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将鞍山直接交给顾炎武?

    当然不是。

    要知道,他是犯过错的人。

    直接提拔他,给他一个重要的官职,别人是不会服气的。

    那怎么办?

    很简单,让他去鞍山考察,然后发现鞍山铁矿。

    这不就是功劳一件么?

    有了功劳,接下来就方便给职位了吧。

    鞍山那地方,大片大片的铁矿,挖好之后,是不是又是一件大功劳?

    等更大的功劳出现后,是不是可以继续提拔?

    多给后辈一些机会,旧人总有退休的那天,未来是属于年轻的。

    崇祯跟顾炎武说的也比较简单,就说鞍山附近有铁矿,小伙子,去吧,去完成任务吧!

    当然,顾炎武并没有问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如果问了也好说,太祖托梦。

    于是,小顾童鞋就带着满头问号出发去辽东鞍山了。

    将顾炎武安排得明明白白后,终于,朝中起了风浪。

    六月二十六日,军委会元帅孙承宗以身体抱恙为由提交辞呈,一时间,京师震动。

    而皇帝也在深思熟虑之后,同意了孙承宗的辞呈。

    孙承宗去职之后,军委会元帅一职空缺出来,立刻让牵动了无数官员的心。

    这可是一次大变动。

    孙承宗贯穿整个新政时代,现有的大明朝军政,就是他协助皇帝一手建造起来的。

    不仅如此,华北的公路,还有目前贯穿大明朝几个重要行省的公路,都是以军政体系的名义建造的。

    也就是说,这些也归在军委会的管理下。

    这其中牵扯到多少人事编制,金钱往来,恐怕连吏部和户部也不知道。

    毕竟军政里的编制,许多是不经过吏部的。

    军政里的许多花费,也是有军委会专门的财务部来核算的,但需要计算总账的时候,只需要给户部一份总账目就可以了。

    军委会的编制、财政,都是绝顶机密。

    所以,现在孙承宗去职,许多人心头都非常震撼。

    那些被他一把提拔起来的人,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担心。

    而且无数人都在疑惑,新的军委会元帅是谁?

    这个答案,崇祯并没有立刻给出来。

    因为在六月底的时候,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洪承畴来报,吐鲁番派兵到了玉门关,吐鲁番阿奇木苏里唐要求明军归还敦煌,并且派出使臣,正在来北京的路上。

    方正化念完这一条,崇祯大笑道:“吐鲁番一个弹丸之地,是谁给的他勇气胆敢在我大明面前叫板的!朕还没有让他老老实实回归大明怀抱,他竟然自己找上门来!”

    “正好现在西部军区在大力建设中,给洪承畴回信,如果敌人来了,尽管大胆地打,朝廷全力支持他!”

    “是。”

    大臣们在下面,也不多说什么。

    毕竟现在关于西北的定位也已经越来越清晰了:重开丝绸之路。

    为此,内阁已经提出向河西移民百万的计划,给河西走廊好好补充血液,为后续做准备。

    其实,在这里,崇祯提出了一个更大的战略目标,收复西域。

    然后咧?

    种棉花!

    这个目标一提出来,大明朝朝堂的大臣们,基本上没有人再反对收复西域了。

    因为从经济的角度看来,收回西域,绝对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自南宋末年,棉花传入到中原,明初开始在大明普及,棉花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非常最要的一部分。

    不过,主要是有钱人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棉衣在大明朝是奢侈品,比丝绸还贵。

    因为少,产量有限。

    如果真的想皇帝所说,西域可以产出比中原多数十倍的棉花,这简直就是给天下两亿多老百姓谋福利啊!

    要知道,冬天,许多人是没有棉衣穿的。

    当然,在张凡眼里,棉花还有其他诸多用途。

    所以,现在朝堂上下,对西域的态度,都是比较主动的。

    那第二件事是什么?

    第二、孙传庭也送来了奏疏,葡萄牙人集结了一批战船,到安南与明军谈判,希望明军退出安南,否则将会断掉明朝人在南洋的贸易线。

    等方正化念完孙传庭的奏疏后,崇祯亲自拿过来看了一遍,看完脸立刻阴沉下来。

    他直接将奏疏扔到下面,怒道:“弗朗机人区区弹丸小国,也敢在朕面前口出狂言!”

    崇祯六年,与荷兰人打完仗,签完协议后,泉州港开了,对南洋的贸易也打开了。

    大量的商船行驶在南洋和泉州港之间。

    而现在,葡萄牙人说要在南洋阻断明朝的商船,这很显然是要断明朝与南洋的贸易线。

    要知道,这一条贸易线,每年的利润可是有几百万两的。

    甚至随着大明朝轻工业规模的扩大,已经准备开始向南洋倾销明朝的产品了。

    也就是说,利润还会持续扩大。

    一旦被葡萄牙人给搅和了,就是巨大的损失。

    葡萄牙人之所以想要搅合进来,还是在安南的利益被明军拿走了。

    当初阮氏依靠葡萄牙人,结果明军过去将葡萄牙人一顿毒打,梁子就结下来了。

    葡萄牙人这一招,还真是够歹毒的。

    李邦华出列说道:“陛下息怒,臣以为,此事有两点可以去办。”

    “哪两点?”

    “一、我朝与红夷人(荷兰人)有协定在先,既然现在弗朗机人想要破坏贸易航线,可请红夷人出面调停,毕竟贸易航线停止后,红夷人利益也会受损。”

    崇祯点了点头。

    “二、佯装先答应弗朗机人可以登陆安南贸易,缓兵之计,朝廷征集一支海军,专门保护航线安全。”

    崇祯问道:“其他人呢,诸位都怎么看?”

    范景文说道:“陛下,臣以为李大人说的有道理,毕竟南洋距离我朝甚远,朝廷有心无力,只能先以缓兵之计,即陛下经常所说的用空间换时间,再借以外力来制衡。”

    其他大臣也说道:“臣等也赞同。”

    “好,让周延儒去跟红夷人谈。”

    “是!”

    “另外,辽东战事已经接近尾声,登州海军可以调度一部分南下到广州港。”

    先把澳门拿回来。

    你葡萄牙人赶跑到朕这里来放狠话,那好咯,大家不要怂,玩到底。

    不过,这件事也深刻让崇祯体会到了,海航贸易线的脆弱。

    他已经知道元帅该由谁来担任了。

 第658章 军事战略的转变(第一更)

    说到让谁来当元帅,这事其实是依据国家顶级战略来考虑的。

    例如当初大明朝朝堂矛盾重重,辽东虎视眈眈。

    则需要像孙承宗这样德高望重的前朝帝师来平衡人心,来给辽东将士提供支援。

    但是,辽东已经收复了,剩下的是长远的新政消化问题,虽然需要一个持久的时间,可已经不可能再有大规模的战事。

    孙承宗对西北没有经验,对海军也没有经验。

    最主要的是,他老了,而且病了,而且跟随他的人有点多了。

    无论从战略层面,还是从权力制衡层面,他都需要退下来了。

    这个时候,上位的人,需要对大海有全面的了解,需要知道朝廷如果要全面打通南洋,该怎么做。

    谁最合适?

    从训练海师的角度来看,袁可立训练过,天武军就出自他之手。

    但是从航海经验,海上作战,海上贸易,对日本、荷兰、葡萄牙人、南洋诸国的了解来看,无疑郑芝龙最合适。

    而且郑芝龙年轻、聪明,渴望有一番抱负。

    从这方面来看,郑芝龙更加合适。

    但是,郑芝龙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弱势,威望不够。

    前些年,为了弱化东南海域的郑家,皇帝对郑家采取了安抚、麻痹、架空和抽丝剥茧的手段。

    郑家的财产已经全部上缴,郑家的军队已经全部编入天武军,连郑家下面的狗腿子都被一网打尽。

    而这个过程,导致了郑芝龙空有国姓爷、兵部侍郎等虚衔,并无实际战功或者政绩。

    郑芝龙现在的状态,是不可避免的,是政治斗争之后的结果,谁让他之前太过强大,威胁到中央管制了呢?

    此一时彼一时,既然他的势力已经被拆解,郑家现在也就不过是大明朝的一个官宦世家了。

    而且郑芝龙在北京待了这么些年,又在海军学院任教了几年,如此看来,再重用他,已经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了。

    对于张凡来说,人尽其才。

    过去不用你,可能是因为时机未到,等时机成熟了,你就可以上位了。

    那问题来了。

    是用袁可立还是用郑芝龙?

    用袁可立!

    等等,不是说好的郑芝龙更合适的吗?

    的确,但郑芝龙在朝中基本没有任何根基,别说根基了,连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你直接让他上?

    他可能刚上几个月,就和其他人产生隔阂和对立了。

    不要以为他没有手段,他怎么可能没有手段了。

    但是当领导,不仅仅有手段就够了,尤其是在中央枢府当领导。

    过去的政绩就是你现在的威信和底气,你以为李邦华、范景文、阎鸣泰、张维贤那些人都是吃素的?

    六月二十八日,身在登州的袁可立正在巡检海防。

    “大人,北京来了人。”

    “谁来了?”

    那人一头雾水地说道:“说是掌印太监方中官。”

    他也不知道掌印太监是做啥的,反正就是宫里的人,太监一般都是宫里的。

    可袁可立一听,先是愣了愣,然后立刻说道:“走,回去。”

    他刚走两步,却见方正化带着人已经朝这边走来。

    方正化笑着拱手,说道:“袁大人,好久不见。”

    “方中官,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袁大人客气了,咱也是奉了皇命前来。”

    袁可立马上严肃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