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06-本草图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胜。木似茶 ,高 
五、七尺;叶微圆而尖,作三桠,面青背白,五月开细花,黄白色;六月结实。如山芍药而 
有极粗大者,又似钓樟根,然根有二种∶岭南者黑褐色而坚硬;天台者白而虚软,并八月采 
。根以作车毂形如连珠状者佳。或云∶天台出者,香白可爱,而不及海南者力大。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没药
内容:r没药ph358。bmpr,生波斯国,今海南诸国及广州或有之。木之根株,皆如橄榄, 
叶青而密。岁久者,则 
有膏液流滴在地下,凝结成块,或大或小,亦类安息香。采无时。今方多用治妇人内伤 
痛楚,又治血晕及脐腹 刺者。没药一物,研细,温酒调一钱便止。又治历节诸风骨节疼痛 
,昼夜不可忍者。没药半两研,虎胫骨三两涂酥炙黄色,先捣罗为散,与没药同研令细,温 
酒调二钱,日三服。大佳。 

木部中品卷第十一
海桐皮
内容:r海桐皮ph359。bmpr,出南海已南山谷,今雷州及近海州郡亦有之。叶如手大,作 
三花尖。皮若梓白皮 
,而坚韧可作绳,入水不烂。不拘时月采之。古方多用浸酒治风蹶。南唐筠州刺史王绍颜 
撰《 
续传信方》着其法云∶顷年予在姑熟之日,得腰膝痛不可忍。医以肾藏风毒攻刺诸药莫疗。 
因览《传信方》备有此验。立修制一剂,便减五分,步履便轻,故录之耳。海桐皮二两,牛 
膝、芎 、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半两,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八物净洗 
,焙干,细锉,生地黄以芦刀子切,用绵一两都包裹,入无灰酒二斗浸,冬二七日,夏一七 
日,候熟,空心食后,日、午、晚卧时,时一杯,长令醺醺。合时不用添减,禁毒食。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石南
内容:r石南ph360。bmpr,生华阴山谷,今南北皆有之。生于石上,株极有高硕者。江湖 
间出者,叶如枇杷叶, 
有小刺,凌冬不凋;春生白花成簇;秋结细红实。关陇间出者,叶似莽草,青黄色,背有紫 
点;雨多则并生,长及二、三寸;根横细,紫色,无花实;叶至茂密。南北人多移以植庭院 
间,阴翳可爱,不透日气。入药以关中叶细者良。二月、四月采叶;四月采实,阴干。《魏 
王 
花木记》曰∶南方石南木,取皮中作鱼羹,和之尤美。今不闻用之。下有楠材条,其木颇似 
石南,而更高硕,叶差小,其材中梁柱。今医方亦稀用之。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楠材
内容:楠材,文具石南条下。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巴豆
内容:r巴豆ph361。bmpr,出巴郡川谷,今嘉、眉、戎州皆有之。木高一、二丈;叶如樱 
桃而浓大,初生青,后 
渐黄赤,至十二月叶渐凋,二月复渐生,至四月旧叶落尽,新叶齐生,即花发成穗,微黄色 
五、六月结实作房,生青,至八月熟而黄白,类白豆蔻,渐渐自落,即收之;一房有三瓣, 
一瓣有实一粒,一房共实三粒也。戎州出者,壳上有纵纹,隐起如线,一道至两三道。彼土 
人呼为金线巴豆,最为上等,它处亦稀有。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蜀椒
内容:r蜀椒ph362。bmpr,生武都川谷及巴郡,今归、峡及蜀川、陕洛间人家多作园圃种 
之。高四、五尺,似茱 
萸而小,有针刺;叶坚而滑,可煮饮,食甚辛香;四月结子无花,但生于枝叶间,如小豆颗 
而 
圆,皮紫赤色。八月采实,焙干。此椒江淮及北土皆有之,茎实都相类,但不及蜀中者,皮 
肉浓,腹里白,气味浓烈耳。服食方,单服椒红。补下宜用蜀椒也。韦宙《独行方》治诸疮 
中风者,生蜀椒一升,取少面合溲裹椒,勿令漏气,分作两裹于 灰火中烧熟,及热出之, 
刺头作孔,当疮上 着,使椒气射入疮中,冷则易之,须臾疮中出水,及遍体出汗,即瘥。 
施 
州又有一种崖椒,彼土人四季采皮入药,云味辛,性热,无毒。主肺气上喘,兼咳嗽,并野 
姜筛 
末,酒服钱匕,甚效,忌盐。下又有蔓椒条,云生云中川谷及丘冢间,采茎根,煮酿酒。陶 
隐居云∶俗呼为 ,似椒 (音党)小,不香耳。今亦无复分别,或云即金椒是也。 子, 
出 
闽中、江东。其木似樗茎,间有刺,子辛辣如椒。主游蛊、飞尸及腹冷,南人淹藏以作果品 
,或以寄远。《吴越春秋》云∶越以甘蜜丸 (与党同)报吴,增封之礼,然则 之相赠尚 
矣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崖椒
内容:r崖椒ph363。bmpr,文具蜀椒条下。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蔓椒
内容:蔓椒,文具蜀椒条下。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内容:子,文具蜀椒条下。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莽草
内容:r莽草ph364。bmpr,亦曰 草。出上谷及冤句,今南中州郡及蜀州皆有之。木若石 
南而叶稀,无花实。五 
月、七月采叶,阴干。一说藤生,绕木石间。古方治风毒痹阙诸酒,皆用 草。今医家取其 
叶煎汤,热含少顷间吐之,以治牙齿风 甚效。此木也,而《尔雅·释草》云∶ ,春草。 
释曰∶药草,莽草也。郭璞云∶一名芒草,芒、 音近故尔。然谓之草者,乃蔓生者是也。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郁李仁
内容:r郁李仁ph365。bmpr,《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高山川谷及丘陵上,今处处有 
之。木高五、六尽, 
枝条、花叶,皆若李,惟子小若樱桃,赤色,而味甘、酸,核随子熟,六月采根并实,取核 
中仁用。陆机《草木疏》云∶唐棣,即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中皆有,其 
华或白或赤,六月中成实,如李子可食。今近京人家园圃植一种,枝茎作长条,花极繁密而 
多叶,亦谓之郁李,不堪入药用。韦宙《独行方》∶疗香港脚浮肿,心腹满,大小便不通,气 
急喘息者。以郁李仁十二分,捣碎,水研,取汁。薏苡仁捣碎如粟米,取三合,以汁煮米作 
粥,空腹食之佳。《必效方》∶疗癖。取车下李仁,微汤退去及并仁者,与干面相拌,捣 
之为饼。如犹干和淡水,如常搜面作饼,大小一如病患掌。为二饼,微炙使黄,勿令至熟。 
空腹食一枚,当快利。如不利,更食一枚,或饮热粥汁,以利为度。若至午后痢不止,即以 
醋饭止之。利后当虚,病未尽者,量力一、二日更进一服,以病尽为限。小儿亦以意量之。 
不得食酪及牛、马肉等。无不效。但病重者,李仁与面相半;轻者以意减之。病减之后,服 
者亦任量力,累试神验。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鼠李
内容:r鼠李ph366。bmpr,即乌巢子也。《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蜀川多有 
之。枝叶如李子,实 
若五味子,色 黑,其汁紫色。味甘、苦,实熟时采,日干。九蒸酒渍服,能下血。其皮采 
无时,一名牛李。刘禹锡《传信方》∶主大人口中疳疮,并发背,万不失一用山李子根,亦 
名牛李子,蔷薇根野外者佳,各细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以来,汁浓,即于银、铜 
器中盛之,重汤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瓷瓶子中盛,少少温含咽之,必瘥。忌酱、醋 
、油腻、热面,大约不宜食肉。如患发背,重汤煎令极稠,和如膏,以帛涂之疮上,神效。 
襄州军事柳岸妻窦氏,患口疳十五年,齿尽落,龈亦断坏,不可近,用此方遂瘥。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栾华
内容:r栾华ph367。bmpr,生汉中川谷,今南方及都下园圃中或有之。叶似木槿而薄细; 
花黄似槐而稍长大;子 
壳似酸浆,其中有实如熟豌豆,圆黑坚,堪为数珠者。五月采其花,亦可染黄。南人取以合 
黄连作煎,疗目赤烂甚效。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杉材
内容:r杉材ph368。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南中深山中多有之。木类松而劲直,叶附 
枝生,若刺针。(《尔 
雅》云∶ (音彼), (与杉同)。郭璞注云∶ 似松,生江南。可以为船及棺材,作柱埋 
之 
不腐也。又人家常用作桶板,甚耐水。医师取其节煮汁,浸捋香港脚殊效。唐柳柳州纂救三死 
方 
云∶元和十二年二月得香港脚,夜半痞绝,胁有块,大如石,且死,因大寒不知人三日,家人 
号哭,荣阳郑洵美传杉木汤,服半食顷大下,三下气通魂散。杉木节一大升,橘叶切一大升 
,北地无叶可以皮代之,大腹槟榔七枚,合子碎之,童子小便三大升,共煮取一大升半,分 
两服。若一服得快利,即停后服。以前三死真死矣,会有教者,皆得不死,恐他人不幸有类 
余 
病,故传焉。又杉菌出宜州,生积年杉木上,若菌状。云味苦,性微温。主心脾气疼及暴心 
痛,采无时。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白杨
内容:r白杨ph369。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北土尤多。人种于墟墓间。株 
大,叶圆如梨,皮白, 
木似杨,故名白杨。采其皮,无时。此下又有水杨条,经云∶叶圆阔而赤,枝条短梗,多生 
水岸旁,其形与杨柳相似,以生水岸,故名水杨。(《尔雅》所谓旄,泽柳。其云生水旁, 
形如杨柳,即今蒲杨是也。杨柳之类亦多。崔豹《古今注》曰∶白杨叶圆,青杨叶长,柳 
叶亦长细, (时题切)杨圆叶弱蒂,微风则大摇,一名高飞,一曰独摇。蒲柳生水边,叶 
似 
青杨,亦曰蒲杨,亦曰 柳,亦曰蒲 焉。水杨即蒲杨也,枝茎劲韧(音刃),作矢用。又 
有 
赤杨,霜降叶赤,材理亦赤也,然令人鲜能分别之。余并见柳华条。《必效方》∶疗腹满癖坚 
如石,积年不损者,取白杨木东南枝,去苍皮,护风细锉五升,熬令黄,以酒五升淋讫,即 
以绢袋盛滓还,内酒中,密封再宿,每服一合,日三。 

木部下品卷第十二
水杨叶
内容:r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