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不是现在的重点。
重点还是接下来的。
“关于如何在影片内容上做到尽善尽美,我这边也有一个简单的想法。”
在做够了铺垫之后,他顺理成章地提起了他的剧本内容完善方案。
通常来说,剧本的修改是一件极为敏感的事情,因为这其中存在着一条鄙视链。
原创鄙视编剧,嫌弃编剧理解不透原著的精髓,或嫌弃编剧的水平不够,改得乱七八糟。
编剧则嫌弃导演没文化,只懂拍摄不懂艺术,瞎提要求。
而导演则嫌弃制片人外行指挥内行,靠钱来撑腰,瞎提要求。
也就是说,制片人或投资方反倒是处于鄙视链的底端,哪怕别人明面上不反驳你,但暗地里却意见大得很。
可是在余老板这里,这种情况却似乎并不存在。
为啥?
因为他提出了一个让任何人都无可挑剔的剧本内容完善方案。
第1249章 朔爷来了
面对一条存在已久的鄙视链,如何去打破他?
余老板的做法,就是让剧本的各参与方各司其职,尽各自本质的职能,带着有限的权力来参与。
就以《寻枪》这部剧为例。
在《寻枪》这部剧里,原创是凡一平,编剧是陆川,实际导演将是姜文(陆川挂名及辅助),制片人将由主动自荐的三爷担任,除此之外,还有圆圆同学、白雪、杰伦同学、徐大才女,以及其他几位导演,甚至是参与本剧的演员,来对剧本的内容进行审核及提修改建议。
极为庞大的一个阵容。
那么,这其中的权限该如何分配?
或者说,该谁听谁的?或者谁对谁负责?谁又对那部分内容负责?
余老板的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
能不能拍,制片人说了算,怎么拍,导演说了算,拍的具体内容,则是编剧说了算,至于其他人,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建议会不会被采纳,决定权还是掌握在编剧手里。
也就是说,单就剧本的具体内容而言,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陆川手里,他既要对原著负责,又要对导演负责,让最终的剧本内容既让原著凡一平没意见,也让导演姜文认可。
至于怎样将剧本内容以电影的方法表现出来,权力则是掌握在姜文手里,而他若是在拍摄过程中对剧本有修改想法,那也得跟陆川去商量,最终征得陆川的同意。
而作为制片人的三爷,他能决定的,则是从整体上审核剧本及其它相关事项,来决定整部剧是否已达到开拍的水准,而不能武断地去干涉剧本的具体内容。
就这么简单。
当然,具体到操作流程上,就未必是这么简单了。
比如说,剧本已定投之后,并不意味着它立即就可以投拍了,而是得经过一个完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所有的参与者都有建议权,并将相关建议汇总到陆川那里,最终由陆川来决定,哪些建议被采纳,哪些建议不会被采纳,不被采纳的原因又是什么……
也就是说,有一个集体智慧碰撞,反复完善修改的过程。
一段不算短的表述及互动之后,大家算是清楚了余老板的这一整套内容完善机制。
对此,大家有何评价?
“拍了十几年电影,我今天算是长见识了,相比我们老的那一套,你的这一套确实要规范了很多,也会少很多争议,确实对完善剧本内容大有帮助。”
三爷先定了个调子。
一个很高的调子。
然后被剥夺了实际导演职能,回归了编剧本位的陆川也忍不住说道:“这套机制确实好,在原有的机制里,编剧其实是一个被边缘化的角色,啥事都得听导演的,那样其实是对保证剧本质量是很不利的。”
这倒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要知道,陆川自己就是编剧出身,而他之所以动当导演的念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编剧在剧组根本就没有话事权,具体的剧本内容,是导演或制片人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决定权根本就不在编剧手里。
那样的编剧实在是做得太憋屈。
而在理想这边,单就剧本内容而言,制片人的权力被大幅度削弱了,导演的权力也被大幅度削弱了,让编剧有了真正的话事权。
这才叫真正的内容为王,让电影的艺术价值及精彩程度都有望得以大幅度提升,在这样的体制内当编剧,才真正具备了价值。
这让陆川都忍不住想,要不要干脆在理想的体系内安心地当一个编剧得了?
当然,这只是一时之念,当一名真正的导演对他的诱惑力也还是蛮大的。
一人定调,一人出声赞同,余老板的这套机制算是被大家认可了,事实上,在场的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对这套机制都无可挑剔,至于暂时还没到场的那些编剧,则更是不必说了,他们只有满意得不行的份。
“那大家就按这一套办吧。”
余老板又打算结束会议了。
事实上,游戏规则一定,确实又没他啥事了,因为具体的剧本内容修改,并不是现在就能敲定的事,他也没打算亲自参与进去。
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则是去迎接即将到来的朔爷,去实现他拆裤子、毁兄弟的小目标。
“姜爷,老徐,你俩跟我一起去接一下朔爷吧。”
为了给朔爷足够的尊敬,他又准备亲自去接机了,并且还拉上了两位跟朔爷关系极为亲密的壮丁。
但他总觉得还是缺了点什么。
想了想,他又说道:“圆圆,你也跟我一起去吧。”
他知道缺啥了。
打昨天暴露真实身份开始,圆圆同学就在跟他保持距离,而他昨晚到现在,因为接待三爷他们的关系,也没来得及跟圆圆同学去修复关系。
那样似乎有点不太好。
而且还有一件事他也极为好奇,那就是圆圆同学跟徐大才女之间在前世的恩怨。
因为据他所知,其实圆圆同学跟徐大才女早就认识了,因为在圆圆同学在出演她的第一部电影《爱情麻辣烫》时,徐大才女也在里面扮演了一个角色。
只不过那时圆圆同学是女主,而徐大才女是女配。
而那时的徐大才女,早已认识了已婚的朔爷,并且两人也已经暗戳戳地谈起了恋爱,弄得整个圈子都人尽皆知,包括朔爷的原配,最终还弄得朔爷的原配还跟朔爷离了婚。
可以说,为了这段感情,朔爷可是付出了很多,包括离婚,也包括为徐大才女获取各种影视资源,可让人奇怪的是,已经离了婚的朔爷,最终却没能跟徐大才女走到一起。
而在朔爷之后,徐大才女又经历了多任男友,其中就包括跟圆圆同学有了五年感情的张海王,弄得圆圆同学不得不主动退位让贤,可最终徐大才女跟张海王的感情却只是昙花一现。
在招惹男人方面,圆圆同学确实比徐大才女差太远了一点。
这让余老板忍不住想,再把这两人凑一起,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对此,他非常好奇。
就是不知道好奇心会不会害死猫。
第1250章 小女子不才
对于余某人突兀提出来的同行邀请,圆圆同学又是怎么想的?
心情复杂。
一方面,她还没有适应自己跟余某人之间的巨大身份差距,另一方面,又极为欣赏余某人处理事情,以及应对人际关系时的那种游刃有余的大将风范。
一方面,见到余某人身边聚集的优秀美女艺人越来越多,她开始害怕加些许的自卑,另一方面,她又欣赏余某人能当众向她发出邀请的这种行为。
很显然,他在用这种方式在向她表示,他对她的喜欢没有变,也在用这种方式向所有人表示,他对她的喜欢是坦荡的、不加掩饰的。
这一点对她来说极为重要。
总之,各种矛盾的心理汇集到了一起,但最终她却没有抗拒,而是乖乖地跟着他走了,但就是不跟他说话。
跟他走,是在公众面前给他面子。
不跟他说话,是表示自己还没决定要不要跟他继续。
只不过她不搭理余某人,却另有人找她搭话,那就是徐大才女。
“圆圆,你跟余爷是怎么认识的啊?”
一上车,徐大才女就发起了八卦话题。
两人确实早就认识了,当年圆圆同学被张扬选中去拍《爱情麻辣烫》时,徐大才女也在人引荐下演了一个角色,戏份虽然没圆圆多,但也不算少。
只不过那时的徐大才女有点傲,不怎么主动搭理人,而圆圆同学也属于比较冷的性子,因此两人在戏外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而现在,徐才女竟然主动找她搭话,并且身上已没有丝毫的傲气,圆圆同学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
不就因为余某人吗?
这其实是一件京圈来人都知晓的事情,因为她当初在给张扬他们引荐投资时,就说是自己一朋友,在理想负责影视项目投资。
尽管她没有明说她跟余某人是情侣,可其他人基本都在往那个方向猜,而她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可笑的是,当初理想的准出道艺人,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投资总监,再摇身一变,就变成了理想集团的老板。
正因为如此,自己的身份在众人眼中自然也水涨船高。
这应该也是傲气的徐大才女都主动搭理起了自己的缘故。
对此,圆圆同学其实不喜,但没有伸手打笑脸人的道理,于是回道:“之前参加《生存大挑战》节目集训认识的,当时他骗我说,他是理想的准出道艺人,还把我跟另外一朋友骗到了理想。”
为了给某人面子,她活生生地把“他就是个大骗子”那一句咽回了肚子里。
“啊?那你啥时候知道他是理想集团老板的啊?”
徐大才女惊讶地问道。
语气中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