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11再造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战中全军覆没,意大利才幸运地完成了统一……看出问题了没有?这说明意大利当时的实力真的相当有限,跟德法完全没得比。实力这么弱鸡,入场还这么晚,能抢到多少殖民地才有鬼了。在非洲,他们的殖民地就少得可怜的两块,一块是索马里兰,一块是厄立特里亚,然后就是在中国取得几块租界,没了,就这么多了。

    意大利自然很不服气,老子好歹也是罗马人的后代,这点巴掌大的殖民地哪里配得上我高贵的血统和身份!他们跟德国一样,用痴汉般的目光窥视着全世界,挖空心思想找机会弄几块殖民地过来。现在殖民地已经瓜分得差不多了,想得到更多殖民地只能从别的国家那里抢,英法德这些家伙太强大,惹不起,他只好把目光投向土耳其。

    这个他惹得起。

    他盯上了利比亚。尤其是锡尔特油田被发现之后,他们盯得更紧了,做梦都想扑过去把利比亚抢过来。摩洛哥危机爆发后,意大利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英法德都忙着在摩洛哥掐架,根本就顾不上利比亚,至于沙俄……有土耳其挡着,当它是死的就行了,简直是千截难逢的良机啊!

    意大利果断在利比亚挑事,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地区的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为借口,先发制人,抢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于1911年9月28日出动大军,直扑利比亚!

    土耳其有点傻眼了:老子一不小心让法国人从我这里搞走了一个大油田,错过了一个亿也就算了,现在连意呆也要来搞我!?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整个欧洲也让意大利的行动给吓了一大跳。换作以前意大利找土耳其劈友,各国不会太过意外的,毕竟土耳其在强国林立的欧洲算是个好捏的软柿子。可问题是,那里发现了大油田,而控制大油田的不是别个,正是法国!意大利居然还敢去抢利比亚,这不是想从老虎嘴里抢肉吗?意呆有种,我们敬你是条汉子!

    正在摩洛哥跟英法斗得难分难解的德国马上就被意大利那大胆且果断的行动给吸引了过去,一时间对摩洛哥的兴趣居然大打折扣了————德国也很眼馋锡尔特大油田来着,那个油田的油质量实在太好了,而且离德国本土近,运输成本非常低!

    德皇马上兴致勃勃地表态,劝土耳其接受意大利的条件,退出利比亚。得到德国支持的意大利自然是心花怒放,态度越发的强硬了。不过法国的心情可就不是那么美丽了,该死的意大利,摩洛哥这摊子事都还没有摆平呢,你丫又在背后捅我刀子,你给老子等着!

    法国发表强硬的外交声明,强烈反对意大利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要求意军立即退出利比亚,否则,一旦损害了法国在利比亚的利益,法国必将十倍索回。

    土耳其感动得眼泪汪汪:法爹,好人哪!

    但叫爹也没用,现在法国还在摩洛哥问题上跟德国掐得难分难解,根本就没有办法腾出手来帮土耳其对付意大利。作为对法国强硬态度的回应,意大利直接向驻扎在利比亚的零星土耳其军队发动进攻,准备以最快速度灭了土军,把生米煮成熟饭再说。这下子,这一仗土耳其想不打都不行了。

    法国知道土耳其根本就不是意大利的对手,照这势头,油田落入意大利之手只是时间问题,他们也坐不住了。十月初,法国总统主动向德国提出,愿意割让一部分非洲殖民地给德国,以解决摩洛哥危机。大家四处抢殖民地都是为了发财,真没必要为了殖民地把命给搭进去,一人退一步好不好?

    德国也发现想把摩洛哥抢过来不现实,现在又有了染指利比亚的机会,自然也不愿意继续在摩洛哥问题上跟法国耗下去了,就坡下驴,接受了法国的条件。不过他们胃口可不小,开口就要法属刚果南部、加蓬这两块。法国自然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因为在去年他们刚刚在法属刚果南部发现了数个储量极丰的铜矿和锰矿,正在开发呢,割给了你我不是白忙活了?他们表示南部不行,北部倒是可以。

    德国表示北部全他妈是热带雨林和沼泽,那种烂地你白送给我我也不要,我就要南部!

    双方反复讨价还价,耗了好几个月,最终一人退一步,德国放弃索要法属刚果南部,法国也不拿北部那遍布热带雨林和沼泽的烂地来糊弄人了,按德方的要求,把相对要好一些的几内亚割让给德国,摩洛哥危机至此终于结束。

    这对于李思明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几内亚终于落入了德国人手里,下一步就是如果将它从德国人手中要过来了。不过,他暂时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破事,因为国内已经着火了,而且是燎原大火。

 第270章 大洪灾

    1911年的欧亚大陆都处于剧烈动荡之中,欧洲那边为摩洛哥危机和利比亚冲突闹得天翻地覆,火药味浓到呛人,而在亚洲这边,作为东亚第一大国的中国也并不太平。

    满清的急剧衰退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这个老迈的帝国的力量衰退得是如此的快速,大大超出了各方势力的意料。与清廷力量急剧衰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步思想的爆发,江河日下的国势迫使越来越多的人觉悟,列强步步进逼敲骨吸髓的做派更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这个国家就没有中国人的份了,反抗的星星之火蔓延开来,最终变成了熊熊烈焰,这场烈焰必将把这个僵尸般的王朝烧成灰烬。

    《铁路国有化》的政策推行最终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在挨了列强好几顿胖揍之后,清政府已经知道铁路的重要性了,洋务运动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修铁路。只不过修铁路是个烧钱的项目,此时的清廷的财政早就入不敷出了,没钱还修什么铁路?只能找列强贷款。但列强也不是做慈善的,他们没有义务借钱给清廷,出钱出技术帮清廷修铁路,每一笔贷款后面都有一堆非常苛刻的条件,铁路的管理权、用人权、稽核权、购料权均由外国的借款公司控制,这就导致了中国利权的严重流失。

    可能是觉得光靠自己修铁路实在太难了,清廷在1903年灵机一动,颁布了《铁路简明章程》,规定“无论华人、洋人”均可向“督抚衙门递呈请办铁路”,而且包括“干路或枝路”,华人投资50万两以上实有成效者,朝廷还要“专折请旨给予优奖”,大力鼓励民间资本投铁修建铁路。各省商绅自然知道修铁路的好处,马上闻风而动,踊跃投资,成立铁路公司,掀起了一投修铁路的热潮,短短四年间就冒出了十七个商办铁路公司,所修建的铁路里程大大增加。不过由此也带来了一个大问题:修铁路总得征地吧?而项目掌握在绅商手中,以这帮家伙的节操,他们不借着修铁路之名大肆圈地,简直对不起自己是绅商这个身份了!修铁路运动很快就演变成了圈地运动……是不是有点眼熟?

    没错,美国就是这样玩的。

    圈地还只是小事,最要命的是那些绅商铁路是修好了,却不懂得应该怎么经营,管理上非常混乱,一条铁路能够根据民办和官办划分成好几段,每一段都有不同的规矩,能把在铁路上跑的人逼疯!是不是有点眼熟?对,直到今天美国的铁路还是这样玩的。清廷见状,马上出台了新的政策,要求所有铁路国有化……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如果用上帝视角来看,铁路国有化是大趋势,由国家统一管理可以大大提高铁路运营的效率,消除不必要的阻碍,有百利而无一害。不过,站在那些掏空了家底才把铁路建好的绅商的立场,朝廷这个铁路国有化政策摆明就是要摘桃子!我们辛辛苦苦修好的铁路,都还没有回本呢,你们一句“铁路国有化”就想把它拿走?想得美!

    为此,南方各省与朝廷展开了长达三四臄的博弈,始终是谈不妥。终于,在今年,所有的矛盾来了个总爆发,1911年5月9日,清政府正式发布“铁路国有”上谕,立即激起了南方各省的强烈反对,清廷已经失去耐心了,直接调动军队镇压抗议的铁路工人和绅商,造成了流血事件。这让南方各省的绅商和铁路工人更加愤怒,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数以万计的铁路工人和爱国青年被发动起来与朝廷展开抗争,双方的冲突直趋白热化。

    清廷一时间焦头烂额。

    安徽和江苏那边也不省心,连降大雨,安徽全省和江苏大部地区爆发特大洪灾,尤其是安徽,全省就没几个县不被淹的,受灾人口达到一千多万。江苏也没好过到哪里去,长江多处发生决堤,滔天巨浪汹涌而来,遇人吞人,遇屋毁屋,鱼米之乡遍地浮尸,一片哀嚎。虽说淮河和长江中下游发生洪灾是常有的事,但是像上这样的特大洪灾,真的很少见!

    苏北还算幸运,李思明砸下无数资金建起来的水利设施发挥了很大用处,灌溉总渠、废黄河、新沂河这几条大河马力全开,把狂洪的洪流引入大海,没有让它们像以前那样四处漫灌。在灾情最严重的时候,李思明下令疏散各大农场的人员和物资,然后全力排水,被困在洪泽湖里的滚滚激流找到了突破口,以每秒钟两万余立方米的恐怖流速往下游扑去,灌溉总渠、废黄河、新沂河显然无法承受如此恐怖的洪峰,洪水冲塌了用沙袋加高的河堤,淹没了两岸的田野、果园、公路、菜地甚至房屋,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尽是翻滚不休的激流,都分不清哪是陆地,哪是大海了。

    不少农场工人眼睁睁看着原本长势喜人的稻田消失在浑浊的激流之中,不禁失声痛哭,这一淹,他们这一季的收成算是彻底毁了!宋雨薇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哽咽着问李思明:“为什么要放水淹我们自己的田啊?多好的水稻,全没了!”

    李思明叹气:“我也不想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放水,上游会有更多城市被洪水淹掉,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