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传令兵转身已经到了门口,跪在地上:“陛下!天雄军统帅卢象升率领一万天雄铁骑大破建奴,斩首两万,贼酋渡河而逃,一战消灭了建奴主力!”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没有人知道他此时到底有多激动,也没有人知道这份突然提前来的捷报,对他到底有多重要,对整个大明到底有多重要。

    长袖下的手在颤抖,他一把抓住那份捷报,飞快打开,一个字一个字看完。

    “好!”他重重说出来,仿佛将这些天压在心头的不悦全部吐出来了,“好!这一战之后,皇太极至少五年不敢越过辽河!这才是京卫军的军威!”

    “快!快送到军委会,赏!新军的军功制不是刚刚审批过了么,就按照新的军功制来赏!大赏!”

    崇祯额头上青筋都暴出来了。

    这下,朝中所有不安分的势力都该安分下来了吧!别再跟朕鬼扯了!

    战争提前分出胜负,意味着庞大的军费开支缩减了至少一半以上,意味着粮食的稳定,意味着一切都恢复正常。

    接下来,可以放开手了开始整顿全国,尤其是南方!

    一个个揪出来,谁特么的也别想蒙混过关了!

 第104章 要对东南下手了(第二更)

    辽东大捷的消息立刻传遍京师,一时间,群情激动。

    有人高兴,便有人愁。

    不少投机分子连钱都准备好了,准备在接下来的混乱中找机会上位来着。

    可现在一份惊天捷报传来,预示着一切都将重新回到正轨。

    张凤翔站在张府门口,心头微微一凝,还好这一次收钱收的比较隐晦,而且在奏疏里也没有公开表态,也没有什么把柄能被人抓到。

    太可惜了!

    太可惜了!

    此时,整个紧张的京师,都似乎舒缓了下来。

    皇家银行御司使陈子龙听到消息后,也是大舒了一口气,只要边事稳定了,银行暂时就稳定了。

    韩爌本来算好了接下来半年辽东前线的战时军粮所需,但现在看来,似乎有些多余了。

    不过他还是将这些都呈递给了崇祯。

    奏表放在一边,崇祯并没有看,辽东的局势现在已经很明朗了,所有的军饷和粮草,按照日常供给就不会出大问题。

    “韩爱卿,最近朕这里接到了许多关于弹劾孙阁老、陈子龙的奏疏,还有力保李元起的声音,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韩爌想了想,道:“回禀陛下,关于对孙阁老的弹劾,那都是意气之争,孙阁老劳苦功高,绝非他们说的那样。”

    不过,他话锋随即一转,又道:“只是,孙阁老年事已高,政事繁忙,臣是担心他身体支撑不了。”

    韩爌这话说得是相当隐晦,他会发自内心去关心孙承宗的身体?

    他当然不会!

    他是在委婉提醒皇帝,要做好首辅的后备人选的栽培,还要补充补充内阁了。

    现在内阁也就三个人,一个孙承宗,一个钱龙锡,一个施凤来,一个周道登,施凤来还在陕西,钱龙锡在杭州。

    皇帝你是真的打算把内阁完全架空掉的吗?

    本来韩爌在天启年间与孙承宗的关系还挺好,但现在,双方因为诸多政见不同,关系逐渐也淡了许多。

    与其说政见不同,但不如说是各有立场。

    皇帝不说话,韩爌只得继续说下去:“陈大人年轻了一些,难免会有人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臣倒觉得这并非什么大事。”

    崇祯静静看着韩爌,他主要是想听听韩爌对那些为李元起说情的人的看法。

    韩爌顿了顿,额头有些冒汗:“至于那些为李元起说话的人,臣倒是觉得,他们只是被蒙在鼓里,以为李元起是被冤枉的,只需将事情解释清楚即可……”

    “将事情解释清楚即可?”皇帝的语气明显深沉起来,“这些人可不乏南京的侍郎高官!一件证据确凿的案件,朝廷的邸报文书已经发出去,堂堂户部尚书和驸马勾结,将粮食卖给敌人!如此大的事情,在他们眼中,竟然还需要再解释!”

    “朕倒是真想问问他们,他们当年的考卷是怎么答的!是听不懂人话,还是看不懂人写的字!”

    “陛下息怒,兹事体大。”

    “方正化。”

    “臣在。”

    “你去跟王永光传话,所有为李元起求过情的官员,一律发俸禄半年,罚俸禄的原因也说清楚,不识字和听不懂人话!”

    方正化微微一怔,道:“遵命。”

    “补充一点,以后再看不懂朝廷的邸报,一律给朕滚蛋!朝廷命官的理解能力居然如此差!朕要他们何用!”

    “遵命!”

    方正化立刻出去了。

    韩爌在那里站着一言不发。

    “韩爱卿,朕也在想着内阁大学士人员补充的问题,你有没有人员可以推荐的?”

    “这……陛下恕罪,臣愚钝。”

    崇祯沉默片刻,突然笑道:“朕倒是有合适的人选,韩大人要不要听一听?”

    “陛下任用贤能是陛下的圣德睿智,愚臣不敢妄自猜度圣意。”

    崇祯脸上依然挂着笑容,道:“韩大人不比谦虚,依朕来看,韩大人就有能力,也有威望入阁。”

    韩爌陡然一惊,忍不住抬头看了皇帝一眼,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幸福来的也太突然了吧!

    随即,他发现这样看皇帝是大不敬,连忙低下头:“臣何德何能,承蒙陛下错爱。”

    “下去吧。”

    “臣告退!”

    韩爌出乾清宫的时候,已是心潮澎湃。

    天启朝的时候,韩爌是入过阁的,只是后来在党争中,东林党被魏公公干下去了,韩爌也跟着被罢了官。

    现在能再次入阁,他内心狂喜不已。

    但老谋深算的韩爌并不知道,在崇祯心中,他入阁,其实就是做做样子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东南现在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杀掉李元起,灭掉屠家,必然会引起许多人的不满。

    这个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再给那些人一颗糖吃。

    这颗糖就是韩爌。

    韩爌在历史上是东林大佬,天下有名的清流,他虽然是山西人,但在东南一带的名气可是非常高的。

    你们不是很喜欢讨论朝政的么?

    来来来,你们看看,朕现在任用的可是清流哦!

    这实在是属于一种非常具有迷惑性的手段,让所有人都看不清楚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至于另外一个入阁的人,崇祯也想好了,温体仁。

    温体仁虽然卑鄙无耻,但好歹也是劳苦功高。

    不过得等温体仁将南直隶那些报纸全部整顿好了,再让他入阁。

    总之,现在辽东打了胜仗,主动局面已经完全回到崇祯手里来了。

    虽然蒙古的局面还有异数,可辽河之败,恐怕现在皇太极在沈阳已经要原地爆炸了。

    蒙古之危,已不足为惧。

    接下来就是放开手处理南京的事了。

    该杀的杀,该抄家的抄家!

    第二日,关于辽东大捷的邸报从京师出发,被送往全国各地。

    邸报是这么写的:崇祯三年七月,建州小奴不自量力,妄图挑衅天朝,王师东出,斩首两万,群奴皆俱,仓皇而逃,煌煌大明,四夷莫有拂逆。壮哉!

    消息传到南京,一时间引起了极大的震撼。

    震撼之中,有些人已经闻到了政治风向的重新转变。

    在杭州的钱龙锡得知这个消息后,说了一句话:皇帝要对东南下手了。

 第105章 报纸案(第三更)

    其实,现在还有一件比东南更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

    当然是表彰天雄军。

    这是一件非常紧急的事。

    军报里说,卢象升率领一万天雄军打突袭战,战死的天雄军就高达五千三百六十二人,受伤的又有三千六百七十二人。

    这种数字,几乎都是全军带伤了。

    胜了,但也是惨胜啊!

    所以,接到军报的当天夜里,崇祯就圣旨一封,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到辽东,先表示对军队的慰问和赞扬。

    随即,又派了御医亲自奔赴辽东,为卢象升医治。

    军队一定要重视,而且必须要皇帝本人拿出非常鲜明的态度来表示关怀,这样军队对国家才有归属感和凝聚力。

    不仅如此,大明日报的头版就是天雄军。

    那位写新闻的用一种比较标准的手法,描述了这位当下炽手可热的英雄人物。

    主要讲述卢象升的过去,出生地,告诉大家从小咱们的卢军帅就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再叙述了他在大名府当知府的过往,随后才开始大篇幅写天雄军。

    当然,绝对少不了在神圣仁德的皇帝陛下的英明指导下,卢军帅才成长为一位绝世名将。

    总之,满版的赞美之词,全部送出去了。

    一时间,卢象升在京师,无论是上流圈子,还是在民间,都收获了太多声望。

    这就是崇祯要的效果。

    对国家有功劳的人,就应该大肆的表彰,给所有人立榜样,就像他当时表彰李自成在湖广省反腐一样。

    有表彰,当然就离不开处罚。

    七月二十五日,身在南京的温体仁,送来了一份奏疏。

    是关于《金陵日报》的。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温体仁,那就是阴险。

    如果要用两个词语来形容他,那就是阴险、心狠手辣。

    温体仁在南京到底干了什么?

    当然是与醉花楼的小红……啊呸!当然是派人去贿赂了一个叫张德才的年轻人。

    张德才是谁?

    他是《金陵日报》的主编,也是李元起亲手提拔的,相当于李元起的学生。

    李元起因为和驸马冉兴让勾结东窗事发后入狱,现在还在刑部核审,张德才是不太愿意和这位老师再有什么联系的。

    不过,南京城内有不少读书人都认为李元起是冤枉的。

    据说东林书院那边也来人了,也在说李元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