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原鬼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不。是当妖邪鬼祟入体了怎么办?

    答案只要一个,那就是将它赶出来!而它就在额头处,所以有了拍脑门这个土方法。

    当然,你不能拍太狠,更不能往死里拍,除非你跟被附身的那家伙有仇。而且,这拍脑门也有说法,可不能胡拍。

    首先阴气重的人不能去怕脑门,不然会被拍出来的脏东西附体;其次拍的时候你还要闹出些大动静来,起到震慑的作用;然后是天黑以后不能拍,不然拍出来的脏东西还会徘徊在左右等着再次附身的机会。

    而屈建国的儿子屈志升身为大老爷们,正直青壮年血气方刚健健康康的自然不会阴气重,而且他是在午时刚过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大吼着提扫把拍向屈建国,所以他正好符合拍脑门的要求。当然,那个时候的他可不会想这么多,他只是按着以往的土方法去救自己的父亲而已。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猛然间想到的土法子,还真给蒙对了。

    只见这一扫把过后,屈建国“啊”的一声,浑身抽搐着倒在了堂屋门前,口中含着尚未咽下的碎骨碎肉昏了过去。屈志升又大吼着扬扫把左右挥舞两下,才扔了扫把跑向自己的老爸,将屈建国抱在怀里一摸鼻子,还有微弱的气息。

    而此时,听到动静的左领右舍以及吃过饭的农村老大妈们都走了过来,在门外一看,见屈志升抱着屈建国正叫着,都疑惑着走了进来询问情况,而且人是越来越多,很快大部分岳家沟的人都展现出中国人爱凑热闹的性格来,都涌进了屈建国家。

    其中有一个叫柳千行的花甲老中医,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二话不说伸手就掐屈建国的人中穴,同时让屈志升帮忙做一些其他的急救措施。

    这也在掐了足足有半个钟头的时间,才把屈建国救过来,而屈建国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斑鸠挪窝啦!”

    村民们闻言一楞,连忙抬头朝天上一看,只见大批大批的灰色斑鸠鸟都从头顶掠过,朝西方飞去,有的竟还衔着自己的小鸟巢……

第五章 少林高僧() 
斑鸠,是一种飞禽。

    不知道诸位看官有没有见过或者是抓过,反正我小时候在我老家倒是经常见,并还常常抓捕,而且价格不菲哦。一般最低一只在二至三元间,这对于十年前的我来说,可不是一次小数目。

    只是以前我只知道老斑鸠,老斑鸠的叫,从来都不知道这俩字咋写。当然,后来知道了。

    老斑鸠这种鸟,并非只有我的家乡才有。它遍布世界诸多地域,还有很多种类,好几种样子,在中国为常见种。

    它体羽以褐色为主,头颈灰褐,呈葡萄酒色;额部和头顶灰色或蓝灰色,后颈基两侧各有一块具蓝灰色羽缘的黑羽,肩羽的羽缘为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至腰部为蓝灰色;尾的端部蓝灰色,中央尾羽褐色;颏和喉粉红色;下体为红褐色。雌雄羽色相似,非常可爱。

    斑鸠以高粱、麦种、稻谷以及果实等为食,有时也吃昆虫的幼虫。巢筑在树上,为平盘状,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树枝搭成架在树叉上,结构非常简单,也便于我们去掏。是一种体态优美,具有欣赏价值的猎禽。

    也因此许多地方都将其与白鸽视为同等吉祥兽,认为是祥瑞的代表。

    嗯,不仅祥瑞,而且味道还不错。真的,还不错,哈哈。

    但是,谚语有云:“斑鸠移巢,大凶之兆。”

    说的就是,当斑鸠这种代表吉祥的飞鸟突然大批挪巢迁徙的时候,就代表的此地有不祥将要发生,而且是大的不祥。

    一般发生这种情况的地方,要么瘟疫横行,要么事故频生……总之,基本上都要发生一系列诡异事情,然后搭上一至多条血命才算罢休,十分诡异。

    所以当岳家沟的村民看到满天空迁徙的斑鸠鸟时,心中的想法可想而知。再加上刚才屈建国的诡异事件,顿时就如同炸了锅一般,整个岳家沟都沸腾了起来,议论纷纷,人心惶惶。

    最后,还是那个老中医柳千行首先开口,一方面是让人去找屈伟华来处理,另一方面则是让几个村民前往嵩山少林寺前去求助,这才稳住了惶恐的村民们。也同时引出来屈伟华夜行闻脚步,抬头见黑影的事情。

    话说到这,屈伟华也明白了事情的大概。看来在他去镇上找大队支书,或者说是他蹲在支书门口等支书的时候,村里却发生了这些诡异事件。于是屈伟华也没说啥,就赶紧跟屈臣安急急忙忙赶回了岳家沟。

    回到岳家沟,虽说黄昏早过,天色已晚,但是村民们却是大多都在屈伟华家里,等着这个能主事的回来。看到久盼的屈伟华回来了,那个个激动的,就跟看到堆人民币似的眼冒精光!

    屈伟华看到村民们都很恐慌,知道民心不可动的道理,就出言安慰,说大队支书马上就带领解放军来,不管是老美还是小日啥的,都能卡卡给灭了;而且少林高僧马上就到,无论是东西不是东西,都能唰唰给毁了。所以不要怕,咱还有党和国家。

    村民们这才安心,怀着半信半疑,揣着忧虑各自散去。

    屈伟华让柳千行、屈臣安、屈志升等几人留下,先询问了屈志升的父亲屈建国的状况,又问了问村里有没有其他的事情之后,向老中医柳千行请教。

    说起这位老中医柳千行啊,真是人如其名,千里迢迢,各处皆行。

    这位老中医,本非岳家沟人,是在二十年前突然到来的。据说是躲避债主,村里的人却都怀疑他是在躲避红卫兵。当然,具体是啥,或许就只有柳千行自己知道了。

    不过岳家沟的村民之所以留他下来,一是因为中原之人本便好客喜欢热闹的淳朴民风,二是因为柳千行不仅见多识广,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诸多地方的事情都有所了解外,还有他那妙手回春的高超医术。

    说起柳千行的医术,那真是闻名整个登封市的。不少其他地方的人,都曾慕名而来,满意而归,那真是妙手回春、药到病除啊。当然,他只是医治些奇难杂症、小伤小病啥的,至于那些需要开刀动手术、拍片照骨头的病,还是望尘莫及的。

    因为他的医治方法,主要来源于土方。不管是中国哪个旮旯里的土方子,他都能知道,而且是在看到你所患之病后当机就拿出来用的,这一点让许多所谓的“名医”都望尘莫及,曾有不少大医院都向柳千行抛过橄榄枝,不过都被他给一一拒绝了。

    按照柳千行的话来说,那就是“吾本庸医之能也,又岂敢玩弄人命于股掌之中?实受之有愧,愧不敢当!”

    就这样,他隐居在了岳家沟这个名不转经传的小山村里,这也是岳家沟乃至七里屯除了那屯七里的土包外的又一闻名登封的“特色”。所以,在知道村里发生的详细的事情后,屈伟华首先就向柳千行询问请教。

    别看柳千行年临花甲,可精神头一点不差,每天都那么矍铄,而且还一直乐呵呵的非常开朗。当时他听到屈伟华的话后,只是呵呵一笑,反倒一点没有担心的样子对屈伟华说,他已经让村里的几个人去少林寺请师傅了,估计最迟明天一早就能到,所以也不用过于担心。

    屈伟华又向其他人问了问建议,其他人都很赞同柳千行的话。所以屈伟华也没多说什么,就让大家回家睡觉去了。只是在出门的时候,柳千行突然对屈伟华说事情可能会比想象之中的要严重他照看好自己的家人。

    屈伟华当时着实郁闷许久,却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也就没多想,就关门睡觉了。可是他不知道,当他醒来时候,却再次发生了诡异,而且还是发生在了自己家里。

    如同屈建国一般,天刚蒙蒙亮,年仅十岁的屈鑫就因为头疼恶心的难受,开始叫喊自己的父亲屈伟华。

    屈伟华从睡梦中醒来,听到儿子的叫声大惊失色,赶紧开灯来到屈鑫床前,往屈鑫脸上一看,顿时大叫一声,脚下慌乱后退几步一个踉跄就蹲坐在了地上。

    只见泛黄的灯光下,屈鑫双手捧腹,窝成一团,苍白到极致的脸庞上,五官竟然扭曲的紧凑在了一块,就像一只没了毛的大老鼠一般,歪了的嘴里在哭喊声中,还发出一阵阵“桀桀”的诡异笑声,在这昏暗的房间之中久久不散,极为恐怖。

    我体会不到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屈鑫告诉我说,他当时的感觉就像做了梦魇一般,浑身难受到了极致,却怎么也苏醒不过来,只能嘶哑的叫喊。脑袋里除了痛苦和阴寒外,就是什么也感觉不到了。

    这下可把屈伟华吓坏。他父母早殇,妻子又在产子时去世,留下年幼的儿子屈鑫与自己多年来相依为命。可以说,他多年来唯一的希望都在屈鑫身上,把屈鑫看的极为!如今看到自己的儿子被脏东西沾染,危在旦夕,他又怎么会不心痛?

    一行清泪落下,屈伟华疯了一般扑向屈鑫。说他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他害怕这个诡异的脏东西,可他更害怕失去自己的儿子。

    有时候,人的勇气大多都来自恐惧。因为恐惧,我们被逼的不得不勇敢,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勇气。

    可是,光靠蛮力,有时候会得不偿失。就像屈伟华,当他疯了一般扑向屈鑫的时候,诡异再次发生。

    只见屈鑫突然坐了起来,紧凑在一起的脸颊上,在狰狞抽搐中竟透露出一股莫名的笑意,令屈伟华不由得心中一寒,犹如坠入冰窖一般寒毛炸立猛地一哆嗦,想停下却已经收势不住,扑在了正坐在床上狰狞而笑的屈鑫身上!

    “啊~!”

    下一刻,惨叫声响起,犹如洞彻九霄,吓蔫了一群正在准备报晓的金鸡。

    就这此时,只听到有人怒喝一声,突然夺门而去,闯进了屈鑫的房间。

    只见屈伟华正面露痛苦的掰着屈鑫的脑袋,而屈鑫却疯了一般张开扭曲的嘴狠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