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大嫂,你先回去吧。我也累了一天了,明天还得起早呢,就不留你了。至于你说的银钱的事儿,你要实在没有,倒不妨去找阿娘要,她手里头肯定有。别的我不敢说,去年过年我给的十两孝敬银子,再加上五月端午又给了她两贯钱,这些钱总是存着的。”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方氏要是再留下来,那就有些不识趣了。
心不甘情不愿地出了苏家大门,方氏扭头看了一眼那两个字,啐了一口道:“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仗着绣姐儿嫁了个好姑爷吗?你且等着!看我们家瑾言高中了,那才是真的发达了。也不想想到底是堂兄弟亲,还是一个妹婿亲!一家子拎不清的!”
方氏在外头骂骂咧咧地,可是声音却没敢放太大。
回到老宅,便直接去了老太太屋里。
“行了,明天我去一趟二房,银子的事不提,就只说让瑾言跟二郎一起住便是了。他们是堂兄弟,总比那些个外人要亲厚吧?哪有自家兄弟不住一起,反倒是与外人一起住的?没这个道理!”
这两年,因为有苏大郎劝着,杨氏对老宅那边才算是稍微地心软了些。
要不是现在几个孩子都长的好,也出息了,杨氏恨不能跟老宅的人都断绝了往来。
说到底,还是顾忌着自家儿女的名声。
哪成想,这反倒是成了人家耍横的资本了。
要说这人不要脸了,你也是真没法子。
苏瑾行来找大郎当然不是为了对帐,见方氏走了,没一会儿苏瑾行也就回去了。
杨氏一脸担忧道:“只怕你阿奶不会这么轻易放弃的,二郎读书辛苦,这几年又有关先生的指点,可以说是进益不小。大郎,实在不行,咱们就舍些银子吧。”
第383章 软中带硬的苏大郎(十六更)
虽然是觉得憋屈了些,可在杨氏心里,还是孩子的前程最重要。
没必要因为几十两银子,就害得二儿子被人给拖累了。
“阿娘放心,这件事情我自有主张。银子我不会给,念在是堂兄弟的份儿上,我才愿意帮他一把,不代表了他们就可以得寸进尺!二郎那里你也放心,我会跟他交待清楚,也会安排人护好他的。”
“行吧,你可定要切记,无论如何,还是你弟弟的前程最要紧。”
“知道了,阿娘。”
苏大郎又看了会帐册,直到张桂花过来叫他,这才回屋去了。
苏大郎的主意很正,无论如何,不能让步。
老宅那些人的性子,他可是太了解了。
若是这次让了,以后就会有无数次的要求了。
而且要求还一定是越来越过分。
所以,从一开始,这个例就不能破。
他能答应沿途护送,并且省了他的车马费,就已经是看在堂兄弟的面子上了。
若是再提要求,别怪他使手段了。
别的他不敢说,可是想要让苏瑾言无法正常赴考,他可有的是法子。
只是那些法子过于阴损,他不屑于用罢了。
更何况,以前柳四郎也是因为被亲人所害,痛失了两次考秀才的机会,所以,苏大郎才不愿意用这种见不得光的法子。
可真要是把他逼急了,他也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
他敢打赌,若是这次应了老宅的要求,那接下来他们二房就又要跟老宅纠缠不清了。
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次日,苏大郎一大早便去了一趟老宅。
他知道方氏和阿奶定然不会就此罢休,倒不如自己主动出击,给他们一点儿厉害瞧瞧!
“你来的正好,我原想着去找你的。二郎在府城住在哪儿你是知道的,正好直接就把瑾言也一并送到那里就成,到底是一家人,又是堂兄弟,互相帮衬一些,才不让外人笑话。”
这是给他上眼药呢?
外人?
谁是外人?
“阿奶,我来也正是为了瑾言赶考的事,我近来分身乏术,怕是去不了府城,不过我可以帮你们联系一下傅家的商队,兴许他们近日会去府城,到时候你们与傅家自行商议吧。”
所有人都呆住了。
这是怎么一个走向?
怎么又成了傅家了?
“大郎,你这是什么话?你不去?这,这瑾言可是你的堂亲,你怎么能不亲自去呢?”
“阿奶,我这身子不适,而且家中事务又多,我之前离家三个月,这身体也是吃不消呀。再说只是去府城,瑾言自己也是认得路的,就算是没有商队同行,他一人也是没有问题的,你们又何必把他当成了三岁的小娃娃?”
这话说者无意,听者可就觉得扎心了。
苏瑾言的脸色微冷,“那就不劳烦你了,阿奶,我自己去便是。”
“这是什么话!”
当初之所以找到苏大郎带着苏瑾言去府城,不就是想着能沾些光嘛,能省了车马费,而且这一路上的伙食也都有了着落。
这要是自己去,雇马车得多少钱?
而且他们准备了那么多的东西,再加上三个大活人,怕是得雇两辆马车才行,这带着东西,路上总得有人护着吧?这要是再请镖师,那得花多少银子呀?
还有去府城,那得掏进城费的,若是苏大郎去,不仅能省了这笔银子,还能再帮着找地方或者是介绍一些熟人照顾着,这可不是几两银子的事了。
这么一算帐,这得多花十好几两银子呢,可是不成。
怎么算,这都得损失不少银子呢。
苏老爷子是个脑子清楚的,这会儿当然也明白了苏大郎过来的用意。
“大郎呀,你的身子重要,还是得好好养养。这样吧,缓两日再去府城,你也趁机好好歇一歇。至于傅家,咱们还是就不麻烦他们了。你放心,只要将他们平安地送到了府城就好,其它的,让他们自己去安置。”
这就只差说,不需要你帮忙张罗住处了,也不需要你再给拿银子了。
苏大郎也是个见好就收的,扫了一眼屋里众人,见他们都没吭声,便知道这是都认了阿爷的话。
“那行吧,缓两日也好,那我也让人准备准备,如今府城的李通判,那也是从咱们高县升上去的,正是早先的李县令,妹夫与他还有些交情,等安置了之后,我再带着二郎与瑾言一道去拜会这位李大人,若是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个援手。”
苏瑾言的眼睛亮了亮,不过很快就又压了下去。
老爷子则是立马眉开眼笑,“好好好!大郎有心了,那就这么定了!”
五十两银子算什么?
若是能搭上了府城的官爷,那才叫牛逼!
不愧是老爷子,这眼光就是比老太太看地长远一些。
不说苏瑾言是否能高中,只说是在府城应试的这段时间内,若是能与上头的官爷们搭上关系,这以后的路就好走不少。
苏大郎没给银子,但是愿意给苏瑾言引荐李大人,这也算是帮衬了。
如此,也算是皆大欢喜。
苏大郎当然不会轻易地说出要引荐苏瑾言的话来。
事实上,他原本也是这样打算的。
之前就跟六爷爷那里提过一嘴。
而且,如今苏家读书的孩子们不少,苏大郎也每年都会从里头选出三五个来给他们支付束脩,现在的苏大郎,那就是整个苏氏一族的主心骨了。
也是老宅的人太短见,总以为能从他这里蹭些好处就高兴。
却没想到,苏大郎比他们想地更长远。
其实,苏大郎之所以愿意引荐,一方面是因为李大人那样的人物,不是寻常百姓能轻易得见的。
二来,也是因为苏瑾言现在过于急功近利了。
似乎是对于这次的乡试太有把握了,他太急于去认识官场中的人了,好像等乡试一放榜,他就是举人老爷了,就可以做官了。
事实上,就算是苏瑾言中了举,也是要回高县的,就算是与李大人攀上交情,其实并无多大益处。
不过就是面子上说出去好听罢了。
第384章 恨嫁了(十七更)
远在千里之外的柳承恩收到了苏大郎和七郎的信,信中都说了他们目前在府城的状况。
柳承恩早在上个月便给江宁府那边的几位熟人去了信,其中就有李通判。
也因此,苏大郎才会提出来带人去给李通判请安。
柳承恩将信带回了内宅,苏锦绣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之后,脸上的笑意未减半分。
“四郎,你说这次我二哥能不能考中?”
“二哥也是有真材实学的,应该可以中。”
苏锦绣听了自然也就对二哥更有信心了。
苏大郎在信中也提了苏瑾言一句,只说是他将人送到了府城,并且带着苏瑾言一起去拜会了李通判。
对此,柳承恩当然是不置可否,他本就远在千里之外,有些事,他也不是很在意。
事实上,柳承恩心底也是有些紧张的。
他觉得苏二郎考中的可能性很大,可是自己弟弟可能就有些悬了。
若是名次太差的话,那明年的会试还要不要参加?
其实参加也好,可以积攒些经验。
毕竟,会试只会更严格,而且,让七郎多见识一些也总是没有坏处的。
当然,若是七郎根本未中举人,那明年的会试也就不用想了。
柳家这一门到底能不能撑起来,七郎这里还真是关键了。
很多世家大族的崛起,就是从家族里出了进士开始的。
像是柳家这种真正的出身乡野的家族,仅凭着柳承恩一人,显然是很难撑起整个家族的。
若是七郎这次能中,日后再苦读几年,再中了进士,那柳家这一门,才算是真地崛起有望了。
如今柳家村所有的田地几乎是都在他和柳七郎的名下,全都不用纳税了,这两年柳家村的百姓们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是丰衣足食。
若是七郎这次能中,那么柳承恩就该着为柳氏一族做好更为长远的打算了。
北安州因为守着山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