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现在还并不想动东南海域,因为海军尚未组建起来。

    然而,周可言、黄锦和许宏纲这些人,明显是出海了。

    “宣郑芝龙进京。”

 第266章 东方海域霸主郑芝龙(第一更)

    转眼到了九月下旬,北京城已经彻底转凉,路边落满了落叶,人们也添加了衣衫。

    现在是南方秋收的时候,而北方夏收的统计已经汇报上来。

    崇祯在乾清宫见宋应星,两人正商议着第一代蒸汽机(主要是抽水用)的普及。

    目前北方五省全部都装备了蒸汽机了,而且为农业服务的水渠开发得非常顺利。

    从数据就可以看出,今年北直隶粮食较去年增加了近30,山东省因为袁可立设置了登莱军镇,在大肆屯田,增加的更明显,近50的增长幅度。

    山西省20,而河南省则直接飙涨了50。

    陕西省呢?

    陕西是旱灾大省,但经过这几年张凡狂砸钱,疯狂整顿吏治,大力动员民众,仅仅开出水渠就有18条。

    将陕西境内诸多水系分流出来。

    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陕西进入暴走模式,疯狂开凿水渠,这也为后来陕西农业的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为长安的复兴,以及丝绸之路的重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崇祯四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推行出来的第三个年头,陕西比崇祯元年的粮食增长了近十倍!

    当然,这与陕西基数本身很小也有关系。

    不过十倍,已经是在创造奇迹了。

    看到这个数据,崇祯一时间都感慨起来。

    中国的农民,只要你不瞎折腾他们,他们自己就能把产量提升起来。

    如果你再好好扶持扶持,那真的就能腾飞。

    勤劳和勇敢,永远都是这片土地最宝贵的品质。

    陕西的灾情已经得到大大的缓解。

    相信明年的粮食产量会更高,而随着红薯在陕西的大量种植,那些成片成片饿死人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崇祯道:“陕西农政指挥使史可法有功,宋爱卿,你去跟他说,让他再做两年,做好了,调他回北京农政院升官。”

    “臣领命。”

    崇祯心情大好,不仅仅这几个省的粮食都翻倍了,连湖广省的粮食都暴涨了30。

    湖广省的粮食产量增长起来并非产量提高了,而是整顿完吏治后,真实的数据被上报上来了。

    以目前的整体数据来看,新农政肢解了地主的田产后,下面上报上来的数据更加接近真实。

    也说明了自由农的数量大大增加,佃户的数量在集聚下降。

    从银行的贷款买田数据也能说明这一点。

    再加上农税的降低,要不了几年,民间必然会形成粮食富余的局面。

    不要怀疑中国人种田的本事。

    这个局面意味着什么?

    意义重大!

    一旦粮食出现富余,酒类商品将会大增,小吃类也会大增。

    老百姓的粮食吃不完,就会拿出来卖了换钱,有了钱就会买几件新衣裳,进一步拉动对服装产业的需求。

    而崇祯的“大明版珍妮机”早就开始在北京制造局量产了,湖广省的桑树、苎麻等等衣服的原材料也在大规模种植了。

    不仅如此,随着贱籍制度的被废除,劳动力逐渐解放,一旦产业规模增加,就业人数自然会随之增长。

    那个时候,一个新的时代不会用力去呼喊,它自然而然就来了。

    不,这还不够,必须加快进度将安南收回来。

    安南有一年四熟的水稻,一旦将安南收回来,打通东南沿海的航线,那个时候粮食将会进一步增加。

    商业时代才会真正降临。

    小太监急匆匆走进来道:“皇爷,郑帅在宫外听宣。”

    刚刚想到大同东南沿海航线,郑芝龙就来了。

    崇祯放下手中的汇报,道:“徐爱卿,这蒸汽机尽快给南直隶和浙江省派发一批过去,让当地的官府出卖购买,找银行贷款。”

    “是。”

    “陈子龙,你速速去一趟南直隶,配套将南京银行逐渐起来,必须逐渐起来,以后江南制造局从朝廷的行政体系里独立出来,独立到商政体系里,让它自负盈亏!”

    陈子龙连忙道:“是!”

    重臣告退后,崇祯很快让让将郑芝龙宣了会进来。

    正统的历史上,在福建巡抚熊文灿的说服下,郑芝龙于崇祯元年归顺朝廷,受封游击将军。

    游击将军相当于军区里的师长军制。

    而穿越者崇祯却早已给郑芝龙加封了南安伯的勋贵头衔,而且官职是台湾总兵。

    总兵相当于军区司令。

    明朝的台湾,是属于福建省辖制的,但在崇祯年间被荷兰人占领,此后知道郑成功时期才收复台湾。

    张凡赐封郑芝龙台湾总兵的官职,显然意有所指。

    这两年,郑芝龙归附朝廷,东南沿海一带,还算太平,至少比前些年要稳定一些。

    明末的东南海域各方势力极其复杂。

    台湾有荷兰人,东边有日本人,海域之上还有明朝本土出去的各个海盗集团,妈港(澳门)有葡萄牙人,而南洋又有诸多商船往来南洋诸国与大明朝之间。

    总之,明末的大海,是非常热闹的,其精彩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欧洲。

    而这诸多势力中,郑家则是最强大的,从东南沿海一带,东到日本,南抵南洋诸国,都是郑家势力笼罩的范围。

    不仅如此,郑芝龙还有用庞大的战舰。

    每一艘战舰都配有红夷大炮,以及弗朗机火炮,还有各类西式火枪。

    大明传统帆船一般装备6到8门土炮。

    但郑芝龙的战舰,每一艘都装备30门以上的火炮,而且是重炮。

    连从欧洲远道而来的殖民者们也感慨说:纵横大海数百年,从未见过像郑芝龙这样强大而富有的敌人。

    郑家战舰上的旗帜飘扬在南中国广袤的海域,郑芝龙吼一声,半个海域都会轻微颤抖一下。

    这样的人,如果待在大海上,绝对是这个时代的一方霸主,大明朝只能在陆地上眼睁睁看着,对此无可奈何。

    如果历史上,郑芝龙不投降满清,历史格局可能会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郑芝龙为什么要投降满清?

    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得先搞清楚,为什么郑芝龙在崇祯元年会归附大明。

    郑芝龙的财富,是北京城任何一个商人和官员以及勋贵都没法比的。

    即便是南京城的首富在他面前,都是小弟。

    他可以说垄断了日本、南洋、大明这三方的航线,钱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如此一个海盗头子,在大海上称王称霸,不香吗?

    那么他为什么还会听熊文灿的,归附大明呢?

    因为郑芝龙说到底,还是正统的明人。

    并非说他多么忠君爱国。

    什么是正统的明人?

    尊儒家为圣道,中原天朝至上,即以中原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也就是说,在郑芝龙心里,就算自己称霸大海,但依然只是个强盗而已。

    他想要的是像传统士大夫和武将那样,出将入相。

    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他归附了大明。

    而大明亡后,又在这种理念下,他归附了鞑清。

    可能和宋江一样,心中对做官耿耿于怀。

    基于这一点,张凡就把郑芝龙吃透了。

    他知道郑芝龙想要什么,郑芝龙想要的,也只有他这个皇帝能给。

 第267章 吃透郑芝龙(第二更)

    郑芝龙一路穿过皇极殿,向乾清宫而去。

    崇祯却早已出了乾清宫,他一只手将长袍挽起,步履飞快。

    刚刚出了乾清宫前面的宫门,便看到了郑芝龙。

    这一年的郑芝龙不过也才二十七岁而已,但整个人显得沉稳持重,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难以掩饰的霸气。

    郑芝龙绝对是明末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历史上,如果不是他个人在关键选择上出问题,整个东方的历史格局可能会彻底改写,海上霸权至少有东方一份。

    崇祯面色淡然,但见到郑芝龙后脚步明显加快。

    郑芝龙见到皇帝后,连忙跪下行大礼:“臣叩拜天子,万岁万万岁。”

    崇祯二话不说,双手紧紧握住郑芝龙的双臂,然后用力将郑芝龙搀扶起来。

    “郑爱卿别来无恙!”

    “承蒙陛下圣恩垂怜,臣一切安好,臣在福建日日思陛下之教诲,一刻不敢忘。”

    “走!随朕一起入乾清宫,朕准备了晚膳,给你接风洗尘!”

    郑芝龙心中大为感动:“愚臣何德何能。”

    “郑爱卿乃是大明的栋梁之才,有郑爱卿在福建,朕高枕无忧,快随朕一起来。”

    郑芝龙便随崇祯一起入了乾清宫。

    此时,太监宫女们已经将御宴准备好。

    郑芝龙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来,直接就享受到了皇家御宴,顿时心中更加感动。

    不多时,孙承宗、韩爌、毕自严、阎鸣泰、张维贤等一些御前大臣全都来了。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入座吧,今日咱们不讲君臣之礼。”

    众人入座。

    “诸位应该都还未见过朕的这位台湾总兵。”崇祯站起来,显得兴致颇高,“今天朕给诸位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是南安伯郑芝龙!”

    郑芝龙连忙站起来,对各位御前大臣作揖:“各位大人,下官有礼了。”

    众人也连忙回礼。

    这若是在平时,在座的各位都不会将郑芝龙一个总兵放在眼里。

    总兵虽然是一品武官,可在文官们眼中,啥也不是,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御前大臣,

    不过今日,皇帝亲自给站台,便没有人敢小瞧郑芝龙了。

    阎鸣泰笑道:“久闻郑帅威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崇祯道:“有郑帅在福建海域,朕心安,海盗不敢猖獗犯我大明海防。”

    崇祯这帽子给的是够高了,一瞬间,郑芝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