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最强县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中还说,不得给金军送银粮送妇人,否则汴梁城中十万天赐军便冲进皇城与赵皇帝同归于尽,然后再带着全城军民,与金军决一死战。

    这话就是屁话,赵桓再次确定信不是田十一写的。

    虽然田十一说话很气人,但却从不说空话,而且向来说到做到。再听听这信里说的,汴梁城内十万天赐军,这就是扯淡。难不成,汴梁城里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天赐军不成?若是那样的话,大宋朝早就亡了。

    还说什么同归于尽,再带领全城军民与金军决战。都同归于尽了,还怎么带领全城军民。

    这信还是没读完,信中还说,若是赵官家觉得城里有天赐军睡不踏实,也可以派出禁军剿杀城内的天赐军,大不了咱天赐军炸塌城门杀出城去,回舟山过好日子。

    听了这话,许多人都脸上变色。天赐军有火药,炸塌城门很容易的。天赐军跑不跑的到没啥关系,问题是城门炸塌了,金军岂不是就要杀进城来了。

    这信中真真假假,根本就摸不清到底是何人所写。李纲和唐恪突然站在了同一阵营,两人一齐出班启奏,应该让皇城司对范大成严刑拷问,逼问其幕后主使到底是何人。

    范大成被带下去受刑了,但赵桓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继续在城中搜刮金银,万一城内真有天赐军怎么办。凭天赐军的战力,不需要十万,有三千人一齐造反,皇宫就很危险了。可是不搜刮金银,又如何与金军议和呢?

    此时汴梁城中的一座小院子里,欧阳澈已经在为范大成烧纸了。那封信以及这一切,自然都是欧阳澈做的,只不过范大成是个死脑瓜骨,非要自己进宫劝说皇帝陛下不可。在欧阳澈看来,范大成此去必死无疑,这才提前为范兄烧一些买路钱。

    正在赵桓左右为难的时候却收到消息说,城外的岳飞带着本部近万士卒突袭金国东路军,此时正打得相当激烈。西路军本想派出援军前后夹击岳飞,却又被三千天赐军所阻,目前正在对峙着,谁都没有动手。

    赵桓立即暴跳如雷,把心中的压抑全都发泄出来,下令传旨给岳飞,擅自出兵者杀无赦。好不容易金军才同意议和,这姓岳的小子竟然擅自行事,这不是有意破坏议和大事吗。

    岳飞同学收到圣旨后果然后退,心中万分不解,不知道皇帝陛下为何不让与金军开战。莫非,金国东路军是大宋的内应,能与大宋合兵攻打金国西路军不成?要不咋就不让打呢,没道理啊。

    朝堂上的事,还有皇帝以及百官的心态,当然不是岳飞小同学所能揣摩的。可问题却是很严重的,大宋朝给西路军的完颜宗翰送了三千石粮食,但却不肯拨付粮草给岳飞,因为没有军部的命令。此时的岳家军,已经没吃的了。

    岳飞实在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再次求到天赐军的身上,亲自去了天赐军的营寨,面见张团结。

    张团结麾下这三千人并不是天赐军的精锐,只不过是长期潜伏在汴梁佐近的天赐军秘谍所组成,战斗力与正牌的天赐军差了一截,好在粮草却是充足的。

    对于岳飞的请求,张团结表示可以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但却要求岳家军要听天赐军的指挥。

    岳飞肯定不干啊,两个人讨价还价半天,最后达成一致,两军互为友军,关键时刻岳家军要无条件支援天赐军,无论是在什么地点,只要面对的是金军就行。

    此时金国的东西两路大军也已汇合,完颜宗翰与完颜希尹商议起来。天赐军修了座宁远城,金国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两个人心里都很着急。可有些事情光是急是没用的,他们好不容易打到汴梁城下,总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跑回金国去吧。再说了,就算现在往回赶,怕是也赶不上攻打宁远城的战事了。

    最后两人商定,不求打下汴梁城,但一定要捞够好处,这样才能帮助金国渡过接下来的难关。

    要好处不一定非要打仗,也可以让宋国自己交出来。但却又不能不打仗,因为只有将宋国打得狠了,打的怕了,宋国才能更痛快地交出好处来。

    因为完颜宗翰的要好处理论,第二天一早金军便开始攻城,汴梁城再次陷入恐慌之中。

    大宋最强县令

 第一千零七十章 大忙人李邦彦

    金军攻城太突然,连四壁防御使都没有的汴梁城,差一点就被攻陷外城墙。

    宗泽躺在担架上再次进宫,趴在地上以头撞地,请求皇帝陛下册封韩世忠为四壁防御使,负责守城一应事宜。

    此时的赵桓也是慌了,都没和首宰唐恪沟通,直接任命了韩世忠。

    下午的时候,韩世忠陆续拿到了虎符与文书。早就在心中盘算无数次了,韩世忠立即进行布置,守城的禁军这才被有效调动起来。

    完颜宗翰与完颜希尹远远看着城墙暗叫可惜,若最初攻城时全力以赴的话,此时的汴梁城很可能已经打下来了。

    两人也很奇怪,为何汴梁城的防卫最初会如此虚弱,大宋朝那些将军都是吃闲饭的吗?若是把这座坚城给金国的话,怕是天赐军来了金军都有信心,狠狠打击一下对方的嚣张气焰。

    实际上完颜宗翰与完颜希尹是十分不愿意攻城的,因为田十一把火药秘方献给了大宋朝廷,如今的大宋禁军,也是装备了火药弹的。无论佯攻还是实打实的进攻,金军的伤亡都小不了。只是为了逼迫宋国尽快给好处,这些伤亡也只能咬牙忍着了。

    对于金军的突然攻城,岳飞很气愤,立即就想与张团结的三千天赐军合军一处,给金军一个教训尝尝。可让岳飞更加气愤的是,张团结根本没理他,而是带兵退走了。

    堂堂天赐军却不战而逃,岳飞狠狠鄙视了张团结一番,独自带兵去救援汴梁,却被金军小将术穆图带兵拦了下来,随后便是整整一天的厮杀。

    张团结去做什么了?答案是救人。

    张团结带着三千天赐军隐藏在汴梁佐近,本就不是为了保卫汴梁城,而是为了救活数百万、千万甚至上亿条性命。

    当日杜充向赵桓献计,赵桓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杜充自去施行计策。可田十一却知道,杜充要做的那件事将会遗祸无数年,因此而死伤和无家可归家,又何止千万。

    张团结带兵突袭杜充军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而此时的杜充正幻想着自己的妙计可以不费一兵一将,诛尽金军东西两路大军。

    杜充这次仅仅带了一千人出来,而且还都是厢兵。又不是去打仗,做苦力而已,一千厢兵已经足够用了。

    用整整三千天赐军突袭一千厢兵,绝对称得上是大材小用了。但为了确保历史上的惨剧不会重演,张团结依旧严格执行了十一哥的命令。

    杜充被天赐军捉住时万分气愤,声称天赐军正在破坏大宋朝的抗金大计。

    说那些话时杜充一副心有妙计,成竹在胸,一切尽在掌控的傲气。可当张团结一语道破杜充的最终目的时,杜充惊得连嘴都闭不上了。

    如此隐秘之事,天赐军是如何知道的?

    为了让杜充心服口报,张团结为杜充讲述了黄河的历史。自东汉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唐沿旧址不断修堤,黄河安稳了长达四百七十五年之久。

    黄河的兴废与天下兴衰密切相关,而杜充此来的目的,就是要掘开黄河的堤坝,水淹金军。

    这办法听起来似乎很好,可实际上受害的只能是老百姓。黄河是一条易怒的河流,杜充居然想出掘开黄河堤坝的馊主意。这要是让他成功了,便相当于给大宋朝自掘坟墓了。

    历史上的杜充确实是掘开了黄河的,具体的损失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史书上的记载也只有一句,“民死者百余万”。同时还有一句歌谣流传,“洙泗上,弦歌地,亦膺腥。”

    历史上被掘开的黄河之水咆哮着像脱缰的野马向南狂奔而去,入泗水,插入了淮河之中。彻底造成了淮河流域泛滥成灾。自那以后,黄河便彻底失去了控制。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如同神龙摆尾一样,在广阔的华北平原上肆无忌惮的神龙摆尾一般玩耍。贻害无穷。直至明清时候,黄河依然入东海而非黄海。

    更可气的是,拒史书记载,杜充因为苗刘之变,勤王有功,因徇国忘家,得烈丈夫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比守两京,备经百战,夷夏闻名而气,兵民矢死而一心,升官发财。

    张团结对杜充执行了死刑,立即执行,没有审判,只有推断的罪名。

    这样做似乎违反了天赐军的规矩,但只要能防止黄河泛滥,能避免数百年的黄水遗祸,这个罪名田十一打算自己背下来。

    有些人看起来似乎没犯什么错,可就是那看似正确的决定,却给许许多多人带来了无穷的灾祸。这种人就算没有罪,也该死。

    不论出发点是不是好的,后果就是后果,谁做的事谁就应该承担责任。

    张团结轻而易举搞定了杜充,心中也松了口气,他还记得十一哥将这件事交待给他时的郑重。

    若说汴梁之战中最忙之人,那便非李邦彦莫属了。两军城上城下打得热闹,李邦彦却每日间都要往返金营与汴梁之间数次之多。宋金似乎有了些默契,但凡李邦彦出城入城之时,便是两军休战之时,金军也不会趁着李邦彦出入城门而发起攻击。

    因为完颜宗翰与完颜希尹一直没想过要打下汴梁城来,他们只是想要金银粮食而已。

    金军开始攻城的第三天,种师道率领的西军终于到了汴梁城外,不过仅有三万人而已。随后的两天,陆陆续续各路勤王大军依次到来,两天的时间就多达十五万。

    完颜宗翰知道,不能再打了,再打怕是就要引出天赐军的大部队了。

    此时汴梁城里的官老爷们依然在横征暴孽,只不过不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