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操2喋血中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许都向东北方向,曹操布置了四道防线:前哨据点为白马津,由东郡太守刘延驻守,首先阻击一旦渡河南下的袁军;二线由平虏校尉于禁率领步骑两千驻守延津,兼顾延津河防;派裨将军徐晃,张辽率步兵万人在阳武布置了第三道防线。
  曹操本人则带领刘备的降将关羽,乐进、许褚诸将及郭嘉、荀攸等谋士驻扎官渡,组织指挥全局战斗,这也是通往许都的最后一个防守据点。
  许都则交给了侍中兼尚书令荀彧,总理后方诸事,并指挥司隶校尉兼督关中盐运使司钟繇督运关中粮草,由督军校尉颍川太守夏侯渊督运到前军。
  应该说,这是一个完全被动挨打的阵势,但除此之外又有什么良策?这是谋士郭嘉、荀攸共同制定的作战方案,唯一的有利之处是:能以逸待劳的根据敌情使用机动部队。
  架势摆好了,就等着人家伸手来打了,令人担心的是:人家是先敲头呢?还是先朝屁股上来一脚?或许朝心窝里——许都来一重拳呢!事实上是三处先后都来了。
  六十七、寄人篱下的刘玄德
  刘备在小沛被曹操把部队打散之后,士兵散了,武将逃了,但随身的谋士却还齐全。主要的三名为:麋竺、孙乾、简雍,公正的评价,这三位的文韬武略加在一起也难及刘备所学,但却各有特长,具体到某一方面却不是刘备所能比拟的了。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属徐州豪富,能富到什么程度呢?只举一例大家就明白了,据史载:仅家中的奴仆就超过两万人!真难弄清楚他聚集这两万多男女干吗?就是管理这两万多职工也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呀!
  陶谦掌徐州时就是依靠的麋竺这样的当地豪强,政府历来都是听大财团指挥的,像近代的多数城市差不多,有钱人几乎都是担任地下组织部长的角色。不过陶谦做得要光明磊落的多,玩的是明的,干脆聘麋竺为别驾从事。陶谦死的时候,就是麋竺奉陶谦遗命迎接刘备接掌的徐州牧。
  麋竺可算帮了刘备的大忙,在刘备遭吕布袭击丢妻舍子时,麋竺及时的向刘备献上了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后来的麋夫人,以解刘备夜晚的寂寞;兵散了,干脆陪嫁中加进去二千健壮奴仆,至于拿出金银货币以助军饷,那就更不用说了,刘备复振,麋竺功莫大焉!
  这次刘备兵败,干脆连麋竺的妹妹也给弄丢了,麋竺不但没有怨言,反而扔掉了以前曹操给安排的工作——嬴郡太守,跟着刘备开始了流浪生活,连弟弟麋芳也辞去了彭城相职务,一块随刘备浪迹天涯,共起了患难。
  政治立场的坚定,经济基础的雄厚,麋竺都超过了刘备。
  孙乾,字公祐,北海人。也是与麋竺一样被刘备聘请为从事的人材,强于刘备的地方很简单:人长的雍容大方,极强的现场表达能力,是做外交官的好材料。这次反叛曹操之后,就是孙乾代表刘备去出使的邺城,联络袁绍作为外援。
  孙乾其实还有一个最大的长处,那就是听话!相信任何一位领导都愿意用这样的人,据史载:刘备使用孙乾,就如同使用自己的手指一样灵活自如!你能拒绝使用这样的“大才”吗?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是刘备的自小玩伴,铁杆发小。其人谈吐幽默,语言诙谐,不拘礼仪,遇事不乏机智,举一例大家便能领教其风采了:
  有一年天旱歉收,刘备下了禁酒令,酿酒者要受到法律惩处。像现在一样,也是上面的指示到了下边一执行就走样,基层领导便去老百姓的家里去搜酿酒的器具,逮住了不少,这下有了罚款的理由了!简雍看不过去了,这样劝谏的刘备:
  一天简雍与刘备出去散步,见到一男一女在路上行走,简雍惊奇的对刘备说:“他们准备苟且行淫,你怎么不赶快去把他们抓起来呀?”。
  刘备很奇怪:“你怎么知道的他们有奸情呀?”
  简雍理直气壮:“他们有行奸的器具呀,与存有酿酒器具的不一样吗?”。
  刘备恍然大笑,命令马上释放了存有酿酒器具的百姓。
  现在这三个人有两个人在刘备身边,孙乾还正在袁绍那里为使,刘备便派麋竺先去青州袁谭那里观察一下袁谭的态度,人家是否认这个恩师呢?对自己的投奔是否能受到欢迎,刘备自己也拿不准。
  袁谭的态度比刘备希望的还尽人意,没枉刘备举其“茂才”。闻知刘备来投,马上表示欢迎,一边紧急通报给邺城的父亲袁绍,一边亲自率领步骑迎接刘备,见面之后,执礼甚恭,接风欢宴自不必说,的确有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意味。
  袁谭一直保护到刘备曾为国相的平原,这时袁绍已接到袁谭的急报,马上派出了重兵前去迎接刘备,袁绍表现得比儿子还要隆重几分,竟然亲自出邺城二百里迎接刘备,简直如同迎接皇帝驾临。
  对一个已经沦为丧家之犬的刘备用得着玩这一套吗?看来袁绍挺会做秀的,此举动立刻向天下人昭示了以下三点:
  我袁绍是这样的恭谦下士、求才若渴。
  天下人都知道刘备乃仁义之士,我袁绍也不弱于他,也崇尚仁义,让天下人把自己与那奸诈的曹操对比一下,看该依附哪个?
  向曹操示威,你不是欺负的人家无路可走吗?我袁绍偏要敬重与你为敌的人,凡是反对曹操的,都是俺眼中之英雄!
  应该说这活袁绍做得挺漂亮,他看到了刘备的实力虽弱,但精神力量不容忽视。有了刘备相助,不但能增加自己的号召力,自己在天下人目中的地位也会跟着高起来。
  刘备有什么精神力量呢?他和皇家的血缘,极其疏远,只不过是皇帝三百年的远房本家罢了。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于民心,刘备之所以深得人心,一是对老百姓极仁慈,二是对朋友有信义。
  从刘备所治理过的平原、徐州、豫州三处地方来看,刘备在百姓中的口碑极佳,这可不是喊几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就能做到的,若手下的贪官成群,你就是再喊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也没用,老百姓也是要骂的。
  到现在为止,凡是跟从了刘备的人,还没有出现一个背叛的,这与刘备能把身边的部属做为朋友对待大有关系。
  比如,与公孙瓒的部将赵云共事没几天,二人几乎就决定了终生相互不弃的缘分,这不,来邺城没几天,赵云在老家得到了刘备现在邺城的消息,马上从家乡招募了四五百名士兵,投奔到了刘备帐下,让袁绍看得既感叹又是嫉妒:我这棵大树难道没有刘备的荫凉大吗?
  有人会反驳老孙:没背叛的?那关羽不是刚投降了曹操吗?解释一下:现在的刘备还不知道关羽投降的事情,再说,暂栖身于曹营的关羽也未必算得上背叛刘备,这一点很快就能证明。
  其实刘备现在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关羽、张飞二人,甚至超过了对自己妻儿的牵挂。
  六十八、为官为匪冰火两重天
  关羽与张飞二人在兵败徐州后的境遇可谓冰火两重天,但却很难判断哪个的处境更好些。
  关羽得到了高官,却失去了自由;张飞沦为山贼,却落得个自由自在。
  关羽屈身事敌,所有的史书却没将其记载为污点;张飞在其后的一年中以劫掠为生,所有的史书也没认为张中郎将是在做强盗。
  对关羽在曹营中的生活,史家们采取了简化的方式,数言带过;对张飞的山贼生涯,史家们干脆不予理睬,让他成为了一个千古迷团。
  现在的人们对关、张二人的这一年,几乎都是按照罗贯中同学猜测的:关羽在许都上马金、下马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曹丞相恩宠有加,赐美女、赠赤兔;而张飞却是在一个古城做了一年县太爷,断官司、理民务,为哥仨日后重聚预留了一块革命根据地。
  其实并非如此,对敌营里投降过来的将军,曹操怎会放心大胆的使用?给予虚职高位,那都是为了给以后的“解放”战士们树样板,不经过实战的考验,也就是说,降将们不交出类似于后世《水浒》中王伦向林冲所索要的“投命状”,你永远也不会成为自己人的。
  事实上关羽在许都的一切都是受到“校检”们监视的,至于五品官衔的偏将军,也是属将军中地位较低者,虽地位略高于校尉或裨将,但却无独立开府办公的资格,这点上连骑都尉都不如,如果不是沾了带着刘备家眷的光,兴许连单独住宿的府邸也不会分配给的,应该是军营里的集体宿舍之类的居住环境。
  演义胡说无可指责,但正史也未必不信口开河:在《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纪》和《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氏春秋》中,就撰写了关羽与曹操争一个弃妇的荒唐故事,至今被一些专家或大师们引以为据,来说明关羽与曹操都是好色之徒,进一步引申为:凡是男人都好色,除非生理或心理有病。
  史书上是这样说的:曹操和刘备一起围攻下邳。困守下邳的吕布有一个部下叫秦宜禄,他有一个妻子杜氏。吕布派秦去向袁术求救,秦却被袁术留下,让他娶了汉室之女。这时,秦的前妻杜氏则仍留在下邳——看来是被遗弃了。
  关羽知道了这件事,便屡次三番向曹操提出要求,攻下城后,希望得到秦的这个前妻杜氏。关羽这时看来还没有妻室,不过他为什么不要别的女人,偏偏看中了杜氏呢?原来这个杜氏颇有些姿色。曹操一听关羽要求,便有这个怀疑,后来一见,果然如此。
  关羽当然得不到这个美女。曹操颇好女色,就抢先纳了杜氏。他曾占了何晏的母亲、何进的媳妇,又占了张绣的婶母,都是贪恋美色。这次遇上杜氏,自然也不例外。之后秦宜禄和杜氏的儿子秦朗也被纳为养子,后来官运亨通。
  关羽这时和刘备几个人连自己的立足之地都没有,没力量和曹操争高下,也只有眼睁睁看着曹操把自己屡次要求得到的杜氏抢去了。
  稍一分析便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