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炮制-雷公炮制药性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然宜中病即已。若久用,则虚逆且耗,故有此患,凡气升痰喘火剧中满等证,不宜用之。 

卷二草部上
山药
内容: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肺肾三经。补阴虚,消肿硬,健脾气,长肌肉,强筋骨,疗干咳, 
止遗泄,定惊悸,除泻痢。乳制用。紫芝为使,喜门冬,恶甘遂。 
按∶丹溪曰∶山药属土,而有金与水,宜入脾肺肾而补虚。经曰∶虚之所在,邪必凑之, 
肿 
亦能滞气。 

卷二草部上
白术
内容:味苦甘,性温无毒,入脾经。除湿利水道,进食强脾胃。佐黄芩以安胎,君枳实而消痞。 
止泄泻,定呕吐,有汗则止,无汗则发。土炒用。防风地榆为使,忌桃、李、雀肉、青鱼菘 
菜。 
按∶白术甘而除湿,所以为脾家要药,胎动痞满吐泻,皆脾弱也。用以助脾诸疾自去, 
有汗因脾虚,故能止之。无汗因土不能生金,金受火克,皮毛焦热,既得其补脾,又藉其甘 
温,而汗可发矣。伤寒门有动气者,不宜用之。 

卷二草部上
苍术
内容: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平胃健脾,宽中散结,发汗祛湿,压山岗气,散 
温疟。泔浸一宿,换泔浸,炒用,使忌同白术。 
按∶苍术辛甘祛湿,脾胃最喜,故宜入之。大约与白术同功,乃药性谓其宽中发汗,功 
过于白,固矣。又谓其补中除湿,力不及白,于理未然。夫除湿之道,莫过于发汗,安有汗 
大发而湿未除者也?湿去而脾受其益矣。若以为发汗,故不能补中,则古何以称之为山精。 
炼服可长生也?亦以其结阴阳之精气。俗医泥其燥而不常用,不知脾为脏主,所喜惟燥,未 
有脾气健而诸脏犹受其损者,独火炎土燥脾虚作闷者忌之,恐益其火也。 

卷二草部上
白芍药
内容:味酸苦,性微寒有小毒,入肝经。主怒气伤肝,胸腹中积聚,腰脐间瘀血,腹痛下痢, 
目疾崩漏,调经安胎。赤者专主破血利小便,除热明眼目。雷丸、乌药、没药为使,恶石斛, 
芒硝,畏硝石、鳖甲、小苏,反藜芦。 
按∶白芍酸走肝,故能泻水中之火,因怒受伤之证,得之皆愈。积聚腹痛,虽脾之病, 
然往往亢而承制,土及似木之象也。经曰∶治病必求于本。今治之以肝,正其本也。目疾与 
妇人诸证,皆血之病得之,以伐肝邪,则血自生而病自已,故四物汤用之,亦以妇人多气也。 
今竟称其补血之效而忘其用,可耶?新产后宜酌用之,恐酸寒伐生生之气也,血虚者煨用, 
痛痢者炒用。 
雷公云∶凡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去粗皮,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之。 

卷二草部上
生地黄
内容:味甘苦,性寒无毒,入心肝脾肺四经。凉心火之烦热,泻脾土之湿热,止肺经之衄 
热,除肝木之血热。忌见铁器,当归为使,得麦门冬酒良。恶贝母,畏芜荑、莱菔及子。 
按∶生地黄总是凉血之剂,故入四经以清诸热。老人津枯梗结,妇人崩漏,及产后血攻 
心者,尤为要药。实脾药中用二三分,使脾家永不受邪。血虚寒者忌之。 

卷二草部上
熟地黄
内容:味甘苦,性温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活血气,封填骨髓;滋肾水,补益真阴。伤寒后胫 
股疼痛,新产后脐腹难禁。利耳目,乌须发,治五劳七伤,能安魂定魄。使忌畏恶,俱同生 
地,性尤泥滞,姜酒浸用。 
按∶熟地黄为补血之剂,而心与肝,藏血生血者也,故能入焉。其色黑,其性沉阴重浊, 
经 
必受其益,而劳伤惊悸,并可痊矣。 
雷公云∶采得生地黄,去白皮,磁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 
勿令犯铜铁,令人肾消,并白发,男损营,女损卫也。 

卷二草部上
知母
内容:味苦,性寒无毒,入肾经。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阳胜,滋化源之 
阴生。勿犯铁器,犯之损肾,烧去毛,盐酒炒用。 
按∶知母入肾,为生水之剂,水盛则火熄。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口渴干咳眼花 
目眩,便赤腰痛,褥劳,烦躁不眠,此皆阳盛阴衰之证,服之皆愈。若肺家寒嗽,及肾气虚 
脱 
雷公云∶凡使先用槐砧上捶锉,烧干,木臼中杵捣。勿令犯铁器。行经上颈。酒炒用。 

卷二草部上
贝母
内容:味辛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清心润肺,止嗽消痰,主胸腹气逆,伤寒烦热,淋 
沥瘕疝,喉痹,金疮,人面疮,瘿瘤诸恶疮。去心研用,浓朴白薇为使,恶桃花,畏秦艽、 
矾石、莽草,反乌头。 
按∶贝母辛走肺,苦走心,善能散郁泻火,故治胸腹云云等疾。 
雷公云∶凡使先于柳木火中炮令黄,擘破去肉,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后拌糯 
米,于锅上同炒。待米黄熟,然后去米取出,其中有独颗围,不作两片无皱者,号曰丹龙精, 
不入药中。若误服,令人筋血脉永不收,用黄精小盐汁,合服立愈。 

卷二草部上
黄芩
内容:味苦平,性寒无毒,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主崩淋热疽,痛痢恶疮,解毒收口,去翳 
明目,调经安胎。中枯而飘者,泻肺火,消痰利气,除风湿留热于肌表。细实而坚者,泻大 
肠火,养阴退阳,滋化源,除热于膀胱。山茱萸、龙骨为使,恶葱实,畏丹砂,牡丹,藜芦 
、沙参,丹参。 
按∶芩,枯飘者有上升之象,故入肺,坚实者有下行之理,故入大肠诸经,性甚寒,苟 
无实火,不宜用之。 

卷二草部上
黄连
内容:味苦,性寒无毒,入心经。主心火炎,目疾暴发,疮疡红肿,肠红下痢,痞满泄泻小 
儿疳热,消口中疮,惊悸烦躁,天行热疾。黄芩、龙骨、连翘、滑石为使,恶菊花、芫花、 
玄参、白藓、白僵蚕,畏款冬花,解巴豆、乌头毒,忌猪肉、冷水。 
按∶黄连味苦泻心,治心火诸病不可缺。泻痢虽属脾经,正由火不能生土,况心与小肠 
相为表里,心火泻则小便亦利,而肠胃自浓矣。因寒得泻者忌之,又久病气虚,心火不盛者, 
用 
雷公云∶凡使以布拭去髭毛,然后用浆水浸二伏时,漉出,于柳木火中焙干用。若服此 
药,得十两,不得食猪肉,若服至三年,一生不得食猪肉也。 

卷二草部上
大黄
内容:味苦,性大寒无毒,入脾胃大肠心肝五经。性沉而不浮,用走而不守,夺土郁而无壅 
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名曰将军。又主痈肿及目疾痢疾暴发,血关火闭,推陈致新。黄芩为 
使,无所畏,锦纹者佳。 
按∶大黄之入脾胃大肠,人所解也。其入心与肝也,人多不究。昔仲景百劳丸,庶虫丸, 
都用大黄以理劳伤吐衄,意最深微。盖以浊阴不降则清阳不升者,天地之道也,瘀血不去则 
新血不生者,人身之道也,蒸热日久,瘀血停于经络,必得大黄以豁之,则肝脾通畅,陈推 
而致新矣,今之治劳,多用滋阴,频服不效,坐而待毙嗟乎,术岂止此耶?至痈肿目疾及痢 
疾,咸热瘀所致,故并治之,伤寒脉弱及风寒未解者,禁用。 
雷公云∶凡使细切,内纹如水旋斑紧重,锉蒸从巳至未,晒干,又漉,腊水蒸,从未至 
亥,如此蒸七度,晒干,却漉,薄蜜水再蒸一伏时,其大黄酱如乌膏样子,日晒干用之为妙。 

卷二草部上
桔梗
内容:味辛,性微温,有小毒,入肺经。主肺热气奔,痰嗽鼻塞,清喉利膈,能载诸药入肺 
节,皮为使,畏白芨、龙眼、龙胆草。 
按∶桔梗味辛,故专疗肺疾,下部药中勿用,恐其上载而不能下达也。 
雷公云∶凡使勿用本梗,真似桔梗,咬之只是腥涩,不堪用凡,使去头尖硬二三分以来, 
并两畔,附枝子于槐砧上细锉,用百合水浸一伏时,漉出,缓火熬令干用,每修事四两,用 
生百合五分,捣作膏,投水中浸。 

卷二草部上
天花粉
内容:味苦,性寒无毒,入肺心脾胃小肠五经。主肺火盛而喉痹,脾胃火胜而口齿肿痛,清心 
利小便,消痰除咳嗽,排脓消肿,生肌长肉,止渴退烦热,补虚通月经。枸杞为使,恶干姜, 
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按∶天花粉色白入肺,味苦入心。脾胃者,心之子,肺之母也,小肠与心相为表里,故 
均入焉。本功清热,故主疗颇多,其理易达,惟曰补虚通经,此甚不可泥也。夫苦寒之剂, 
岂能大补?以其能清火,则阴得其养,非真补也。月水不通,亦以热闭,热退则血盛经通, 
非真能通也。此治本穷源之说耳,倘因寒致疾者,可误使哉。子名栝蒌,主胸痹。仁主润肺 
下气,止痰嗽瘵,乳痈乳闭,并宜炒用。 

卷二草部上
半夏
内容:味辛平,性生寒熟温,有毒,入肺脾胃三经。下气止呕吐,闭郁散表邪,除湿化痰涎, 
大和脾胃。须汤淋十遍,姜矾甘草制用。射干,柴胡为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 
秦皮、龟甲,反乌头,忌羊肉、羊血、饴糖、海藻。 
按∶半夏味辛入肺,性燥入脾胃,中其毒者,口噤发吐,烦渴及血证勿用,惟气证发渴 
者不禁。 
雷公云∶凡使勿用白傍几子,真似半夏,只是咬着误微酸,不入药用。若修事半夏四两, 
用捣了白芥子末二两,头醋六两,二味搅令浊,将半夏投中,洗三遍用之。半夏上有陈涎, 
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 

卷二草部上
紫苏
内容: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叶能发汗散表,温胃和中,除头痛肢节痛,双面紫者 
佳。不敢用麻黄者,以此代之。梗能顺气安胎。子能开郁下气,定喘消痰。 
按∶辛走肺,甘走脾。辛散之剂,下气最捷,所虚者少用之。 

卷二草部上
白芷
内容: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脾胃三经。去头面皮肤之风,除肌肉燥痒之痹,止阳明头痛之邪, 
为肺部引经之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