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征没有回答。
到了早晨,道士又用酒来送别魏征,还附带一封信,送给恒山中的隐士。
魏征就走了,找到了山路,回头看昨夜住的地方,乃是一个大坟墓,拿出他那封书信一看,上面写着:寄上恒山神佐。
魏征厌烦,就扔在地上。
那封信变成一只老鼠跑了。
魏征自此稍稍相信了鬼神。
【原文】郑国公魏征,少时好道学,不信鬼神。尝访道至恒山,将及山下,忽大风雪,天地昏暗,不能进。忽有道士,策青竹杖,悬《黄庭经》。亦至路次。谓征曰:“何之?”征曰:“访道来此,为风雪所阻。”道士曰:“去此一二里,予家也,可一宿会语乎?”征许之,遂同行,至一宅,外甚荒凉,内即雕刻。延征于深阁,对灯火而坐,进以美酒嘉肴。从容论道,词理博辨,征不能屈。临曙,道士言及鬼神之事,征切言不能侵正直也。道士曰:“子之所奉者仙道也,何全诬鬼神乎?有天地来有鬼神,夫道高则鬼神妖怪必伏之;若奉道自未高,则鬼神妖怪,反可致之也。何轻之哉?”征不答,及平旦,道士复命酒以送征,仍附一
简,达恒山中隐士。征既行,寻山路,回顾宿处,乃一大冢耳。探其简,题云:“寄上恒山神佐。”征恶之,投于地,其简化一鼠而走,征自此稍信鬼神。(出《潇湘录》)
鬼报金()
贞观元年,李绩心爱的女儿死了,葬在城北的郊外,让家僮住在坟墓的旁边。
一天,女子忽然告诉家僮说:“我本来不应该死,是被大树之神偷去的,现在趁着那个大树之神去朝拜西岳,所以才能得空跑出来。我知道你在这里,所以过来了。我已经离开了父母,又受到这样的羞辱,不能(还阳),希望你把我藏起来,我让你发财,(这样)报答你。”
家僮惊愕半天才答应,(能见到鬼的都不简单)就另安排了一间屋子。
那女子有时候早上出来晚上回来,又是晚上出来早上离开,走路跟风一样(飘的当然快了!)一个月以后,忽然带来黄金十斤送给他,家僮就收下了。
他拿出去卖了几两,才知道黄金是百姓家丢的。
失主抓住家僮来告官。
洛阳令盘问其中的原委,家僮详述此事。
等到追取的时候,那女子已经不见了。
那些剩下的金子都变成了黄色的石头。(富贵一场空了!)
【原文】贞观元年,李勣爱女卒,葬北邙,使家僮庐于墓侧。一日,女子忽诣家僮曰:“我本不死,被大树之神窃我。今值其神出朝西岳,故得便奔出。知尔在此,是以来。我已离父母,复有此辱耻,不可归。幸你匿我,我能以致富报尔。”家僮骇愕,良久乃许,遂别置一室。其女或朝出暮至,或夜出晓来,行步如风。一月后,忽携黄金十斤以赐,家僮受之。出卖数两,乃民家所失,主者执家僮以告。洛阳令推穷其由,家僮具述此事,及追取,此女已失,其余金尽化为黄石焉。(出《孙相录》,陈校本作出《潇湘录》)
解袱人()
江南有几个人在行船,看见岸上有两个人(突然出现的),与船并行好几里。(这体力)
岸上人说:“(让我们)暂且到船上歇息一下吧。”
行船的人就同意了。
(可让船人奇怪的是在岸上的这两人)一跳就上到了船上,快的像风。(非人类,肯定快!用飘的。)
一会儿,两人说:“(我们)暂且到村里去一会儿,我们各有个小包袱,先寄放在船上,千万不要打开。”
再三告诫船人,两人离开后,船上一个人解开了包袱,大伙一齐看。
每个包袱有五百贴子,好象是纸,字不是篆隶,都不认识。(生死簿,招魂贴?反正是催命的东西,天机不可泄露)
大伙都很惊讶,依然照样系上。
一会儿两人回来了,说:“(你)解开了包袱,还想隐瞒吗?”
抓住解袱人说:“是这个人解开的。”
于是把解开包袱那人扔到了岸上,就象扔个婴儿一样。
他们又去村中找来人,抓着(解开包袱的人)离开了。
过了几天,一人想放走解袱人,另一人不同意,说:“应该让他受一二年的辛苦。”于是带他就到了一户富人家。
这户人家有好马,总在院中置槽饲养,自己看管马的饮食。
这时已经半夜了,堂门紧闭,想抓获富人没有机会。(收魂魄的?)
一人说:“这人爱马,解开马放了,他立刻能开门出来。”
就象说的那样,富人果然就出来了,一人提起(富人),刚碰到他的手(富人)就死了。
抓获了富人,他们两个(是人是鬼?)就丢开解袱的人走了。
这家人慌乱惊恐,只看见这个人在,上来就围殴他。(这不悲催的吗?)
绑上他送到县衙。
解袱人就将解开包袱等事做为开脱的言辞。
州县不信,就判他死罪。
这人自己雪冤没有证据,关了很久才放出来。
【这故事的悬念,包袱里究竟是什么?两个人还是两个鬼?】
【原文】江南有数人行船,见岸上两人,与船并行数里。岸上人云:“暂寄歇息。”船人许之。怪其跳踯上船,其疾如风。须臾,两人云:“暂至村,各有小袱,且寄船上,慎勿开也。”殷勤戒之,两人去后,船中一人解袱共看。每袱有五百贴子,似纸,非篆隶,并不可识。共惊,还结如故。俄顷二人回,云:“开讫,何因讳?”乃捉解袱人云:“是此人解。”遂掷解袱上岸,如掷婴儿。又于村中取人,拥之而去。经数日,一人欲放解袱者,一人不许,曰:“会遣一二年受辛苦。”乃解至富人家。其人家有好马,恒于庭中置槽,自看饮饲。此时已夜,堂门闭,欲取富人无由。一人云:“此人爱马,解马放,即应开门出。”如言,富人果出。一人提之,应手即死。取得富人,遂弃解袱人而去。此家忙惧,唯见此人在,即共殴。缚之送县,以解袱等事为辞。州县不信,遂断死,此人自雪无由,久禁乃出。(出《异闻录》)
竹下鬼()
永徽初年,张琮官居南阳令。
晚上他在阁楼上睡觉,听到台阶前的竹子有**的声音,过去看却什么都没看到。
就这样过了几晚,张很奇怪就祈祝说:“如果是有神灵的话,就限我(语言交流吧,不要半夜不让人睡觉)。”
这天晚上,忽然有一人从竹林中走出,相貌很丑陋,上前自我介绍说:“朱粲叛乱时,我在军中,被朱粲所杀。尸体正好在你府内楼前。一只眼睛被竹根伤了,不能忍受痛苦。因为我觉得您既仁爱又贤明,所以就来相告。如有幸(让您把我)移葬他处,不敢忘了你的大恩。”
南阳令对他说:“如果这样,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就答应了。
第二天,为他准备了棺材,命人挖掘竹林,果然见到一具尸体,竹根穿过他的左眼睛。
为他穿上时新衣服,改葬在城外。
后来,南阳令用笞刑打死了一乡下老人。
他的家属想要复仇,阴谋算计只须南阳令晚上出来,就要杀他。
不久,城中失火,漫延烧了十几家。
南阳令想出去巡视火情。
就见前几天那个鬼拦住马说:“你深夜去什么地方?会有阴谋(发生在你身上)。”
南阳令问谁干的?鬼说:“前些时被你得罪的人。”
南阳令就又回去了。
第二天就缉捕了那乡下人的家属。
经过审问都验证了鬼说的事。就彻底地将他们绳之以法。
晚上又祭拜鬼的墓,刻石碑树在墓前。铭文说:“身殉国难,死不忘忠。烈烈贞魂,实为鬼雄。”
【原文】永徽初,张琮为南阳令。寝阁中,闻阶前竹有**之声,就视则无所见。如此数夜,怪之,乃祝曰:“有神灵者,当相语。”其夜,忽有一人从竹中出,形甚弊陋,前自陈曰:“朱粲之乱,某在兵中,为粲所杀。尸骸正在明府阁前,一目为竹根所损,不堪楚痛。以明府仁明,故辄投告。幸见移葬,敢忘厚恩。”令谓曰:“如是何不早相闻。”乃许之。明日,为具棺榇,使掘之,果得一尸,竹根贯其左目。仍加时服,改葬城外。后令笞杀一乡老,其家将复仇,谋须令夜出,乃要杀之。俄而城中失火,延烧十余家,令将出按行之。乃见前鬼遮令马曰:“明府深夜何所之,将有异谋。”令问为谁,曰:“前时得罪于明府者。”令乃复入。明日,掩捕其家,问之皆验,遂穷治之。夜更祭其墓,刻石铭于前曰:“身殉国难,死不忘忠。烈烈贞魂,实为鬼雄。”(出《广异记》)
双玉鱼()
高宗建造大明宫,宣政殿刚刚完成的时候,每到晚上都能听见数十骑马在宫殿的周围奔驰(的声音)。
殿中守夜的卫兵都看见了,衣服马匹非常整洁(可以想象成白花花的一大片)。
就这样十多天,高宗让术士刘门奴问其中的原因。
(鬼)回答说:“我是汉代楚王戊的太子。”
门奴质问他说:“按《汉书》的说法:楚王和七国串通谋反,汉军杀了他,平灭了宗族。怎么能有遗留的后代呢?”
回答说:“楚王起兵时,天子顾念我,放掉就没杀我,养在宫中,后来因病而死,埋在这个地方。天子可怜我,用玉鱼一双殉葬,现在放在正殿的东北角。史官漏掉了这些事。所以不见于史书。”
门奴说:“现在皇帝在此,你怎敢在院中搔扰?”
回答说:“这是我过去住的地方。现在既然在天**中,行动很受拘束,请把我改葬在高敞风水好的地方,这是我殷切的希望。千万不要拿走我的玉鱼。(鬼也喜欢宝物)”
门奴向皇帝秉奏了这件事。
皇帝命令改葬,挖开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