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阎鸣泰这种在天启年间有罪在身的人,也摇身一变,兵部尚书赚治安督察总府府堂。

    更让大家眼红的是,像陈子龙那种江南书生,现在都掌管皇家银行,绝对已经可以和侍郎高官平起平坐了。

    而且无数人巴结他。

    可以说,这些年拥戴新政的官员,不是高官就是厚禄。

    可惜,任何时候,资源都是有限的。

    在新农政、新军政、银行新政、地方新税政等等一系列新政推行后,核心的位置已经被人都占完了。

    例如宋应星、郑三俊的农政院、国税局,早就已经将核心班子全部搭建起来了。

    没有上位的那些官员,基本上也就没有机会了。

    没有机会了怎么办?

    等机会呗!

    终于又等来了一个新政:《大明国土管理法》的推行。

    所以啊,最近这半年,整个大明国土管理部都是焦点。

    它不仅仅是牵扯出来了一些官员占私矿,更是一次朝堂新权力的构建。

    那些曾经在新农政、新税政、新军政都错过机会的人,这一次都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

    而这一次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力挺新法之威,向皇帝表态,他王在晋不敢做的事,臣等来做,臣等绝对拥护大明国管理法。

    这就是目前这件事真实的形态。

    而新政派的态度呢?

    既不反对目前王在晋的状态,也不赞同,总之就是沉默。

    因为王在晋和孙承宗在天启朝的时候,就有历史矛盾。

    这个时候,王在晋再不出来说话,就真的要被人搞下来了。

    他出列道:“陛下,眼下都察院并未立案,也未有人向臣反馈此事,缺乏证据,臣不能随意对一个侍郎高官进行调查。”

    成基命道:“王大人,那请问赵大人所犯何事,府邸被围了起来?”

    “成大人,此事您得问陛下,我哪里知晓缘由。”

    “依本官看,就是你王大人在皇帝陛下面前危言耸听,避开权贵,你这算什么推行新法,不过空有其名的小人!”

    王在晋一听,顿时来气了:“成大人,你这是血口喷人!”

    一边的翰林学士黄道周也不闲着了,他出列道:“陛下,臣也以为,在这件事上,王大人处理不当,新法乃陛下之法,天下之法,关乎社稷,绝不能避开权贵,且不论赵大人究竟所犯何事,赵大人弹劾郑芝龙,臣是赞同的,臣愿意绝对拥护陛下的《大明国土管理法》!”

    崇祯心里叹了口气,这帮家伙真的是见缝插针,稍微来点事,他们就出来搞事。

 第420章 控局(第二更)

    这朝堂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

    而作为皇帝,就是要将大家的利益,往国家的利益上疏导。

    整体来说,经过张凡一轮又一轮的整顿,朝臣们的方向算是扭过来了。

    至少不会再出现天启年间那种为了党争,毫无节操。

    至少,大家都往在新法的方向往前走。

    但撕逼这种事呢?

    还真的无法杜绝。

    就说成基命,吏部侍郎,相当于公司的人事副总。

    这个职位,还真的可以在大会上就部门某些人的不作为提出建议来。

    毕竟人事部门就是专门负责考核的。

    而黄道周这厮呢?

    翰林院学士,妥妥的高级副总裁(内阁)的预备干部,相当于大明朝智囊团的一员,他也是有资格说的。

    而黄道周这货现在说这番话,显然在翰林院待腻了,想趁机学杨所修,跪舔皇帝,在新政衙门里某个一官半职的。

    但是,黄道周却不知道,自己跪舔错了时候。

    崇祯道:“黄爱卿你刚才说你赞同赵海彦?”

    “是的,陛下,臣赞同赵大人弹劾郑芝龙,凡是触犯新法者,皆当严惩不贷,否则新法威信何存?”

    崇祯道:“成大人,你难道也赞同赵海彦?”

    “回禀陛下,为君者,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臣只是认为,王在晋蛊惑陛下,其心可诛!”

    王在晋心里也是一团火,马德,这大明朝的官不好当啊!

    他现在算是体会到孙承宗之前的压力了。

    位置越是重要,攻击你的人就越多。

    因为那个重要的位置,必然权力很大,权力大意味着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

    这样一来,当然谁都想要。

    现在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政治投机分子们,都盯着他这个位置,都想他下台,然后安插自己的人。

    而偏偏王在晋和新政派的孙承宗还有矛盾,新政派也没几个人帮他。

    王在晋愤慨道:“成大人!你血口喷人!”

    他气得脸都黑了:“陛下,老臣忠心可鉴!”

    崇祯扫视一转,道:“看来诸位都知道朕派人将赵海彦的府邸给围了。”

    这下众人才安静下来,竖起了耳朵,专心听皇帝说话。

    “还有张凤翔的府邸,朕也派人围了。”

    皇帝的语气漫不经心,又有几分冷意。

    “郑芝龙这事,依朕看,到此为止。”

    黄道周道:“陛下……”

    “你们不是想知道为何朕派人将赵海彦的府邸给围了吗?”

    皇帝的语气突然有几分加重了:“赵海彦,朝廷的副都御使!勾结建奴,图谋不轨!”

    当他说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已经杀气森森,脸色沉底阴沉下来。

    皇帝此话一出,整个朝廷顿时一片死静。

    除了孙承宗、徐光启和顾炎武,其余所有人都内心震撼到无法形容。

    皇帝再扫视一转,冷冷道:“念!”

    方正化打开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副都御使赵海彦,吏部右侍郎张凤翔,勾结锦州总兵吴三桂,私通建奴,罪大恶极,国法不容,现吴三桂已伏法,赵海彦、张凤翔,夷族,抄家,钦此!”

    念完后,大殿内一片死静。

    吴三桂死了?

    大家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吴三桂什么时候死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有人都一头雾水,这个消息实在太突然,太劲爆。

    少卿,众臣才道:“陛下圣明!”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语气锋利:“一个副都御使,一个吏部侍郎,一个边军总兵,合谋私通建奴,这简直是大明朝的奇耻大辱!”

    “黄道周!”

    “臣……臣在。”

    “你还要赞同赵海彦么?”

    “陛下,臣冤枉,臣与赵海彦没有任何关系,臣一时糊涂。”

    你看,这事一公布出来,大臣们立刻开始与赵海彦撇清关系。

    崇祯又道:“成基命,你呢?”

    “陛下,臣忠君体国,忠心日月可鉴。”

    “行了行了,朕问你现在什么态度?”

    “朕与赵海彦并无任何关系。”

    皇帝道:“还有人要弹劾郑芝龙吗?”

    这下没有人吭声了。

    为什么?

    因为赵海彦的罪名一旦被定下来,就有可能是赵海彦以叛国贼的身份故意诬陷郑芝龙,挑唆君臣关系。

    这下谁都不愿意和赵海彦有任何关联了,哪怕一丝关联都不愿意。

    这可是夷族的大罪。

    “韩爌,你怎么看?”

    韩爌出列道:“臣以为,目前证据不足,有可能是建奴唆使叛徒挑唆君臣关系,当谨慎处理。”

    “好,那此事就此作罢。”

    “陛下圣明。”

    黄道周又道:“陛下,若是如此,臣担心朝堂上依然还有与建奴私通的汉奸,请陛下下令彻查,臣愿意配合自查!”

    黄道周此话一出,大家心里都开始骂他了。

    这厮典型的是想学杨所修做舔狗啊!

    你这么说,搞得好像我们都是汉奸似的。

    “大不可必!”皇帝道,“朕对我大明朝的每一个官员都是绝对相信的,君臣如父子,君父岂有不相信臣子的?那岂不是乱了朝纲!”

    众臣齐呼道:“陛下圣明。”

    黄道周也不敢再说什么。

    郑芝龙的事,因为赵海彦的敏感身份,而暂时告一段落。

    但是,只有皇帝自己知道,郑芝龙的问题,才刚刚开始。

    这一日,大明日报的头版就是张凤翔、赵海彦和吴三桂卖国。

    整个北京城都轰动了。

    到中午吃完饭,王承恩说道:“皇爷,吴国贵在外面听候圣宣。”

    “让他进来吧。”

    “是。”

    不多时,吴国贵走进了乾清宫,立刻跪在地上,将头埋起来:“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吴国贵。”

    “微臣在。”

    “勾结吴三桂,串通建奴,谋取格物科学院机密,这每一条都是诛三族的大罪!”

    皇帝的声音听起来风轻云淡,但落在吴国贵耳中,便如同炸雷一样。

    什么情况?

    卢象升不是说皇帝陛下已经赦免自己了吗?

    难道皇帝要杀我?

    顿时,吴国贵手心开始冒冷汗,心乱如麻。

    “陛下,微臣知罪!”

    皇帝依然不动声色:“家人都到北京了吗?”

    “都到了。”

    “这几天住的还习惯?”

    吴国贵心头微微一缓,听这意思,是不打算杀自己了?

    “承蒙圣眷,一切都好。”

    “知道朕为什么不杀你么?”

 第421章 大明朝收复台湾的战略目标(第…

    吴国贵心中绷紧的那根弦顿时放松下来。

    随即他也反应过来。

    如果皇帝要杀自己,早在锦州城稳定下来后就杀了。

    绝不会召到北京来。

    如此这般想,心中便更加放心。

    “微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笑道:“张浚一连几封奏疏,让朕杀了你,你不来北京,你认为自己还有活路么?”

    吴国贵又是一惊,连忙道:“微臣多谢陛下不杀之恩,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朕的确有事情让你去办,办好了,朕不但不杀你,还给你加官进爵,你看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