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企业主管101条忠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召集所有的下属开一次会。用诚恳的语言表明你作为一名主管所坚持的立场,在某些方面可能会作出令他们不乐意接受的规定和要求,也许你并不赞同,但你不得不去做,清楚地让下属们认识到你们之间的新关系。

  (2)积极努力地表现自己,向下属证明自己是有能力有热情的。当你犯错误时也不要遮遮掩掩,不懂装懂,而是坦率承认,知错就改。

  (3)不要再介入是非长短的闲聊,因为你现在的任务是支持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

  (4)不要将自己的主管角色扮演得过火,与过去的同事作出没有必要的疏远。一口官腔,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只会使你与下属之间产生不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总之,如果你是一名主管,不论你是新上任的,还是早已干了多年的,你都应该摆明自己与下属的位置。与下属打成一片和作为下属的一员,两者之间具有鲜明的界限,模糊自己与下属的角色总归是不恰当的,也是在沟通中最应该避免的。 


93.如何实现“无为而治”
  经常见到这样的主管,公司里面任何一件事情,不管大事小事总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公司里面的几乎所有的决策都要由他签上字。结果,他如此“勤勤民恳”的工作得到的却既不是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更不是员工的心悦诚服乃至于尊敬,反而事事推托,“交给主管去做吧”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主管管得多就一定是好的吗?

  主管管理的最高状态就是限制部下的自由意志,而不让下属感觉出来。这样就能形成上下级之间的和谐,让大家在和睦的气氛中达成努力工作、和衷共济的共识,共同朝着既定的管理目标奋斗。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也许对今天的主管们来说会有一些启发意义。老子认为,如果人类驱除邪念,恢复本性,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各种良好的秩序自然可以实现。

  老子的无为而治并非只是单纯地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什么都放任自流。在事事都管和无为而治之间,有着深刻的辩证的和权变的思想。无为而治是一种棋高一着的超越,它是一种完全包容人,却不使其意识到被领导、被驱策的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主管从大处落笔,把握大局,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地实施领导,将部下导向适当的方向。老子有许多阐释无为而治思想的名言,这里撷取9条揭示其中深刻的含义:

  1.“为无为,则无不治。”

  就是说,领导者必须懂得用无为来治世的本领;对现代的主管来说,第一提醒是说,不要认为管得越多越好,要懂得有时“不管”要比“管”好。

  2.“天下多忌讳,而民弥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就是说,繁文苛法不见得就能使民众富足守分;对现代的主管来说,不要过分地依赖成文的“规矩”,要有意识地运用不成文的但同样有约束力的“规矩”,不仅要从外部限制下属,更要从员工的内心入手,培养员工完成工作的内在动力,由“他治”改为“自治”。

  3.“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就是说好的统治者应当处无为之境地,顺应自然和环境,因境、因势利导来教化民众。

  4.“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稀之极矣。”

  就是说,不用语言和法令的教化和统治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5.“是以圣人处之上而民弗重;处之前而民事害也。是以无人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就是说,领导者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不可与部下争利;对现代主管来说,在进行奖赏时要强调下属的功劳,不可与下属争功,要用奖赏来引导下属的积极性。

  6.“太上,不止有之;其次,弃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就是说,领导人要做到表面上是什么也没有做的样子,但是他的话在组织里能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7.“万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就是说,领导者必须让人民自己觉得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完成工作,让他们各安其职,这才是最好的领导者;对现代主管来说,要对下属有信心,相信下属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并把你的信任传达给下属。

  8.“水善力万物而不争。”

  就是说领导应该机敏,给民实惠,而不能与部下争利益,抢风头;对现代主管来说,要及时地奖赏下属,并做到言必信,信必行,及时兑现向下属的承诺。

  9.“善行无辙迹。”

  就是说,领导者应当注意做事的方法,不露痕迹地推行自己的意志;对现代主管来说,有时做事的方法是决定性的因素,针对不同的情形选用不同的方法,是达到管理目标的关键所在。

  “无为而治”老子光辉思想的经典性凝结,对现代管理来说,其启发意义是深远的。现代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员工的知识水平和领悟能力越来越强,他们普遍有很强的独立意识,普遍地不喜欢有一个“监工”在自己工作时指手画脚。如果说传统的管理者可以因为勤勉的工作受到员工的尊敬的话,那么这种情形在今天已经有所改变。“不识时务”,什么事情都要过问,不相信下属的主管在今天将会被淘汰出局。

  管理的环境已经变化了,主管也应该开动脑筋,寻找新的管理方法,追求通过无形控制达到控制一切,通过在公司内推行无为而治达到无不为,通过不争达到无不争,从而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94.采用灵活的弹性管理策略
  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的确惊险生动,但这是不得已的战术,成熟的政治领袖除非万不得已,是不走铤而走险这一招的。寻找占据主动的策略才是上上之策,那便是弹性策略。“弹性策略”不软不硬,在应付下属时常能使你占据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1.弹性语言

  “弹性语言”是指领导在办具体事的时候,运用灵活的语言,可将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尽量地留有余地。即可进可退的语言,但又区别于模棱两可。如遇非明确答复不可的事,但又不好答复时,可以“考虑考虑”、“研究研究”(再作答复)为盾牌,好为自己争取迂回的时间。

  如属下问上级:“有些外债需要清偿,对方催得很紧,你看怎么办?”上级答说:“我们应尽快增加收入。每个人都应负起还债的责任,债要尽快给人家清偿。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这即是弹性语言。领导运用它时,同时又在思考良策,用以摆脱已临的危机,设若事情不济,领导人仍然留有让部下一次解决问题的余地。

  当然,高明的弹性语言,正是高超政治艺术的一部分,不可以轻易学到手的。弹性语言奇就奇在可以回旋。

  领导者学习弹性语言,必须坚守适中纯正的规则,不可失之偏颇。领导者运用弹性语言,可免遭部下怨恨,也免遭政治失利的境地。因为,事之媒介必是言,言的来源又是心,心之所思,原始于我与我外。

  2.弹性人事

  高明的领导者懂得:弹性最能予己以主动,对人对事弹性处之,回旋余地自然很大。

  例如,对一个人既不要把他看作敌人,也不要把他看得太亲密。亲而不可太近,疏而不宜过远。取其弹性中段较宜。对一件事,从理论上讲,要办它就要想一定能办成,办的过程中可能遇到麻烦,但从不定死哪件事不可办,叫做不见老底不回头。这就是对人对事弹性为本的策略。这个策略起码留有余地,保存实力,达到时时主动的功效。

  古代皇帝曾将大臣们经常性、变化性地记入顺、疑、逆各册之中,尤对逆册人员必欲置死地而后快;就是对顺册人员,也是严加防范,唯恐他们篡权夺位。政治家运用弹性策略,将顺、逆、疑各派势力运于掌心,去其逆势取其顺势,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

  3.弹性政策

  政府的弹性政策可给人以长期稳定的假印象,也可为执政者集中权力做好宏观调控提供手段。政策,可按治国的需要随时添加些新的政策色彩。因此,大到国家,小到一个部门的高明领导者都青睐“弹性政策”。

  综观起来,弹性政策并不是不明确,但它却如春夏秋冬一般,虽生于地球但能交替变化,无论如何都能为执政者灵活运用。

  制定弹性政策的目的在于从原则上相对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从精神实质上为执政者开辟一个大的回旋余地。像武侠小说中的回旋镖,击中目标就击中了,击不中,镖还回到自己手上,绝不至于陷入被动。

  制定弹性政策的原则是,增强方针政策在文字语言方面的笼统性和大原则性,减少它的具体性,以便随时按照政策需要,改换政策内容。 


95.满足人的自私之心
  有一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意思表明,人的自私是一种自然、与生俱来的人性。

  有没有绝对不自私的人呢?我们不敢说没有,但至少在我们周围这种人较少,大多数是自私的,差别只在于自私的程度不同而已,也许你也是自私的。

  事实上,自私是人类求得生存的一种本能,没什么好奇怪的,那为何又要认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呢?

  你可以用“自私”来解读他人的行为,那样对人的行为就不会感到疑惑不解,并能以“平常心”来看待了。

  自私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的很多行为便是以此为中心点而形成的。而按照性格、教育及生活经验的不同,自私表现在行为上也有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善”的形式。自私通过“善”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利人又利己。例如一般人上班,一方面为老板做事,并间接服务了消费者,一方面赚了钱,可以养活自己及一家大小,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