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以骁道:“祥得坊,就在北大街边上,我们这儿过去,差不多两刻钟。”

    温宴的眼珠子转了转,冲霍以骁莞尔一笑。

    霍以骁睨着她,道:“又在打什么主意?”

    温宴道:“也没什么主意,就是想去听戏了。我好久没有听过京里的戏了。”

    京城百姓爱听戏,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能听得津津有味。

    这也是受了宫里的影响。

    沈皇太后和霍太妃两人,那么多年下来,很少有想法一致的时候。

    只有两件事,她们两人是相同的。

    一是当年辅佐还是皇子的皇帝登上龙椅,二就是听戏。

    这两位爱戏,因此这么多年,不仅宫里养着唱戏的,京城中也有很多戏班子,这些戏班子都盼着能唱出名头来,进宫给贵人们唱一回。

    温宴还是公主伴读时,逢年过节,宫里唱戏,她都会去听。

    倒不是当时年幼的她真的多喜欢,而是沈皇太后和霍太妃要听,中宫俞皇后自然要起表率,让嫔妃、公主们都老老实实坐着听戏。

    第二年,皇太后薨逝,禁了这些。

    待出了丧,才又重新开唱。

    温宴听得多了,也听出些滋味,尤其是后来嫁给霍以骁,她经常陪伴霍太妃,甚至还能唱上两段,给霍太妃逗个乐。

    霍以骁没有跟温宴细细掰“好久”到底是多久,见今儿时辰还早,便答应了。

    饭后,黑檀儿和它的红鲤鱼告别,隐雷备了马车,把他们送到了祥得坊。

    这儿有好几家戏馆,正是一天里热闹的时候。

    祥得坊还有一刻钟就要开场了,门口客人不断,温宴跟着霍以骁上了雅间。

    隐雷小声禀着:“刚才来回过了,郡主半个时辰前离开的,已经回公主府去了。”

    霍以骁颔首。

    温宴站在临街的窗边,皱了皱眉头。

 第232章 榆木疙瘩

    北大街是京城里的老街了。

    对本朝而言,临安城是旧都,这里是迁都后的新京城,但往前推去,这座城池曾是一些旧王朝的都城。

    建城早,发展也久。

    哪怕本朝建都临安城,在先帝爷迁都之前,这儿也没有没落。

    临安在江南,这里是北方。

    一南一北,各自繁华。

    待迁都之后,这里“重新”成为了京城,越发蒸蒸日上。

    而这北大街,顾名思义,是城中居北。

    几百年前就有了这条街,从这头走到那头,便是脚程快的,也得走上两三刻钟。

    也正是因为它历史久,两边的铺面被塞得满满当当,待临安随着北上的“大户”想挤进来时,就腾不出地方了。

    价高、楼又相对旧,最初老人和新客还你来我往切磋了过,后来,那些大户干脆另辟蹊径,把与北大街平行的隔壁街给盘活了。

    不过两三年,新的金楼、当铺、成衣铺子、胭脂香露店在边上一家一家开出来。

    北大街这儿最初还不当一回事儿,渐渐的,他们的生意就全被抢走了。

    因为,城中的公候伯府、一二品大员,他们都是从临安来的。

    他们的喜好、眼光还是以前在南边的那一套,跟着他们入京开铺子、拓生意的,原就是临安城里数一数二、他们以前就采买惯了的。

    有贵人们捧场,京城里的有钱人也愿意试一试,也算是与贵人们结交的一种方式。

    如此又过了几年,隔壁的那条街,成了京城北侧生意最是繁华的地方,真正取代了北大街。

    北大街的老铺子们为了生存,有不少瞧准了时机,把店子开去了隔壁,有些反应慢的,就留了下来。

    迁都至今,已经过了几十年了,南北的习惯、爱好逐渐融合,贵人们也不再事事以江南的那一套为先,但北大街的沉寂却无法逆转。

    可它也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大街两侧,不再是大金楼、大当铺,而是戏班子、小茶楼、旧书铺子,比起那侧的繁华,这里更接地气。

    温宴站在窗边,看着底下的街道。

    刚才过来时,她透过帘子,甚至看到过一家卖关外香料的小铺面。

    还有几家灯火通明,温宴问过霍以骁,那几家是小赌坊。

    这条街上五脏俱全,但它不像是皖阳郡主会来的地方。

    皖阳郡主毕竟是郡主。

    这条街上也有斗鸡斗蛐蛐的小馆子,真要去查,怕是能找出七八家来。

    出入的都是有些闲钱的百姓,或是家境极普通的小官小吏人家子弟。

    郡主想斗鸡斗蛐蛐,毫无疑问,她会去将军坊。

    那里才是贵人们聚集的地方。

    跟了郡主几天的人也证实,皖阳前几天去了。

    再说看戏。

    京城里的戏馆、戏班子也能分个三六九等。

    名气更大些的,隔壁那条街上就有。

    前世温宴去过那儿,整个戏馆搭得很是出众,戏台、雅间、大堂就不说了,还有园子游廊,戏班子曾经入宫唱过戏,风头盛着呢。

    祥得坊与之相比,只胜在“悠久”上。

    老字号了,能叫得出名字,要说这地方有多好,戏唱得又有多好,那还真不见得。

    皖阳郡主却偏偏来了这里。

    温宴看了一会儿,转过身与霍以骁说了自己的想法:“总不能是郡主看上了哪个角儿,想收回去当面首吧?”

    霍以骁:“”

    他算是听多了温宴的胡言乱语了,要不然,一口茶又要呛着。

    小狐狸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温宴看霍以骁的表情,就知道他“头痛”了,又起性子逗他:“养面首很奇怪?那是公主、郡主,养几个面首,不是常有的事情吗?”

    霍以骁:“”

    古往今来,养面首的贵女有名有姓的就不少,确实不是什么奇怪事情。

    只要别闹得太过分,宫里不会管,御史们也懒得说。

    毕竟,你情我愿的事情,甚至很多事情,驸马、仪宾和他们家中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夫妻各玩各的,谁也不碍着谁。

    皖阳郡主虽然与温宴差不多大,但她的母亲是永寿长公主。

    长公主是出了名的养面首,耳濡目染下,皖阳郡主真看上个戏子,也说得通。

    思考归思考,霍以骁并不想和温宴讨论“郡主养面首”这事儿。

    他的喉头滚了滚,直接釜底抽薪:“你的意思是,成安也得养几个?”

    这下,轮到温宴懵了一下。

    霍以骁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些得意的。

    让小狐狸吃瘪,可不是容易事。

    温宴愣了会儿才回过神,道:“公主更想养猫。”

    “咳”

    先前没有呛着的茶,到底还是呛到了。

    温宴弯了弯眼睛,收获了这一次胜利。

    戏开唱了。

    依依呀呀地。

    霍以骁这些年也陪霍太妃听了不少,但始终没有听出趣味来。

    偏他最近作息正常许多,这个时间也不犯困,只能靠坐着闭目养神。

    温宴好像是真的来听戏的一样,时不时还叫声“好”。

    黑檀儿就趴在边上,尾巴有一下没一下的拍。

    霍以骁抬起眼皮子观察了会儿,发现黑檀儿这拍得还挺符合戏词的节奏。

    这是一只会听戏的猫。

    霍以骁轻笑了声,暗暗想,既这么喜欢听戏,下回让小狐狸和小黑猫陪太妃娘娘去听。

    毕竟,他是个彻头彻脑、听个热闹的门外汉,好坏都说不上,霍太妃好几次都说,他陪着听戏,没劲儿。

    说归说,之后若要看戏,太妃娘娘还是会叫上他。

    霍以骁明白,霍太妃就是喜欢他陪着,哪怕他是个对唱戏不开窍的榆木疙瘩。

    所以,陪还是得陪,但开窍的事儿,就交给温宴吧。

    黑檀儿再捧个场,也能让太妃娘娘高兴些。

    术业有专攻。

    温宴一直听到了散场。

    霍以骁站起来活动筋骨,问她:“如何?”

    温宴道:“还可以,经营了这么久的戏班子,总得有些本事,但我全听下来,不觉得这儿值得皖阳郡主听一整天。”

    甚至,她先前一个劲儿盯着台上的人看,也没有发现哪一位能被郡主相中、当面首的。

 第233章 玉兰

    前世时候,温宴曾经见过皖阳郡主的几个面首。

    那几个都是为了皖阳、对霍以骁大不敬的,温宴记仇,一张张脸都刻在脑子里。

    模样、身形各不相同,但他们也都有相似之处,那些相似的点,就是皖阳的喜好。

    刚才在戏台上,温宴没有看到任何一人,能附和皖阳的那些喜好。

    也许有浓重的戏妆遮掩的缘故?

    温宴正琢磨着,跑堂的小学徒敲门进来了。

    这些学徒都是戏班子的人,他们还没有资格站上台,就给客人们倒茶送点心。

    进来的这个看着十岁出头,面红齿白,眼睛有神。

    他先添了茶,然后问道:“两位客人是头一回来吧?今儿这戏如何?还请客人给些建议。”

    他见过很多客人,从衣装看,这雅间里的客人就是有钱的主。

    不仅不能得罪,最好是能经营成常客。

    霍以骁没有评说,直接打了赏。

    温宴心思一动,问道:“你们祥得坊最有名气的角儿是哪个?”

    那学徒道:“最有名气的就是徐慧秋,客人刚才听的那场,唱芳姑的就是他。”

    “是他呀,”温宴笑了笑,“听着还有些意思。”

    霍以骁看了温宴一眼。

    他刚才没有仔细听,这会儿对不上号,甚至连芳姑是哪一个角色都没有弄明白。

    温宴继续问那学徒:“他只唱晚场?白天的场子,又都唱些什么?今儿白天唱的呢?”

    学徒一一答了。

    温宴记在心里,道:“明儿白天还唱这些?”

    “是,”学徒答道,“这一旬,都是这么安排的。”

    一问一答间,其他雅间、大堂里的客人都渐渐散了,喧嚣了一整天的戏馆静了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