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徵的裤带里掉落一把铁锤,他说道:你们都知道的,陛下让我研制新的蒸汽机,随身携带铁锤是表明我敬业。

    ……

    气氛一度“融洽”。

    短暂的死静后。

    一向只干活不表态的刘鸿训毫不客气地说道:“1500万两下发到北京城,迎来的物价暴涨,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而陈子龙站起来,用手握住椅子的把手,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这个立意被颠倒了,1500万两下发下去后,朝廷不是要争论新政是否妥当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充实民间的粮食、肉类、布匹、茶叶、盐等民生物资,而不是在这里一味反对银行的政策。”

    “所以银行就可以为所欲为,陈子龙,你再这般下去,便是大明朝的罪人,届时无数百姓家破人亡,你难辞其咎!”

    “这是陛下的圣意,吾等做臣子的,责任是要切实可行地保证圣意的实现,而不是如诸位这般,在这里整天只知反对这些,反对那些。”

    “你大胆!你敢抨击内阁辅臣!”

    “……”

    中午,阳光正好。

    一封从福建紧急传来的奏疏送到了崇祯的御案上。

    荷兰使者来了,并且带来了荷兰最新的回应。

    不过,崇祯正要看,方正化便入了乾清宫。

    “奴婢参见皇爷。”

    崇祯随口问道:“上午的廷议如何?”

    据司礼监执笔太监方正化描述,廷议现场各方代表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有的卷起袖子,有的扶着椅子。

    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来,大明朝的官员都非常的勤奋,连开会都带着平时工作的工具。

    廷议的结果到底是什么?

    没有结果!

    如果一定要说结果,就是保守派们跳脚了,掀桌子了,内阁好几位大臣开始骂街了。

    听完方正化的描述,皇帝大笑起来。

    方正化一头雾水,按照皇帝的脾气,这事不是应该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然后继续支持新政么?

    “韩爌有没有说什么?”

    “回禀皇爷,韩阁老说,不能如此随意地发放贷款,得立标准,对所有的钱立标准。”

    “嗯,朕知道了,这些天,多主持几场廷议,让他们多讨论讨论。”

    “皇爷,奴婢愚钝,不是很明白。”

    “你不明白就对了,你要是都明白了,朕还怎么在朝堂上推行新政。”

    方正化脑袋上一大堆问号,越发觉得皇帝高深莫测。

    青年的皇帝看着前面的地图,似有所思,淡淡道:“前方的路是不平整的,甚至有许多坑坑洼洼,有人负责驾马车,也要有人负责减速,想要马车快速平稳地行驶,你既不能打击驾车人的激情,也不能剥夺负责减速的那些人的权力。”

    一个简单的比喻,让方正化内心震撼不已。

    原来皇帝陛下心中早就有数了,也知道会有今天的这场廷议。

    他似乎也想到了这些年,为什么皇帝陛下每次明面上说对那些阻碍新政的人决不轻饶,但朝中却始终有反对的声音。

    为什么?

    因为是皇帝故意为之。

    这是帝王权术的一种。

    那为何在颁布新政之前,不让他们知道银行会介入进来?

    肯定不能,要不然会吵翻天,吵翻天了新政颁发进度可能就会被推辞。

    所以啊,生米煮成熟饭理论在很多时候都是通用的。

    “这些天的廷议你都去参加一下,多议论议论。”

    “是。”

    方正化退下去后,崇祯才开始看周延儒送来的奏疏。

    荷兰人表态了!

 第469章 出兵安南!(第三更)

    荷兰人同意赔款!

    陪多少?

    1000万两!

    反正周延儒送来的奏疏里说荷兰人愿意陪1000万两。

    并且还提出一个条件,希望能够与明朝做生意。

    荷兰人不愧是在全世界做生意的。

    张凡喊1亿两,他们还价换到1000万两。

    直接砍了9000万两。

    而且前脚打完仗,后脚居然开始谈生意了。

    有意思啊,这帮鸟人。

    不愧资本主义国家,天天想着怎么赚钱。

    不过既然对方愿意谈,也愿意给钱,就什么都好说。

    崇祯立刻给了周延儒最新指示。

    仅仅五天后,周延儒就收到了皇帝的信。

    周延儒收拾了一下,再次在市舶司衙门见到了荷兰人的使者。

    周延儒道:“谢特先生,关于你们提出来的将赔款减到1000万两,我们的皇帝陛下无法接受。”

    对面坐着的那位金发碧眼的男子,叫谢特法克,他是沃尔德法克的兄长,一位中校,地位在巴达维亚仅次于远东总督简·皮特斯佐恩·科恩。

    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派他来,也说明简·皮特斯佐恩·科恩想借这个机会,和明朝好好谈谈。

    谢特·法克摇了摇头,表示非常无奈和遗憾,他说道:“我的弟弟死在你们手中,我已经放下了仇恨,我们也愿意给你们一定的补偿,这是我们做出的最大的让步,如果实在不行,我表示很遗憾,我只能回巴达维亚。”

    “那就不送了。”

    谢特·法克站起来,走了出去。

    周延儒优哉游哉喝起茶来。

    过了一会儿,谢特·法克又回来了:“为了表示诚意,我们愿意加到1500万两,这是最后的条件了。”

    周延儒说道:“既然你拿出诚意,我大明也拿出诚意,3000万两。”

    谢特·法克愤然转身离去:“你们太没有诚意了,这样下去,这生意没法做,我会回巴达维亚如实转告总督!”

    “允许你们的商船停靠泉州港。”

    谢特·法克立刻调头走回来:“2000万两!”

    在谢特·法克加价的时候,周延儒就知道皇帝说对了,荷兰人早就有了底价,现在是双方相互谈定一个数额的关键时刻。

    双方都不知道对方能接受多少钱,荷兰人拼命压价,大明朝拼命拉着。

    “2500万两,一分不少。”

    谢特·法克说道:“那要加上广州港。”

    周延儒耷拉着眼皮看着谢特·法克,像看白痴一样:“使者,你脑子稍微再转一转,转一转,慢慢转一转,你会发现世界的不一样。”

    “什么意思?”

    “如果双方在泉州港合作愉快,您认为,我们的皇帝陛下下一步会如何呢?”

    周延儒明摆着忽悠荷兰人的嘴脸:“凡是都要一步步来,不要着急。”

    谢特·法克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尊贵的长官,我明天答复您。”

    “我等你的回复。”

    谢特·法克走后,周延儒就开始写奏疏了。

    因为他知道,价格谈定了。

    第二天,谢特·法克又来了,果然,带来的是好消息,他统一了这个价格。

    聪明的谢特·法克是这么说的:我们同意支付贵国2300万两的赔款,另外200万两的赔款,是给您的酬劳费,希望您不要介意。

    显然,荷兰人很聪明,这种伎俩并不是他们第一次玩。

    早在天启年间,他们打台湾的主意的时候,就大肆贿赂福建沿海的官员。

    他们早就发现,给钱是一件非常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只要给关键人物钱,而且给到位,后续的诸多麻烦都会消失。

    而谢特·法克清楚,一旦双方合作,后面还有许多事情需要眼前这位明朝官员处理,给他一笔巨款,将无后顾之忧。

    周延儒神色一变,厉声道:“使者休要侮辱本官,本官是受陛下所托,前来负责市舶司,忠君体国。”

    一见周延儒似乎有些生气,谢特·法克连忙说道:“实在抱歉。”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官员是一个清官。

    周延儒继续道:“以后整个大明的市舶司都是本官负责,包括广州、泉州,还有北方,你们的货都是要本官核检,核查就需要人来办事,他们都是要吃饭的,至于你说的那200万两,不是给本官的,是给他们的。”

    谢特·法克立刻明白过来:“是是是。”

    这事就这么谈妥了。

    又过了五天,二月十一日,皇帝接到了周延儒的奏疏。

    崇祯一看,嘿,2300万。

    你猜朕相不相信这2300万是他周延儒和荷兰人谈的真实数字?

    崇祯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就给周延儒恢复了很简单的一封信,表扬了他一顿,然后让他代表大明朝全权操办此事。

    又传来毕自严,让毕自严派户部的官员抵达泉州,又给洪承畴一道敕令,让他派兵协助户部押送这一批钱。

    二月初一,卖出去了420万平方的地,赚了840万两。

    再加上荷兰人陪的2300万两,一共就是3140万两。

    国库还有3000万两,今年预算是8000万两。

    还差1860万两。

    从哪里补这个窟窿?

    不用补,因为今年的税收加上北京制造局、银行的利润,肯定可以达到这个数字了。

    所以,财政危机到此时……就结束了?

    当然没有!

    治理国家,哪有掐着点过日子的?

    要准备足够的储备金,天知道今年西北会不会发生战事?

    鬼知道皇太极今年还会不会作妖?

    所以,继续赚钱,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而刚刚因为卖地,释放下去1500万两,也将加剧民间的通胀。

    所以,不能只是赚钱了,还要搞生产,要大大的扩大第一产业的生产量。

    要不然今年北京城的物价必然暴涨。

    崇祯思来想去,该收复安南了,而且必须尽快收复安南!

    现在东南海域初步控制下来,航线算是打通了,至少上海府上奏上来的奏疏表示粮食已经出海,往钦州运过去。

    这说明这条航线是畅通了。

    眼下青霉素也确定是可以量产了,那就打吧!

    当天,崇祯就召集了军委会会议。

    晚上就出了结论:命孙传庭和秦良玉做战前动员。

 第470章 收复安南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