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完葬事,成弼有了邪恶的意图,又进山去见道士,请求道士能再给他一些丹砂。道士不给,成弼竟持刀威逼道士,还是没有得到丹砂,就用刀砍断了道士的两只手。
又没有得到,就砍下了道士的双脚,道士颜色不变。
成弼更加恼怒,就用刀砍下了道士的头。
等到解开道士的衣服,见胳膊肘后面有红色的口袋,打开口袋里面就是丹砂。
成弼很高兴,拿着丹砂下山。
忽然听见喊他的声音,回头看,喊他的是道士,成弼大惊。
道士对成弼说:“我没想到你到这里来,你没有良好的品德享用这些丹砂,神必定会杀死你,最终就象我一样。”说完就不见了。
成弼得到了很多丹砂,用它变化了很多金子。
那金子的颜色稍红,优于平常的金子,可以用来服食。
成弼家于是非常富裕。不久,他便被人告发,说成弼自己私自造钱。
官府将成弼捕去。成弼禀报说自己能把铜变成金子,并没有别的原因。
唐太宗听说了这件事,下诏令成弼制造黄金。黄金造成,太宗皇帝很高兴,授以成弼五品官,命令他制造黄金,要将天下所有的铜都用完才能停止。
成弼开始制造黄金。总共才造了几万斤黄金丹砂就用完了。
这些黄金就是所说的大唐金。百炼而更加精粹,非常贵重。
成弼已经技艺穷尽而请求离去,太宗令他禀告造金的方法。
成弼实在不知道具体方法,诉说自己不知。太宗皇帝认为他说谎,很生气,就用兵刃威胁他。
成弼仍然说不出方法,于是他的手被武士砍断。
他还是不说,便砍掉了他的脚。
成弼急得没有办法,只好述说了他能变化金子的来龙去脉。
太宗也不相信,就杀死了成弼。
而大唐金就在市上流通使用。后来有个印度僧人,自称能为人辨别宝贝。
太宗皇帝把他带进库房一件件地察看。
印度僧人手指大唐金和大毯说:“只有这两件是宝贝。”
太宗问大毯有什么神奇和独特的地方,而说它是宝?印度僧人让人将大毯打开平铺在地上,向大毯上泼水,水都从大毯上流走,大毯竟一点都不湿。
到现在外国还流传成弼金,并把它当作宝货。
【原文】隋末,有道者居于太白山,炼丹砂,合大还成,因得道,居山数十年。有成弼者给侍之,道者与居十余岁,而不告以道。弼后以家艰辞去,道者曰:“子从我久,今复有忧,吾无以遗子,遗子丹十粒。一粒丹化十斤赤铜,则黄金矣,足以办葬事。”弼乃还,如言化黄金以足用。办葬讫,弼有异志,复入山见之,更求还丹。道者不与,弼乃持白刃刼之。既不得丹,则断道者两手,又不得,则刖其足,道者颜色不变。弼滋怒,则斩其头。及解衣,肘后有赤囊,开之则丹也。弼喜,持丹下山。忽闻呼弼声。回顾,乃道者也。弼大惊,而谓弼曰:“吾不期汝(“汝”原作“与”,据明抄本改。)至此,无德(“德”原作“得”,据明抄本改。)受丹,神必诛汝,终如吾矣。”因不见。弼多得丹,多变黄金,金色稍赤,优于常金,可以服饵。家既殷富,则为人所告,云弼有奸。捕得,弼自列能成黄金,非有他故也。唐太宗问之,召令造黄金。金成,帝悦,授以五品,敕令造金,要尽天下之铜乃已。弼造金,凡数万斤而丹尽。其金所谓大唐金也,百炼益精,甚贵之。弼既艺穷而请去,太宗令列其方,弼实不知方,诉之。帝谓其诈,怒,胁之以兵,弼犹自列,遂为武士断其手。又不言,则刖其足。弼窘急,且述其本末,亦不信,遂斩之。而大唐金遂流用矣。后有婆罗门,号为别宝。帝入库遍阅,婆罗门指金及大毯曰:“唯此二宝耳。”问毯有何奇异,而谓之宝。婆罗门令舒毯于地,以水濡之。水皆流去,毯竟不湿。至今外国传成弼金,以为宝货也。(出《广异记》)
金两则()
1。玄 金
太宗时期,汾州地方传言,有青龙和白虎口吐一物在空中,发出的光象火一样,坠落到地上面隐没进地下二尺。
在那东西坠落的地方挖掘,得到一块黑金,宽一尺多,高七尺。
【原文】太宗时,汾州言,青龙白虎吐物在空中,有光如火,坠地隐入二尺。掘之,得玄金,广尺余,高七尺。(出《酉阳杂俎》)
2。邹骆驼
邹骆驼,长安人,早先家中贫穷,曾经用小车推蒸饼卖来维持生活。
每次越过胜业坊墙角埋的砖时,车轮碰上砖车子立即就翻,尘土把饼弄得很脏,邹骆驼为这很苦恼。
于是他拿来大锄刨去十几块砖。
砖下面有一大瓷瓮,容量在五十斗左右。
打开盖看,里面有好几斗金子。于是邹骆驼家巨富。
邹骆驼的儿子邹昉,和萧佺交情很深。
当时有人谈论说:萧佺是驸马的公子,邹昉是邹骆驼的儿子。他们的交情与道德品行无关,只因为有钱才使他们相互知心。
【原文】邹骆驼,长安人,先贫,尝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每胜业坊角有伏砖,车触之即翻,尘土涴其饼,驼苦之。乃将镬斫去十余砖,下有瓷瓮,容五斛许。开看,有金数斗,于是巨富。其子昉,与萧佺交厚。(“交厚”原作“附马”,据明抄本改。)时人语曰:“萧佺附马子,邹昉骆驼儿。非关道德合,只为钱相知。”(出《朝野佥载》)
山中宝库()
裴谈做怀州刺史时,有个樵夫去太行山,看见一个敞开的山洞,里面有黄金,可以装满好几间屋子。
砍柴人很高兴,进洞去拿黄金,得到五锭,每锭都有一尺多长。
于是砍柴人用石头封死山洞,并记下了山洞的位置。
过了几天砍柴人又进山找那个山洞,就是找不到原来的地方。
砍柴人对山谷特别熟悉,立即在洛城怀州,打造了开石用的工具锤子凿子好几
车。
州里有个姓崔的司户,知道了这件事并帮助砍柴人。
他们将要到山中去开石,而裴谈的妻子由于有病,请道士向天帝上奏章请求延长寿命。
上奏章的道士忽然口传天帝的告诫说:“天帝告诉裴谈,我太行山天帝宝藏库曾开,被挨山居住的砍柴人看见。我已经送给他黄金五锭,命他关闭堵塞了山洞。而这个愚蠢的人贪得无厌,重又去寻求而没有得到,便心起邪念,要凿开我的宝库,已经打造了锤子凿子好几车。假若他开石不停,也许会找到我埋藏的宝藏。如果在这里用锤、凿开石,这一州的人就会死尽,实在没有好处。这州的崔司户和砍柴人是一条心,只要到崔司户那里去验证这件事,自然会有所见。应立即制止他们去做这件事,你妻子的病自然会好的。”
裴谈听后大感惊奇,立即召来崔司户的儿子询问原因,果然和那道士所说的一样。于是没收了他们的开石工具并禁止他们去开石。
裴谈妻子的病不久就有了好转。
【原文】裴谈为怀州刺史,有樵者入太行山,见山穴开,有黄金焉,可数间屋。樵者喜,入穴取金,得五铤,皆长尺余。因以石窒穴,且志之。又数日往,则迷其处。樵者颇谙山谷。即于洛城怀州。造开石物锤凿数车。州有崔司户,知而助之。将往开,而谈妻有疾,请道家奏章请命。奏章道士忽传天帝诏曰:“帝诏语裴谈,吾太行山天藏开,比有樵夫见之,吾已遗金五铤,命其闭塞。而愚人贪得,重求不获,乃兴恶。将开吾藏,已造锤凿数车。若开不休,或中吾伏藏。此若开锤凿。此州人且死尽,深无所益。此州崔司户,与其同心,但诣崔验之,自当有见。急止之,汝妻疾自当瘳矣。”谈大异之,即召崔子问故,果符所言。乃没其
开石具而禁止之,妻寻有间。(出《纪闻》)
地藏金()
牛肃的曾祖父和祖父,死后都埋葬在河内郡。
牛肃拨出两个家童住在那里守墓。
开元二十八年,牛家用男僮仆小安,送到裴家作抵押。
因小安牙齿有病,白天躺在马圈内,好象有人告诉他说:“小安,你为什么不起来?只要取来仙人杖的根煮汤含在嘴里,你的牙病就会好,为什么要忍苦呢?”小安吃惊地抬头看,不见有人而又躺下。
时间不长,和当初告诉他的话一样,又告诉了他一遍。
小安说:此话难道是神仙告诉我的吗?于是出去寻找仙人杖,找到大灌木,挖它的根,根转眼间壮大。挖进地下三尺,忽挖到一块大砖,上面还刻着字。揭开砖,在砖的下面,有个铜钵斗,在钵斗里全都是黄金锭,有些丹砂掺杂在里面。小安不认字,于是把黄金重新藏好,便把砖上刻的字拿给本村人杨之侃看。小安只留下刻的字给人看,而不告诉人是从哪里得到的。铭文说:砖下黄金五百两,到开元二十八年五月十八日,有个流落四方的胡人贼子,二十二岁,姓史,得到它;泽州城北二十五里白塔之南,也是二十五里,有金五百两,也为这个人所得。众人已经看到了铭文,走在路上互相谈论而被裴氏的儿子听到了,回去问小安,小安躲闪着不说这件事,用鞭子抽,始终不说。于是拷打逼问,任你怎么样小安就是不回答。他们便将小安拘禁起来锁在屋里。恰巧有位画工来访小安,为的是买丹砂。裴氏的儿子引诱着问他,画工便将他知道的小安得到金子的经过一五一
十地对裴氏儿子说了。又说:“我昨天在别人那里,用一百枚钱,买了一斤丹砂。丹砂既精又好,所以来这里想再买一些。”
裴氏越加相信小安得到了金子。便把小安叫来,将画工领给他看。小安说:“我挖到刻字的砖后,在下面得到些金子和丹砂,现在一点都没有留下。”
裴氏的儿子没有得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