些怪。

    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忠于汉室的呢?谁能说他们有谋反之心呢?

    也许曾经还有许多人会抨击刘琦贬士扬商的举措,可这么多年下来谁获利更多呢?

    还是有资本更多的士族们呢!

    只不过社会形态从大肆兼并土地往资本聚积方向转变了而已。

    谁还真赚铜臭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是难道不是读书人说的?

    刘琦称王后大幅提升了麾下各级官员的薪资及福利待遇,以避免贪贿之事。此举得到各级官员大力支持。一心办事,政绩考核好了,上面发放下来的福利远比以前圈得的土地收获更多。

    士,不管在什么年代,什么社会制度下都排在其他阶层之上。因为士代表的权力。

    刘琦治下的士族,依然是权力的掌控者,只是又与汉制有所不同。他们脱离了土地,转向了资本。还有对私兵的严格控制也让士族本份了许多,当然这跟《治安条例》的施行以及各城池中治安部队的强势也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新兴起来能壮大的士族,肯定是能够接受并支持刘琦改革并实施新政的。

    比如太原王家、以郭缊为首的郭家,以田丰为首的田家,以荀彧为首的荀家旁支,以赵雷为首的赵家,以文聘为首的南阳文家等等。

    刘琦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士族依然拥有无上的权力,但同时百姓却因为有了田地而活得富足。

    良性循环,士族们更加富有了,当然也越来越支持刘琦了。基本上来说,就算刘协还活着,估计刘琦治下的上到士族,下到百姓也没人会记得他才是大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了。

    刘备在闷头发展,只看到刘琦的曾打压士族,觉得刘琦的做法有悖祖制,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但曹操知道刘琦真正的厉害之处,他与刘琦来往更密切,接触更多,渗透的更彻底。

    如果当年在南阳能赢得那场暗战,或许还能有一拼。可现在,没有人再说刘琦是错的。刘琦让士族更富有了,却也让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士族还是士族,却没有了土地和军队的控制权,没有人再可以轻易地哄抬物价,因为官家拥有盐铁马匹的绝对控制权,也是最大的粮仓。

    其实曹操非常明白士族把控权力、金钱、粮食的危害。但他没有办法,也曾想象刘琦学习,可惜他选择的地方不允许他这么干。

    所以他其实也挺苦闷,这仗打的,他都开始打地下死人的主意了。

    没办法,战争就是烧钱的游戏。

    建安七年(202年)九月,为了振奋各战区低迷的士气,曹操在程昱、董昭等人的捣鼓下假假帝之手称魏王,定都濮阳。

    曹操封王称孤,大肆分封群臣,顿时让前线的士气一片大振。

    虽然荀攸没有主动支持曹操称王,但也没有反对,他只是继续做好他谋臣的本分工作而己。

    当然,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支持曹操称王的。一些老臣还是不愿意,但也没办法。衣带诏留下的阴影让他们不敢去与曹操唱对台戏?

    不过也有人表现的比较明显。如刘晔,他当时投曹操,是因为他觉得更有魄力在这乱世力挽狂澜罢了,更何况当时主要刘协在许都。

    但是曹操称公,不到半年又称王。

    这远远超出了他的承受力,他是汉室宗亲,大汉王朝再难也是他们刘家的不是?

    刘晔阻止不了曹操称王,但他可以阻止自己为曹操效命。

    就在大家恭贺曹操封王当天,刘晔告病请辞,希望能回淮南。

    曹操何等聪明,当众请御医为刘晔把脉。

    搞得刘晔很没面子,当时甩手抚面而去。

    再后来……

    刘晔便被软禁了。

    曹操称王,刘备倒没多大的反应,他自己那个吴王一样来历不明,哪有资格嘲讽曹操?

    五十步笑半百步罢了!

    刘琦也没什么火可发了。都已经开战了,还能怎地?

    反正都已撕破脸了,谁会在乎谁?

    刘琦从晋阳到长安一路都在想郑玄临终前的话,再加上荀彧汇报的长安的情况。

    称帝,这个严肃而凝重的话题终于摆上了台面。

    刘备自称吴王,割剧江东、淮南、青州。

    曹操称魏王,占有大汉天下原来最繁华、人口最多的中原大地。

    而他自己,占有大汉半壁江山,却只领着“汉中王”的名号。一个郡王,从地位上就明显低了曹操、刘备一头。

    既然已经与两位自立的王撕破了脸,既然认定了汉帝已殁,那为何借长安城中众人议帝的东风,顺势而立呢?

    skbshge

第410章 议帝位() 
回到长安,未央宫中早已挤满了劝进之人。

    蔡邕。

    刘巴。

    许靖。

    刘璋。

    管宁。

    田丰。

    荀彧。

    陈群。

    顾雍。

    吕布。

    赵雷。

    史阿。

    张松。

    张既。

    蒯良。

    ……

    在长安的,能上得王庭的文文武武都来了。

    不过刘表为了避嫌,躲到书院去了。

    其他人或为了自己的利益,或为了主公的大业,刘琦都能理解。只是没想到管宁和张既也来了。

    处理完郑玄老爷子的后事,为了怕管宁触景伤情,先一步将他调到了长安中央学府。这个一生只求圣贤,而远离朝堂的大儒,这一次居然登上了朝堂参政。也许,他就是为了完成老师郑玄的遗愿,亲眼看着刘琦荣登九五,一统天下吧?

    张既,这个只为百姓谋福的父母官,一心只为大汉治理一方,而从不选择靠向诸侯站队的固执汉臣,这一次居然选择了刘琦。也许,他真心认可了刘琦可以力挽狂澜,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请王上为天下苍生,大汉百姓福祗,登基为帝!”

    大家伙儿异口同声,明显早就商量好了。

    “诸位,琦何德何能,敢当此大任?陛下蒙冤未雪,亦不知有无子嗣留于人间。琦以为,当尽快攻下许昌,寻一寻帝室血脉,再作打算。”皇帝是要当的,但是礼节也要懂不是?三请三让是最基本的了,不然那些老家伙该说刘琦不知礼,不配为帝了。

    “王上本是帝室之后,与先皇同宗,缘何不能承帝业,光我大汉?纵然陛下有后,也不过尚处襁褓之中。汉室之衰莫不与帝幼登基,外戚把政有关。王上正当壮年,何不登高一呼,重振汉室荣光?”这话是蔡邕说的,这个时候也不避嫌了。郑玄去逝可,蔡邕便成了文学泰斗,以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也当得世人尊重。不论修书、书法、音律、还是编史,他都是泰斗级人物。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叫“有凭有据”、“有史可考”。修汉书,他同时整理了汉王朝的所有史料,虽然他不善权谋,但对汉史还是很了解的。

    “王上仁德为怀,让天下百姓免受苛税之苦,食可饱、穿可暖、病可医、少则可学,实为明君之举,如何当不得君乎?宁代先师及天下士子恭请王上为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