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真是秋高气爽的天气,空气中飘散着秋的宁静,难得如此的悠闲。

    若不是红娘刚生完孩子不久身子还有些弱,他肯定也把红娘带出来。

    说起来,穿越过来已经快整整三年了,仔细一回顾,做的事情还真不少。

    不过最惬意的事还是跟这几个妹子一起没羞没臊的生活着。

    旁边是李邦华和卢象升拟定的中部军区的具体执行计划,包括兵额,

    远处一匹快马飞奔而来,这里本来是核心防区,一般人是进不来的,但他却可以。

    因为他是传令兵。

    只要这种制服的人出现,北边边境必然有紧急军报,即便是锦衣卫也不敢硬拦着。

    那传令兵飞奔而来,在离崇祯尚有十米的地方才被拦下来。

    “陛下,大同紧急军报,喀喇沁万丹伟征三万大军攻打大同府,镇远堡沦陷!”

    崇祯霍然睁开眼睛,从躺椅上站起来,飞快走过去,他的一对剑眉已经皱起来了。

    他一把抓过传令兵手中的军报,飞快打开看完,看完后,深吸了一口气,怒道:“朕前年才在大同投入百万军费修建大同诸堡垒,去年张宗衡还跟朕说已经全部修完,还夸下海口说已经是固若金汤!”

    这下北边战局突然打破了崇祯的料想。

    原本他让张之极断了元上都城的粮草,多尔衮苦等无援,必然会做决战。

    这种推测是建立在宣府、大同和蓟镇的防线牢固的情况下。

    他没有料到自己在大同府砸了那么多钱,居然连喀喇沁部的攻击都挡不住。

    蒙古喀喇沁部的战斗力算一个什么水平呢?

    崇祯元年,皇太极的8000骑兵,就能打得喀喇沁部三万骑兵哭天喊地。

    就是这么个水平。

    结果现在喀喇沁部的万丹伟征,率领三万骑兵,从元上都,到大同,把大同的防线给撕开了。

    要知道,大同的明军是守城战,喀喇沁是攻城战。

    再想想,天雄军刚灭了两万八旗精锐!

    这对比一下子,让崇祯有一种恨不得立刻把张宗衡拖到京师砍脑袋的冲动。

    大同10万兵额,让他整顿,他才推三阻四。

    结果现在还被万丹伟征那货给摁在地上摩擦了!

    这特么的这防线跟纸糊的一样啊!

    想都不用想了,镇远堡被攻克,大同府的局面肯定比这份军报上的还要糟糕。

    崇祯将军报收起来,也收回了情绪,对传令兵道:“下去休息吧。”

    “卑职告退。”

    崇祯继续躺回躺椅上,他没有打扰到那几个妹子的雅兴,难得出来放松玩耍。

    直到傍晚回了京城,崇祯立刻招募了军委会开会。

    会议结果就只有一个:全面对万丹伟征宣战。

    九月二十五日晚上,一道命令从兵部发出来,八百里加急到太原。

    什么命令?

    山西巡抚耿如杞立刻筹募5万石粮草,一个月之内屯往雁门关。

    又一道命令传到真定府和顺德府,让他们各筹备25万粮草,也是屯往雁门关。

    第二天一大早,崇祯一身戎装,正在擦拭他的燧发枪。

    中部军区都督卢象升在乾清宫外,还有监察院御司使兼中部军区总督李邦华,以及内阁首辅兼军委会元帅孙承宗。

    皇帝御驾亲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劝的,北京城的大臣们更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再劝了。

    王承恩道:“皇爷,都已经准备好了。”

    崇祯一把抓住自己的剑,便往外走。

    “皇爷,东南那边……”

    “先不管那边了,让温体仁去和他们斗一斗,韩爌不是也还在那边么,局面蹦不了。”

    “你在宫里好好照顾几位娘娘,有什么问题,朕为你是问!”

    “皇爷放心,奴婢一定不会让几位娘娘有任何事。”

    崇祯大步走出了乾清宫,孙承宗在后面跟着,他盯着两个黑眼圈,昨晚忙了一宿没有休息,全部是调粮、调兵,做战前分析的。

    孙承宗的话不是很多,但办事是特别稳,只要皇帝决定了,他就会立刻去操办。

    “孙阁老,快回去休息吧,别累坏了身体。”

    “多谢陛下垂怜,老臣不累。”

    “人哪有不累的,快回去歇着,朕不在的时候,还指望你能稳住朝局。”

    “臣送陛下出城。”

    出了皇宫,崇祯翻身上马,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到了北京城北边的军营,那里两万御林卫,一万天雄军,还有五千神武卫火枪手已经准备就绪。

    所有的军官都已经准备就绪。

    一块块方阵也在北边的平地上延展开,京卫军军容鼎盛,旌旗避空。

    崇祯带着卢象升等人到来。

    众将士大声道:“臣等参见陛下!”

    “鞑子出尔反尔,背叛天朝,胆敢犯我边境,此次朕只有一个目标,将喀喇沁部的万丹伟征彻底消灭,永除后患,让草原上的蒙古人知道,胆敢对我大明不敬,是什么下场!”

    “吾皇万岁!臣等愿意誓死追随陛下一同杀敌!”

    接下来的动员。

    在东边的朝阳升起来的时候,大军开始浩浩荡荡出发,向雁门关行去。

    以前崇祯用威慑和收买的手段,拉拢了喀喇沁部、内喀尔喀部、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

    这四个蒙古部尊崇祯为天可汗。

    但那只是用计谋达成的,这难免让某些人有一种他随时可以背叛大明的错觉。

    这一次,崇祯的目标就是彻彻底底教喀喇沁部怎么做人,让草原蒙古人知道自己是什么分身。

 第127章 北线战火重燃(第一更)

    知道大汉为何能让四方蛮夷臣服么?

    靠手里的利刃!

    政治手段能换来一时的宁静,或者说能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但却无法根除隐患。

    只有手中的剑足够锋利,游牧民族才会跳舞给你看!

    大明现在和蒙古各部有没有政治联姻?

    当然有!

    这是穿越者崇祯一手主导的,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内喀尔喀部、喀喇沁部,都有公主嫁到北京来,娶他们的都是被崇祯抄了家乖乖搬回北京住的亲王。

    但眼下喀喇沁部依然叛乱了。

    这就是在和平联盟之下,隐藏着的一部分人的野心使然。

    有一个规律,一个大的团体中,必然存在着冲突,因为团体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会被法定身份高者夺去一大半,只剩下一小半。

    那么这个时候,就必然有冲突出现了。

    例如万丹伟征,束不的台吉的弟弟,固鲁思齐布的叔叔,手中原本有一万大军,又有喀喇沁部各个贵族老爷的支持。

    然而束不的死后,台吉之位是固鲁思齐布的,万丹伟征当然就不平衡了。

    叛乱只是迟早的事。

    皇太极这种政治高手,怎么会不知道喀喇沁内部的矛盾?

    崇祯知不知道?

    他当然也知道。

    崇祯早就已经提醒固鲁思齐布提防万丹伟征,奈何固鲁思齐布这种人太过自信,结果现在落得身首异处。

    从这件事上,崇祯更加深刻体会到,仅仅只靠政治上的扶持,是不稳定的。

    而且这件事也彻底暴露出大明边军的和无能。

    要彻底改变草原的局势,必须加快建立强大的军队,强大到让所有存在侥幸心理的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能够将他们夷为平地的存在的。

    九月二十八日,深秋的傍晚,已经过了霜降,寒意越发渗人。

    前方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投下大片大片的影子,就像一只只匍匐在山川大地间的巨兽。

    北风不停呼啸,从山峦之间穿过。

    大军在小道迤逦前行。

    京卫军的行军速度非常快,才三天时间,就已经在真定府的最西边,往前走就进入山西省。

    前方每天都有战报送来,崇祯每天都在接收最新的战报。

    战报并不完善,毕竟这是古代,前方打仗,不可能完全统计出来。

    从战报的消息来看,大同府现在已经有十二座堡垒沦陷了,死伤至少有两万军民。

    万丹伟征在大同府搞大屠杀。

    大同府北边的堡垒在流血,在。

    战报没有统计完全,崇祯预估,大同府现在绝对不止十二座堡垒沦陷。

    从政治的层面来看,这是一个必然的局面。

    万丹伟征一旦发动对大同的战争,势必会非常猛烈,全力以赴。

    为什么?

    因为他在元上都被困,其他部族打着为固鲁思齐布报仇的棋子,让他陷入危局。

    他想要翻盘,是不能和蒙古内部的各部族死磕的,那样会让他自己更加陷入内部罪人的尴尬地位,从而让更多蒙古人加入讨伐他的行列。

    他要转移矛盾,在多尔衮的支持下,就选择的攻打明朝。

    如果能将大同府彻底攻陷,蒙古其他部族某些隐藏的敌视大明的势力,就会冒头,支持万丹伟征的声音就会出现,并且会变多。

    草原的局势甚至可能发生逆转,若真是如此,皇太极不必调兵前来,只需要不断派使者从中挑拨,就会加大他在草原上的筹码。

    可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本身就是动态的。

    但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崇祯一直没有想清楚。

    万丹伟征为什么偏偏就选中了大同?

    大同的防线偏偏就出了问题。

    这种事实在是太巧了。

    喀喇沁部离的最近的应该是蓟镇和宣府,却选择了攻打更远的大同。

    除非万丹伟征知道大同的防线如狗屎!

    万丹伟征为什么会知道?

    这就是现在崇祯心中最大的疑惑。

    张凡千算万算,就是特么没算到大同的防线会烂到这种地步。

    现在大军的粮草全部在往雁门关聚集,崇祯已经做好了打一场打仗的准备了。

    现在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稳住大同府的人心。

    崇祯刚刚看完最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