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一人家高中了呢?
京城的土地就是贵,哪怕是城外的乡下,也比高县那里贵了很多。
十八亩良田,对方是要价二百两,这可是超过十两银子一亩田了。
再加上了一套宅子,总共花费了苏锦绣三百一十两银子。
卖主是要归乡的,所以,家中的大部分器具都不带走。
苏锦绣差人将这里打扫了一番之后,便带人去了牙行。
按照苏锦绣的记忆,那几个人现在应该正是待宰的羔羊。
若是自己能有幸将人救下,将来的生意倒也不必担心了。
“夫人您小心台阶,这里就是了。”
牙行的人不少,都是是等着有人来赎买的。
苏锦绣看了一圈之后,却不满意,“就只有这些?”
牙人一看客人不满意,立马又带着她去了旁边的院子。
“夫人,这边院子里的都是罪奴,是入了贱籍的,他们以前的主子,都是犯官。”
“那就看看吧。”
想到了上辈子听别人对那个男人的介绍,可不就是罪奴出身嘛。
“那个人是怎么回事?”
苏锦绣看到了一个妇人似乎是快要死了,脸色青白,此时正被一个年轻的少年抱在怀里。
“哦,他们是母子俩,旁边蹲着的小丫头也是他们家的。这婆子生了重病,怕是不行了,原本想着今儿将人拉出去,可是这小子不让。”
第210章 金算盘苏孝(三更)
牙人见到苏锦绣皱眉,还以为她是嫌弃这个妇人了,连忙道,“夫人放心,我这就让人将她拖出去。绝对不会影响您选人的。”
苏锦绣摇摇头,“不必了,他们是一家子都得买下来?”
“按说是可以分开的,只是这小子邪气的很,上次有人来买他,不愿意带上他的家人,他不乐意,最后被打地只剩一口气了,也硬是不肯点头。后来主家见此只觉得晦气,便没再坚持。”
苏锦绣点点头,此时那个名满天下的金算盘还只是一个少年,与她前世所见时,相貌上有六七分的相似,只是更为稚嫩一些。
“就他吧,他们一家几口?”
牙人似乎是没想到夫人会愿意买下这一家子,“回夫人,他们一家总共就三口,那个小丫头是他妹妹,夫人可要考虑仔细了,这少年脾气大的很,咱们牙行不做欺人的买卖,只是等您交了银子,带人出了这门,我们可就不退换了。”
人命,也不过是与商品无异。
“自然。”
苏久微微皱眉,也没想到苏锦绣竟然愿意买下一个如此麻烦的人。
只是,银子是苏锦绣的,他也不好阻拦。
那少年似乎是听到了这边的动静,缓缓地抬起头来,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看上去竟是带了几分的死气。
苏锦绣叹了口气,上辈子遇见这位金算盘时,他也是同样的落魄,只不过,那时他好歹是风光过的。
若非是被主家抛弃,也不会落得个再度被人发卖的下场。
大兴朝的律法,入了贱籍,那便是一辈子只能被人买卖,不可能自己立户的。
贱民是社会地位世代低于普通人的特殊的社会阶层,一般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而且似是奴仆这等的贱籍,也是一定要有主人的。
苏锦绣不知道金算盘为何会沦落为贱藉,可是如今既然被她找到了,那就一定想法子让他摆脱上辈子的苦楚。
一家三口,总共的花费竟然还不到五十两。
主要是因为带着一个病人,基本上是不要钱的。
而这三人中,按牙人的说法,最值钱的,便是那个小丫头。
年纪不大,但是洗净了脸之后,发现生地很是灵气。
有些人将这种女孩子买下来,就会再送去勾栏院,转手就能赚不少钱。
这一家三口被带到了暂居的江大人家的别院,苏锦绣又差人请了大夫给那个仆妇看病。
两日后,少年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你可有名字?”
苏锦绣只知道上辈子遇见他时,他是随了主人姓的,所以,根本不知道他的本名。
“奴才自幼便是贱籍,中途换了两个主人,还请夫人赐名。”
苏锦绣看他年纪与七郎差不多,又想到了以后自己是要重用他的。
“我夫君姓柳,你既被我带了回来,便改姓为柳吧。”
少年抬起头,乌黑的眸子里,却是透出一股子坚持来,“夫人恕罪,小人私底下打听过,夫人娘家姓苏,不知奴才是否可改姓苏?”
苏锦绣的手指一僵,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再看少年时,眼底带着几分的不可思议。
一般来说,主人家赐姓,赐名,都是为了让这奴仆知道自己的身份,也能让他们对自己更忠心。
而少年主动要求姓苏,就是想要告诉她,他要效忠的,就是苏锦绣,而非柳承恩。
苏锦绣想到了之前大夫的话,应该是想要感激自己救了他的母亲吧。
“也罢,那你便姓苏吧。你是个孝子,哪怕是沦落到了死地,都不愿意抛下自己的母亲和妹妹,是个有仁心孝心的,如此,你便更名为苏孝,你可愿意?”
“多谢夫人赐名,小人以后自当为夫人竭尽全力,宁死不背主!”
苏锦绣听他发下重誓,自然是十分满意。
“你起来吧,你妹妹多大了?可有名字?”
“回夫人,妹妹今年只有十岁,还请夫人赐名。”
苏锦绣想了想,那个孩子一双眼睛生地极亮,一看就是个聪明的。
“那便叫苏灵,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做事吧。”
“多谢夫人。”
苏孝和苏灵的母亲原本是良民,出身农家,后来被自己的兄嫂能卖入了富贵人家为奴,再后来,因为容貌出众,被主家看上,自然也被主母也不容,之后便被强行赶了出去。
再之后,一个漂亮女人,却没有足够的依仗,会遭遇什么,已是不难想像。
“我在京城外面的田村里买下了一所宅院,待你母亲身体好些,你们便搬到那里去住,另外,我会交待给你一些事情,你只要办妥了,以后便可以做管事了。”
苏孝抬头,一脸惊异。
显然,没想到夫人能如此地器重他。
“多谢夫人大恩!”
苏锦绣知道这个苏孝是个相当忠心的人,不然上辈子也不会因为妹妹的事情而宁愿被主家发卖,也不愿意背叛主家了。
以后有了他,相信自己手里头的银子也能宽松起来了。
京城的商铺实在是太贵了,苏锦绣问过几处,他们手里头的银钱根本就不够。
地段稍微好一些的,那铺子就已经是上万两了,那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只能指望着夫君高中,然后有了朝廷的俸禄,他们的日子才能过地稍微体面一些了。
连处自己的宅子都没有,还得受人接济,自然是不成的。
在京城,只有银子,那也是得天天下跪磕头的份儿。
权贵云集,一个茶杯扔出去,怕是能砸中好几个五品官儿呢。
所以,她现在只能小心行事,更不敢轻易地抛头露面。
苏锦绣给了苏孝五百两银票,让他去串村子买黄豆,辛苦一些,总比去粮商那里买要便宜。
银子少,就是这样地没底气,只能处处都算计到了。
恍眼间,便已经到了年底。
要过过了,苏锦绣帮着备了一些年礼,除了给江府送去之外,还要给另外的两位座师送去。
而高县那边,柳承恩也是早在出发前就交待给了七郎,让他记得给关先生和书院的山长送年礼。
杨珊珊则是一筹莫展,她手里头的银钱更紧张,哪里能送得出太贵重的礼?
第211章 对头初现(四更)
可是年节这样重大的节日,怎么能少了礼?
他们若是在高县,兴许还能收些礼。
可现在是在京城呢,这阵子可是只出不进。
江大人将宅子借给他了,而且宅子里也有下人使唤,可是他们总不能什么都指着人江大人吧?
杨珊珊眼瞅着手里头的银钱越来越少,自然是急得不行。
苏锦绣这厢前前后后又是买田地,又是买下人的,可把杨珊珊给眼馋坏了。
“弟妹,你说我能准备些什么?”
“这年节礼,最重要的还是一份心意,贵重与否并非那么重要。我觉得倒不如做些精巧别致,又不会太费银钱的礼物出来。”
“弟妹可是有什么想法?”
苏锦绣想了想,“晚上我再与夫君商量一下,看看是否能行得通。”
“好。”
事实上,也不需要苏锦绣再与柳承恩商量了,他早就派人去寻了一些木料过来,然后自己动手做了简单的造型,又在上面题了一些喜庆的诗句,做了一些木质的小书签。
人名士,这书签自然是最离不得的。
安崇明看着他备的礼物,不得不佩服柳承恩的巧思,只是这东西是柳承恩自己亲手做的,他如何能贪功?
“这样吧,你既然是做了这种书签,那不如我亲手做几个笔筒如何?”
柳承恩点头称妙,“我那里还有一些木料,正好可以试一试。”
于是,柳承恩和安崇明的组合礼物,书签加笔筒,就这么被送到了两位大人的府上。
别说,这东西虽然是不算贵重,可是盛在了巧思且新颖。
江夫人看着礼物,也是赞不绝口,还特意给远在江宁的老爷送了书信过去。
这是柳承恩自穿过来之后,第一次在异地过年。
拥着苏锦绣,愈发觉得自己能在这里获得新生,实在是老天爷对他的厚待。
过完年,柳承恩和安崇明都开始专心读书以备考。
而苏锦绣则是琢磨着如何才能快速地赚取银两。
凭着她做点心的手艺,显然在京城也是走不通的。
京城可不缺点心师傅。
无奈,苏锦绣便和杨珊珊一起做些女红,隔上几天,便让人拿去铺子里卖。
苏锦绣当然不差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