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子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就给我走!”安子负气走了。出了厂门,安子的眼泪却流了出来。下一站在哪儿,连自己也不知道,安子的心沉重起来。流浪在深圳的大街上,安子不敢看天。深圳的天空似乎特别的蓝,蓝得让人生畏;安子发现深圳的市面更加的繁华,繁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但这繁华的城市是别人的城市;只有这蓝蓝的天空是自己的天空。缺点和优点有时是一线之隔,诸如勇敢和鲁莽、聪明和狡黠、自信和自负……由此,缺点又不简单地是一种消极因素,其实世界上并没有纯粹和全然的鲁莽、狡黠和自负,而生活中倒是常常有这样的事,即有些人往往由于某种缺点而成功。深圳之大,都找不到一方容身之地。由于没有文凭,又不擅于推销自己,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安子找工屡屡受挫。对深圳的爱恨交加属性大概是从它那立市之日就注定了的,从1979年的那个春天开始,深圳就与机会、梦想、淘金之类的关键词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无法挣脱。无论是80年代传说中的淘金沙滩,还是90年代炒作里的创业跳板,或者是21世纪众声喧哗的慌乱逐鹿地,不管它具有怎样的阅读蕴涵,从初始到如今,它始终与物质向往不可离。在一个终于公众意志觉悟,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度里,深圳的语意更加特别。浩荡的欲望式指向成就了这座城市的成功崛起,也铸就了它慌乱的斯芬克斯脚踵。而这座城,在圆满传奇“发财梦”的同时,亦撕裂了许多鲜活的青春,成为它的祭品;在晴朗的深夜,你可以听到它在发声,那是慌乱步伐走过的声音。安子和许多打工者一样选择了回家,选择了逃避。安子风尘仆仆拎着行李,坐长途汽车回到家中时,已是黄昏,安子的父亲正坐在家门口的凳子上砍柴,安子叫了声“老爸”,父亲惊诧了几秒钟,看清是安子时赶紧起身,迎向前来帮安子接过行李。吃饭的时候,父亲为安子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妈妈像小时候一样把安子爱吃的东西递到安子的碗里。安子明显地看到妈妈那双手粗糙了许多。儿女长大了,父母却老了。在安子的记忆中,妈妈的这双手为她洗过手、洗过脚、洗过澡、梳过头,无数次在半夜里起来为她和弟妹盖被子,可她却好像从来没有好好地握过妈妈的手,从来就没有抚摸过那双手,更别说为妈妈梳头,盖被子了。爸爸妈妈看到安子回来喜悦的心情,爱怜的目光,却反而让安子的心变得沉重起来,让她自责,让她愧疚。安子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有这么近去看过他们,有多久没有和他们谈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他们苍老了许多,疲惫了许多,头上也添了不少白发。看着他们,安子心中涌出一阵阵酸痛。安子回到家乡,想收拢疲惫的翅膀,可她很快发现,家乡人已把她当成了深圳人,对她寄予期盼。而深圳人总是把她当作外地人,加以拒绝。安子真有一种生存在夹缝里的感觉。父母开的小饭馆,每天早餐一碗米粉就卖一块钱。安子坐在那里,看着父母为了几角钱的微利,眼巴巴地盼着客人入店时,安子的心深深刺痛了。看到父母亲的这种生存状况,看到家中贫困的生活,安子再一次告诉自己,永远都不要再选择回到他们的身边,将来有能力把他们接到自己的身边来,照顾他们,让他们过好一点的生活。于是,安子决定再次走入深圳。走出村口时,父亲把钱塞给安子:“别回来,这是爸爸给你的读书学费。”安子没有说话,扭过头,却哭了。安子又一次来到了深圳。她看到深圳的路灯很辉煌,感到这些灯火在不断照亮自己的理想,点燃自己的信念,她一下子找到了热爱深圳的理由。因为惧怕过父辈一样贫困的生活,使安子拥有了在深圳一定要成功的信念。蛇口已没有了立足的地方,安子惟一可以投靠的人便是客人。她给客人打了一个电话,要她在路口等她。思想像田野,不播粮食就长荆棘当安子从公汽上下来时,客人已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客人说想多感受一下等待的滋味……为客人这句话,安子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客人用满腔的柔情收留了安子。听到安子失业的消息,客人并没有感到突然。
  “炒老板的鱿鱼和被老板炒鱿鱼并没有什么两样。以前你经常炒老板鱿鱼,现在被老板炒,你只是心里不平衡罢了。洒脱一点,就像自己又炒了老板的鱿鱼。”客人对安子说。是啊,月亮落下了,还有太阳。如果是一片辽阔的天空,迟早总会升起灿烂。“对于一个视人生感受为最宝贵的人来说,欢乐和痛苦都是收入,命运的打击会因心灵的收获而得到补偿。你不妨学学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赌场上输掉的,却在他描写赌徒心理的小说中极其辉煌地赢了回来。经历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财富,你该好好利用这笔财富。”客人的提醒深刻而富有哲理。安子的思路打开了:“我有独特的生活经历,是外界并不所熟知的打工者的经历,我可以写身边的打工姐妹们。”从客人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木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花红点点,它牵动了安子的灵感,撩拨安子的文思。安子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作了一篇小小说,故事的大意是:一个参加成人高考的打工妹落榜后痛哭流涕地烧了全部的复习资料,发泄说:“就当他妈的一辈子的打工妹吧!”客人读了后建议把这个打工妹的遭遇改写成落榜后继续奋进的故事。这样一来,小说的主人公就成了一个生活的强者。它启迪人们: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安子的这篇小小说发表后,碰巧被一个落榜的打工妹看到了,她找到安子,对她说:“安子,我从你的小说中得到了启示。我会像你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积极进取,决不让你失望。”安子开始感受到文学承载着的社会功能。木棉树的最后一叶花瓣凋零了,人们对它的嘉许也遗忘在往昔的记忆中,可是三角梅却成长了,那火焰般灿烂耀眼的红色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更迭与延续。安子在寻找新的工作之余,又尝试着写《蛇口打工妹》,周围普通工友的喜怒哀乐都成了安子笔下所表现的题材。因为文学,安子结识了阿文——一个19岁的热情、开朗、豪爽、活泼的女孩。这位女孩后来成了安子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安子和阿文是在一次征文颁奖晚会上相识的,那一次,她们双双获奖。获奖的第二天晚上,阿文就按照安子提供的联系地址找上了门。从此安子那仅放得下一张单人床和一张书桌的小房成了阿文心灵的避风港。阿文的诗和散文写得很优美,讲出来的话也很有文采。两人很快成了朋友。1989年8月的一天中午,安子被告知阿文从楼上摔下来了。安子去病房看阿文,发现她的头缠满了纱布,腿、胳膊都摔断了。但阿文情绪乐观,还开玩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出院后头还裹着纱布的阿文依然谈笑风生。然而阿文也有情绪反常的时候,比如有人看见她半夜一个人站在阳台上落泪,快天亮时才回家。后来安子忍不住问阿文那晚究竟是怎么回事,阿文闪着忧郁的眼神,说出的话却发人深省:“安子,你以为我想自杀吗?以为那时我男朋友和我有隔阂,很可怜,要发泄是不是?过去的事,别再提了,好吗?如同我昨天的头发,虽舍不得剪掉,但毕竟沾了受伤的血,一剪掉,全没事了!”后来安子离开了蛇口,再没有见到阿文,听人家说她辞掉了三洋电子厂的工作,到南头一家独资厂去做了文员,再后来又听说她去了一家服装公司。过了很多年,出现在安子面前的阿文显得成熟、老练,从外表到气质都让安子感到新鲜和陌生。再以后又听说阿文因参加闹罢工,被老板借口炒掉,从此在朋友和父母的视线中隐去,杳无音信。一个平凡的打工妹,就这样在人流中消失了,如同戈壁滩上的一股流沙,任凭风雨带到海角天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暮色中,安子含着泪写下了阿文的遭遇,并在报纸上登出,题目就叫《失踪少女》。一个叫小翠的电子厂女工读了《失踪少女》后写信给安子,说:“……谢谢你理解了一个普通打工妹的苦与乐,你说出了我们心里的喜与忧,这失踪的少女是我认识的一个很要好的女孩……”一篇朴素的小短文竟如此牵动大家的心,这让安子深深地感动。安子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写自己熟悉的打工族。人生有好多路,你只能走好其中的一条。我们都是凡夫俗子,都不能圣人一般地把自己的脚印叠加成一个个正确无误的路标。有时候,我们难免迷迷糊糊地误入歧途,或者神思恍惚地走上一条远离目的地的岔道,等你陷入了生活的怪圈,才会突然觉得早就应该把自己执著的目光拓展成人生的跑道。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客人以他的才华进入市委宣传部,市侩也以其惯有的韧劲进入他和安子之间。有人说,客人,你一个市委机关干部,可不能和一个农村打工妹成家呀,一失足成千古恨。客人却说,我认为我的本质只是诗人,安子也是诗歌爱好者,在这一点上,我们门户相当,没有什么不妥。1990年圣诞节的平安夜,安子与客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选在这一天结婚,是因为客人和安子的名字中包含了“平安”二字。客人本名邱金平,带一个“平”字;安子带一个“安”字。就在平安夜的钟声中,两人仿佛接受了无数衷心的祝福。冥冥之中,安子感觉自己就是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而客人就是多情的王子。白胡子的圣诞老人和7个善良的小矮人携来礼物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就从这时起,安子幸福地成了客人的妻子。他们没有举行婚礼,甚至没有在安子的老家按照客家人的风土人情请“轿下酒”。
  安子父亲的亲朋好友直说安子家小气,连大女儿出嫁这样的大事也不热闹热闹。安子的父亲就向人们解释:“现在安子没有钱,等他们挣到钱了再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