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位大人,这是要放我出去吗?”范文程兴奋地问道。

    这几天他的伙食确实非常好,心情也非常不错,连气色都好很多了。

    锦衣卫没有理他,只是将他带出去。

    范文程并不知道自己这几天都待在大明日报的头条上。

    他还以为有光明的前途在等着他。

    如何让一个人痛苦?

    先让他绝望,再给他希望,然后再让他绝望!

    上午九点钟,范文程被带到了忠烈祠前。

    无数民众都聚集在那里,人山人海。

    范文程更加奇怪,这里是什么地方?

    他们带自己来这里来做什么?

    范文程抬起头,看着前面的几个大字:忠烈祠。

    心中更是疑惑不解,又看了看周围的民众。

    “狗汉奸,不得好死!”

    “杀了这个狗汉奸!”

    “杀了他,为我死去的儿子报仇!”

    “……”

    周围一片骂声,范文程这才反应过来怎么回事。

    自己这是要上刑场了!

    顿时,之前的喜悦瞬间烟消云散,恐惧铺天盖地般袭来,全身冷汗直冒。

    他挣扎起来:“放开我,快放开我!”

    但他无法挣脱。

    “放了我,我求求你们,放了我,放了我……”

    范文程发出杀猪一般的哀嚎。

    从辽东一路到北京,他原本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了,例如自杀。

    对自己的心理建设已经完成了。

    一旦人的心理建设完成,就能相对从容面对。

    可是崇祯又给了他希望,而且了给的很大的希望。

    范文程的心理建设在这种希望和绝望中,瞬间蹦碎。

    此时此刻,范文程求生的欲望到了极点。

    他高呼道:“我要见陛下,我要见陛下!”

    锦衣卫一巴掌抽在范文程脸上,在他的脸上留下五根手指印。

    范文程被这一巴掌打得有些懵逼了。

    随后,他被拖到了一尊铜人像面前。

    恍惚间,他只觉得那铜人像与自己十分相似。

    他又看见了崇祯,崇祯一脸微笑,还是和当日在昭狱的时候一样亲切。

    范文程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大声喊道:“陛下,饶命啊陛下,草民什么都愿意做,陛下……”

    崇祯说道:“不要急,不要怕,没事,深呼吸,深呼吸,对,深呼吸,很快的!”

    崇祯摆了摆手,锦衣卫便将范文程往铜人里送。

    范文程并不知道这是在干什么,他刚才听崇祯那样说,还以为是走个形式,然后自己又会被送回昭狱。

    他按照崇祯说的开始深呼吸,然后喊道:“陛下,我有一些治国良策要禀告陛下,陛下,等我出来,恳请陛下听我好好说。”

    不远处,一鼎烧红的铁汁被推了过来。

    随后被吊起来,到了铜人上面。

    范文程感觉到不太对劲,生面的口子的阳光怎么被挡住了,他抬头一看,看见一口鼎。

    那是什么?

    只见那口鼎忽然翻过来,一片红色的、滚烫的水倒出来,朝自己淋下来。

    那一刻,范文程发出绝望的哀嚎。

    下一瞬间,铁汁淋在他头上。

    巨大的痛苦在那一刹那到了极点。

    随后,他的头就像腐朽、崩溃的枯木一样塌陷下去,然后是上半身,最后是全身。

    铁汁淋完后,铜人头顶的口子被封起来。

    崇祯这才满意地回了乾清宫。

    范文程证实了两个很重要的信息:

    一、皇太极和喀尔喀蒙古主力都在西征,而且时间很长,说明对手很强大。

    二、鳌拜躲进了三江平原。

    漠北蒙古现在处于空虚状态,卢象升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月,应该已经开始动身了。

    这一过去,岂不是?

    没错,卢老爷现在确实已经动身了。

    早在八月底,三路明军从北府城出发。

    卢象升右路,尤世威中路,马祥麟左路,如同三道锋利的剑,朝漠北快速刺去。

    到了九月下旬,明军已经越过沙漠,进入漠北蒙古地界。

    这一次对漠北蒙古的作战计划是卢象升亲自制定的。

    右路的卢象升的目标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以西的车臣汗部。

    中路的尤世威是土谢图汗部,左路的马祥麟目标是札萨克图汗部。

    漠北就是后世的外蒙古地界。

    当年成吉思汗就是在漠北出生、发家的。

    元朝灭亡后,蒙古各部分裂,漠南蒙古因为在长城外,与明朝有贸易往来,所以与明朝的关系还不错。

    西北的瓦剌人与大明的关系就比较恶劣了。

    当然,漠北的蒙古是最不受控制的。

    正统历史上,在崇祯八年,漠北三部全部投靠了皇太极,为皇太极输送了大量战马。

    此时的漠北,基本上处于空虚状态。

    能打仗的全部被调去西征了,有一部分兵力又被派去辽北,三部各自剩余的能作战的不超过万人。

    明军在这个时候杀入漠北,前线根本不需要大量的军队。

    前线不需要大量军队,后勤压力就会非常小,跨越沙漠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

    在九月下旬的时候,马祥麟最新抵达札萨克图汗部的生活地带。

    这个时候的漠北已经有些冷了,蒙古人正在准备过冬的物资,谁都没有想到突然杀出来一批明军。

    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一路被横推了,无论男女老少,全部被杀了一遍。

    此次作战三路大军都采取运动作战的方式。

    马祥麟杀完一个地方,又招揽一部分人,通过这些人快速寻找下一个目标。

    在札萨克图汗部到处乱窜。

    尤世威原本还做足了准备,因为每一路都只有一万骑兵,他在开战之前,还辛辛苦苦动员,让大家做好和蒙古人决一死战的准备。

    结果呢?

    结果特么的一路简直是砍白菜削萝卜一样轻松。

    明军来的消息,不可能密不透风,很快逃走的人就开始在草原上散步消息。

    直到十月初,右路的天雄军一连击破车臣汗部十几个据点,杀到了巍峨的肯特山。

    肯特山是哪里?

    这个地方还是很出名的,当年的霍去病打匈奴就打到了这里。

    并且在这里举办了流芳百世的封狼居胥!

    没错,肯特山就是狼居胥山!

 第819章 商业的崛起(第一更)

    大半个漠北都被鲜血染红了。

    如果车臣汗、土谢图汗和扎萨克图汗此时在漠北的话,他们肯定会暴跳如雷,但是毫无办法。

    到了十月初十,车臣汗部已经被杀掉了六万人,剩余的一小撮快速朝东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逃去。

    他们打算越过呼伦贝尔大草原,进入辽北,寻求皇太极的庇护。

    毕竟他们在辽北也派了一支军队。

    还有小部分向北边逃窜。

    这种数量的死亡,几乎把漠北以东快杀空了。

    十月初十的傍晚,一万天雄军抵达了狼居胥山。

    狼居胥山在元朝的时候又叫布尔罕山,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

    据传说,成吉思汗也是葬于此处。

    并且,这座山在蒙古人心目中,是一座神山。

    而在汉人心目中,这里是历来兵家至高荣誉之地。

    封狼居胥。

    一千年多前,那个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夜幕的年轻人,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壮举,战功彪炳史册。

    今日,明军也登上了这座蒙古人的圣山。

    卢象升在此刻下了一些话:

    崇祯十一年十月十日,天雄军第一军全军至此,群酋伏诛,天威万里,祭以上苍,天佑华夏,山河永固。

    自此一战之后,漠北再也没有出现成气候的蒙古骑兵。

    然而,卢象升并未在肯特山下停下脚步,他继续向北,一路追杀车臣汗部,几乎要追到贝加尔湖畔。

    漠北之战几乎彻底打崩了漠北蒙古。

    有人说明军横扫漠北,彰显出明军无敌。

    其实不然。

    此次漠北之战是因为漠北蒙古大部分精锐都跟着西征。

    如果没有西征,这场战略纵深非常长的战争还真不好打。

    不过无论如何,崇祯十一年的十月,漠北格局发生了剧变。

    这个剧变到底有什么影响?

    一、贝加尔湖畔的势力角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漠北蒙古北边还有一个蒙古部,叫布里亚特部,这是蒙古帝国在这里留下来的部族。

    万历三十四年,俄国人便侵入巴拉宾草原。

    此后数十年间,从塔拉地区到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流域,沙俄人一次次的蚕食鲸吞,在各处要害建立城堡,并不断派出使团到蒙古各部游说,企图劝说他们归顺俄国。

    同时还四处收集蒙古各部及明朝的情报。

    万历四十七年,俄国人建立了叶尼塞斯克。

    崇祯元年,又建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此后两个入侵方向,向南,还有向东。

    漠北蒙古的崩溃,可能直接导致俄罗斯人大举南下?

    想多了。

    俄罗斯人跑到辽北去玩那么一出,崇祯正好有借口开战了。

    他们就算不下来,崇祯也会北上,拖着几百门重炮,去莫斯科好好问问,你们是不是想打架?

    二、西征的车臣汗等人没有了后路,即便回来了,可能也会回到西北。

    这也变相改变了西北的格局。

    北方战火燃烧,而南方,此时一片繁华之象。

    尤其是上海府,上海港外停靠的船只多大五百艘。

    数年的发展,这个小渔村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大港,从南洋、安南运来的货物,在这里停靠,进入黄浦江,沿着江南密集的河运网,运输到各地。

    十月中旬的上海知府李岩,带着一身荣耀,回到了北京。

    此时的李岩,已经是内阁大臣。

    到北京的时候,据说有无数官员出城迎接。

    不过没有一个人见到李岩。

    这种官员迎入城的排场曾经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