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太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缭绕的烟雾在阳光下蓝天里袅袅飘散。面对城下整装待发的两万马、步军,努尔哈赤朗声述说,既是上告天神,也是晓谕兵将:朕与大明国有七大恨,吾祖吾父无故被杀,此一大恨也。我建州子民未曾越边,亦遭杀戮,此二大恨也。拘我使者,并逼令献杀十人,此三大恨也。夜黑之女,本已许建州,彼出兵使其转嫁蒙古,此四大恨也。禁边三堡,世代属我,明贼遣兵逐我子民,掠去粮畜,此五大恨也。夜黑获罪于明,彼偏信其言,以不堪入耳之言辱我,此六大恨也。哈达与夜黑侵我,吾败哈达,其地属我,而大明竟助哈达反我,逼令返还哈达人畜,此七大恨也。有此七恨,对我后金凌辱至极,实难容忍,故以此七大恨兴兵伐明!告天之后,大军浩浩荡荡出发。努尔哈赤将八旗劲旅分为两路,左翼四旗由代善统领,去攻取东州、马单根,以牵制两地明军不能向抚顺增援。右翼四旗则由努尔哈赤亲自率领,兵锋直指抚顺城。    
  代善自来到城楼,就一直未见到皇太极,临行前忍不住发问:“父汗,如此大战缘何不见皇太极?”    
  努尔哈赤现出不满之态:“你只管带兵左路取胜就是,何须多问?”    
  代善心中酸溜溜的,显然是皇太极另有所用。他暗自对努尔哈赤偏向皇太极不满,但口中不敢表示出来:“父汗息怒,儿臣一定攻下二城。”    
  其实,皇太极在五更天明之前,即已率五千马军悄悄离城。这是他向父汗请示同意的,使这次行动处于绝密中。皇太极对这次军事行动,也是寄予了厚望。他要让父汗真正领略到自己的军事才能。为此,他派亲随马古达与五十名精干兵士扮做马贩,先行一步混入抚顺城中。眼下,皇太极的队伍离抚顺还有八十里,天黑后到达已是不成问题。而他最难放心的则是,马古达等五十人能否顺利进城。    
  抚顺城当时的规模,虽说不如辽阳与广宁,但是由于它是面对女真人的第一道堡垒屏障,所以大明王朝也甚为重视。特派文武兼备的总兵将军李永芳为守备,教以剿抚两手对付后金。对于努尔哈赤的动向,李永芳也是时时关注的。两年前努尔哈赤称汗,宣布国号为“后金”,明显是同大明朝决裂。但李永芳自己兵力有限,不敢出兵征讨。上奏朝廷后,万历皇帝已是衰暮之年,自顾不暇,也未将努尔哈赤放在眼里,认为是癣疥之疾不足为虑。这也间接影响了李永芳,他也认定只要朝廷腾出手来,大兵进剿,努尔哈赤就得投降。在他的思维里,根本没有“后金”发起进攻这个概念。马市是他的摇钱树,他照例四月初八起大开四门,敞开接待方圆百里的马贩进城。因而,皇太极事先最为担心的五十名内应入城一事,竟如探囊取物一般。    
  二更已过,抚顺城头响起值夜军士冷寂的梆声。农历十四,本是月圆在即,但飘动的浮云时而遮住欲圆的明月,似乎是有意为后金帮忙。皇太极的五千大军就在离城五里的小台堡驻扎,抚顺的明军仍无觉察。皇太极人不下鞍,静听城中传来的梆声。激战前的兴奋使他心情急切,越发感到夜漏更长。终于,三更的梆声敲响了,他发一声喊,五千马军如山洪爆发涌向抚顺城。到了城下,明军尚在懵懂中。皇太极命兵士吹响胡笳,点响号炮。马古达等五十内应,早已等得心焦。听到信号,知道皇太极大军已至城外,立即在全城各处放火,并将带进城里的纸炮点响,使得全城顿时乱作一团。城外的皇太极不时用火炮向城头轰击,守城的明军毫无准备,也不明底细,甚至连敌人是谁都闹不清,更不用说组织有效的抵抗了。    
  皇太极按预定计划,乘夜令部下架云梯攻城。明军守将全在家中拥妻熟睡,军兵长期无战事,谁肯冒险卖命,如鸟兽散纷纷逃离。后金军几乎未与明军交手,就轻取城门。在此同时,马古达等也将城门打开,皇太极率军入城。然而,明军在初时的慌乱过后,似乎清醒过来。在副将的指挥下,扼守南半部城区,与后金军展开了巷战。皇太极见地理不熟,不能全歼守敌,便停止进攻,等待天明。巧的是明军主帅李永芳官邸在北城,他的全家均未来得及撤至南城。    
  马古达向皇太极请战:“四贝勒,让我带领先进城的五十精兵,杀入李贼狗窝,将他全家杀个精光。”    
  范文程道:“不妥,我军初次征明,应以仁义之师形象示人,切不可滥杀无辜。”    
  “那就放过李永芳这狗官不成?”马古达心中装满对汉人的仇恨,急于要报仇出气。    
  皇太极对范文程是尊重的:“先生,不杀李永芳家小,将他擒来教训一番总还可以吧?”    
  “四贝勒,依在下愚见,且派兵将李府包围,等汗王大军到达之后再抓李永芳不迟。”    
  就这样,李家免除了被屠的厄运。    
  四月十五日一大早,努尔哈赤的大队人马即赶到抚顺。见皇太极业已占领半个城区,努尔哈赤喜笑颜开。说起敌副将据守南城,阿敏请战道:“大汗,四贝勒一夜辛苦,把功劳分我一半,这南城侄儿定当一鼓而下。”    
  “好,就着你带两千人马,迅即占领南城。”努尔哈赤传令。    
  “请少待。”范文程阻拦,“大汗,可否先礼而后兵?”    
  努尔哈赤并未动怒:“何为先礼后兵?”
  第二部分 准太子失宠第35节 章奇袭抚顺城(3)
  “大汗,大明国抚顺守将李永芳,现在被围在家中,何不派人劝降,使他招劝残部归顺,岂不胜似血战?”    
  努尔哈赤一向爱惜兵士:“若能不战取城自是上策,但李永芳等明将自恃高贵,视我女真人为番胡,只怕未必肯降。”    
  “大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文程阐明利害关系,“明朝泱泱大国,后金人数有限,汗王欲成大事,必收得汉人人心。否则,单凭杀戮,后金难于亡明。”    
  努尔哈赤听得不住点头:“先生之言有理,就请先生向李永芳劝降如何?”    
  “谨遵汗命。”范文程正欲立功,爽快应承。    
  皇太极为确保范文程安全,特派马古达护卫。范文程向努尔哈赤深深一揖:“请汗王静候佳音。”    
  此刻,李永芳在府中,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昨日夜半时分,耳听得后金人马杀入城来,街上人喧马嘶。自己从睡梦中惊醒,要出府查看,北城业已失陷。命管家出去探听虚实,管家刚一露头,即被后金牛录刀枪挡回,也不说所以,只是不许府中一人出门一步。李永芳心想,后金与大明不共戴天,自己必是难免一死。就算辽东巡抚李维翰派来援军,收复抚顺,自己也早死多时。即便侥幸逃得女真人毒手,自己失城折兵,万岁也不会放过。反正也是一死,莫如自己了结,也可免被俘受辱。拿定主意,便在书房之中,解下系腰丝绦,挂在屋梁之上,脚踏杌凳,就要悬梁自缢。刚把脖颈伸入套中,管家慌慌张张跑来,见状大吃一惊:“老爷,你怎能自寻短见?”    
  李永芳抱定必死信念:“我堂堂大明将军,怎能受辱于蛮胡女真之手,你不要管我。若念主仆一场之情,就好生将我装殓。”    
  “哎呀,老爷,你还在这里要悬梁自尽,夫人那里已是上吊多时,快去看看吧!”    
  “啊!”李永芳还是吃了一惊,他之所以要自尽,为的是能保全家小性命。获悉夫人凶信,他急忙跳下凳子,三步并作两步奔到后宅。只见夫人已被众人解救下来,但为时已晚,业已气绝身亡。    
  李永芳的儿女,抱住他的双腿哭叫:“爸爸,你不能抛下我们兄妹呀,母亲已去,我们今后依靠何人哪!”    
  李永芳也不觉伤心落泪,可说是方寸全乱。就在他全家悲痛伤感之际,范文程与马古达来到。李永芳不得不收回自缢之心,强打精神接待客人。    
  在客厅落座之后,李永芳冷言冷语说:“二位,努尔哈赤偷袭成功,算他走运算我倒霉。只有一言相告,尽可要我性命,但求不要殃及无辜,放我子女一条生路。”    
  范文程微笑说:“李将军怎知必死,难道不想生存吗?”    
  “败军之将,阶下之囚,死生由命而已。”    
  “李将军,我亦汉人,女真人未必愚蛮,汉人亦未必尽皆聪慧。努尔哈赤一代人杰,十八副铠甲起兵,创下这皇皇基业,前程如朝日初升。且又礼贤下士,不排斥汉人。大明虽说庞然大物,然已朽腐,崩塌在即。将军何不审时度势,另佐贤君呢?”    
  “我,如若降金,后世必遭耻笑,九泉下何以对列祖列宗?”    
  “将军,要以身家性命为重,当机立断,回头便是生路啊!”    
  李永芳想想一双儿女,因为退路已无,只得投降:“范先生一番教诲语重心长,敢不从命。”    
  于是,李永芳着大明官服,手捧印信,由范文程导引,前往往日官衙现今汗王行宫,向努尔哈赤拜降。    
  努尔哈赤从内心里透着高兴,因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地位较高的明朝官吏归降,他格外重视,亲自下座以手相搀:“将军请起,既已降顺,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李永芳再次叩首:“谢大汗不杀之恩。”    
  努尔哈赤回到座位:“为免百姓涂炭,我军尚未进攻南城,将军若能招降旧部,化干戈为玉帛,则军兵幸甚,平民幸甚。”    
  “已为大汗臣下,理当为大汗效劳。”李永芳表示,“末将就此前往,但愿能不辱使命。”    
  李永芳由马古达陪同去南城劝降,他走后,阿敏表示不满说:“大汗,败军之将,又是汉人,不当给予太高礼遇,这个先例不能开。”    
  努尔哈赤转问范文程:“先生看,当如何安置李永芳?”    
  范文程答道:“大汗,微臣以为,如何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