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甚好!”祖大寿明显激动起来。

    “何大人。”

    何可纲道:“督师有何事,尽管吩咐。”

    “增加西边探子数量,随时汇报建奴动向。”

    “是!”

    “王承胤!”

    “末将在!”

    “你领一万人马渡辽河,佯装进攻,切记不要深入!”

    “末将领命!”

    王承胤拿了令牌,便迅速出去。

    号角声响起了,校场上的士兵都抬起头,看着同一个方向。

    “第三军全体集合!”

    “第三军速速集合!”

    士兵们飞快朝前面整齐奔跑去。

    不得不说,关宁军底子非常好,在新军政的洗礼下,军纪十分严明,哪怕祖大寿这种人养私军,关宁军也因为常年和建奴对战,有一种虎狼之师的味道。

    他们立刻回自己的军营,开始披上甲胄,拿起长刀、长枪、盾牌,然后翻身上马。

    从班长、排长、连长,再到团长、旅长、师长,分别开始整顿队形。

    很快,便整编出一支军,一人带了五天的干粮,便跟着王承胤出了城门,向辽河的方向奔去。

    当天下午,便到了辽河新建的城堡河西堡。

    河西堡的东城门便在辽河岸边,上面架了十门红夷大炮,每时每刻都对准了辽河对岸。

    王承胤在傍晚时分渡过辽河,在辽河边安营扎寨。

    建奴的探子立刻将关宁军的动向传回给西大营,此时西大营的主帅是图尔格。

    钮祜禄·图尔格,满洲镶白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首额亦都第八子。

    他是历史上鞑清的名臣、名将,少年时代变跟随努尔哈赤征伐,积功授世职参将。

    后来皇太极继位,他是皇太极下面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

    历史上征讨林丹汗、大凌河之战、松锦会战这些决定历史走向的战争,他都参与并且立过大功。

    他的才能不在多尔衮之下,属于有勇有谋类型的将领。

    当听闻关宁军突然增兵一万抵达河西堡的时候,建奴西大营所有高级将领都兴奋了起来。

    人们都闻到了战争的血腥味。

    不过皇太极有令,要发动大规模战争,必须上报沈阳做批复。

    图尔格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到沈阳汇报消息。

    就在辽河边上剑拔弩张的时候,身在山东登州的袁可立也收到了皇帝的最新指示:出兵旅顺!

    为什么要出兵旅顺?

    旅顺在何处?

    21世纪,旅顺属于大连市,在大连市的最南端,也是辽东半岛的最南段,更是整个东北的最南端。

    它南接登莱,西卫京津门户,东联外援朝鲜。

    天启年间,袁可立收复辽东半岛,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也是天启年间,熊廷弼提出海陆联防的战略,以广宁、登莱、天津三个节点做步、骑、水师的整体防御和进攻。

    其中水师的进攻,便是指拿下旅顺,北收金州、复州。

    这一战略,与张凡的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张凡还在皮岛设定了一个军镇,将战线拉得更长了。

    足见旅顺这个地方的战略之重。

    这个时候出兵旅顺,是要收复辽东半岛么?

    不是!

    是要收复金州和复州!

    为何?

    要将辽东半岛上的建奴兵力牵扯进来,让皇太极对西征中的变故支援有所顾虑。

    一句话:分散皇太极对西征后续的支援。

    如此,才能最大可能性全歼皇太极这支西征军。

    只有全歼皇太极这支西征军,才能让投靠皇太极的蒙古人知道谁才是东方大陆最强的霸主。

    三月二十九日,天刚刚亮,登州的号角声便响起来了。

    睡梦中的天武军士兵听到号角声,立刻从床上翻身而起,快速穿衣,随后飞冲出去,在校场集合。

    朝阳冲破东方天际的层云,喷薄出璀璨的光辉。

    此次乃皇帝亲令,袁可立一大早便亲自到场。

    沈有容开始点兵,一共五千天武军。

    海岸边停靠着五艘苍龙战列舰,那是前几天从南方调度过来的,现在正好排上用场。

    不仅仅有五艘苍龙战列舰,还有五十艘鸟船!

    天武军快速登船,开始检阅上面的红夷大炮,后勤的士兵将一箱箱火炮和火枪搬上去。

    不多时,沈有容小跑过来:“袁军门,五千天武军儿郎已经准备就绪,请指示!”

    “出发!”

    “是!”

    苍龙战列舰划破海浪,在鸟船的簇拥下,向辽东半岛挺进,红色的星旗在海风中,蓝天下,飘舞起来。

    这就完了?

    并没有!

    既然皇太极想阻止草原汉化,崇祯自然是要借此机会,扒皇太极一层皮。

    早在几天前,范景文便出发再次行往皮岛。

    在袁可立出发的当天,范景文也到了皮岛。

    三月下旬,皮岛的冰雪早已融化,岸边也已经搭建起了军营,士兵日夜操练。

    范景文带来了最新的指示:出兵切断建奴从朝鲜运粮的粮道!

 第317章 东线压制,排队枪毙!(第一更…

    当皇太极收到关宁军渡过辽河的消息的时候,立刻知道狗皇帝对他的战略展开了反制。

    皇太极绝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更不是一个张口就来、喜欢拍脑袋办事的人。

    他既然发动了对北府新一轮的打击,必然将辽东各个战线也都做了妥善的安排。

    他立刻给了图格尔写了一封信:敌不动我不动。

    不仅仅图格尔接到了明确的指示,早在几个月前,身在朝鲜的多尔衮也接到了皇太极明确指示,防止明军上岸拦截粮食。

    不过多尔衮并未将这封信放在眼里。

    因为能上岸拦截粮食的无非就是毛文龙皮岛的兵马,和陈新甲的5000明军。

    这些都曾经是他的手下败将。

    早在天启六年皇太极第一次发动对朝鲜的战争(丁卯之役)的时候,多尔衮就在义州和铁山一带轻而易举击溃了毛文龙的东江兵。

    而去年,多尔衮大军南下,横扫义州,陈新甲不得不撤退到皮岛。

    所以,多尔衮对皮岛明军是完全不放在眼里的。

    由此,他对下面的人说,只要明军出现,一律正面冲杀。

    但他不知道,早在去年最冷的时候,登莱的天武军已经调了5000人手抵达皮岛,整个冬天,皮岛都在以新军制严格训练所有的士兵。

    为此,军营门口经常可以看到一颗颗悬挂起来的脑袋。

    就在皇太极图格尔写信的时候,远在鸭绿江出海口东南边的皮岛,由刘兴祚发出了作战指令。

    一支支队伍渡过海岸,对岸军营的人数大大增加。

    中午的时候,8000天武军向北边百里的铁山快速挺进。

    他们的目标是抵达义州东边,狙击建奴从朝鲜运回去的粮食。

    当天下午两点,绕过铁山,向北奔袭。

    两点半,探子回报,前方30里有一支运粮队,有1500八旗士兵护送。

    2000人护送,足见其规模已经不小。

    师长刘兴治立刻决定对这支运粮队进行突袭,他正准备下命令,又一个探子回来了。

    原来此去百里,正北方,尚有一支运粮队,有3000八旗士兵护送。

    刘兴治立刻知道这是一支更大规模的运粮队。

    此去百里,建奴一定是要运到昌城,从昌城转运回去。

    刘兴治立刻决定兵分两路,右路3000,突袭30里之外的运粮队,左路5000人,由他亲自带队北上。

    如此做了安排,两路天武军丝毫不耽搁,右路军由旅长杨志信立刻带着3000人朝30里外挺进。

    实际上,在靠近的时候,建奴的探子也发现了这支明军。

    下午的时候,义州城东部几十里外,两军都开始飞快行军。

    建奴的这支运粮队做了两手准备,一是争取快速向义州挺进,那里有守军接应,二是与这支明军正面硬刚。

    而留给杨志信的时间不多,他必须在5点之前追到这支建奴军,一旦对方进入义州城,这次的行动就失败了。

    不仅仅会失败,而且还会暴露行踪。

    所以,现在右路军是急行军!

    什么是急行军?

    就是匀速小跑。

    双方起初相隔30里的距离,但是在行军的时候,双方都在移动,所以实际距离其实是50里。

    建奴的押送军官非常自信地判断这支明军真要是追过来的时候,也是追到义州城下。

    但在下午四点半的时候,他就得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明军正在向这边快速逼近。

    到五点的时候,八旗军官们已经可以用肉眼看见南面有一支明军正在向这边快速移动。

    这支明军全部是步兵!

    而八旗的2000护送兵,有1000骑兵,1000步兵。

    八旗的军官见到明军是什么态度?

    轻蔑!

    因为去年就是他们这支队伍跟着多尔衮,将义州五万朝鲜军打报废了,明军也仓皇而逃。

    此次运粮,多尔衮已经传令全军,凡是中途遇到明军,正面冲杀便是了。

    那统帅大声道:“儿郎们,准备好,让这支明狗有去无回!”

    瞬间便有500八旗骑兵从队伍里整编冲出来,形成一道强劲的冲锋,向前面的明军冲去。

    明军的队伍里立刻响起了号角声,队形开始快速变化,形成三个方阵,方阵依然统一往前移动,只不过从小跑变成了行走。

    每一个士兵的步子完全一致,地面发出有节奏的震动声。

    这是登莱天武军第一次与建奴交手,士兵们都群情激昂。

    砰……

    突然所有人一起停下了脚步,最后一脚踩下去,地面都为之一震。

    建奴冲锋过来的战马明显受到了一点点惊吓,不安地嘶鸣了两声。

    正中间最前面的两百支燧发枪同时举了起来。

    “开火!”

    砰砰砰……

    一瞬间,平原上就响起了火枪的声音,在空中形成了一道子弹狂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