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什么都消失以后,又听见好像有几十个人大笑着说:“你怎么能杀得了我呢?刚才是因为你憎恶我,我报复你才故意把你的船弄走了。”
张隆就改了主意,开始敬奉这个鬼。(这人还是没斗过这鬼!)并向鬼求问吉凶祸福的事。
鬼对张隆说,“你可以准备一个大坛子放在墙角,我会给你找来东西放进去的。(鬼搬运,金子,妻子统统都有!)”
后来张隆每十天倒一回坛子,里面就会有钱和金银铜铁以及鱼虾等一类东西。
落翮山()
【原文】王次仲者,古之神仙也。当周末战国之时,合纵连衡之际,居大夏小夏山。以为世之篆文,功多而用寡,难以速就。四海多事,笔扎所先。乃变篆籀之体为隶书。始皇既定天下,以其功利于人,征之入秦,不至。复命使召之,敕使者曰:“吾削平**,一统天下,孰敢不宾者!次仲一书生而逆天子之命,若不起,当杀之,持其首来,以正风俗,无肆其悍慢也。”诏使至山致命,次仲化为大鸟,振翼而飞。使者惊拜曰:“无以复命,亦恐见杀,惟神人悯之。”鸟徘徊空中,故堕三翮(e),使者得之以进。始皇素好神仙之道,闻其变化,颇有悔恨。今谓之落翮山,在幽州界,乡里祠之不绝。(出《仙传拾遗》)
王次仲是古时的神仙。
正处在周朝末年的战国时代,各国正互相纷争征伐,策士们到处游说“合纵连横”策略的时候,王次仲正住在大夏山小夏山中。
他认为当时通行的篆体字,写起来很费事而用处不广,而且人们很难在短时期内学会写篆字,现在天下这么纷乱,事情繁杂,文字的普及是很重要的。
王次仲就把篆体和籀(zu 先秦一种文字字体)简化变成了隶书体,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认为王次仲改革文字为统一大业立下了功勋,就请他到秦国来作官,但王次仲拒绝了。(仙人是随便请的动的?)
秦始皇就又派了使者去传诏让王次仲入秦,并对使者说:“我征服了六国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谁敢不臣服我!王次仲不过是一个书生,竟敢违抗天子的圣命,何等狂妄。这次你去召他,他如果再不来,就杀掉他,提他的头来见我,以正法纪,让他这种人再不敢傲慢抗上!”
使者到了山里见到王次仲,宣示了秦始皇的诏命,王次仲立刻变成一只大鸟振翅飞去。
使者又惊又怕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哀求说,“您这样可叫我怎么回去向皇上交差啊?皇上非杀了我不可,请大仙神怜悯于我!”
那大鸟在空中盘旋了半天,故意落下三根翎毛,使者只好拿着这三支羽毛回去向秦始皇复命。
秦始皇向来爱好修道求仙的事,听使者说王次仲已经变成了神仙,非常悔恨。
现在王次仲变大鸟的地方就叫“落翮山”,在现在的河北(古幽州),老百姓一直在祭祀他。
仙术()
刘政是江苏沛县人。
他才华横溢,博古通今,什么东西都学过。
他认为世上的荣华富贵都(只是一小会儿)虚的,不如去学习道,可以得到长生不老。
于是他就断绝(放弃了)升高发财的门路,专心研究养生修炼的办法(法术?)。殷勤的打听寻找奇闻异事,不惜千里之远也要去了解。
只要遇到比自己强的人,那怕他是奴仆门客,也要拜为他们师向他们求教。(心胸开阔)
他按照墨子的《五行记》去修身养性,还经常服用灵丹秘方“朱英丸”,活到一百八十多岁时容貌还像个少年人。
他修炼得能变化和隐身,能把自己分成一百个人,再分成千人万人。(果然是神仙啊!)
他还能把千军万马隐蔽起来使他们变成一丛树木,也能把三军变成鸟兽。
他可以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或转移到别的地方而毫不被人发现。
他还能种植各种果树,种子落地后马上就长大开花并结出能吃的果实。
他不动地方就可以做饭炒菜,供几百个人用餐。
他并能吹气成风,掀起飞砂走石,只要用手一指,被他指到的房屋、器具、山陵就立刻崩塌毁坏,再一指被他毁坏的东西又可以立刻复原如初。
他能凭空变出来美丽的女子,还能兴起水患和火灾。
一天之内他可以奔走几千里,还能用嘴喷水变云,手一挥就生起弥天大雾,把土聚成山岳,把地钻成深潭。
他能一会变成老人一会儿变成少年,一会儿身材高大无比一会儿又变得十分矮小。
他涉水不湿鞋,能在水面上行走,能云集江河湖海中的龟鳖虾蟹和蛟龙,使它们都上岸聚集。
他能够口吐五色云气覆盖十里地,云气直冲青天,和天空溶为一体,他只要一跳,就可上天和入地好几百丈。
后来也不知道这个刘政究竟去了什么地方。(仙人果然就是存在传说中,移山填海,各种能力,各种有!)
【原文】刘政者,沛人也。高才博物,学无不览。以为世之荣贵,乃须臾耳,不如学道,可得长生。乃绝进趋之路,求养生之术。勤寻异闻,不远千里。苟有胜己,虽奴客必师事之。复治墨子五行记,兼服朱英丸,年百八十余岁,色如童子。能变化隐形,以一人分作百人,百人作千人,千人作万人。又能隐三军之众,使成一丛林木,亦能使成鸟兽;试取他人器物,易置其处,人不知觉。又能种五果,立使华实可食。坐致行厨,饭膳俱数百人。又能吹气为风,飞砂扬石。以手指屋宇山陵壶器,便欲颓坏;复指之,即还如故。又能化生美女之形,及作水火。又能一日之中,行数千里。能嘘水兴云,奋手起雾,聚土成山,刺地成渊。能忽
老忽少,乍大乍小,入水不沾,步行水上,召江海中鱼鳖蛟龙鼋鼍,即皆登岸。又口吐五色之气,方广十里,直上连天,又能跃上。下去地数百丈。后去不知所在。(出《神仙传》)
鬼迎官()
吉未翰的堂弟叫宕(dang)石,给檀道济(南朝宋将领。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东晋末,从刘裕攻后秦,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公元431)攻魏,粮尽退兵,敌不敢追。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诸子皆善战,忌而杀之。)做参军。
有一次生了病,看见一个穿红色衣服的人来到面前向他行了礼说:“我是专门来接你的。”(去哪?)
宕石赶快安排了丰盛的酒饭款待他,然后请求不要让他去。
(原来是)鬼就说:“感谢你对我的盛情接待,我可以给你缓一些日子。”(是来招魂的!)
鬼就不见了。
宕石的病也很快好了。
后来宕石的老人去世,他回到了寿阳,又看见那个鬼来对他说:“迎接你的专使一会儿就到,你快收拾一下吧。”
宕石对鬼说“上次你已经放过了我,现在不能再可怜我一次吗?”
鬼说:“上一次是我想召你去替我出点力,所以我可以说了算,就暂时放了你。这次是泰山府君任命你到阴司当主簿,而且派来接你的专使是跟着我来的,不能再谢绝了。”
这时只见车马随从排着队伍来到跟前,他指着告诉家人,却没有人能看见。
宕石就留下书信给家人,呼唤来亲友们告别,谈笑之中就突然死去。
【原文】吉未翰从弟名宕石,先作檀道济参军。尝病,因见人著朱衣前来,揖云:“特来相迎。”宕石厚为施设,求免。鬼曰:“感君延接,当为少停。”乃不复见。宕石渐差。后丁艰,还寿阳,复见鬼曰:“迎使寻至,君便可束妆。”宕石曰:“君前已留怀,复得见愍否?”鬼曰:“前召欲相使役,故停耳。今泰山屈君为主簿,又使随至,不可辞也。”便见车马传教,油戟罗列于前,指示家人,人莫见也。宕石介书呼亲友告别,语笑之中,便奄然而尽。(出《幽明录》)
灵胶()
汉武帝天汉三年,武帝到东海巡游,去祭祀恒山,西王母派了使者献给武帝四两灵胶和一件吉光(传说中异兽名。出于西域。毛皮制裘,不惧水火)毛皮袍子。
武帝把这两件礼物交给宫外的大库收存;却并不知道灵胶和皮袍有什么妙用,认为西方仙国虽然很遥远,但送来的这两件礼物却没什么特别,对前来送礼的王母使者,也没什么赏赐,也没有送走。
后来有一次汉武帝到华林苑狩猎,用弓箭射虎和犀牛,弓弦突然断了。
王母的使者当时正好在武帝身帝随侍,就对武帝说:“请您拿一分王母献来的灵胶,用嘴把胶浸湿后,就可以把断了的弓弦接好。”
武帝惊奇地赞叹说:“有这种奇异的东西?”
武帝照使者的话做,果然把断弦接上了,而且让几个武士从两边使劲拽弓弦,拉了一天弓弦也不会断,比没断时还要结实。(果然是宝物!)
灵胶呈青色,像碧玉一样闪光。
那吉光皮袍是黄里透白的颜色,是用神马(原来早就有神马了!)的皮毛做的,放在水里整天都不会下沉,放在火里也烧不焦。
武帝这时明白两件礼品都是珍贵的宝物,就重赏了使者礼送他回去。
那灵胶产自凤驎lin洲,(凤驎洲在西方大海中,整个洲是个正方形,长宽都是一千五百里,四面是(连羽毛都浮不起的)弱水环绕着。
洲上有很多凤和独角宝马,好几万匹马群居在一起。
把凤的嘴和独角马的角放在一起煎熬,就熬成了灵胶,起名叫“集弦胶”,又叫“连金泥”。
弓弩断了的弦和折断了的刀剑只要用这胶一粘,立刻就接好了,而且永远不会再断裂了。
【原文】汉武帝天汉三年,帝巡东海,祠恒山,王母遣使献灵胶四两,吉光毛裘。武帝以付外库,不知胶、裘二物之妙也,以为西国虽远,而贡者不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