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政治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100…

并将北宋朝廷的文物图书、天文仪器、技艺匠人等全部劫走。北宋至此灭亡。 


… Page 101…

                         4。南宋 (1127—1279) 



     金兵退出汴京后,宋徽宗的第九子赵高于1127年5月在南京(今河南商 

丘)继宋朝皇帝位,是为宋高宗。因后来宋高宗迁都于江南的临安 (今浙江 

杭州),史称此后的宋朝为南宋。 

      (1)南宋与金的对峙 

     宋高宗继位之初,用主战派代表李纲为宰相。李纲任用宗泽为开封留守, 

修筑工事,训练部队,并计划联络北方各地的抗金义军,渡黄河收复失地。 

但宋高宗又逐渐倾向朝廷中的主和派,李纲的宰相很快就被罢免了。 

     为避金国的锋芒,宋高宗迁都扬州。1128年秋,金兵分三路进攻山东、 

河南、陕西,并于1129年春攻克徐州,渡过淮河,直逼扬州。宋高宗又迁都 

临安(今杭州)。同年3月,金兵分两路渡过长江,进逼临安。宋高宗出逃 

越州 (今绍兴)、明州(今宁波)、定海等地,最后避难于合州、温州间的 

沿海一带。金兵一路追击,因不识水性,不得不放弃,宣布“搜山检海”已 

完毕,于1130年撤兵。 

     此时,金兵已占领大半个中国,但其在江南和中原一带的统治,不是为 

了建立某种秩序,而是直接掠夺财富、人口,因而在这地区很难建立起稳固 

的政权。于是,金放弃江南,在中原把宋的叛臣刘豫立为傀儡皇帝,建齐国, 

统治河南、陕西一带,自己全力经营华北地区。 

     由于金的掠夺性的统治,在金兵占领的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广大 

地区,难以建立起稳定的秩序。民众组成了许多忠义民军,抗击金兵。著名 

的有太行山的八字军(因士兵均在面部刺有“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 

而得名),在山西、陕西一带的红巾军等。但这些义军缺乏统一组织,先后 

被金和齐各个击破。 

     金兵北撤后,南宋朝廷返回临安,恢复了对江南地区的统治,也着手整 

顿军事力量。1133年,朝廷用宗泽旧部岳飞负责江州到江陵的江防。在此后 

的数年里,岳飞数次大败金兵。但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一味委曲求和,1141年 

10月,在金国的要求下,秦桧诬陷岳飞谋反,将岳飞及其养子岳云逮捕入狱。 

同年11月,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和议的主要内容是;宋向金称臣; 

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宋割让唐、邓二州及商、秦二州之半给金。 

1142年1月,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 

     1161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调集兵马分四路南侵,在采石(今安徽当涂 

县西北)渡江受挫于宋将虞允文,遂转道扬州。海陵王正于扬州筹备渡江之 

际,闻后方的辽阳留守完颜雍兵变,自立为帝。海陵王急于灭宋后迅速北归, 

逼令将士三日内渡江,激成兵变。变兵杀海陵王,派人与南宋议和,随即北 

撤。此后,金国未再大规模侵入江南。南宋与金国保持对峙局面。 

      (2)南宋政治 

     南宋初年,在国家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压缩中央机构,将卫尉寺、大仆寺合并于兵部;将太府寺、司农寺合并 

于户部;撤宗正寺,事务移交太常寺;将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隶属于礼 

部;将少府和将作监合并于工部。 

     整顿军队,将禁兵主力编为御前五军,中军宿卫京师,前、后、左、右 

军驻守外地。为防止大将拥兵自重,把各军统领召至朝廷,任命为枢密副使, 

由副校直接统领部队;驻扎地方的各军不得自筹军饷,另设总管负责各军粮 


… Page 102…

  饷。 

       推行奖励地方政府兴修水利的政策,并使州、县主要长官兼任“提举圩 

  田”和“主管圩田”的职务。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 

       南宋时期农民的赋税负担一直很重。交纳两税时,要加收“正耗”、“加 

  耗”、“斗面米”等,有时甚至超过正额本身。杂税有经总制钱、月桩钱、 

  曲钱、醋钱、纸钱、户长甲贴钱、保正牌限钱、以制作军械为名的折纳牛筋、 

  牛角钱、公堂诉讼胜者交纳的欢喜钱等,名目繁多。朱熹说:“古者刻剥之 

  法,本朝皆备。”① 

       封建秩序为民众无法承担的沉重赋税所损坏。很多农民为逃税而“落草 

  为寇”。鼎州武陵人钟相建社,入社农民互助共济,并提出:“法分贵贱贫 

  富,非善法也。我如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吸引了周围的许多农民。 

  1130年,以钟相为首,湖北、湖南地区农民起义,占领了洞庭湖四周19个 

  县,自立政权,国号楚。宋军数次围剿,均告失败。直至1135年,洞庭湖一 

  带才被岳飞所平定。此后,在湖南、广西、福建、江西等地也多次爆发农民 

  起义。 

       南宋晚期,政府极为腐败。1207年,史弥远为宰相。他公开卖官鬻爵。 

  州、县官吏多通过赂买得到的官职。这些人到任后,大肆敲榨民众,“争自 

  为盗”。朝廷又无限制地发行纸币会子,导致物价飞腾,民不聊生。 

        (3)蒙古的扩张与西夏、金、南宋的灭亡 

       13世纪初,蒙古帝国迅速崛起,随即就发动了大规模掠夺性的对外扩 

  张。 

       1211年,成吉思汗率大军攻金。金以重兵守西京(大同)、中都燕京(北 

  京),蒙古军队遂攻掠河北、山东、河南等地。 1214年,劫掠大批牲畜、 

  人口、财物返回草原。同年,金从燕京迁都于汴京。 

       1225年秋,成吉思汗率军攻西夏,连破州县。1226年底,西夏困守中兴 

  府 (今银川)。1227年7月,西夏王投降。西夏灭亡。 

       1229年,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继蒙古大汗位后,再次率兵攻金。1232 

  年初,蒙古军队在钧州(今河南禹县)击败金军主力。因金军掌握先进火器, 

  蒙古军队围攻洛阳、汴京数月不能下,遂暂时撤兵。年底,金哀宗(1224— 

  1234)逃亡蔡州(今河南汝阳)。窝阔台以黄河以南归南宋为条件,约南宋 

  与蒙古合击金。1234年,南宋与蒙古军队联合围攻蔡州,金哀宗自杀,城破, 

  金灭之。 

       1234年,南宋军队进驻洛阳,随即受到蒙古军队的攻击,宋军败退。1235 

  年,蒙古军进攻襄阳,数月不能下。但驻守襄阳的宋军内讧,北军放火烧城 

  后投降蒙古军,襄阳城破。1236年,蒙古军队攻掠四川。1237年,蒙古军队 

  进攻安丰、卢州,均被宋军打退。1239年和1241年,蒙古军队两次攻入四 

  川。在此后的近10年间,蒙古军队将扩张势头转向俄罗斯、波兰等西方国家。 

       1251年,蒙哥继汗位(1251—1259),在向西方用兵的同时,又分三路 

  进攻南宋。1253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率军攻占大理(白族在云南和四 

  川西南部建立的政权)。1258年,蒙哥攻打合州(今四川合川)东面的钓鱼 

  城,9个月不能克,蒙哥也被炮石击伤,死于军中。南宋宰相贾似道以年输 

  银20万两、绢20万匹为代价,向进攻鄂州的忽必烈求和。忽必烈急于回草 



① 《朱子语录》卷六《治道》,清初重印嘉善陈氏原刊本,第15 页。 


… Page 103…

原争夺汗位,遂签订和约,北撤。但贾似道回朝后谎称蒙古军队战败而退。 

     1260年,忽必烈继汗位,派郝经赴南宋,要求履行和约。贾似道恐求和 

一事暴露,遂扣留郝经。 

     1267年,忽必烈大举南侵。同年冬,蒙古军队围攻襄阳和樊城。两城固 

守长达5年多,其间多次向贾似道求援,但贾似道不发一卒。1273年,蒙古 

军攻克襄阳和樊城。1274年,蒙古军攻克长江沿岸的鄂、黄、蕲、江诸州。 

1275年正月,贾似道率南宋精兵13万与蒙古军遭遇于池州下游的丁家洲。 

贾似道未迎战即鸣金撤兵,宋军不战而败。 

     1276年,蒙古军攻克临安,俘宋恭帝及南宋宗室、大臣。宰相陈宜中逃 

脱,与陆秀夫等人于福州拥立益王昰为帝,是为端宗。端宗被蒙古军追杀后, 

文天祥、陆秀夫又拥立卫王昺为帝,流徒于崖山(今广东新会县境内)。1279 

年,文天祥于潮阳抗击蒙古军,战败被俘。同年,蒙古军切断崖山粮草供给 

线,守军不能应战,陆秀夫负帝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 


… Page 104…

                          5。元 (1279—1368) 



     1206年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家。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仿汉制,建国号 

元,取《易经》乾元之义。1272年,忽必烈将金中都改名为大都 (北京), 

决定以大都为国家首都。 

      (1)国家制度 

    统一中国后,元世祖忽必烈所建国家组织制度大都“遵用汉法”。1274 

年,忽必烈在中都燕京建宣圣庙,祭奠孔子,并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此后,每年除祭祀蒙古宗庙、社稷外,也祭祀孔、孟及周敦颐、程颢、程颐、 

司马光等朝诸先儒,周公及古代中国的历代帝王。以示继承汉王朝的法统。 

    在中央,于皇帝之下设三公:太师、太傅、太保,都为大臣最高荣誉的 

虚衔。中央政府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长官为辅佐皇帝的宰相, 

有左、右丞相各1或2人,平章知事4人,副宰相有左、右丞各1或4人, 

参知政事1至3人。宰相下设的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