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对准西平堡的大门,开始填充弹药。

    而楼上的明军,也开始调整火炮的方位。

    不过毕竟是夜晚,即便灯火通明,准心肯定没有白天好。

    相比广宁城,西平堡的城墙实在又矮又薄,毕竟这里是属于城堡,而不是像广宁那样的军事重镇。

    不过,此时城内所有的明军都已经做好开战的准备了。

    “开炮!”

    砰砰砰……

    明军先开炮,先用10门红夷大炮朝建奴的火炮营来了一发。

    一口气便将建奴的火炮轰飞了5门,在雪地里打滚,压死了好几个士兵。

    建奴的火炮也开炮了,有15颗砸在城门上,将城门砸崩开。

    随后,建奴的火炮很快调整到城头。

    被砸开城门后,建奴的火枪手们疯狂朝城门口涌。

    明军立刻调动了威武大将军炮,当建奴的士兵进入射程后,明军开始用威武大将军炮对付建奴。

    轰轰轰……

    火炮声响彻在夜空中。

    暴风雨一样的铁珠在空中爆裂开,向周围四射开,将正在奔跑的建奴士兵冲击成筛子。

    鲜血和碎肉在空中舞动,连惨叫声都没有,就死了。

    威武大将军炮不断轰炸,成片成片的建奴士兵像被收割的麦子一样倒在地上。

    不一会儿,就已经轰死了一百多人。

    还在继续增加,地上到处是尸体。

    不过,架不住人多,已经有人冲到城楼下面。

    城头上的明军开始用火枪还击。

    冲到下面的一排排建奴士兵再次倒下,后面的接踵而来,源源不断。

    很快,就有一批冲进了城门口。

    而此时,建奴的火炮则不断地朝城楼上轰击。

    这样足足过去两个小时,城门口的尸体已经堆积起来,城楼上明军的火炮也基本被打废了。

    建奴填进去了两千多人,军心差点就崩溃,有好几批士兵退回来,都会监军打了回去。

    明军的火炮被打掉后,城楼上的防御大大减弱。

    云梯开始加到城楼上,密密麻麻如同蝗虫一样的建奴士兵开始往城楼上爬。

    而城内,明军将威武大将军炮摆在大街上,对准城门口轰。

    轰得是碎肉和脑浆横飞,轰到最后,城门口已经囤积了一米高的碎肉和尸体,鲜血滚滚留下来,将地面染红。

    攻城战一直持续到早上六点。

    此时,探子已经将阿拜大举攻打西平堡的消息快速传到了图尔格的军大营里。

    听完后,图尔格没有任何犹豫,赶紧开始动员全军。

    他要对辽河对面的明军发动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争。

    成败在此一举!

    天没有亮,脚步声打破了天地间的宁静,一队队方阵就开始往辽河边推进。

    一门门火炮被往前推,建奴的士兵挎着枪,按照平时训练的标准往前,很快抵达辽河。

    一望无际,横向至少有五里。

 第588章 血战辽河;皇太极的噩梦(第三…

    图尔格手里到底有多少兵?

    与赵率教两个月的对峙,损了一万人,还有9万!

    而辽河边上的明军还有4万人,如同加上西平堡的3万,就是7万人。

    但是,双方其实都不知道对方的兵力真实数据。

    留给皇太极的时间不多,他必须要加快战争的步伐。

    皇太极给汤古代的时间是正月十五之前,必须摧毁西平堡到辽河的所有明军防线。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局面就可能生变。

    留给图尔格的时间也不多了,因为前两天皇太极还送来密信,催促他尽快决战。

    现在,决战爆发了。

    清晨的阳光照在落满白雪的枝头,冬鸟停留在枝头。

    一阵阵微风拂过树梢,前面一望无际的银白。

    不多时,冬鸟动震动的树枝惊得飞了起来。

    整齐一致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响彻在天地间。

    从高空俯瞰下去,一队队方阵,整以同样的节奏,向辽河边靠近。

    仿佛整个雪原都在他们的脚下颤抖。

    辽河对岸的明军也快速组建起了军阵。

    雄浑的号角声在连绵起伏的军营上空回荡,在城寨之间回荡。

    战斗开始了。

    儿郎们拿起了武器,唱起了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

    没有人知道自己今天是否能活到明天,他们尽情地用歌声宣泄出心中的压抑。

    轰轰轰……

    炮弹撕裂得空气发红,越过长空,朝双方的阵营坠落。

    建奴士兵则继续往前推进,他们企图越过结冰的辽河。

    明军则用威武大将军炮将最前面的那些士兵轰城稀巴烂,随后明军也开始向前推进。

    从高空俯瞰,一条条线列阵,整齐一致,脚步一致,往前横推。

    身边不时有人被击毙,但没有人去理会,他们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神色刚毅往前。

    经过一轮轮火枪对射后,便开始肉搏战。

    经过一个小时的会战,双方已经各自死亡几千人。

    探子将建奴的情报送达回来,明军这才知道,建奴竟然全部出动了。

    辽河边防军长王承胤怒拍桌子吼道:“他娘的!给老子将所有人动员起来!老子今天要跟他们打一场最硬的仗!”

    “传令下去,咱们辽河第三军团,谁他娘的后退一步,老子就毙了谁!”

    “是!”

    号角声再次响起,更多的明军在集结。

    更多的方阵集结起来。

    连王承胤的中军方阵也集结了起来。

    此时的辽河冰面已经被染红了好几里!

    源源不断的明军往前推进,硬生生将建奴遏制在了辽河之上。

    明军和建奴的伤亡情况如何?

    这么说吧。

    崇祯八年的明军,单说火枪手,一个至少可以两个建奴的火枪手。

    这也是图尔格在这里打了两个月也没有捞到半点好处的原因。

    明军无论是在火炮,还是对火枪的娴熟度,或者阵法的配置娴熟,以及军纪上,都压了八旗一筹。

    此时的辽河上,躺下的更多的是八旗。

    只见八旗不断的往前推进,又不断的被明军杀回来。

    有的建奴士兵被杀得连滚带爬,甚至有一个团一个团崩溃的,在被监军打回来后,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上。

    而明军,一个个像是不要命一样,眼睛都杀红了。

    有的人的刺刀都断了。

    战争到了中午,建奴已经被杀了两万人,明军也死了七八千人了。

    辽河上的尸体堆积起来,人甚至可以躲在背后开枪。

    传令兵将军报报给图尔格,图尔格怒道:“继续攻!谁敢后撤,一律斩杀!”

    “嗻!”

    但这个时候,建奴的军心基本上已经不稳起来。

    再冲杀了一轮之后,图尔格不得不宣布暂停。

    此时明军也不好过。

    虽然明军可以一敌多,死的人少,可受伤的人却多。

    明军战死人有八千左右,但受伤的却高达一万之多。

    在下午一点的时候,建奴鸣金收兵后,明军也快速退回来。

    后勤医疗队赶紧跟上,一箱箱青霉素被搬上来。

    这个时候,科技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建奴当然也有从大明偷买的青霉素,但肯定是不够用的。

    到了下午一点的时候,西平堡的情况呢?

    此时的西平堡里面,简直就是一片人间地狱。

    街道被染成红色,死人堆积如山,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尸体。

    明军的防守非常强悍,汤古代一共砸进去了五万人,已经死了三万人!

    他打了那么多年仗,从来没有见过人可以死得这么快,城内就像一个无底洞正在吞噬所有的生命。

    但事实上,城内的明军也打得精疲力尽了。

    明军战死的就有一万之多,带上的还有数千。

    要知道,西平堡的明军一共也就才三万人。

    再这样打下去,明军的军心也会崩溃。

    双方是基本杀红了眼的。

    汤古代没有任何犹豫,他也没有选择,再次动员了3万人,往城里冲杀。

    就在这个时候,祖大寿的援军赶到。

    一队队关宁军快速向前面涌过去。

    当探子将军报传给汤古代的时候,汤古代暗叫不妙。

    他猜到必然是广宁的明军来支援了。

    而眼下,他手里只有2万人,其他人全部在攻城,总不能撤回来吧?

    汤古代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道:“结阵!”

    祖大寿用望远镜望到前面的建奴正在快速结阵,不多时探子就回来了,大致通报了前面的建奴的人数。

    2万人的统计,难度并不算大。

    其他探子也回来了,其他地方暂未发现建奴。

    说明其他兵力基本在攻城。

    祖大寿不由得担心起来,不知道西平堡、辽河防线伤亡到底怎么样了。

    祖大寿是一个喜欢在火枪手里混入步兵的人。

    关宁军立刻摆好了军阵。

    此时,地上的雪已经到了小腿的一半。

    士兵们在严寒中快速往前推进。

    双方很快就用火枪对上了。

    但是在拉近距离后,建奴突然发现明军里居然有步兵!

    刚开始短兵相接,建奴的前锋营就被杀得哭爹喊娘起来。

    火枪手集中火力远程打击步兵,肯定占优势。

    但一旦进入近身战,就不同了。

    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近身杀人训练的人,对战一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专业士兵一样。

 第589章 鏖战(第一更)

    时代变了。

    冷兵器正在被取代,前火器时代的战争规模明显因为火枪的普及而扩大。

    传统时代的一个合格士兵,要训练至少一年,精锐至少两年以上。

    但是燧发枪的出现,三个月,只需要三个月,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就能成为战场上杀人的士兵。

    不仅如此,不再需要铠甲。

    铠甲在古代战争中,到底是什么地位?

    为什么古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