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正是妘载提议过,且让他写的《人与自然》……
文命上去和他接触,当知道了他的名字之后,大吃一惊!
“你就是那位竖亥!人与自然的作者!”
幸会啊竖老师!
得知文命他们准备对东夷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书写和整理的时候,竖亥就显得十分感兴趣。
他告诉文命,前几年他去了西边和北边,写了不少东西,而且去年他还遇到了一个同道中人,那人也有一本地理著作,叫做《国家地理》。
众所周知,现在山海经有不同的版本了!
“《人与自然》写中北部的地理,《国家地理》写西部的地理,你现在要写一部关于东部的地理著作,我一定帮你们完成它……”
竖亥表示,诸位,有兴趣一起组建个编辑部吗?
第八百七十二章 《探索发现》
既然自仓颉造字,沮诵作文之后,世人便总会想要用文字写点什么东西,文字是古来最神奇的,被人类所创造出的事物之一,它所代表的意义重大,是历史是岁月是文化沉淀,也是文明本身存在的证据。
竖亥当年见过妘载,询问了一些关于地理上的知识,于是
看满离!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只是妘载走的时候送了他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名,于是《人与自然》就成了一场上古无人观看的地理考察真人秀。
“南丘之地,有赤方之民,有神人居焉,谓载”
文命看了那竹片上写的东西,竖亥直接把妘载的大名以及当初的一些事迹写在了一部分竹片上,并且编篡成书简,将其命名为“前言”
“这说的是我为什么要开始写这些东西!正所谓,竹简章华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这部著作的主旨或撰文的目的,也可以理解成我所写的东西的精华版,代表了我最初写书的初心和源头动力,充斥着我的中心思想”
竖亥:“阿巴阿巴(省略一万字)。”
文命几人拿着那些竹简看了一会,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记录了一些关于东山地区山系的情况,过去的时代,有人划分出东南西北中五方大山,那大概是人皇居方氏所记录的一些东西,但是那个时代没有文字,只有一些极其原始的抽象简笔画,所以各种山系的称呼,是口口相传在大河九部的。
人皇居方氏死后,提挺氏夺位,于是天下动荡,战乱再起,大河九部分崩离析,开始向天下各个地方迁移蔓延!
所以说,人不能吃的太饱,有些人吃得太饱就想搞点事情。
竖亥表示,时代变了,五方大山的资料应该进行一次大更新了,很多事情已经和数千年前大不相同,高岸为陵深岸为谷,更不要说一些人为造成的破坏,譬如据梁以前全盛时期就干过搬山跑路抢渔船这种不道德行为。
“你们要治理水患,就要走遍天下那无数的山野,当地的部落,风土,水脉,地质,异兽,灵草你们都要做出整理,我觉得,人走遍这么多的地方,应该不仅仅是为了尝尝哪些动物好吃哪些不好吃”
“所以我帮助你们,你们也加入我”
竖亥有了一个野心,汗漫先生也在编篡一本地理类书籍,谁能收录最多的地理知识,谁就是这个时代对于地质研究的权威,这是身为一个地师最崇高的追求。
“你想要为天下人做出一个囊括所有地理环境的典籍?”
“当然了!你不觉得这个追求很伟大吗!”
文命琢磨了一下,和边上几个小伙伴讨论起来:
“这个行为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是白泽,是白泽本泽!”
“人形白泽是吧!”
过去曾经有一只神经病般的野兽,知道天下一万多种生物的名字,它就叫做白泽,最早出现在《抱朴子》而非《山海经》。
白泽生活的具体地点,其实并不为人所知,它似乎没有固定的栖息地。
传说遇到它就会使人逢凶化吉,它号称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透过去,晓未来,亦能说人言,曾经黄帝在东海旅游的时候,遇到了同样外出取材的白泽,于是白嫖了一份鬼神图鉴,就是那个《白泽精怪图》,里面记录了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怪物的名字、形貌、驱逐方法。
后来黄帝还写了《辟邪文》进行回复,不知道内容是什么,但大概率是催更条。
文命嘀咕了一句:“你也想被黄帝催更?”
竖亥:“?”
总之,竖亥表示言归正传,一只龙角山羊都能搞出这种大全集来,大家都是写书人,它能写我也能写,现在写了那就是站在风口浪尖上,以后肯定是要被当做传世神作的。
“《人与自然》、《国家地理》不行,我觉得不行!”
这时候,负责记录的夷坚开口了,他坚决反对和别人一起著作一本书,他严肃的指出,竖亥等于是在白嫖他们治水过程中经历的事情,毕竟你又不会治水!
“我虽然不会治水,但是我可以走到水流消失的地方,这样也能记录!”
“好啊,那我们就把水流直接改道,挖山决堤,让后人看到你的书,都会说这个书籍上写的都是错误百出!”
竖亥:“???”
你们指定是有点大病!
但是文命想了一下。
竖亥的提议其实对自己这些人是有利的,记录山野情况,地质环境,水脉走向,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治水的过程中就可以编篡出一份更加具体的“水文图鉴”,专注于河流而不是山体,这样就能和其他两个版本的地理书籍内容区别开来。
而且自己以后肯定是要去西方看一看星宿海的,到时候汗漫先生的那份书籍就可以派上用场,而且在中部地区的山野中,也需要竖亥的这份书籍。
“好,我们来成立书地质厂,地质厂!”
文命高声喊出来,眼中放出光芒。
当初他就想要学着南方,在自家老家这里开厂,奈何不知道开什么厂好,而且因为上头下达了治水命令,又跟着台骀老爷子学习了很长时间,这个事情一直就耽搁了,而文命此时忽然想到,完全可以聚集这帮子探索地质的兴趣爱好者,成立一个自己的厂子!
这个厂子,专门科普天下的各种地理水文,异兽风土!
这就是专业团队!
“夷坚,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一份书籍,既然前两份都是载哥取的名字,那这一份我就来取名,让我想想,就叫——”
文命卡壳,想了一下,而周围小伙伴们纷纷开口:
女娇:“用少昊帝的诗歌《九渊》来命名怎么样?都是治水的。”
伯益:“不,这样重复了,我觉得,既然治理的地区是大河以南,那就简单一点,叫《河南》吧。”
夷坚:“不,要宏大一点,应该叫做《五臧山经》!”
臧同藏,是上古时代藏的原型字,本意是指被刺瞎一只眼睛的奴隶,引申为“善”、“安定”的意思,再后来被别人假借为“藏”字使用,表示储藏。
所以“五臧”指的是五片山水都被治理安定的意思,让它们如同奴隶一样不敢反抗。
几个人都说服不了对方,这时候文命开口了:
“你们说的都不够宏大,而且格调太高,不适合传播,载哥说了,这种书籍必须要通俗易懂,从名字上入手我看就叫——”
“探索发现!”
第八百七十三章 无穷小禹的科普日常
地质厂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成立了,命自告奋勇当做厂长,任命伯益为d级人员呸,是调查员,然后夷坚、竖亥分别进行资料记录与编篡,郭支为后勤部部长,女娇为测量员,辅助自己工作。
命等人迅速确定了接下来的目标,然后向着最靠近他们的第三条黄河河道而去。
“大雨滂沱的日子终于过去,大河附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大晴空,然后万物大萧条,风起风停,有那味了,秋天的感觉一下子就来了”
“于是,我们出发了!”
“我们来到一处崩溃的河口,原本以为已经荒芜无人的地方传来了呼吸声”
“大河河道第三条分流在凤山之侧地区以下简称大河三。”
“大河三的边上,可以看到趴伏如猛虎样子的栒状山”
“那片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各色美玉,山下盛产青碧”
“水从栒状山山麓发源,向北注入湖水水中有很多箴鱼,其形状像鱼,却有像针一样的喙,据说人吃了箴鱼的肉就不会染上瘟疫。”
“湖水,注一,即青丘泺,又作青丘之泽,相传昔年大羿与务成昭在这里诛杀了大风鸟。”
“大河三在泰山之阴入海。”
地质厂的小伙伴们在大河三的区域范围,见到了一些当地的民众,这里的部落受到水灾袭击,已经把家当都搬到了凤山上,说是山,却也不过是泰山山脉之中的一小座山罢了,事实上,东山系之中的很大一部分山名,都是泰山山脉的各个山头而已。
凤山就在青丘之泽的边缘,在大河三的边上,夹在两者之间,而青丘之泽里面,还有划分的区域,也就是后世称呼的钜定泽与清水泊。
其中钜定泽的来源,就是曾经黄帝的一位老师封钜,他的后裔居住在这片水泽附近,故而这里便叫钜定泽。
而在战国时期,这片青丘之泽,叫做“少海”。
相传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丘”,而青邱国,就在青丘泽的某一个方向,那附近也是涂山氏居住的地方,不过现在搬家了。
传说在青邱国中,你会遇到一些“一百四十八公分的金毛贫乳傲娇兽耳九尾狐萝莉”。
黄帝曾经在青丘旅游,这次旅游是包含在见白泽的东海旅游项目之中的,据说,他来到凤山遇到了紫府真人,白嫖了三皇内。
地质厂的人们在这里活动起来,青丘之泽周围生活着很多异兽,很多水脉也从这里通过,或是注入黄河,或是从黄河中淌出,上古时代的水脉很多在后来干涸,有些也被治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