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激动地站起来:“80万两?”

    “对!80万两!”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他低估了老百姓对银钞的需求。

    自从过年的时候,取钱有息钱这件事传出去,登上了大明日报,连李员外和张员外都拿到了几百两的息钱,银行的信誉就传出去了。

    现在不少老百姓心中的疑虑已经打消了,对银钞有了一定的热情。

    高起潜接着道:“最近存进去的钱有增加了10万两!”

    几天之内就增加了10万两!

    “你赶紧去跟陈子龙说,现在每天存钱最高限额遏制在1万两,超过了暂停,等第二天,快去快去!”

    “是!”

    崇祯激动得有些热血沸腾。

    为什么要设置限额?

    饥饿营销啊!

    这不用多解释了。

    等这样玩一段时间,再放开也不迟。

    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接下来该规划道路系统了!

    徐光启下面不是已经成立了交通局了么,去年就开始在顺天府修水泥路。

    既然银行已经有了成效,那么多人愿意将钱存到银行,朝廷就应该开始做新的工程项目。

    崇祯道:“王承恩,通知下去,军委会立刻来乾清宫议事,将徐光启和毕自严也叫来,还有陈子龙。”

    “是!”

    下午的时候,春天的阳光将北京城照得暖洋洋的。

    军委会的官员都到了乾清宫门口,有元帅孙承宗、监察御司使李邦华、兵部尚书阎鸣泰、宪兵御司使黄得功,还有户部尚书毕自严,工部尚书徐光启,皇家银行御司使陈子龙,兵部侍郎韩爌。

    乾清宫前面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地图。

    崇祯站在地图前面,道:“孙阁老的军政规划在这里,诸位都先看一遍。”

    几个小太监手里捧着几分详细的奏报。

    都是印刷版。

    众人一一翻阅完。

    崇祯突然道:“去年的辽东之战,诸位也都体会到了,辽东缺钱,顺天府的粮食调到辽东,换来的是顺天府的粮价大涨,老百姓苦不堪言,南方有诸多粮食,但是调运不过来。另外,陕西的粮价依然还在3两每石,顺天府的粮价现在已经恢复到08两每石。”

    “造成这些原因的,出了陕西有旱灾,另外一层原因就是道路运输太慢,未来修建水泥路已经刻不容缓,这是大明朝国家战略层面的事情。”

    崇祯指着地图,道:“第一个五年计划,朕要的是粮食。那么第二个五年计划呢?”

    他看了看大臣们,然后道:“第二个五年计划,朕要修路。”

    “孙阁老在他的规划里将全国的粮仓都标注出来了,依朕看,还要将道路全部规划进去,这样才能高效调度各省的粮食,才能高效动员各省的老百姓,朝廷的政令才能畅通无阻抵达乡里。”

    众大臣齐声道:“陛下圣明。”

    崇祯看着地图,内心激动:“朕刚开始不需要太多路,诸位爱卿且看,现在最需要粮食的几个地方是哪里?一是陕西、二是太原,三是顺天府。陕西是旱灾最严重的地方,朝廷这两年源源不断从南方调粮食过去,但道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大明朝粮食最充足的地方是在湖广,江汉一带,所以,必须有一条道路,是从荆州到西安府的。”

    “朕要在十年之内,彻底解决陕西的粮食问题。”崇祯自信满满,“只有解决了陕西的粮食问题后,才能在那里建立起一个大规模的商业中心,重新向西边打开丝绸之路。”

 第29章 道路体系(第二更)

    诸位大臣一听,皆是一怔,不由得内心震撼。

    皇帝居然已经考虑到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崇祯顿了顿,目光在地图上游走:“当然,那是十年后的事,今天咱们只讨论道路,任何事都一步步来,孙阁老,你有什么要说的?”

    孙承宗道:“陛下圣明烛照四海,老臣以为此举自然是利国利民的,不过朝廷用度开支巨大,老臣以为,最先修的道路,应该是从湖广到顺天府的。”

    “两湖熟天下足,湖广鱼米之乡,粮食充足,京师又在北边军镇之地,常年与建奴周旋,对粮食需求巨大,此次辽东之战便说明了这一点,若是能先将江陵通往顺天府的水泥路修建起来,可事半功倍。”

    崇祯点了点头道:“说得有道理,不过钱你们打不可不必担心,修路这件事,就交给交通局来,从银行贷款!”

    皇帝此言一出,大臣们解释大吃了一惊。

    户部尚书毕自严道:“陛下,此事恐怕会有极大的风险,银行的钱都是老百姓的钱,拿来修路似乎不合适。”

    其他大臣也都这么认为的。

    崇祯道:“在路边设置关卡,收过路费不行就行了,十年回本,每年收的钱一部分拿来偿还银行的利息。”

    崇祯开始给大臣们算账,例如修路不仅仅可以提高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运输效率,还可以召集一大批民工,给这些民工开工钱。

    这相当于是造就了一批就业岗位。

    古代有很多闲人的,劳动力没有地方用,就用在这里,来修路,有吃有穿,还有钱拿,拿了之后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慢慢改善,以后是不是有钱买衣服和香皂了?

    有钱买衣服了,衣服店的生意就好了,香皂也更加畅销了,北京制造局的销量是不是又可以往上涨了?

    这是一个良性循序,由朝廷发动的基建!

    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由国家宏观调控,拉动国内的就业和经济。

    但有一个前提,水泥的产量要跟得上!

    水泥的产量就是科技技术。

    所以后世的伟人才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就是这个道理。

    你看,崇祯用从银行贷的钱去修路,给民工发工资,民工有钱消费了,拉动其他产业。

    路修完,粮食运输更快,还可以收商人的过路费,过路费到交通局,交通局每年给银行换利息和本金,银行再把这部分钱按照利息的形式给存钱的老百姓。

    这是什么?

    这是多方共赢的方式!

    皇帝一通解释下来,在场的大臣们差点跪了。

    陛下,请收下老臣的膝盖!

    还能这么玩?

    这简直是刷新了所有人的三观。

    再想想,难怪皇帝陛下一年多前悄悄的让陈子龙开设了皇家银行,最近又通过雅兰堂来推行银钞。

    原来都是有目的的!

    陈子龙激动得一逼,他脸都涨红了,他负责了一年多的银行,都没有想到银行真正的作用这么大!

    崇祯将话题收回来:“所以,缺钱找银行贷款,现在往银行存钱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陈子龙激动道:“陛下,臣觉得可以不仅仅只是局限顺天府了,整个北直隶都可以开始通用银钞,这样银行的钱更多,可投资下去的钱就更多。”

    其他大臣也连连点头,显然被这种新模式打开了一扇前所未见的大门,都激动起来。

    “不急,先把顺天府的银钞稳定下来,顺天府的银钞没有问题,开放整个北直隶只是时间的问题。”

    “咱们回到道路上,湖广的江陵必须有一条道路打通到西安府。”

    “第二条路就是刚才孙阁老说的从将领打通一条路到顺天府。”

    “第三条路就是从湖广打通一条路进入太原。”

    “朕还想修第四条路,从湖广南下到广西。”

    为什么要这样规划?

    陕西自不必说了,顺天府更不必多解释,太原呢?

    太原这个位置非常特殊,它连同的是北边的大同,直达塞外草原的。

    几年后崇祯还想着对蒙古做经济上的大规模渗透,就少不了这一条路。

    那广西呢?

    广西和谁是碍着的?

    安南国(越南)!

    安南的水稻是一年四熟!

    那里是妥妥的大粮仓,以前本身就是中国的领土,只不过在宋朝独立了一段时间,后来明成祖朱棣收回来,再后来又脱离出去了。

    那以后崇祯肯定是要收回来的,那里可是大粮仓啊,以后大明朝的人口继续涨,肯定要有更多的粮食。

    所以,要提前做规划,这才是战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都是从湖广出发?

    因为湖广这个位置太特殊了,长江从这里流过,左控巴蜀,右抵江西,湖泊纵横,河道发达,且粮食充足。

    可分明大明朝末年最发达的地方是东南,也就是浙江和南直隶一带!

    别忘了,那里本身就有大运河的运输体系,大明朝的嘴依赖的漕运体系就是大运河。

    所以这个阶段根本不需要在那里修建水泥路。

    湖广在后世的省会在哪里?

    在武汉!

    武汉有一个什么称号?

    九省通衢!

    所以这个地方的战略性有多高,已经不言而喻了。

    今年开春之后的新农政,重点梳理对象就是湖广一带!

    只要以湖广为中心,将几条主干道分散到目的州府,以后再在这些主干道上开分支,一步步完善即可。

    这番说下来,诸位大臣已经心中有了框架了,也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尤其是徐光启。

    崇祯补充道:“所以这两年要准备提升水泥的产量,为后面的道路建设做准备,水泥的量不需要预估,越多越好,组织人去采矿,以后用到水泥的只会越来越多。”

    徐光启道:“遵旨。”

    “再说粮仓,朕觉得孙阁老提的就非常好,两京十三省的省府所在地都必须设置三个大型粮仓,各个地方州府必须设置三个中型粮仓,下到每一个县,都必须甚至三个小型粮仓,全国的大型粮仓、中型粮仓和小型粮仓都必须大小一致,做统一管理和核查。”

    顿了顿,崇祯道:“关于军队,朕打算划出五大军区对全国进行武力辖制。”

 第30章 大明朝的五大军区和新军政(第三…

    为什么不是战区?

    以目前这个阶段大明朝的狗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