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渔色大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名府守备完颜柯是他族弟,是他一向的亲信,可谁曾想,他在前方和宋军拼死拼活,后方却被背叛,而且背叛他的还是他信任的兄弟,这怎能不让他寒心?

    还有,天罗堂是他所建,是他的心血和骄傲,前几年在大宋内遍布,可以说任何消息都逃不过他的眼,可是现在呢?就连大名府守备叛逃如此大的事都要等人家逃了才能来报,而他这边的鸡毛蒜皮都能被那个什么天机营探得清清楚楚。

    忽列儿暗叹了一声,说道:“大帅,完颜柯在府中留了个字条,只有一句话,他说他乃是国师的人。”

    兀术的动作僵了一下,国师的人?完颜蓟的人?

    呵,好一个完颜蓟,竟然早就在自己身边安插了这么一个人,要知道完颜柯入他麾下已有五年,两人相交更是有十余年,早在他尚未从军时就已是莫逆,可谁能想到完颜柯是他的族弟不假,可却也是完颜蓟的族侄啊,好手段,果然好手段。

    忽然一个念头浮上他心头,猛然间又大笑了起来,完颜蓟那么早就在各处安插亲信,看来早早就为执掌金国大权做足了准备,可是现在呢?他虽是真的成了大金切实的掌权者,可却暗中成了徐子桢的奴才,他那些暗置多年的棋子不都白白便宜了徐子桢?

    好你个徐子桢,原来这多年争战也好,钩心斗角也好,到头来你成了拣便宜拣得最多的那个。

    在这一刻,兀术无比渴望与徐子桢一见,是喝一场醉生梦死的酒也好,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也好,总之,他只想见一见徐子桢,因为他这一生抱负全都毁在了徐子桢的手中。

    见一见,然后了结此生,了结这段恩怨就好。

第1113章:祸患啊() 
宋军将士在栖凤谷中伏,却打了一场漂亮的反伏击战,大败三万金叛军,新宋报在第二天就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条战报,这条新闻刊是大宋新闻部第一主笔李清照所写,用大篇幅详细描述了当日的战况。

    李清照的文笔不是盖的,该骂人的时候言辞犀利杀人不见血,而这种大败敌军鼓舞士气的事则写得字字铿锵壮怀激烈,整版文字描述了各处细节,如宋军将士追杀金军误入栖凤谷,发现中伏后却丝毫不见慌乱反而沉着冷静伺机而动,理工系研制的盾阵网阵初次亮相闪瞎了金兵狗眼,在反击机会出现时又猛然爆发从而化被动为主动直将金兵撵成狗。

    通篇文字都叙说了大宋将军如何浴血奋战,为的是保卫身后的大宋百姓,保卫大宋国土,最终以滚烫的鲜血及钢铁般的意志取得了此战的最终胜利。

    文中还介绍了大夏国数百步跋子适时赶来,神鬼莫测地现于敌后,为此战提供了决胜良机,这是大宋与周边各国外交关系相处良好,满朝文武功不可没。

    当然,此次胜利最当感谢的是我大宋百姓,因为这两年来大宋境内天灾多处,导致国库空虚,正是因为各地乡绅及百姓踊跃捐钱捐物助军,才能使得我大宋将士不缺粮秣,以完备的状态和高昂的情绪杀敌等等。

    毫无疑问,这一期新宋报在发行当天瞬间点燃了全大宋百姓的情绪,各府各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人们兴奋地讨论着这一战,这是一幕以前几乎看不见的情形,不光是读书人之间的意气之论,还有贩夫走卒或乡间农户,甚至还有大字不识的老妇,每个人都在到处乱窜,见着人就问:“今日的报纸看了么?”

    于是或读书人与农户聊着,或老妇与个轿夫聊着,这一天所有人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宋百姓!

    李清照很敏感地决定了这期报纸加印两倍,可即便如此也是在刚发出小半天时就已一售而空,大多数百姓都珍而重之的将这期报纸揣回了家,说是看完后要好好保存起来,这是值得纪念的一战,因为这一战不仅仅是因为大宋胜了,更是因为大宋将士正式开始了北伐的征程。

    兀术静静地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一份当期的新宋报,他的脸上看不出有任何恼怒或是颓废的味道,有的只是平静。

    那篇慷慨激昂的头版文章他已经看过了,现在他在看的是副版,上边的文章竟然与他有关,因为标题就叫作:敬告宗弼阁下。

    忽列儿站在书桌前,微垂着头不敢作声,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这份报纸是他送来的,上边的文章自然是已经先看过了。

    头版的那篇也就罢了,可现在兀术看的这篇忽列儿只觉得脸上很烫,好像被人扇了几巴掌似的。

    此文是大宋太宰李纲所书,就如题所说,这仿佛是一封专写给兀术的书信,其中通篇用词十分平淡和气,开头就是敬告兀术,如今大宋国运强盛,而你率十数万残兵弱卒苟延残喘看似占据要地,实则已是在我大宋腹中。

    就在所有人以为这是一篇劝降书之时,在接下来却是文风一转,又是敬告兀术,大宋各路军已于栖凤谷一战后正式开拔,汴京宗泽率部自东向西,目标河南府;应天张叔夜率部从旁而出,目标颍昌府;太原韩世忠率部自北往南,目标河中府;德顺军路种师中自西北而下,从旁而出协助韩世忠。

    这几乎就是将大宋接下来的战斗计划直接公布给了兀术,一点都没有保留,可是直到兀术看见这份报纸之前,他的天罗竟然还没能将这些消息传回。

    原本的天下第一情报系统,如今竟然迟钝至此,所以忽列儿才觉得不知是羞愤还是惭愧。

    兀术将报纸放回桌上,平静地说道:“忽列儿,你不必多想,如今的天罗已形同虚设,此事错不在你。”

    “是。”忽列儿没有多说,但眼中依然是不能释怀的神色,现在的天罗是他在掌管,兀术不怪他,但是他自己会怪自己,虽然形势艰难,他也无法做到更好。

    兀术站起身,走到地图边看着,忽然笑了笑,说道:“赵构如今兵精粮足,再非昔日于我真定大营仓皇出逃之质子小儿了,可惜啊,当初没能留下他,即便是我也未料到放走了这么个祸患。”

    忽列儿抬头愤然道:“赵构能是什么祸患,最祸的还要算是徐子桢,若无这厮,赵构算个什么。”

    “你不懂。”兀术摇头,怅然道,“当初赵桓和那个状元皇子都曾试图笼络徐子桢,可却都碰了钉子,而那时,赵构小儿只是个小儿,独只是个皇子身份,别的还有什么?可徐子桢却偏偏只看好了他,从苏州逃去兰州,又辗转去汴京寻他,这是什么?”

    忽列儿皱着眉思考着,却想不出个所以然。

    兀术轻叹一声,接着道:“这是缘法,是赵构与徐子桢的缘法,说不清道不明,换作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情投意合的缘法,就算之后赵构对徐子桢心生忌惮,却终究未生有什么致决裂之事,所以要说祸患,终究还是得算在赵构头上。”

    忽列儿哦了一声,看似明白了,却没说一句话。

    兀术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前几年里,徐子桢突兀的消失不见,赵构朝政无举措,让他占了不少地方,可是现在,原本在他手中的北至真定南至徐州的大片区域被宋军抢了回去,最近更是连失大名府东平府诸地,以至于他现在只能真的如李纲所说,只能龟缩于一隅罢了。

    报纸上这篇东西所说若是真的,那么他更是即将被围,如今他大半人马都调来了京兆府,河南府颍昌府等各地早就没多少守军在了,面对宋军各路人马齐至,那几个地方根本守不住,现在他只能依秦岭据汉江,守一时是一时了。

    忽列儿的心里一阵黯然,想四王子如此人物,却不知怎的走到了这一步。

    正在胡思乱想间,忽听兀术道:“忽列儿,那个苗傅这几日如何?”

    忽列儿答道:“暂时未试探,尚且不能确定。”

    兀术点点头,回身看向他:“那你就找个机会,将樊川草场之地让他知晓吧。”

    “啊?!”忽列儿一惊,却立刻明白过来,应道,“是!”

第1114章:苗傅交朋友() 
樊川,是京兆府城南少陵原和神禾原之间的一片平川,当年的汉高祖刘邦曾把这里封给了他的亲信爱将樊哙,樊川由此得名,这里是京兆府周边有名的游玩胜地,却也是如今兀术囤积粮草的地方,如今他的战线拉得很长,但目前最主要的就是进发西川,所以这里成了最合适的草场所在。

    当日下午,京兆府中所有将领聚集,兀术没来,忽列儿将那份新宋报交诸各人观看,这该算是一场参谋会议,可是一个多时辰里几乎没几个人开口,都只是安静地坐着,如今的大军是原金国左路军的底子,可是却没了以前的意气风发,战局艰难,连地盘都天天在缩小,谁都知道他们的气候将尽,就看还剩几天了,哪还有人提得起精神。

    苗傅竟然也被召了过来与会,他是个宋人叛将,来了又没几天,这在众人眼中看起来很奇怪,却又似乎很合理,眼下大帅缺人缺将,这个姓苗的宋人好歹也曾是个高级将领,或许是有用处的。

    一场憋闷的会议终于结束,忽列儿面色明显很不快,但也没说什么,都这时候了他似乎也不敢对部下发火,以免逼得人叛逃,最终他只是扫了一眼在场所有人,然后甩手先走了出去。

    众将松了口气,各自三三两两散去,苗傅夹在人群中也往外走,身旁是一个黑大个,看着直眉愣眼孔武有力,站在那里仿佛一堵墙似的,苗傅下意识地歪过头看了他一眼。

    黑大个正走着,和苗傅的目光对了个正着,愣了一下后点点头。

    两人是走在最后的,既然对了眼也不好装作没看见,于是苗傅抱拳招呼:“幸会,在下苗傅。”

    “好说,耶律雄安。”黑大个很客气,竟然和他的外表看来不太相衬,咧嘴笑道,“将军姓苗?莫非乃是宋人?”

    苗傅点头苦笑:“苗某丧家之犬尔,幸得大帅收留,将军之称可不敢当。”

    耶律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