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右侧。袍子的领口、袖口、边沿,常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子的颜色因地
因人而异。夏季穿的是单夹袍,一般为浅色;冬季多穿老羊皮做的袍子,多
为深色。
穿蒙古袍必须扎腰带,腰带主要有布料腰带和绸缎腰带两种,其颜色要
与所穿袍子相协调。男子扎腰带时,多半把袍子向上提,显得精干潇洒,骑
乘也方便;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让袍子向下舒展,以显示身躯的苗条、
矫健。
穿蒙古袍还必须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用厚布或帆布
做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结实耐用,便于
防寒防水。
(7)朝鲜人的传统服装
19世纪时,在东方的各民族中,朝鲜人的衣着是比较独特的。女子上身
为小巧玲珑小灯笼袖,斜襟飘带短衣,下身从胸际束多褶裙。裙有长短之别,
长裙及于脚面,短裙仅及膝下。着短衣配长裙,显得稳重、老练;配短裙则
显得轻快、活泼。朝鲜女子的裙子还有筒裙和缠裙两种。缠裙整片围缠于身,
侧边自成开启,举步方便。朝鲜男子的服装,上衣类似女子穿的斜襟飘带短
衣,但一般都是白色,并且还要外加深色坎肩。下身则穿裤腿宽大的灯笼裤,
显得豪放豁达。外出时,还要穿上斜襟布带纽扣的长袍,头上戴顶小礼帽。
此外,朝鲜人不论男女,一般都喜欢穿白色的鞋。
(8)库尔德人的传统衣着
库尔德人是西亚地区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
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他们的穿着别具一格。男子通常是缠头巾,头巾以白
… Page 45…
色居多,彩色和花色次之。上身不论穿短衣还是长衫,都要在腰间围一条宽
带。下身一年四季都是大灯笼裤,但夏季的质地薄,冬季的质地厚。女子一
般都穿色彩艳丽的服装,常年都穿裙子,很少戴面纱,但喜欢装饰,通常佩
戴的饰物有项链、项圈、手镯、戒指和耳环等。但在去清真寺作礼拜时,库
尔德女子也得穿上大黑袍子,将全身从头到脚都遮盖起来,只留两个眼孔。
(9)马来人的传统穿着
马来人的传统服装以肥大为特色。 19世纪时,男子的下装大多是用普
通的单色布料做成的纱笼,这种纱笼用数尺长的一块布缝合两端而成,可以
从头贯穿下去;男子上装没有衣领,袖子十分肥大,而且长到手腕,胸围宽
敞,长至臂部,罩住纱笼。传统的女装包括上衣和纱笼两部分。衣宽如袍,
袖长至腕,衣长过臂。纱笼也十分宽大,一般长过足踝。女子纱笼上饰有各
式金黄色图案。马来女子在穿这种传统服装时,头上还披一条薄如蝉翼的单
色鲜艳纱巾。
(10)尼泊尔人的服装和装饰
在19世纪时,尼泊尔人平日穿着简单,衣服多为棉制品,质地粗糙,
颜色单调。未婚女子大多上穿无领大摆短袍,长至膝盖,下穿齐脚背的长管
裤,披薄纱。女子无论婚否,一般都不穿鞋,额头上涂点朱砂,称为吉祥痣。
年轻女子均梳长辫,上年纪的则梳发髻。山区女子讲究戴耳环或鼻环。
每到节日或接待客人时,男子上身穿宽大而长过膝盖的衬衣,外套西
服,(这是深受西方影响的结果)下身穿紧腿的白色长裤,头戴黑色平顶圆
形无边帽,脚穿皮鞋。女子则上身穿紧身短衫,下身穿深色裙子,然后在身
上罩一宽而长的色彩鲜艳的“纱丽”,还佩戴多种首饰。
(11)土耳其人的传统穿着
19世纪时,土耳其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制国家。人们的传统衣着是:男
子穿长袍、灯笼裤,头戴红色的土耳其高筒毡帽或呢帽;女子穿黑袍、灯笼
裤,面蒙黑纱。女子进清真寺,必须黑衣覆体,只露眼睛。
7。饮食习俗
亚洲大陆的各民族,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因此各
自的饮食习俗也不尽相同,相互之间差异较大,这种特色在19世纪仍很明
显。
(1)阿富汗人的饮茶嗜好
19世纪时,阿富汗人由于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平日不喝酒,只喝茶。一
般来说,城镇人爱喝红茶,乡下人爱喝绿茶。来贵客时,则敬客人无籽葡萄
酒。阿富汗人认为,无论是绿茶还是红茶,都需放入铜壶中煮,喝时再加糖,
味道就更好了。
(2)沙特阿拉伯人的饮食习俗
… Page 46…
沙特阿拉伯人一日三餐。早餐大多是清淡的甜食,有面包、香茶,以及
干酪和鸡蛋。午餐主食是米饭、面包,副食以肉为主,蔬菜为辅。人们一般
爱吃羊肉和骆驼肉,不喜欢吃牛肉。晚餐亦较为清淡。午餐和晚餐后,都要
喝茶或咖啡,有时还吃水果及一种酸而甜的点心。骆驼奶被认为是最有益于
健康的饮料。
(3)巴基斯坦人的饮食习俗
巴基斯坦人奉伊斯兰教为国教,在饮食上忌猪肉,但吃牛、羊、鸡、鱼、
虾等肉类。 19世纪时,人们爱吃的蔬菜有西红柿、茄子、菜花、青椒、卷
心菜、胡萝卜等。做菜时爱用香麻、黄油、咖喱、胡椒、辣酱等调味品。烹
饪法有煎、炒、油泡、烩、涮等。巴基斯坦风味的名菜有煎牛扒、咖喱鸡、
炒羊肉丝、菊花鱼、油泡虾丸、涮羊肉、辣子牛肉丝、烧羊肉、烩鱼肚、香
麻鱼脯等。
那时候巴基斯坦人的主要饮料是奶茶,多以红茶为原料。制法是先把茶
叶放在水里煮,待煮到一定浓度后,取出茶叶,加进鲜奶和糖。
(4)缅甸人的饮食习俗
缅甸人的主食是大米饭。 19世纪时,一般人家吃饭时,餐桌上只放一
碟鱼虾酱和一杯开水。经济宽裕的人家,则要在米饭里放椰汁,拌以姜黄粉、
椰丝、虾松之类的调味品。人们吃饭时不用筷子,不用刀叉,也不用碗,而
是将饭盛进盘里,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把饭送进嘴里。
缅甸人饮食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油、辣、酸的口味。人们爱吃牛肉、
鸡、鸭、鱼、虾、鸡蛋和各种蔬菜,还爱吃用辣椒油、咖喱调味的菜。对野
菜、冷拼和一些生拼食物也爱吃。 19世纪时,缅甸人还喜欢用水果做菜,
一般是把芒果切成片,拌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沙葱和炒熟的辣椒籽,
具有酸、咸、辣的味道;有的是把芭蕉放在油锅里炸,拌以生姜丝、炒熟的
辣椒籽、虾米松和冲泡过的茶叶,具有干涩、咸、辣的味道。缅甸人的名菜
有炸脆皮鸡、吉列鱼条、酱菜鸡片、卤水牛肉、烧填鸭、煎酿明虾、咖喱鸡
等。缅甸人一般不喜欢吃猪肉和动物内赃。
缅甸人还喜欢吃一种味道鲜美的鱼汤米粉。他们爱吃的水果有芒果、菠
萝、菠萝蜜、柑桔、木瓜等,不少人还喜欢在饭后嚼槟榔。人们的日常饮料
有茶、咖啡、柠檬汁等,多数人不喝酒,即使喝,也只喝一些低度酒。
(5)日本人的饮食习俗
日本人的传统主食是大米,配以清淡、味鲜、带甜味的菜肴,如瘦猪肉、
牛肉、鸡蛋、鱼、虾、蟹、生蚝以及各种野味。日本的名菜是生鱼片,鱼片
切得薄如蝉翼,蘸姜、芥末之类的佐料。日本人还爱吃新鲜蔬菜、豆腐和紫
菜,但不爱吃猪内脏和羊肉。他们喜欢吃西瓜,吃时一般要在上面撒些细盐。
每逢喜庆佳节,日本人爱做红豆饭,吃时在饭上撒些芝麻盐。
(6)喀尔喀豪古人的饮食习俗
19世纪时,喀尔喀蒙古人的饮食以奶食和肉食为主。奶食又分为食品和
… Page 47…
饮料,食品主要有黄油、白油、奶皮、奶酪、奶豆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
奶酒等。肉食主要有羊肉、牛肉及鹿、兔、野羊肉等,一般不食马肉。鸡、
猪在牧区一般不养不吃,驼峰、熊掌、天鹅是19世纪时喀尔喀蒙古人最宝
贵的珍品。
(7)朝鲜人的饮食习俗
19世纪时,朝鲜族喜欢吃的主食有米饭、冷面和米糕。冷面的面条是用
荞麦面或是白薯粉压制而成的,吃时配上牛肉、鸡肉、猪肉、蛋丝、辣椒、
芝麻、香油、苹果、狗肉汤等,吃起来甜中有酸,香中有辣,清凉可口。米
糕,或用糯米做成,或用大米做成,根据制作的差别,有打糕、切糕、片糕、
散状糕、发糕之分。
那时候朝鲜人传统的副食还有咸辣白菜、辣椒酱、大酱汤等,人们还特
别爱吃泡菜,喜欢饮自制的米酒。狗肉也是朝鲜人喜欢的食物。
(8)库尔德人的饮食习俗
19世纪时库尔德人平时吃的主食是米饭和面包。他们称米饭为“提麦”,
制作时配有油、盐、肉丁、葡萄干和肉汤等。吃面包时,往往先把中间挖空,
然后按个人喜好加入牛肉或肉馅、鸡蛋、生菜等,有时还撒上一些柠檬汁或
番茄酱、果酱等。库尔德人菜肴的最大特点是样样不离番茄酱,即使在吃生
菜时,一般也要沾点番茄酱。
库尔德人习惯饭后吃一点水果,如西瓜、苹果、柑桔、柠檬、石榴等。
19世纪时库尔德人常年喝生水,即使病了吃药,也用生水送服。他们还
有每天喝红茶的习惯,喝茶时,总是把茶熬得浓浓的,然后倒入只能容纳15
毫升左右的小杯子,再加入砂糖。人们在喝茶时有个规矩,即每个每次只喝
一杯,最多两杯。