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关系到了妹妹的婚事,柳承恩自然也不能大意,更不能大包大揽,只说是妹妹年纪还小,再等一年。
对于傅宏嘉,柳承恩也是知道的,还算是一个有规矩的人,只是毕竟不曾真地共事过,所以不算是了解。
只说了一年,意思便是想要看看这个傅宏嘉的人品如何。
总不能让他害了自己的妹妹。
对此,傅宏业并无意见,甚至还觉得能娶到他妹妹,是自己家傻弟弟的福气。
傅宏嘉与傅宏业是一母同胞。
傅宏嘉学业上现在还不成,未曾中秀才。
柳承恩较为隐晦地提了一句,只说是等来年看看二郎的学问如何,也算是给了傅宏业一个提点。
若是傅宏嘉能考中秀才,那么他和柳小莲的婚事,可能性便更大一些。
毕竟,举人的妹妹,总不能嫁给一个童生为妻吧?
就算是他同意,柳家的族人们也会有意见的。
这是在自降身份,他们可不愿意被人指指点点的。
柳承恩考虑到了明年七郎要考秀才,所以便特意空出来两晚指点他,同时,又将自己当初考秀才时的一些做了批注的书和章给他,让他勤奋读书,特别是要将字练地好看一些。
考场上,除了采之外,字好,也是有着一定的优势的。
没指望着七郎一定得考个案首回来,可是至少,得考中秀才。
当然,面对开郎的时候,柳承恩当然会说地更放松一些,还嘱咐他莫要慌,若是不中,还有下次。事实上,高县一年能出多少秀才?
就这么大个地方,读书人成千上万,去争抢二三十个的名额,可见其艰难。
所以,不中是正常的,中了,那就是你的运气好。
这般的说辞,倒是让柳七郎放松了不少。
至于傅宏嘉那边会如何,柳承恩一点儿也不关心。
对于和傅家结亲,柳承恩不赞同,也不反对,一切就看妹妹自己的心意了。
不过,为了妹妹后半生的幸福,柳承恩还是差人去将傅宏嘉给查了个底儿掉。
至少目前,这小子还算是为人清明,身边也没有乱七八糟的人。
柳承恩没指着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男人都跟他一样洁身自好,可是至少在成亲之前,不能有乱七八糟的女人来捣乱。
安崇明的妻子姓杨,闺名珊珊。
出发之前,安崇明便带着妻子和一个丫环一个书童住进了柳宅。
丫环是前几天才买下来的,安崇明家境虽然不好,可是这次因为中了举人,得到了各方人士的资助。
仅仅是贺仪便收了五六百两银子。
当然,这部分银钱还只是表面。
安崇明给了族人一些免税的名额,自然而然地是要收些好处的。
再加上还有免丁役的名额,所以安崇明靠着这个,就先有了近二百两银子的进项。
有了银子,这日子自然也就好过了。
安崇明出手在村子里买了一百亩地,然后又安排人盖房,只等着以后竣工,家人就能搬进去了。
至于田地,可以佃出去,也可以雇佣长工来干,总之,就是吃穿上是不愁了。
不仅如此,还有镇上的几个商户携了家产来依附于他,自愿为仆,其实也就是想在避税。
而且,有一个举人老爷做靠山,以后对于他们四处行走,还是很有帮助的。
况且,安崇明这次是中了第八名,这个名次还是很靠前的,指不定明年就能成为进士大老爷了。
这是绝对得好好巴结着的。
柳承恩和安崇明是每人一辆马车的,而且是由官府派人一路护送。
再加上柳承恩本身还带了几个仆从护卫,所以这一路上,倒是很热闹。
苏锦绣和杨珊珊因为年龄接近,很快就成了朋友。
杨珊珊现在已经是当母亲的人了,孩子七八个月,不会走路,但是爬地很快。
每到了一个地方休息的时候,苏锦绣都十分欢喜地去抱抱这个孩子。
苏锦绣的女红好,利用晚上的时间,几天就给小宝宝做了两件小衣裳,不仅针脚细密,而且还很漂亮。
杨珊珊早就知道柳举人的妻子能干聪慧,不仅仅手艺好,而且当家做主还很有一套。
自打她嫁给柳承恩之后,柳家上下被她打理地井井有条。
这会儿两人有机会一起说说话,不免也就提到了管家事宜。
一路上,他们相处地和谐融洽,关系也更进一步。
十二月十六这一天,他们终于顺利地抵京了。
柳承恩原本还想着派人去打听一下宅子的位置,然后再云安置,没想到江元丰早已跟家里人通了气,最近半个月,天天都有江家的仆人来城门口守着。
看到有公车进城,江家的仆从立刻上前确认。
“敢问可是江宁府解元公柳公子的马车?”
柳承恩挑了帘子,探出头:“在下正是,不知您是?”
“给柳公子请安了,小的是江家的下人,奉主子之命,特意来接您安置的。”
第209章 买田买宅子
江夫人一连派了半个月的人去城门口守着,直到今天才终于得到了消息,确定江宁府的解元公柳承恩来了。
这可是老爷在信中夸上天的才子呢。
对于这次的会试,老爷对他也是寄予了厚望呢。
柳承恩和安崇明安置好之后,就带着人过来拜见了。
江夫人是一个很温和的女人,言词间并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反而还叮嘱他们好好读书,莫要被京城的繁华所误。
之后,柳承恩和安崇明又去了先前的主考官礼部侍郎府中拜见。
当然,他们身为举子,并无官位在身,又只是普通农家的书生,只能先递了拜贴,送上了一份土仪后,便回去了。
至于何时能见,那就得看这位大人何时有空了。
当然,还得看这府中的下人是否真地将他们当回事了。
柳承恩是知道这其中的关窍的。
所以将土仪送上后,还特意给门房以及出来的管家都打赏了银子,否则,他们连过来拜见的事情,怕是都不可能传到大人的耳中。
银子花了,果然就有效果。
两天后,便有人过来通传,说是侍郎大人有请。
这位侍郎大人在礼部已经待了五年了,听闻上头有将他调职的打算,所以近些日子也一直在为了官职一事而奔走。
听闻江宁府的解元公和一名举人来拜见,自然是要见一见的。
好歹也是在他的主考下出来的举人,以后都算是他的人脉了。
若是这次会试能高中,以后自己在官场上也能多一份助力。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当主考或者是是监考的原因之一。
苏锦绣将关于黄豆酱和肉酱的生意都交给了家中的柳庆夫妇,如今到了京城,苏锦绣觉得自己其实是可以在这里也做黄豆酱的。
而且据柳承恩所说,京城这边的天气干燥,晒出来的黄豆酱味道应该是更香的。
苏锦绣现在住的是别人的宅子,她手里头虽然有银钱,可是想要在京城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买宅子,那根本就是做梦。
所以,苏锦绣第一时间盯上了城外。
离京城约莫有三十里地的地方,有一个田村,苏锦绣就是相中了这里。
其实,京城附近,大部分都是皇庄,就算不是皇庄,那也一定是权贵们的土地。
而这个田村,却是有些例外的。
苏锦绣上辈子是来过京城的,所以对于田村,她也有所了解。
田村的住户不过五六十户,周围的土地也并不多。
田村是皇帝早年登基时,因为闹灾,后来由灾民们形成的一个村子。
当时皇上为了体现出他对于百姓们的爱护,所以特意下旨,又从皇庄里拨出来了数百亩,以给这个村子的村民做底气。
事隔二十几年了,如今的田村,依然没有哪个权贵敢过来并购土地,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跟皇上对上。
田村就是以耕种为主,苏锦绣让妞妞和苏久陪她出了城,先去找到了田村的里正。
田村最早这里其实是有一个特别大的天坑,还是后来由当年的那些灾民们慢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填平的,再后来,就慢慢地种上了庄稼。
“你说想要买我们村子里的地?”
“不瞒里正说,我家夫君来京城赶考,我家中境况一般,若是夫君此次未能得中,必然是要留在京城读书的。下次会试,便要再等三年,我们也是普通的农户人家出身,若是不想着自给自足,怕是要饿死了。”
这话虽然是有些夸张,可是总体来说也没错。
苏锦绣和柳承恩的确都是是普通的庄户人家出身。
提到这个,至少可以让里正知道,他们都是一样的。
“行吧,你们想要买田,也不是不可以,我们村子里也的确是有人想要卖田地,不过,他们家总共有十八亩田,最主要的是,还想要连宅子一起卖了,如果你们只买田地的话,那估计他是不肯卖的。”
苏锦绣当然知道这一点了。
她就是冲着那处宅子来的。
宅子不算太大,五间的屋子分前后院,最主要的是,可以直接住人,不需要再重新翻盖。
而这户人家对外说是想要返回祖籍,可是实际上却是因为他们家发了一笔横财,留在这里怕是遭人惦记,这才想着将田地和宅子都出手,干脆回老家重新过日子。
“这倒是正好了,我家夫君想要苦读,留在这里倒也清静。”
无论是田产还是宅子,都没有费太大的劲儿。
最后到了衙门去过户的时候,得知对方是因为担心夫君不能高中,打算自己种田来养活一家子吃喝的时候,那办差的小头头倒是态度好了些。
毕竟,这些人学子,也是得罪不得的。
万一人家高中了呢?
京城的土地就是贵,哪怕是城外的乡下,也比高县那里贵了很多。
十八亩良田,对方是要价二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