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姑娘她戏多嘴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千步廊遇上骁爷,张口就是一声贤侄。”

    这里离顺天府近,有下衙的官员议论,也不稀奇。

    温宴听得顿住了身形,她转过身去,抬头看着楼上雅间方向。

    她知道那位没弄清楚状况的官员是谁了。

    阿弥陀佛。

    李大人今日,应当吓得不轻。

    舟车劳顿,还受惊吓,不容易,真不容易。

 第277章 我什么身份

    夜色愈加浓了。

    不论是哪个衙门,除了夜里当值的,其余官员都早已经过了下衙的时间。

    千步廊两侧,有几个衙门的院子里,依旧还有灯光。

    朱桓从书中抬起头来,揉了揉发胀的眉心,交代亲随准备吃食。

    因着是在衙门里用膳,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窗户开着透气,朱桓端着食盒,细嚼慢咽。

    霍以骁坐在他边上的位子上,低着头用饭。

    院子里,有两个小吏抱着书,脚步匆匆,在经过窗外时却突然放缓了步子,转过头往里头看了两眼,又凑在一块嘀嘀咕咕。

    待朱桓抬眼望去,那两人脸色一白,不敢与他对视,闷头离开。

    朱桓不由皱了皱眉头。

    一顿饭的工夫,往他们这屋子探头探脑的,被朱桓发现了有三四波。

    这让朱桓疑惑不已。

    最开始,皇子们刚来六部观政时,那些从没有近距离见过殿下们的小吏,有壮着胆子打量的,但最初的好奇过后,一切又都恢复了。

    今日,怎么突然又回到了他刚来户部时的样子?

    也不对,今儿的交头接耳,与当时又有些不同。

    “以骁,”朱桓漱了口,问霍以骁道,“你知道他们怎么了吗?我用膳有什么不得体的地方?”

    “与殿下无关,”霍以骁说完,见朱桓蹙眉,想了想,还是解释了一句,“若我没有猜错,他们在议论我。”

    朱桓的疑惑依旧没有解开。

    近些日子,他忙碌,霍以骁跟着他一块忙。

    没有了冲动的朱晟,就霍以骁的性子,不太会主动去招惹谁。

    朱钰在吏部,就在他们隔壁,但各忙各的,没有什么冲突。

    去了兵部的朱茂更是在千步廊的西侧,与他们更远些。

    霍以骁没有单独被召进御书房过

    总不能,他又睡不着觉,半夜坐着马车在京城里绕,被京卫指挥使司的人给拦了吧

    朱桓迟疑着要不要追问,还未及开口,就见朱钰慢悠悠地从外头进来,引得左右小吏们纷纷与他问安。

    他来做什么?

    “三哥这是刚用完膳。”朱钰站在门边,笑着问。

    霍以骁起身,行了一礼:“请四殿下安。”

    朱钰冲他抬了抬眉头:“以骁今儿傍晚那一出,可真是够热闹的,都传到我那儿去了。”

    霍以骁没有接他的话。

    朱桓讶异地看向霍以骁。

    “三哥不知道?”朱钰从朱桓的神情里读出了端倪,当即大笑,“就在工部衙门外头,整条胡同都知道了,消息传我耳朵里了,怎么三哥竟不知情?”

    朱桓抿住了唇。

    霍以骁心里门清。

    无事不登三宝殿,没点儿事情,朱钰才不会从隔壁晃过来。

    轻轻拍了拍朱桓的桌案上堆叠着的厚厚的书案卷,霍以骁道:“殿下翻看书入了神,没有关心胡同里的事情。”

    话音落下,朱桓睨了朱钰一看,果不其然,朱钰的笑容有一瞬的僵硬。

    别看霍以骁轻描淡写的,却是一个软钉子。

    毕竟,以朱桓对朱钰的了解,这位弟弟即便想在政务上多费些心思,也没有这样的耐心和定力。

    以至于,朱桓每每想要中庸,这个度都很难把握。

    “这些书里,”朱桓斟酌了一下用词,道,“数字太多了,容易混淆,我看得头晕脑胀,没有关心外头事情。四弟过来了,就给我说一说?”

    朱钰心里不舒坦,拉了一把椅子坐下。

    他来看笑话,却不是给朱桓解惑,但话到说了这儿,总不能闭口不谈。

    “那位新来报到的官员是李三揭吧?”朱钰问霍以骁,“以骁,你在临安待了有些时日,怎么那李大人还一口一个贤侄?他这人有些意思。”

    霍以骁道:“我随伯父去的临安,李大人叫我贤侄,也没有叫错。”

    朱钰问:“他就真不知道你的身份?”

    “我什么身份?”霍以骁反问。

    朱钰呼吸一滞。

    是了,霍以骁是个什么身份?

    心知肚明是一回事,嘴上承认又是另一回事。

    可这事情,亦不是他认不认就有变化的,得看父皇认不认。

    一瞬间,朱钰的脑海里划过了很多念头。

    今日状况,好些官员都看见了,传开之后,势必会传到父皇耳朵里。

    到时候,李三揭会不会倒霉,根本不是重点。

    重点是,父皇的心情不会好。

    各处都有传言,父皇迟早会让霍以骁认祖归宗,只是这个迟早,到底是多迟、到底又是多早,没有人猜得准。

    可兴许,今日之事作为引子,父皇情绪上来了,当即就要认

    莫非,这就是霍以骁的打算?

    这是一场预备好的戏码?

    那他兴冲冲来看笑话,到底是戏好笑,还是,他就是被安排了笑话人的角色?

    一旦都叫父皇知道了

    看看朱晟就晓得了。

    朱晟每一次跟霍以骁过不去,最后的结果都是霍以骁得利。

    思及此处,朱钰蹭得站了起来,甚至顾不上与朱桓告辞,摔了袖子就走。

    身后,霍以骁的声音传来。

    “四殿下慢走。”

    语气恭恭敬敬,实则漫不经心。

    这比“礼数不周”还叫朱钰心里憋火。

    霍以骁说完了这句,才坐回了书案后头。

    朱桓看着朱钰的背影,没忍住,笑了笑。

    案上的食盒都被收拾了,谁也没有提胡同里具体的事宜,各自看着书。

    等时辰差不多了,朱桓才合上案卷,启程回宫。

    霍以骁不打算回漱玉宫。

    两人分道之后,朱桓的亲随才上前,把打听来的状况说了一遍。

    朱桓微微颔首,难怪那些小吏们探头探脑的。

    毕竟,在京城衙门一带,听见有人对霍以骁唤一声“贤侄”,当真跟天上下红雨一样,稀罕极了。

    那位李三揭李大人,八成是没有弄明白状况,一旦知道了,哪怕要缩着脖子做人了。

    至于朱钰最后气走时的想法

    朱桓不是猜不到,他心里有数。

    因为顺平伯。

    元月里,顺平伯到御前告状。

    御书房里到底说了些什么,外人自不可能一清二楚。

    也是凑巧,唐昭仪使人送点心过去,正好碰见顺平伯被侍卫们捂着嘴拖出来。

 第278章 此消彼长

    当时,内侍抱着食盒,站在御书房外的小广场上。

    还未及登上台阶,就见上头门开了。

    里头拖出来一人,全程被捂着嘴,就这么越拖越远。

    内侍唬了一跳。

    那人看衣着装扮,应是位伯爷。

    只是脸被侍卫的手捂了大半,他认不出模样。

    内侍奉命过来,也不好当即就回,只能与相熟的侍卫打听。

    这才知道,被拖走的就是临安来的顺平伯。

    顺平伯前回告御状、灰溜溜地被清楚御书房,这事儿已然传过一回了。

    他是来告霍怀定与四公子的。

    今儿似是说话越发无状,才会被皇上如此不留情面的打法了。

    点心最终也没有送进去。

    内侍回禀唐昭仪,朱桓也在母妃跟前,自然听说了。

    能把父皇气成那样,八成顺平伯又骂霍以骁了。

    顺平伯想替自家孙儿求情,怎么可能主动火上浇油?

    十之,他压根不知道霍以骁的身份。

    朱桓还算清楚霍以骁的性子。

    顺平伯若不知,李三揭也许亦不知道。

    亲随揣摩着朱桓的思路,轻声道:“殿下,那李大人,与温子甫温同知的关系不错,临安府哪个各个不知情,温姑娘是认得四公子的,那温同知就会知道。”

    朱桓皱起了眉头。

    他原是直直要回庆云宫,走到半途,估算了下时辰,掉头去见唐昭仪。

    唐昭仪正在看书,听说儿子来了,颇为惊讶。

    “可是衙门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唐昭仪问,若不然,不会这么晚才过来。

    朱桓看了眼左右,待唐昭仪把人都屏退了,才把胡同里的事情说了一遍。

    唐昭仪的脸色不太好看。

    朱桓压着声,道:“母妃,以您对父皇的了解,他会认以骁吗?”

    唐昭仪咬着唇,点了点头:“自己的骨肉,皇上怎么会不认?皇上若不在乎他,只管让他在霍家当一个闲散少爷,谋个闲职,怎么会接他回宫?甚至是,皇太后闭眼没几天,人就接回来了呢?”

    朱桓蹙眉。

    是了,正是因为这些缘由,所有人都在猜,认祖归宗是迟早的事情。

    “那您觉得,至今都没有认下,是父皇还没有下定决心,还是以骁不愿意?”朱桓又问。

    唐昭仪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在她看来,皇子身份,谁会往外推?

    尤其是,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前朝后宫,传了这么多年,霍以骁跟朱晟打架都打了这么多回了,谁还敢真把他当寻常臣子看待?

    地位偏上,身份偏下,弄得所有人跟着不上不下。

    可要说皇上还未下定决心

    “母妃也说不好,”唐昭仪道,“皇上的心思,岂能桩桩都猜得准。”

    朱桓往前倾了倾身子,沉声问:“以骁的母妃到底是谁?”

    “这个不重要,”唐昭仪说,“皇上真要认儿子,记在哪一位名下都不是问题,尤其是那些没有儿子的,真有机会时,能争翻天去!别的都不说,就说惠妃,她谨慎了这么多年,给她个儿子,还是个已经长大的儿子,先不说皇后娘娘,她压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