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护起防线的同时,立刻将刺杀的这几个人围了起来。
“杀!”
最前面那个身体壮实的黑衣人吼了一声,提着刀子快速往前冲。
这些人没有任何要躲避和抵挡的架势。
就一个字:杀!
而且他们采取的战术是,五个人为一个人开道。
最后刺杀范文程的任务就交给那一个人了。
这是最稳妥的刺杀方式。
只见那五个人分两队立刻飞扑过去。
其中一人一刀子捅穿了一个建奴士兵的腹部,但他还来不及拔刀,手臂就被砍断了。
鲜血如注,他惨叫一声,用身体朝那个建奴士兵撞去。
第二个人的目标是左边的两个建奴士兵,他手里的刀飞快砍中的其中一个,身形一转,避开了迎面而来的一刀,借势再挥刀出去,一刀捅在了第二个建奴士兵的脖子上,将脖子刺穿。
但他本人的腹部也被三个建奴士兵同时捅穿了。
第三个人直接冲过去,身体被建奴士兵捅穿,但他继续冲,左手的笔刀撕开那个建奴士兵的脖子,右手的长刀捅穿了另外一边一个建奴士兵胸口。
这种冲杀非常惨烈。
转眼,这防线就被撕开了一条口子。
第四个和第五个补上,有用自杀的方法,弄死了三个建奴士兵。
第六个人,也就是之前那身体高大的壮汉,他沿着同伴用鲜血给他铺出来的那条道,朝马车冲去。
他没有任何防御,也没有任何躲避。
左右的建奴士兵距离足有三米。
只见他转眼就冲到了马车面前。
但两边的建奴士兵也快速反应了过来。
他既然没有躲,当然就被刀砍中了。
中刀的地方是后背,被砍了两刀,衣服直接被砍开了,鲜血飙出来。
正面的那一刀被他挡住了。
但他没有丝毫停留,飞扑向马车中。
后面又被砍了两刀,但他离马车已经只有一步。
他纵身往前一扑,借着冲势,用刀子朝马车内捅去。
只要这一刀捅进去,范文程就死定了!
但一边一个建奴士兵一刀狠狠砍来。
咔嚓一声!
他的手臂被砍了下来,刀子也随之坠落在地上。
他忍住剧痛,没有叫喊,也没有任何停留,左手快速拔出一把笔刀,猛地冲进了马车里。
里面的范文程刚才为了躲避箭矢,整个人是朝后仰的。
那黑衣人清叱一声:“死!”
他左手的笔刀朝范文程狠狠刺去。
范文程吓得发出杀猪般的惨叫。
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把刀从他后背刺过来,刺穿了他的身体。
他的动作骤然一缓。
不过,他还是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笔刀朝前扎下去。
那一刀却是刚刚扎到了范文程的裤裆。
马车里顿时响起了撕心裂肺的哀嚎,比杀猪还惨。
鲜血立刻染红了范文程的裤裆。
范文程痛得全身都在抽搐,脸上的表情都变形了。
那个黑衣大汉死在了范文程的面前。
八月二日,一则刺杀事件,震惊了整个沈阳。
皇太极大怒,派出他的亲卫军开始在全城搜捕。
八月七日一大早,紫禁城。
崇祯着一身黄袍,向皇太极走去。
现在是早朝时间。
王承恩却是立刻送来了一份密信:“皇爷,北边送过来的密信。”
崇祯立刻打开,刘乔的信,他从来都是第一时间打开。
看完密信,崇祯眉头皱起来了,心里道:可惜啊!死了六个勇士,竟然没能杀死范文臣那个狗汉奸!
待朕有朝一日轰开沈阳的城门,定将你抓出来,千刀万剐了!
见皇帝看完了,一边的王承恩拿出火折子,将密信烧掉。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道:“这些人的名字进入忠烈祠,家人厚抚,孩子都重点培养。”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稳定了内心的情绪,崇祯大步朝皇极殿走去。
“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崇祯坐在龙椅上,扫视一转,道:“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事启奏?”
吏部右侍郎成基命出列道:“启奏陛下,臣有一事。”
“但说无妨。”
“近日,朝中多有弹劾南安伯郑芝龙的奏疏,有人告发南安伯有私矿43处,不知陛下何时给大臣们一个答复?”
崇祯一看下面这架势,有些官员已经在蠢蠢欲动了,他立刻就知道这些人打算今日在早朝上把郑芝龙的事情翻出来搞事情了。
郑芝龙的事情现在极其复杂。
为什么这么说呢?
郑芝龙刚立了大功,但又被告发触犯了《大明国土管理法》。
皇帝你是罚呢,还是不罚?
大家其实都知道。
现在都察院已经请求立案调查了,朝中肯定有不少人希望郑芝龙滚蛋。
毕竟郑芝龙是个海盗,在大明朝某些读书人的眼里,一个海寇,怎么能位列朝廷呢?
而且还是侍郎这样的高官!
例如不少东林党就绝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其中就有成基命。
他只不过是第一个站出来而已。
下面还有许多双眼睛盯着。
崇祯一副刚想起来的样子,道:“哦,这件事是谁最先提的来着?”
“是都察院的副都御使赵海彦赵大人。”
第419章 政治投机分子们(第一更)
崇祯问道:“赵大人此时在何处?”
成基命道:“回禀陛下,臣听闻赵大人近日身体不适,也不知何缘故。”
成基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赵府和张府在七月二十日就为被围起来了。
最开始外界传闻两位大人同时身体抱恙。
但这半个月过去了,就算是傻子也已经知道是锦衣卫围起来的。
这件事就严重了。
副都御使和吏部侍郎的府邸被锦衣卫围起来了!
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皇帝竟然要出动锦衣卫将两位朝廷重臣的府邸围起来?
这段时间,下面的人众说纷纭。
大多数人认为和郑芝龙有关。
因为赵海彦最近就在弹劾郑芝龙,这是众所周知的。
弹劾郑芝龙,府邸就被围起来了?
皇帝现在的心思,大家都有点猜不透了!
难道皇帝陛下这是要封口不成?
一时间,无数人都在猜测皇帝真实的用意。
例如杨所修就猜测皇帝必然是要遏制住朝中弹劾郑芝龙的趋势。
原因很简单,郑芝龙立了大功,用新法对付一个功臣,就是逼皇帝自己打自己的脸。
他还猜测这件事是背后有人故意挑唆,意图是让君父为难,从而废除新法。
而在韩爌看来,则不然。
作为保守派的领袖人物,韩爌现在对新法局面的认知,可以说超过朝堂上任何一个官员。
五年的改制,朝堂格局早就发生了大变化。
现在保守派也已经不反对改制了,保守派只是反对激烈改制而已,他们更喜欢用一种温和的、妥协的方式来实现局面共赢。
既然保守派都不反对改制了,何来借此故意废除新法之说?
但这也完全不妨碍现在保守派借此为由来攻击改制派,两派的斗争从来没有停过,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
既然现在整个朝堂已经不存在绝对反对改制的人了。
就不存在有人趁机搞事情,让皇帝为难而废除国土管理新法。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站出来弹劾郑芝龙呢?
理由很简单:政治斗争和政治投机。
为什么是政治斗争和政治投机两方面?
当然,各自的利益不同罢了。
例如成基命,表面上是说郑芝龙的事,其实矛头指向的是王在晋。
王在晋现在明显就是学之前的改制理念,打算用最粗暴直接的方式,在大明朝全国上下推行《大明国土管理法》。
这一点,成基命是第一个反对的。
那么说郑芝龙这件事,为何矛头就指向了王在晋呢?
因为弹劾郑芝龙的赵海彦被围起来了啊!
赵海彦被围了起来,而大明国土管理部一直不表态,这背后就很有可能是王在晋在挑唆了。
王在晋这是故意避开郑芝龙,因为不愿意让皇帝为难。
而这一点,就给了保守派口实,成了怼王在晋的借口。
成基命便道:“陛下,臣亦不知赵大人所犯何事,府邸被围困起来,臣只知到现在,大明国土管理部依然没有给满朝大臣一个说法,陛下也没有给臣等一个说法,郑芝龙到底查不查?”
今日,很显然,即要怼王在晋,怼王在晋的不作为,也要对付郑芝龙。
这件事现在已经牵扯进来了不少人了。
不仅仅有保守派想通过此事来怼王在晋,搞郑芝龙。
还有一大堆的政治投机分子想通过此事向皇帝表态,力挺《大明国土管理法》。
就是这部分人弹劾郑芝龙的。
他们不是国土管理部的,但却对国土管理部这个新衙门垂涎欲滴。
这部分人弹劾郑芝龙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
因为改制的红利已经出现了啊!
大明朝这些年的改制,许多人大臣从中获利。
甚至以前碌碌无为的小吏或者平民,都在改制中,摇身一变,深受皇帝陛下恩宠。
例如曹程,一个知府,一跃成了南京廉政督察总府的总督察,位列部堂高官,这是许多人一辈子做梦都不敢想的。
例如李自成,一个银川驿站的驿卒,摇身一变,北京廉政督察总府总督察,也位列部堂高官,简直是梦幻人生。
而像孙承宗、李邦华这些人,拥戴新政,也都为了皇帝陛下最信任的大臣,掌中枢机要。
即便是阎鸣泰这种在天启年间有罪在身的人,也摇身一变,兵部尚书赚治安督察总府府堂。
更让大家眼红的是,像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