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军方面依旧下设第一舰队、第二舰队、第三舰队、临时性的第一炮舰队则是改称镜河舰队、另留守罗河的部分内河船只改称罗河舰队。
陆军和海军的高级机构,依旧不变,陆军的最高指挥机关依旧是陆军统帅部,由皇帝亲自统辖,下设陆军各部、总监、司局等。
海军的最高指挥机构还是海军统帅部,由皇帝亲自统帅,下设海军各部等。
总体上来说,军队方面的事务除了名字稍微变更了一下,其他的没有任何实际性的变化。
现在可是战争时期,而且部队打的也挺好的,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也不能去变动。
不管出于好还是不好的原因,都不可能在这种关节眼上进行大规模调整变动的。
军队方面的变动不大,不过其他方面的变动却是比较大了。
首先是设立政务院,下设财务部、工商部、总务部、陆军部、海军部等十三部以及海关总局、税务总局等五个独立总局,一共辖有十八个直辖机构。
其中的陆军部以及海军部是比较特殊的,明文规定,这两个部的部长必须是文官,副部长则是视情况安排一名武官或文官,但是不做任何强制性要求,同时这两个部不负责部队作战事务,负责什么?
比如征兵、国防研究、军人薪资发放,专业复员,善后事宜等等事务。
相应的,陆军统帅部以及海军统帅部则是撤销了相应的机构,并改组为陆军部、海军部。
陆军部和海军部的设置,某种程度上是让文官对军队方面具备一定的钳制权限,免的军方独大,最后搞出来各种。
不过另外一方面,陆军和海军的作战指挥等事务又单独向皇帝负责,不向政务院负责,因此军队方面又保持了极大的独立性。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平衡设置,也是林子然对平衡文武冲突的一次尝试,效果好不好,等后续看看再说,如果效果不好,或者出现什么问题,那么就继续改进。
除了陆军统帅部、海军统帅部、政务院这三大机关外,林子然又把之前归属于巡警部的督察司独立出来,这个督察司原本的工作任务是专门用于监督官员,反贪污的,现在则是利用这个督察司进行扩大,补充,最后设立完全独立的都察院,用于监管百官,反贪腐,同时内设公诉机构,在各州郡县等设立督察分院。
该机构同样嫡属于皇帝管辖!
另原先归属法务部管辖的庭理司审判机构,同样是被独立出来,补充扩大后成立全新的庭理院,和都察院一样,在各地设立分院,全面负责审判事务。
由此,新王朝也是形成了以巡警部、都察院、庭理院三机构组成的三司机构。
至于政务院内的法务部,这个机构是研究、建议提出个各类法律条文的,另外还有一个业务就是管理律师行业。
上述的各机构设置,其实都没什么新鲜的,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机构却是让众人很意外。
那就是设立了全新的一个机构参务院,林子然在当天会议的最后,亲自提出了设立该机构,并亲自拿出了手写的该机构的一应章程。
该机构无定员无官阶无薪资,一应人员由皇帝亲自决定抽调,平时需要在御前值班,以随时接受垂询。
咋一看,这似乎是一个没有明确人员,看似阿猫阿狗都可以因为皇帝一句话调进来的机构,似乎很儿戏,但是所有人看到了该机构的人可以伴随御前,随时接受垂询后,但凡有点政治觉悟的人都是很清楚这机构肯定不简单。
会议的最后,林子然亲自选定了七人进入参务院值班。
而这七个人入选参务院后,甚至都没能获得哪怕任何一个正式的头衔。
但是看到这七个人是什么人后,那么所有人都能知道,这才是新王朝的核心权力机构!
参务院首批入选的七名大臣,分别是陆军参谋部部长吴冠林、海军军令部段洪晓。
上述两人,可是正儿八经的陆海军大佬,其中的吴冠林,就算是徐中书,梁成磊这些领军一方的将领在他面前,也得自称晚辈。
吴冠林虽然没带过兵,但却是一手协助林子然建立起来了大恒统一军。
段洪晓也是海军方面当之无愧的大佬。
而军方的第三方力量近卫军系统,也有人,那就是新鲜出炉的御前首席武官兼任近卫军军长张寒秋,他被林子然调回来担任新的近卫军军长,准备把只有一个师规模的警备师,扩大到三个师以上的规模。
除了这三个军方人士外,还有财务部部长韩浩川,这是掌管着整个新王朝钱袋子的人。
然后还有工商部部长丁权坤,他不仅仅是工商部部长,同时还是战时生产委员会督办。
此外还有巡警部部长赵七,此人就是前警备师师长,不过此人实在没啥从军的天赋,后来林子然干脆让他专业去了巡警部当了个部长,虽然说此人当官也不咋地,因为学历太低,连个正儿八经的文章都不会写,但是能够从警备师师长专业为巡警部部长,甚至还进入了参务院,足以证明这人看似不咋地,但实际上精明着呢。
第五百八十七章 定都
赵老七这个人,基本没有过什么出风头的时候,在一群高层里显得有些默默无闻,很多新王朝体系内的军官和地方官员们,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人的名字。
但是,此人和罗麻子,王道,丁权坤他们一样,都是属于老土匪出身,而且在土匪期间就已经是林子然的心腹。
后续几年他在野战部队里担任过一段时间的职务,一度担任师长,但是没多久就被林子然调到警备师任职,担任警备师师长。
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林子然对他的信任,比对罗麻子,王道、梁成磊他们更多!
要不然,此人岂能担任警备师师长好几年,现在退役了,又能跑去担任巡警部部长,甚至成为参务院值班参务?
不是贴身心腹,根本不可能混到这地步。
而能够一直维持自己贴身心腹身份的赵老七,也比外人想象的更加精明,他担任警备师师长期间,警备师的战斗力如何不敢说,但是忠诚方面却是一直做的不错,成为了林子然手中最后的一把尖刀。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赵老七,其实不简单!
入选参务院的最后一人则是总务部部长刑世杰。
这个人倒是比较特殊,他并不属于大恒统一军起家的那一批老人,而是属于中途投靠过来的职业官僚,原先乃是罗安郡总务处处长,然后投诚林子然。
一步一步跟随着整个大恒统一军集体的成长,之前担任元帅府下属总务部部长,而这个总务部在元帅府之下,主要负责的是人事工作以及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但是主要工作还是人事工作。
而负责人事的部门负责人,一向来都是属于核心高层之一,哪怕外界对刑世杰本人不了解,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新王朝里核心高层之一。
三个军方各自的顶级大佬,官系统里负责工商的、管钱的、管人事的、管治安的四个人。
这七个人本身就是这个新王朝里最顶级的一批武官员,而他们一起入选参务院,足以证明这个参务院的特殊性。
这也是林子然想要达到的效果,他想要让这个参务院变成帝国的真正权力中枢。
但同时又是给予了该机构极大的限制,除了接受皇帝垂询,提供各种建议外,实际上又没有任何实际性的权力。
这个机构,是林子然参考了地球古代的明内阁,清军机处以及后世现代某国里的某顶级权力机构而设立。
这个机构的设立,将会给传统意义上的大恒政治制度带来一定的冲击,之前大恒历史上可从来没有类似的机构,大恒千年来的制度,在林子然看来还是非常的原始乃至松散的。
最明显的就是皇权的弱化,皇帝缺乏足够的权威彻底掌控全国。
大恒历史的早几个王朝,施行的却是是非常典型的分封制度,皇族和贵族共治天下,皇帝某种程度上也只是最大的一个贵族而已。
后续贵族逐渐被皇族打压,贵族的封地越来越小,皇室直辖领地越来越大,但是贵族依旧保持着比较高的政治和军事地位。
等到第六王朝,也就是姬氏王朝的时候,贵族才彻底彻底边缘化,除了显赫出身外,贵族已经是没有明确的实权了。
但是取而代之的乃是地方官员权势急剧上升,州令郡守可是属于军政两面都能管的地方官员,而这种地方官员集权制度,直接导致了大恒后期的藩镇化。
现在林子然建立林氏王朝后,就是要彻底的革除藩镇的生存土壤,怎么革除?
皇权集中化!
把地方上的军权、财权等核心权力收拢上来,进一步中央集权。
而中央集权后,因为中央各机构的大臣们权力急剧增加,林子然又是通过分化各机构,设立更多的独立机构进行权力划分。
仅仅是政务院,就有十八个独立机构,陆军统帅部也有八个独立机构,海军统帅部也有八个独立机构。
而这三大机构里,可是没有总负责人的,政务院只是个虚头,可没有院长或者副院长一说,两军统帅部也没有设置统帅,副统帅之类的职务。
同时近卫军也是独立直接归属皇帝管辖,而副官室改组而来的秘书室、卫队室改组而来的武官侍从室以及新增设的宫务室也都是属于独立机构。
此外还有都察院、庭理院也是属于独立机构。
而这样一来,仅仅是属于皇帝直辖的机构,就有将近五十个!
此外,林子然又明确规定,地方郡以上主官,拥有直接向皇帝上报的权限,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话,郡守、州令可以把报告直接通过秘书室转交,不经过各部。
这样一来,皇帝直接管理的机构以及官员那就更多了!
而林子然可能直接管理这么多机构和人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