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子传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子父亲的亲朋好友直说安子家小气,连大女儿出嫁这样的大事也不热闹热闹。安子的父亲就向人们解释:“现在安子没有钱,等他们挣到钱了再补接。”谁知安子父亲的许诺过了上十年才兑现。2000年,安子和客人在安子的老家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十周年庆典,并带上了他们的小女儿安安。他们这次向所有的亲朋好友发了请柬,请柬上特地加了两个大黑体字:“免礼。”这次他们请了二十桌酒席,客人中除了亲戚外,还有梅县劳动局来的干部。香港翡翠电视台及梅县电视台专程派记者录下了这一场面。深圳通心岭9幢宿舍的某间房子里,结婚后的安子坐在桔黄色的台灯下,写作之余,不时抬头望一望坐在另一张写字台前写诗的客人,心中便不免生出良多感慨……自己这个没有深圳户口的打工妹,却在深圳拥有了一个心爱的人以及与心爱的人同样温暖的家!1990年底,安子的纪实体报告文学《蛇口打工妹》在《蛇口工人报》刊登出来,引起人们的注目。《蛇口打工妹》一文由多个小故事组成。安子的这部作品是对社会对人生及生命体验的真诚感悟,是心灵感受的自然流露,是对打工者和打工生活充满深刻理解和敬意的表达。也许从纯文学的角度看并不是很成熟,但它是真实而令人感动的,是生动而富有激情的。安子后来的一些作品还被深圳市的其他报刊连载过。深圳广播电台也在“月亮湾”节目中对安子的作品进行了介绍。安子收到陌生读者、听众的来信更多了。新婚燕尔,安子继完成20多篇《蛇口打工一族》系列后,又开始了《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的创作。《青春驿站》是安子对自己过去的日记加工创作而成的纪实体小说。1991年2月到7月的这半年时间里,安子读完了最后半年的大专课程,顺利地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安子在深圳音像公司八卦岭展厅的工作也从业务主办做到业务主管,最后升为经理助理;《青春驿站》一书完稿。这是安子在打工生涯中压力最大的半年,却又是收获最多的半年。安子在写《青春驿站》的时候,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就想尽快地把那种感受表达出来。安子写出的这些故事,有自己直接亲历过的,有间接听别人说的,几乎每个故事都有生活的原型。在才能和智慧不相上下的人群中,你拥有更高的热情,成功便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你。《青春驿站》的故事写到一两篇的时候,《深圳特区报》的一个连载版编辑看到了,当时就拿到《深圳特区报》准备连载。但稿子在报社引起了争论,很多人并不看好它。有人担心,《深圳特区报》有那么多知名的作家的作品等着去连载,如果连载一个打工妹的东西,有谁会去看?后来大家达成了这样一个意见:如果这篇文章连载以后,没有多大的反响,连载那么十几天以后就停下来算了。谁想到作品连载到十几天后,打工仔、打工妹的信件就像雪片般地飞到了编辑的案头。这个时候,编辑就不断地鼓励安子一篇一篇地写下去。此后,《蛇口工人报》、《深圳风采》、《深圳法制报》陆续发表安子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读者群中,特别是在打工阶层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安子”一时间成为深圳街谈巷议的人物。安子收到的来信不下三万封,把她住的房子的上下铺都堆满了。在一个月上中天的晚上,安子终于完成《青春驿站》的创作。合上书稿,安子不觉已热泪盈眶。那一段段寂寞哀愁的无奈,一个个孤独无助的徘徊,一片片落英残红的伤感,一串串执着奋进的足迹,不正是生命旅程中的一种记忆吗?多少个风霜苦雨,多少个失落无依,在更深人静时,只能独自品尝。于是,在寂寞的书桌前,安子用一种美丽,让岁月成文,成记忆,成辉煌。《青春驿站》的特色在于由一个个或长或短的人物序列构成,包括安子自己在内,共写了16个女性在深圳特区的故事。在绝大多数人物经历的描述中,都体现一种经得起摔打,处于逆境益加坚强的精神面貌。她们勤奋而又精明,善于学习且善于应变。她们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都意识到在这种处处充满竞争力的较量的现代社会氛围里,在个体的生存背景中需要相应的文化素养和一两样过得硬的实用技能支撑。因此,狂热地追求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适应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是这些成功女性的显著特征。这种在特区形成的人生信念,促使她们找到了自己合适的生存空间。她们身上体现的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对所有的打工者以及艰难地走向现代化的人们,都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热切呼唤着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现代精神,引导人们在特区错综复杂的环境里珍惜光阴,以利于人类和社会发展。《青春驿站》是篇很女性化的作品,这不仅是它展露的是一个“打工妹”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它的情感、氛围、调子,充满了女性的温柔、细腻与梦幻,它同时也具有文学性,或许是为了适应报纸连载的需要,作品结构精致,文字简洁,且常有神来之笔。另外它还有较强的可读性,每一个故事都具有戏剧性,每一个人物都鲜灵凸现。安子之所以选择纪实文学这种体裁,显然有个基本的艺术动机,就是因为打工妹的生活本身曲折,自成精彩故事,稍作艺术加工,就呼之欲出,动人心魄。而要取得创作成功,至少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拥有丰富的原始素材;二是有独到的思想,充沛的激情。这两点,安子做到了。《青春驿站》以简洁真挚的文笔,真实地记录了一些特区打工妹漂流、奋进、成功或沉沦的过程和命运,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记述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作者基本上是用一串串相连的事件,即安子自身丰富的经历和体验来叩动人的心弦。这种经历的吸引力量源于新环境富有挑战性的诱惑和机遇,源于精神的昂扬强健和对生活不竭的激情。因此,安子满怀热情抒写她的经历时,由于其简洁、蕴含哲理和柔婉的艺术感受力,使许多读者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感情的共鸣。天上永远不会掉下玫瑰来,如果想要更多的玫瑰,必须自己种植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同志乘坐专列抵达深圳火车站。伟人的足迹,又一次踏上了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这块热土。千里迢迢,舟车劳顿,当市委负责人劝他老人家好好休息时,小平同志却毫无倦意。他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去看看。”从1984年到1992年,一晃,8年过去了。深圳的面貌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老人家急不可待要亲自目睹一番。在国贸大厦53层的旋转餐厅,小平同志在俯瞰深圳市容时,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很是高兴。深圳先科激光公司、中国民俗文化村和锦绣中华微缩景区都留下了伟人的足迹。仙湖植物园种下的一棵高山榕,记录着小平同志为改革开放所作的卓越贡献,对深圳特区的关怀和支持。5天视察,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紧接着,党的十四大召开,以南方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圈迎来了突飞猛进的新时代。1992年第一季度,仅从深圳汇往全国各地的汇款单就有近140万张,共计7。03亿元人民币。汇款人群中最常见的是三五成群结伴而来的打工仔、打工妹,对于安子来说,她也迎来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一次转折。1992年5月,她正式出版了第一部打工小说《青春驿站》,这部原汁原味记录打工生活的小说开启了“打工文学”的大门。自此,一股打工文学热很快席卷全国。在全国各大媒体的热炒下,安子成了千千万万打工者的代言人,成了全国著名的打工作家,名震大江南北的打工偶像,被评为深圳市文明市民,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团中央十三大代表,安子,像火一样点燃了全国几千万打工者的激情和梦想。1992年,安子的《青春驿站》和客人的诗歌《土地深处》双双荣获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八届新人新作奖,并双双成为省作协会员。大量媒体的报道,各种纷至沓来的荣誉,几乎把她砸得晕头转向,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段日子,安子所到之处充满了鲜花与掌声,每天醒来,都觉得自己是在做梦!要研究深圳文学的历史和未来,客人和安子是好标本。1990年以前,客人和安子是文学朋友。之后,他们是夫妻。做朋友时,客人比安子有名。省市报上到处有署名“客人”的诗篇。成了夫妻,客人“业余爱好”是为安子剪报──各地报刊都请安子当主持人,开“打工信箱”,安子的作品连载遍布各报,客人剪呀剪呀,剪不过来。人们再介绍他时,只好说:客人是明星打工妹安子的丈夫。这是客人命运的变化,也是深圳文学命运的变化。

  刮起“安子”旋风(1)

  凡是能冲上去、能散发出来的焰火,都是美丽的。——安徒生当你往前走的时候,要一路撒下花朵,因为同样的道路你决不会再走第二回。——欧文你和人群互动的深度和宽度,将决定你未来的成就。——安子不去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棒《青春驿站》出版后在全国上下引起轰动,“安子现象”引起全国瞩目,安子热潮冲击波一浪接一浪。安子其人其文成为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青春驿站》初版刚一上市即告脱销,后重印几次。一位打工者是这样描写打工妹对《青春驿站》的喜爱的:“那时候我刚到深圳不久,在一家工厂打工,亲眼目睹了打工仔打工妹们如痴如醉追读《青春驿站》的盛况。后来,《青春驿站》由海天出版社出了单行本,一个偶遇的打工小妹将一本翻得‘烂熟’了的《青春驿站》遗忘在我处,回去后,她急惶惶打来电话,称《青春驿站》是她最喜欢的一本书,她读了两遍还想再读,让我千万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