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西欧方面,美苏首脑会晤在欧洲受到普遍的赞扬,但同时也引起了一些西欧盟国的不安。它们担心美苏缓和可能使美国减少在欧洲承担的义务。从这点上来看,外交也算是有些作用的,并不是一点作用都没用。提升西欧和美国的不信任感,至少能给苏联争取不少时间,这有利于苏联战略进攻的时候,把西欧和美国区别对待。

    “我说,计划应该启动了吧?”住在苏联大使馆当中的谢洛夫放下报纸,算算时间也应该差不多了,至于勃列日涅夫,他正在尼克松的住宅做客,大部分的安全人员都在这里。刚刚得到消息,勃列日涅夫正在开着尼克松送他的林肯汽车,搭载着美国总统出去兜风,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打猎的戏码。

    “爸爸,快了,从访问之前,我们就在佛罗里达州释放了消息,引起了不少的轰动,预计有几万人已经从那边赶来,最早的人应该已经到了。”身后的年轻小伙子马上报告道。

    “毕竟是美国,我们要摆出一些高姿态,给美国人留下一点尊严。”谢洛夫呵呵一笑,觉得美国的垃圾食品也不是这么难以忍受了,反正是给美国人吃的,直接把从大街上买的食物扔进垃圾桶,这种师承英国的口味真是令人无法忍受。

    六月二十日,也就是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第三天,整个苏联大使馆门外被围的水泄不通,人数足有上万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苏联又对美国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才引起了美国人对苏联大使馆的围攻,可事实不是这样的。

    这上万名男女老少,高举着横幅,是来到苏联大使馆门前请愿的。不少人齐声高喊,“我要回家!”他们都是苏联人、民主德国人、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从古巴登陆到美国的东欧国家人民,人民这个词汇不太准确,他们已经失去了所在国的国籍。

    “谢洛夫总政委,这是怎么回事?”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也是处理了很多棘手事件的老牌外交官,但被这个突发事件一样弄懵了,事先怎么一点征兆都没有?

    “不知道啊,让同志们出去问问情况。”谢洛夫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里面混入多少克格勃在煽动,这种小事他怎么会知道,他和一个普通情报人员的差距太远了。

    苏联大使馆门口的事情,立刻引来了不少人尤其是美国媒体的注意,他们不知道什么大环境,他们只知道大新闻,而且是爆炸性的新闻,新闻涉及到了正在访问美国的苏联人。

    媒体人纷纷涌来,加入到苏联大使馆门口的人群当中,至于这里的道路,早已经堵的水泄不通,苏联大使馆附近的道路早已经处在瘫痪状态。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动静的苏联大使馆当中,苏联大使多勃雷宁从里面出来,拿着喇叭喊道,“请问你们为什么要围困苏联大使馆,如果有事情可以直说,看看我能不能为你们解决,对大使馆的围困无助于解决问题。”

    多勃雷宁的出现引起一阵骚动,经过口耳相传之后,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苏联驻美国的大使,纷纷喊道,“我们要回家,我们是苏联人,苏联才是我们的祖国。”

    所有喊话都是俄语,或者是半生不熟的俄语,人群一阵嘈杂纷纷往前涌,表示自己是苏联人,以及东欧其他国家的人,这种情况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能过来的人,说明都在美国混的挺失败的,不过这也不对啊,他们还能从佛罗里达赶到华盛顿,说明还是点底子嘛。”放下望远镜的谢洛夫,嘴角挂上一丝嘲讽的笑容自语道,“现在知道真正的美国是什么样了,我倒是真的想听听他们的天堂感言。”

    至少现在整个佛罗里达州,在这些登陆人努力下,已经成了整个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州,其实也没多高,一般州的三倍左右,这要归功于这些人当中将近十万的律贼群体。从登陆之后这几年,美国的犯罪率节节高升,和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苏联黑手党的威名,响彻美国五十州,很快就击败了美国本土的黑手党,成了当今美国最大的黑帮团体,遍及美国全国。至于这些普通人,已经被关押了很多年,就算入狱之前有些技术知识,这么多年的监狱生活也早就忘得一干二净,怎么可能会过上轻松的日子?

第六百六十三章 接见请愿者() 
♂,

    “爸爸,可以用这些人证明美国的社会环境远没有我们好,真是一个高明的主意。”身后的安全人员心悦诚服的赞叹道,上万人把苏联大使馆围困要回国,绝对可以打破美国一直宣传的某些东西,没有人比这些在两个国家都生活过的人群更有说服力。

    “高明谈不上,只能说雕虫小技。对了,你母亲是韩国人,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谢洛夫点上一根烟狠狠地抽了一口,脸上漏出思索之色,觉得房间的气氛有些不对,看见几个安全人员沉默不语,想了一下就知道是为什么,开口安慰道,“放心吧,我会为你们的母亲报仇,让美国付出代价,我保证。”

    “谢谢,爸爸。”最开始脸上有些亚洲人特征的小伙子忽然跪下来,双手紧握,脸上的神情十分激动,在他后面几个年轻人也一样,全部都跪下来。

    “下跪就不用了,这又不是帝俄时代,人人都是平等的,站起来。”绷着死人脸的谢洛夫按着自己的脖子,发出噼啪的响声。这些克格勃从海外带回来的孩子,毫无疑问都有不太愉快的童年,在精神侮辱和别人的歧视中度过。小时候应该没少舍弃尊严,但不能再自己面前表现出来,不然让人看见像是什么样子?

    外面多勃雷宁和聚集人群的谈话仍然继续,谢洛夫还要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算是给美国政府一个难堪,但让这些人归国?不行,这么容易就让他们回去了,根本就起不到惩罚目的,这些人被关押的时间都太长了,还能不能适应社会,会不会造成社会问题?这些都要考虑,不然就算达不到赫鲁晓夫释放律贼,造成苏联黑帮全国蔓延的情况这么严重,也会给苏联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现在不能像是以前,他自己只管做事让别人擦屁股,现在谢洛夫必须学会把自己的事情善后,苏联已经没几个人可以总给他擦屁股了。

    “绝不能让他们回去,必须让我们国家的人知道背叛祖国是什么下场!”谢洛夫想了一下,看着伊塞莫特妮收养的这些孩子道,“做事需要付出代价,反苏是可以的,现在他们在美国的状况就是他们付出的代价,你们明白是什么意思么?”

    “很公平,等价交换,爸爸还是很仁慈的,在韩国如果有这种人,说不定就直接消失了,朴正熙对付**,比这还要过分。但我们总不能直接驳斥他们……”

    直接拒绝显得太冷酷,这对苏联还是负面影响。苏联大使馆被要归国的人群围困消息马上传遍世界,在古巴偷渡事件之后时隔几年。在美国收到了广泛的报道,在多勃雷宁和人群谈判之后,谢洛夫表示可以开一个对话平台,看看对方要说什么,但是归国的事情先不要答应,看事后的发展再做处理。

    “总书记,我的意见是低调处理,在我们两国进行最高谈判的时候,可以进行对话,但不要对美国进行抨击。你认为怎么样。”谢洛夫拿着电话问道。

    “没什么问题,我们也不要在这件事上逼迫美国,没想到会碰到这件事,卡斯特罗给我们找了不小的麻烦。就这样……”勃列日涅夫把手机关掉,装作什么事都没有一样继续在尼克松的家中做客,作为对尼克松的回礼,勃列日涅夫送给了尼克松夫妇两部手机,也半开玩笑的问美国要不要仿制?

    “有些话我们不能说,但是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要说什么,我们可管不到。”塔斯社社长戈留诺夫亲自下了批示。

    塔斯社的戈留诺夫社长的亲自过问下,对苏联大使馆被围困的事情进行了简短的报道,口气十分正式,说明了这些在美国东欧以及苏联人想要归国的愿望。而克格勃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联络了克格勃驻各国顾问部,则散布更加具体的言论,说这些登陆美国的群体普遍过的比较失败,里面充斥着各种罪犯和妓、女,处在美国社会底层无法生活,所以才想要回国,这当然是谢洛夫授意下做的。

    华约国家普遍仍然处在各国的监管当中,消息上自然是不便利,尤其是和国外的渠道,更是各国情报部门重点防范,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自然无法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这种环境有利于克格勃的假宣传部工作。

    这些还在本国的人,民族自豪感都比较严重,听到这些充斥着犯罪者的群体要回国,正在苏联大使馆请愿,第一个反应就是绝对不行,这些去了外国的人,一旦在外国混不下去了就要归国,国家是什么?是垃圾场么?什么人都要?

    民主德国、波兰以及保加利亚一些报纸,很不客气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报纸上呼吁苏联不要手软,不能让这些人回来,“作为苏联的最高安全干部,我们都知道谢洛夫总政委在安全领域的成绩,这次我们希望谢洛夫总政委不要在压力下犯错误。”民主德国的一家报纸公开对谢洛夫喊话,让冷酷无情的苏联强硬派领导人不要屈从压力。

    东欧的冷嘲热讽马上被美国人知道了,美国各大报纸纷纷反驳东欧报纸对美国的攻击,不过在勃列日涅夫访问的情况下,不忘了盛赞苏联报纸的克制,建议东欧国家向苏联学习。

    “去,美国也讲究拉一派打一派,用苏联压制东欧国家。”把胡子刮干净的谢洛夫,在镜子前把军帽带上,准备出去。他决定举行一个招待会,让人群里面出来一点代表进入苏联大使馆,大使馆外面则进行直播,全部放进来是不行的,苏联大使馆虽然很大,可装不了上万人,至于被挑选出来的人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