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桓觉得宗泽根本就是来捣乱的,要是能打过,还至于让金军打到汴梁城下来吗?放眼大宋,最能打的西军上一次被金军打得够呛,剿灭伪齐陈东时又被宗泽折损了五万西军,如今的西军都快没有一战之力了,天下哪还有兵马打得过金军?
便在这时有人来禀报,说是城外有两支兵马前来勤王救驾。
赵桓心中大喜,连忙让人去打探,看看来的是谁。可是下一刻赵桓的心又凉了下来,因为两支人马加在一起,也不过才一万三千人而已,还不够金军塞牙缝的。
扯淡的大朝会吵了两个时辰,议和派实在厌烦了主战派的骚扰,便说此时宗泽重病在榻,连个领兵的没有,这仗还怎么打,不议和还能怎么地?
李纲连忙为国推荐贤才,说是一名将领名叫韩世忠,剿灭伪齐一战立下三件大功,分别是活捉贼酋陈东、枪挑伪齐国元帅女真第一猛将完颜斡鲁、伪齐副元帅完颜撒八,正是领军御敌的最佳人选。
已经没有力气嘶吼的宗泽有气无力地向陛下请求,把韩世忠宣上殿来,为国献上抵御金军之良策。
唐恪立即就不干了,国家大事竟然真的要问一个武夫,这让士大夫们的脸面何存,让大宋朝廷的脸面往哪放,又让大宋朝列祖列宗诸位先皇的脸往哪放?
眼看着天都黑了,赵桓急得心口疼,连忙独断专行,说是让李邦彦出城,面见金国西路军主帅完颜宗翰。
李邦彦领了两项任务,第一请金军宽限些时日,十天的时间太紧了;第二再讲讲价,宗翰索要的金银粮食太多,给不起。
李邦彦心中害怕呲牙咧嘴地走了,觉得自己可能会就此死在金营之中。
赵桓第二道旨义又颁布下来,着王渊协助开封府,立即搜遍全城,金银粮食布匹都在搜刮之内,能找出多少是多少,先把眼前的难关挺过去再说。
怎奈旨意一出,立即遭到绝大多数文武官员的反对,说是抢夺民财会失了民心,乃亡国之策。
大宋最强县令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天赐盟使者
赵桓还没来得及开骂,王渊却又跪到地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赵桓心中焦急,说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就别再像个女人一样了,有啥屁就快点放。
王渊无奈老实交代,城外来勤王的两支兵马,一个是小将岳飞,领来了一万乡兵,据说战力不俗。另一个就有些要命了,是三千天赐军,领兵之人乃是张团结。
张团结还有个身份,乃是东京发运使司衙门总船主的亲信,化名张有亮。这三千天赐军也不是从登州过来的,而是一直隐藏在汴梁左近,此时前来,想必是为了抵御金军勤王救驾来的。
一听说来的是天赐军,赵桓当即吓了一跳。天赐军很可能是来打金军的,但更有可能是来捉他赵桓的。老爹赵佶就在舟山呢,这天赐军莫不是又想来捉自己?
赵桓立时便生出想要逃离汴梁的心思来,怎奈城外就是金军,自己肯定是跑不过金军铁骑的。
想到这里,赵桓恶狠狠瞪向李纲。若不是李木头从中作梗,此时的自己正在西京享受美好生活呢,又如何会被困在汴梁城中惶惶不可终日。
李纲也不是好惹的,一看皇帝陛下瞪自己,立时就挺着脖子站了出来,想要与皇帝理论一番。
眼见着赵桓和李纲又要打嘴仗,杜充杜公美连忙站了出来,说是有退敌妙计。
李纲的眼睛一亮,连忙将吐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因为杜充说的是退敌,而不是议和。
赵桓也想退敌啊,连忙让杜充发言,结果杜充说事情机密,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免得泄露消息,让金军有了准备,必将前功尽弃。
此时的赵桓已经黔驴技穷了,立即宣布退朝,带着杜充和唐恪、何力、白执中等心腹回了垂拱殿。
谁都不知道杜充对赵桓说了什么,只知道唐恪、何力、白执中等人离开皇城时忧心忡忡,而杜充却意气风发。看来杜充的主意受了到赵桓的赞赏,并且有可能要大力推行,不知会不会给大宋朝带来一场新的灾难。
午夜时分,李邦彦叫开了汴梁外城的陈门,带着完颜宗翰的新条件回到汴梁城中。次日一早,文武百官没用通知便来到大庆殿,李邦彦自然也在其中。
李邦彦传达了金军完颜宗翰的新条件,金银粮食可以减半,但却要求宋朝割让黄河以北的全部土地,而且还提出宋军永远不可过黄河的过分要求。
一下子满朝哗然,这条件比之前的还苛刻,根本就不可能答应啊。
赵桓气得直鼓腮帮子,似乎除了心口痛之外,又染上了牙疼的毛病。
屋漏偏逢连夜雨,兵部突然来报,说是金国东路军的完颜希尹也已经过了黄河,正一路向汴梁而来。
赵桓无力地垂坐在龙椅上,觉得自己这次可能真的要玩儿完了。
“王渊,金银筹措得怎么样了?”赵桓无力地问道。
好半天没人答话,赵桓立即勃然大怒。都这种时候了,王渊你个小兔崽子居然敢旷工,看我不扣光你的年终奖。
就在这时王渊突然气喘吁吁地跑来上朝了,原来王渊一夜都没休息,正全城为皇帝陛下搜刮金银粮食呢。
听了王渊的解释,赵桓觉得刚刚是自己太冲动了,所以便问起筹集金银之事。
王渊又开始磕磕巴巴,好不容易才说明白,结果赵桓再一次气得心口和牙一起疼。
昨日开始向全城百姓搜刮金银,没想到今辰便有数不清的“言纸”洒满汴梁。
言纸是以天赐军的名义写就的,上面说什么“战争不是买卖,不是你想买就能卖”,还说“外敌入侵当权者应该拼死护卫国土,而不是大肆劫掠百姓,再用百姓的钱财去换和平”。
很可惜此时的田十一正在宁远城气得完颜吴乞买心口疼,否则十一哥一定会为这事叫起撞天屈。这事和田十一,和天赐军没有半毛钱关系好吧,到底是谁这么缺德啊,居然又一次冒充天赐军做这种事情。
眼见着赵桓已经要发作了,王渊连忙把自己带来的挡箭牌推了出来了,说是带了天赐军的使臣来见驾,如今就在皇宫外面候着。
一听这话,满朝文武外加赵桓全都目瞪口呆。天赐军派使臣来了,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啊。
连忙宣天赐军使臣上殿,文武百姓都满脸好奇望着大庆殿的门口。
很快,一个满脸桀骜之色的书生进到大庆殿之中。那中年书生脸上虽然傲气,礼数却很周到,五体投地对着皇帝赵桓行了大礼,随即起身开始了自我介绍。
听了来人的自我介绍,文武百官都默不作声,暗暗消化着刚刚听到耳中的话。他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啊,咋听着就不像是真的呢。
来人自称是大宋朝派驻天赐军的监军,姓范名大成。
赵桓捂着腮帮子在那想,到底什么时候派人到天赐军中做监军了,自己怎么想不起来呢。偏头望向一众大臣,就连李纲都在微微摇头,表示不知此事。
与众人比起来,李纲明显更有担待一些。李纲开口向范大成提问,是何人封他做的天赐军监军。
范大成也是极品,不卑不亢对着太庙的方向拱手说道:“梦中太祖皇帝所封。”
太祖皇帝就是赵匡胤,梦中就是做梦。李纲当即被气得牙疼起来,心说你丫就是个精神病。
范大成在文武百官眼中的形象,立即由天赐军监军上升至精神病,但范大成却不在乎,竟是在大庆殿上反客为主,大讲起圣人之言。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百官食君之禄当为国分忧,不思如何抵御金军却在城中搜刮百姓,当万死赎罪。随后范大成又将赵桓数落了一番,说皇帝陛下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黎民百姓,应当洗心革面,身着战甲亲自登上城墙指挥大军,与金军决一死战。
范大成这辈子说话从来就没好听过,赵桓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当即下令将范大成拖下去砍了。
大宋最强县令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田十一的亲笔信
范大成被拖出大庆殿却还在叫喊,杀他可以,但一定不要议和,唯死战方可保大宋不失。最后的一句话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范大成说他身上带了田十一的亲笔信。
一听说田十一的亲笔信,拖着范大成的金甲武士都停了下来,进退两难地望向大殿正中。文武百官也都不敢吭声,全都等着皇帝陛下决断。
有道是人的名树的影,田十一的名字一出,整个大庆殿陷入压抑的寂静之中。
好半天,坐在龙椅上捂着腮帮子的赵桓才颤声说道:“呈上来。”
大太监赵英连忙跑过去,从范大成手中接了信,双手捧着送到赵桓面前。那信上带着火漆,里面的内容想必范大成也没看过。
皇帝乃万金之躯,撕信看信这种事不能亲力亲为,自然由赵英代替。
赵英打开信,呈给赵桓看了一眼。赵桓当即断定,这信不是田十一亲笔写的,因为他与田十一相处了一段日子,识得田盟主的笔迹。可是这封信虽然不是田十一亲笔所写,但却是用铅笔写的,想来应该与天赐盟有些关联。
大太监赵英当众读信,只是声音却越来越小。信里的言辞很不客气,说赵官家若是不能像个爷们一样领兵与金军好好打仗,那就让出那把椅子来,让能打赢金军保住大好河山的人来坐。
这话分明就是在说,你赵桓要是能当好皇帝就当,当不好那就换我来当,别在那占着茅坑不拉屎。
赵桓气得直拍桌子,可惜信却没有读完。赵英只好继续读信,赵桓继续拍桌子。
信中还说,不得给金军送银粮送妇人,否则汴梁城中十万天赐军便冲进皇城与赵皇帝同归于尽,然后再带着全城军民,与金军决一死战。
这话就是屁话,赵桓再次确定信不是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